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神獸介紹—兇厄之獸

2020-12-13 南宮海語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神獸介紹—兇厄之獸

九嬰

傳說中怪獸名。能噴水吐火,堯時出,作害人間,被羿射殺於北狄兇水之中。其說始見於漢。九頭怪九嬰自恃有九個腦袋,九條命,絲毫不畏懼北伐的羿,它九口齊張,噴吐出一道道毒焰、一股股濁流,交織成一張兇險的水火網,企圖將羿困住。羿知道它有九條命,射中一個頭後,非但不會死,而且會很快痊癒,故再使連環箭法,九支箭幾乎同時插到九嬰的九個頭上,九嬰的九條命一條也沒留下。

《 淮南子·本經訓》高誘註:「 九嬰,水火之怪,為人害……北狄之地有兇水。」

禍鬥

禍鬥」原本是漢族神話傳說中居住在中國南部的少數民族,但是它被形容為外形象犬的妖獸,吞吃犬糞、並且噴出火焰。禍鬥所到之處皆發生火災,所以古人將它看作火災之兆和極端不祥的象徵。也有說法稱禍鬥吞食火,並且排出帶火的糞便。禍鬥應該是在神話中被妖魔化的中國南方部落的象徵。

傲因

傲因,類人,穿著破爛衣服,手為利爪。襲擊單身旅人,喜食人腦。舌頭暴 長,有時伸出盤在地上休息,用燒燙的大石擲之,可殺。《神異經(西荒經)》有載。

諸懷

諸懷,又北二百裡,曰 北嶽之山,多枳棘剛木.有獸焉,其狀如牛,而四角、人目、彘耳,其名曰諸懷,其音如鳴雁,是食人. 諸懷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囂水,其中多鮨魚,魚身而犬首,其音如嗚雁,食之已狂。

北嶽山是北方第一列山系的第二十座山,山上多產枳、棘等刺木和檀、柘等硬木,諸懷水就發源在這裡。往西流入囂水,水中多產鰭魚,這種魚長著像狗一樣的腦袋,其聲音像嬰兒啼哭,吃了這種魚能夠治療癲癇驚狂。

長右

長右,傳說中獸名。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其音如吟。

長右,《山海經》:「東南四百五十裡,曰長右之山,無草木,多水。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其音如吟,見則郡縣大水。」

從櫃山往東南四百五十裡,是座長右山,沒有花草樹木,但有很多水。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猿猴卻長著四隻耳朵,名稱是長右,叫的聲音如同人在呻吟,任何郡縣一出現長右就會發生大水災。

慠曳

(àoyē),又名犬因。《山海經.西次三經》:「三危之山,.....有獸 焉,其狀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其名曰,是食人。」

鳴蛇

鳴蛇,大體如蛇,但有四翼,發磐磐之音。見則大旱。《山海經( 中次二經)》有載。

再往西三百裡,是座鮮山,有豐富的金屬礦物和玉石,但不生長花草樹木。鮮水從這座山發源,然後向北流入伊水。水中有很多鳴蛇,形狀像一般的蛇卻長著四隻翅膀,叫聲如同敲磐的聲音,在哪個地方出現那裡就會發生大旱災。

玄蜂

玄蜂是中國古代書籍中記載妖怪之一,是一種巨大的蜂,腹部跟玄蜂壺一樣大,會蜇人,且有毒能致人於死。在山海經海內北經和楚辭招魂中曾被提及。

《山海經》海內北經:產於大荒,有劇毒。「大蜂,其狀如螽。」

《楚辭-招魂》:玄蜂若壺些。王逸註:言曠野之中,有飛蜂腹大如壺,有毒,能殺人也。

土螻

土螻字面意思常被誤認為一種蟲子,其實它是一種兇獸,形狀似山羊,四角,能吃人。

《山海經》:「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是食人。」

蠱雕

《山海經·南山經》:「又東五百裡,曰鹿吳之山,上無 草木,多金石。澤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滂水,水有獸焉,名曰蠱雕,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是食人。」

蠱雕,是一種似鳥非鳥的食人怪獸,樣子像雕,有角,叫起來像嬰兒啼哭。

鉤蛇

鉤蛇,身長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捕食時於水中用尾巴鉤岸上 動物食之。《水經注(若水)》有載。

化蛇

化蛇:《山海經(中次二經)》有記載:「水獸。人面豺身,有翼,蛇行,聲音如叱呼。招大水。」這是個人面豺身,背生雙翼,行走如蛇,盤行蠕動的怪物。它的聲音如同嬰兒大聲啼哭,又像是婦人在叱罵。化蛇很少開口發音,一旦發音就會招來滔天的洪水。據說春秋時代,有農夫在魏國大梁城附近聽見嬰兒啼哭,找到後發現卻是一個蛇形妖怪。此後三天,黃河果然泛濫,淹沒沿途八百五十多個城鎮鄉村。

鑿齒

鑿齒,人形獸,齒長三尺,其狀如鑿,下徹頷下,而持戈 盾(應有一定智能)。曾為羿於壽華之野射殺。

《山海經(海外南經)(大荒南經)》、《淮南子(本經訓)》有載。

修蛇

修蛇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巨蛇,也叫做 巴蛇,出自《 山海經》,據說體長達到180米、頭部藍色、身體黑色。

修蛇居住在洞庭湖一帶,吞吃過往的動物,據說它曾經生吞了一頭大象,過了3年才把骨架吐出來。由於修蛇也襲擊人類,所以 黃帝派遣 后羿前往斬殺,后羿首先用箭射中了修蛇,然後一直追趕它到遙遠的西方、將其斬為兩段。修蛇的屍體變成了一座山丘,現稱為 巴陵

夫諸

夫諸,古代神獸之一,樣子像白鹿,四角,是兆水之獸。 狀如白鹿而有四角。其現為水災之兆。其說始見於先秦。

猰貐

又稱為 窫窳。傳說 猰貐曾是天神,但後來被名為「危」(乃二十八宿之一,鳥頭人身的形象,手持木杖)的神所殺死,天帝命令十巫將其復活,可沒想到,復活後,變成了一種性格兇殘,喜食人類的怪物。關於猰貐的外形有很多種說法,比如人面龍身、大小和狸一樣,也有的說是人面牛身馬腿,或者說龍頭虎身的巨獸,或者蛇頭人身。據說由於猰貐喜食人類,所以堯帝命令后羿將它殺死。

還有一種傳說:窫窳是后羿射殺的第一個怪獸,傳說窫窳本是天神,黃帝時代,蛇身人臉的天神「貳負」,受了手下天神「危」的挑唆,去謀殺了也長著蛇身人臉的窫窳。黃帝知道了,十分震怒,就處死了挑撥貳負去殺窫窳的危,重罰了貳負。命手下天神把窫窳抬到 崑崙山,讓幾位巫師用不死藥救活了它,誰知窫窳活了之後,竟神智迷亂,掉進了崑崙山下的弱水裡,變成了形狀像牛,紅身,人臉,馬足,叫聲如同嬰兒啼哭的猛獸。在十日並出時跳上岸危害百姓,被后羿的神箭射死。

商羊

商羊,傳說鳥名。商羊飛舞定有大雨。比喻重大變故發生之前的預兆。傳說中的鳥名。據云,大雨前,常屈一足起舞。

畢方

在《山海經·西次三經》中,有在章峨之山,有一種鳥,型狀如鶴,一足, 有紅色的紋和白喙。就是叫做畢方。《海外南經》:「 畢方鳥在東方,青水西,只有一隻腳。」而《 淮南子·氾論訓》中說,木生畢方。因而有說畢方木精所變的,而形狀是鳥、一足、不食五穀。在《 文選· 張衡〔東京賦〕》中說:「畢方……老父神,如鳥,兩足一翼,常銜火在人家作怪災也。」而《 韓非子·十過》中說:「昔者黃帝合鬼神於西秦山之上,駕象車而蛟龍,畢方並害。 袁珂畢方是鳳,鳳為太陽鳥,故「見則其吧有訛火」。

駢雅》:「畢方,兆火鳥也。」鳳即為神,也是災難的象徵。《淮南子·本經訓》:「堯之時……大風為害,堯乃使羿……繳風於青邱之澤。」大風即大鳳。《淮南子》「木生畢方」是受五行思想的影響所玫,意即木生火。因畢方為火鳥故用畢方代火,非指畢方生於木。(另,亦有畢方為神獸之說,其源為畢方曾助軒轅鎮壓蚩尤)。

朱厭

朱厭,一種古代兇獸,出於小次山。屬於猿猴類,頭白 色,腳紅色。這種野獸一出現,天下就會發生大戰爭。《山海經·西山經》:「又西四百裡,曰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銅。有獸焉,其狀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厭,見則大兵。」

鬼車

鬼車別名九頭鳥。色赤,似鴨,大者翼廣丈許,晝盲夜了 ,稍遇陰晦,則飛鳴而過。愛入人家爍人魂氣。亦有說法稱九首曾為犬呲其一,常滴血。血滴之家,則有兇咎。(此疑為個例)

三國典略》、《嶺表錄異》、《正字通》、《古風》有載。

訛獸

別名誕。人面兔身,能說人言。喜歡騙人,言多不真。其肉鮮 美,但吃了後也無法說真話了。《神異經(西南荒經)》有載。

西南荒中出訛獸,其狀若菟,人面能言,常欺人,言東而西,言惡而善。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

傳說訛獸 能說會道,人和動物都愛聚在它身旁,可是訛獸話中真言不多,喜歡 騙人。這種靈氣充滿善意的妖獸,其肉鮮美,但吃了後也無法說真話了。

肥遺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旱魃之兆。據說 肥遺是一種居住在太華山山麓的怪蛇,有一個頭、兩個身體、六條腿和四隻翅膀。也有傳說稱肥遺是一種黃色的鵪鶉大小的鳥,喙是紅色的,據說吃了肥遺能夠治病、防止寄生蟲。

最早記錄在《山海經》之西山經中:華山上有一種名叫「肥遺」的怪蛇,它一旦出現,便預示將有大範圍的旱災。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神獸介紹—祥瑞神獸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神獸介紹—祥瑞神獸  這些生物在現實中大多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某些古代神獸在中國的佔卜術中,尤其是奇門遁甲及六爻兩門術數。這些神獸常出現於傳統建築中,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  黃鳥
  •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介紹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介紹這些生物在現實中大多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某些古代神獸在中國的佔卜術中,尤其是奇門遁甲及六爻兩門術數。這些神獸常出現於傳統建築中,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
  •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神獸介紹—龍生九子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神獸介紹—龍生九子龍生九子:古代傳說,一龍所生的九條小龍,往往形狀性格各異。 後多用來比喻同胞兄弟的良莠不齊。出自 明·徐應秋《玉芝堂談薈·龍生九子》。其中九可能為民間流傳的虛數,個別流傳的名稱也有差異。
  •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神獸介紹—禮記四靈、四大兇獸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神獸介紹—禮記四靈、四大兇獸這些生物在現實中大多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某些古代神獸在中國的佔卜術中,尤其是奇門遁甲及六爻兩門術數。這些神獸常出現於傳統建築中,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
  •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兩儀二聖
    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兩儀二聖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神獸是指以兩儀二聖(太陽燭照,太陰幽熒)與天之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代表的皆可見於中國經典中的生物。這些生物在現實中大多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
  •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介紹—龍族神獸、鳳族神獸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介紹—龍族神獸、鳳族神獸龍族神獸蛟龍蛟和龍是不同的生物,蛟龍是蛟和龍交而成。雖然都有強大的力量,卻一正一邪,有本質不同。蛟,龍之屬也。在中國神話中,蟠龍是水龍,被認為居住在東方的湖中。與蛟龍一樣,和雨與水有很深厚的關係,但頂多只有保證所在的泉水不枯竭。虺虺是古代中國傳說中龍的一種,常在水中。
  • 神話傳說中的,上古十大神獸
    上古十大神獸是指漢族神話傳說中的怪獸,這十數種神獸分別為白澤、夔、鳳凰、麒麟、檮杌、獬豸、犼重明鳥、饕餮、腓腓。出自《山海經》,《淮南子》等著作。白澤,白澤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地位崇高的神獸,祥瑞之象徵,是令人逢兇化吉的吉祥之獸。
  • 中國神話四大神獸是哪四獸?一個是無性別之獸,一個是龜蛇合體
    中國神話四大神獸是哪四獸?一個是無性別的獸,一個是龜蛇合體。昨天發表文章介紹了中國神話四大兇獸,順便提了四大神獸。於是有網友私聊問四大神獸是指哪四獸?因此今天把四大神獸也做介紹一下,以供大家學習了解。四大神獸是古代中國傳說的神獸,分別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屬於古代神話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四獸融入了五行和方位,以不同顏色作為代表:青龍在東方,顏色是青色,五行屬木;白虎在西方,顏色是白色,五行屬金;朱雀在南方,顏色為赤色,五行屬火;玄武在北方,顏色為黑色,五行屬水。
  • 一起來看看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那些神犬
    一起來看看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那些神犬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有許許多多的動物以及植物成精,他們有些為禍人間有些則是幫助各種上天之神來造福於人間,神話為什麼叫做神話,主要是因為人們經常會把各種各樣的動物以及植物異化,讓他們成為神獸或魔獸。
  • 傳說的中國古代十大神獸,原來長這樣,終於找齊了
    01、青龍 木屬性青龍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靈獸。屬於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中國古代最令妖邪膽顫且法力無邊的四大神獸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獸。以五行論,東為青色 ,故青龍為東方之神,亦稱「蒼龍」。04、玄武 水屬性玄武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於遠古星宿崇拜,是代表顓頊與北方七宿的北方之神,於八卦為坎,於五行主水,象徵四象中的老陰,四季中的冬季。
  • 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兩儀二聖、天之四靈分別指什麼你知道嗎?
    神獸在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以兩儀二聖(太陽燭照,太陰幽熒)與天之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代表的皆可見於中國經典中的生物。 這些生物在現實中大多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某些古代神獸在中國的佔卜術中,尤其是奇門遁甲及六爻兩門術數。
  • 古代神獸介紹
    在東方傳說中,青龍身似長蛇、麒麟首、鯉魚尾、面有長鬚、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而在西方神話裡,龍更像是長翅膀的蜥蜴。四靈 【麒麟】 麒麟,亦作「騏麟」,簡稱「麟」,古代傳說中的仁獸、瑞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 被稱為聖獸王。且是神的坐騎。【鳳凰】 大家很熟悉的神鳥了,頭像雞,頷像燕,頸像蛇,胸象鴻,尾像魚。五德之鳥。
  • 盛世中的神獸: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動物,以及展現出的多重文化寓意
    麒麟,是中國神話傳說裡的動物,它與龍、鳳、龜合稱為「四靈」。據說,每當有聖人出現時,麒麟都會現身。其實,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又豈止是麒麟一個,而每一個神話的背後都有著歷史的影子,都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觀照。
  • 古代十大神話神獸
    《淮南子》卷三 記載:天神之貴者,莫貴於青龍。 故而青龍或為四象之首。4、白虎白虎是中國遠古時代神話傳說中最令妖邪膽戰且法力無邊的四大神獸之一,同時白虎也是戰伐之神,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是權勢、尊貴的象徵。
  • 中國神獸錄:古代神話中的神秘異獸,精美圖文故事介紹
    在中國古神話中那些極具神秘色彩的奇異怪獸,一直到現在被人們口耳相傳至今引人津津樂道。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這些神話中的奇異怪獸大都出自大禹時代的《山海經》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多數人視其為上古神話傳說。在神話傳說裡,狐狸是具有靈性的,他們能夠化作漂亮女子的樣子,引誘男人,趁機吞食他們的精血。在民間,狐狸化作人形後,便被稱作狐狸精。狐狸精通常是狡詐、貪婪,但是也有故事中,狐狸精是漂亮動人,並且多情的。人有好有壞,狐狸也是一樣。狐狸最開始只有一條尾巴,當狐狸每經歷一次情劫,便會增加一條。
  • 神話傳說中的九頭神獸,其中一個是道教神仙的坐騎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九」這個數字有著特殊的含義。封建時代的帝王被稱為九五之尊,這是來自《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的乾卦:「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乾卦代表著極陽,乃是帝王之卦,「九」則是古代數字中陽數的極數,道教文化的「九」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如「九霄雲外」、「九泉九獄」等等。
  • 中國神話傳說中有四大神獸,青龍為何排名第一?
    青龍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靈獸。屬於漢族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中國古代最令妖邪膽戰且法力無邊的四大神獸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獸。龍,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而青龍更是龍中的聖者。在四象神獸中,青龍掌管東方,在五行之中,青龍代表木,有生生不息之意。
  • 古代典籍裡記載的神獸,竟然有吃龍的神獸?
    而「檮杌」,較早見於《左傳·文公十八年》,原文是: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嚚,傲狠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檮杌。犼,俗稱為望天吼、朝天吼、蹬龍。一說其是龍族的剋星,好食龍腦,民間有流傳「一犼可鬥三龍二蛟」,將其立於華表之上是為了監督皇帝。 還有人說其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慣。華表柱頂之蹬龍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
  • 中國古代神話一一你聽說過幾個中國關於狗的傳說
    漢傳佛教神話中的神犬,因為《西遊記》等作品而在民間非常出名,乃是地藏王菩薩的夥伴,很多人可能會疑惑,諦聽也是狗嗎?這不得不說諦聽隱藏的太深了,實際上,諦聽還真就是一隻狗。我們一般看到的諦聽,具有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等特徵,俗稱九不像,其實這是神話中的美顏效果,它的真身原型是從韓國地區,隨金地藏來華的一隻白犬。
  • 古代十大神獸有哪些?它們的排名又是怎麼樣的?
    第十:螣蛇螣蛇又稱騰蛇,漢族民間傳說中的一種能飛的蛇,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有許多這方面的記載,稱為「神獸」,有諸多代表意義。 螣蛇一詞的典故出於《荀子·勸學》「螣蛇無足而飛,鼯鼠五技而窮」,指螣蛇雖然無足,卻比多技的鼯鼠更能騰雲駕霧,遊走空中,藉此比喻凡人做事理當專心一致,最終必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