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赴使命 用熱血鑄忠魂——記犧牲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英雄們

2020-12-24 觀察者網

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 題:以生命赴使命 用熱血鑄忠魂——記犧牲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英雄們

新華社記者

大林鎮李家壩村村民在大棚裡管護香菇(2017年2月13日攝)。四川南充大林鎮李家壩村前黨支部書記李和林在查出胃癌後仍堅持工作,為村裡建起食用菌產業園,在崗位上與死神賽跑到最後一刻。新華社記者 陳地 攝

這是一個創造歷史的時代——

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的目標,中國共產黨帶領億萬人民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

英國《經濟學人》讚嘆:中國是世界減貧事業的英雄。

這是一個創造英雄的時代——

脫貧攻堅是硬仗中的硬仗。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多少人投入戰鬥,多少人衝鋒在前,多少人永遠倒在了戰場上……

從西南到西北,從隆冬到初春,我們走進這戰場,在嘹亮的衝鋒號角中,尋找那逝去的身影……

這些犧牲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英雄們以生命赴使命,以忘我的情懷追逐人民的夢想,用熱血燃燒出信仰的熊熊之光……

(一)壯烈的犧牲

姜仕坤(左)在長流鄉與村民交流(資料照片)。2016年4月12日,貴州黔西南州晴隆縣委書記姜仕坤倒在了脫貧攻堅的路上。新華社發

貴州黔西南州晴隆縣,全國脫貧攻堅的重要戰場。

2016年清明剛過,46歲的縣委書記姜仕坤倒下了。

清明節那天,正在開會的姜仕坤再度出現休克的症狀被送到醫院,檢查報告還沒出來,他就拔掉輸液管匆匆趕回縣裡開會……

姜仕坤渾然不知自己人生進入倒計時:

4月6日,上午到興義參加全州鄉村發展倍增計劃與易地扶貧搬遷專題會。中午趕回晴隆,主持會議研究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4月7日,白天隨全省項目觀摩團觀摩扶貧項目,隨後連夜趕回晴隆檢查觀摩點的籌備工作;

4月8日,上午在觀摩點匯報工作,下午隨團觀摩貞豐項目。晚上9點多,召集會議部署脫貧攻堅相關事宜;

4月9日,趕赴貴陽參加總結大會,之後連夜趕回興義;

4月10日,上午在興義參加全州易地扶貧搬遷動員大會,下午出差廣州;

4月11日,在廣州病發住院;

4月12日,凌晨6時,這個大山裡土生土長的苗族漢子在睡夢中再也沒有醒來……

2010年春節前,剛滿40歲的姜仕坤出任晴隆縣縣長。

當時,全縣181個行政村有122個村貧困發生率超過50%。

年還沒過,姜仕坤就下了鄉。

他到貧困戶肖長青家裡去了。一座吊腳樓,梁歪、缺瓦,四面透風。姜仕坤紅著眼圈,掏出兜裡僅有的200元遞過去:「買口鍋先把年過了吧……」

他爬上晴隆的最高峰,極目四望,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石漠化嚴重。1000多平方公裡的縣域面積,竟找不出一塊像樣的壩子。

走過一村又一村,一張藍圖在姜仕坤心中逐漸清晰起來——就從百姓關心的水、電、路入手吧。

有些事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幹,而是因為幹了才會看到希望。

他說:「解決貧困問題不能等靠要,只能闖幹拼!」

推動西泌河水庫水電建設,實行電網改造,他敢闖;

新修和改造通村公路、通組路和連戶路,他敢幹;

孜孜不倦鑽研養羊技術,全力以赴發展山地旅遊,他敢拼。

肖長青整日唉聲嘆氣,姜仕坤說:「給你多少錢,都不如給你找條路。」給他買來焊槍等工具,有電焊特長的肖長青很快成為村裡的致富能人。

2014年,姜仕坤任晴隆縣委書記,職務變了,幹勁沒變。

6年時間,他行程60萬公裡,鞋底磨穿了,頭髮跑白了。

一次下鄉回來,他疲憊地抬腿到凳子上歇腳,惹來同事們哄堂大笑,原來他鞋底磨出一個大洞,露出了腳底……

6年時間,他帶領晴隆縣交出這樣一份成績單:貧困發生率從52.2%降至25.1%。

6年時間,跟時間賽跑,是他的常態。晴隆老百姓含淚說:「姜書記是累死的。」

王新法(前)在湖南石門縣薛家村考察(2014年攝)。新華社發

在脫貧攻堅戰場上,英雄們以奉獻與犧牲,揮灑出生命的風採。與姜仕坤有相同選擇的還有退伍老兵王新法。

湖南石門縣薛家村,一個刻有紅色記憶的地方。

88年前,賀龍麾下紅四軍某連68名戰士在這裡的剪刀峽壯烈犧牲,當時村民將他們散落的遺體掩埋起來。

5年前,「扶貧志願者」王新法自掏退休金「請烈士回家」,在薛家村六塔山建烈士陵園,68位英魂齊聚於此,成為這個貧困村的守護神。

兩年前,王新法成為長眠於此的第69位「英魂」……

2013年,王新法從石家莊公安局退休,在全國各地考察後,選擇去薛家村扶貧。

九分山、半分水、半分田,人均年純收入不到2000元,這是個土家族窮寨子。

村民們開始看不透這個外鄉人——整天穿著迷彩服,腳蹬雨靴,手機鈴聲設成衝鋒號,見人敬軍禮……到底想幹啥?

他成立「薛家村幫民共富軍人團隊」,先後有140餘名志同道合的退役、現役軍人、軍屬捐錢捐物支持這裡的扶貧事業。有人開始跟隨他;

他帶著人加固河道,架起了5座橋,爬山越嶺,鋪設管道引來山泉水,修建蓄水池,村民吃水澆茶園的難題解決了。有人開始佩服他;

為增加耕地,他提出移風易俗「遷祖墳」。有村民說:「遷也可以,你要在我家祖墳前磕頭。」王新法二話不說,跑去哐哐哐三個響頭,自此村裡100多座祖墳得以動遷。有人開始敬重他。

為拔窮根、拓富路,他組織村民規劃生態茶園,使茶園成了薛家村的「綠色銀行」。村民們離不開他了……

2017年2月23日,午飯過後,王新法叫上戰友謝淼和幾個村民,商量修改村裡第六座橋的設計圖。

「春汛來之前,得把它修好,要不娃娃老人過河都不安全。」王新法說。

「能這麼快嗎?」

「能!大不了沒日沒夜幹唄!」

誰知他話音未落,突然捂著胸口,一頭栽倒在地上,再也沒有起來。

十裡八鄉的人們趕來送別。薛家村那些只跪天跪地跪祖宗的土家族漢子,對著靈車,齊刷刷跪下……

在薛家村人看來,王新法沒有走,他只是將他的「指揮部」轉移到六塔山,與那68位烈士一起,看著村子越建越好……

「披星戴月訪貧困,風餐露宿找窮根。脫貧攻堅路何艱,鞠躬盡瘁多少人! 」

這是2017年5月的一個晚上,貴州六枝特區牛場鄉幹部陳國學給在大箐村扶貧勞疾而逝的老友倪裔豹發去的一條簡訊。

這也正印證了數月來,我們從西北邊陲到雲貴高原,從六盤山區到烏蒙山區,走過一個個脫貧攻堅戰場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

那些壯烈的犧牲如蒙太奇般在我們面前一一閃現:

四川樂山市公路管理局工作人員在公路管理局原黨委書記、局長王川的辦公室整理書籍和文件(2017年2月13日攝)。王川在實地勘察小涼山精準扶貧交通項目時,突遇山巖崩塌,與其他6位同事殉職,年僅53歲。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2016年3月8日,四川樂山市公路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川在實地勘察小涼山精準扶貧交通項目時,突遇山巖崩塌。人們在千斤巨石下,找到王川和其他6位殉難同事,其中一位手裡緊緊攥著施工圖……

2018年4月18日,安徽界首市代橋鎮茶棚村村幹部柳西周,因病去世。為了村裡的脫貧事業,他成了「拼命三郎」,忙到沒有時間去醫院裡檢查患病的身體……

2018年11月19日,雲南大關縣「90後」扶貧女幹部王秋婷工作途中遇車禍去世。原本婚房已布置好,準備春節與愛人步入婚禮殿堂,她卻沒有等到那幸福時刻的到來!

……

這些犧牲的英雄中,有縣委書記、縣長、鄉鎮幹部、駐村第一書記、村支書、鄉村醫生、退伍老兵……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不辱使命,淬鍊成鋼,身殞為民,書寫壯烈!

相關焦點

  • 記犧牲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英雄們
    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多少人投入戰鬥,多少人衝鋒在前,多少人永遠倒在了戰場上……從西南到西北,從隆冬到初春,我們走進這戰場,在嘹亮的衝鋒號角中,尋找那逝去的身影……這些犧牲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英雄們以生命赴使命,以忘我的情懷追逐人民的夢想,用熱血燃燒出信仰的熊熊之光……壯烈的犧牲
  • 我們的節日 · 清明 | 緬懷英烈 致敬英雄
    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對一切為黨、為國家、為人民作出奉獻和犧牲的英雄模範人物,我們都要發揚他們的精神,從他們身上汲取奮發的力量,共同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
  • 致敬時代榮光 攜手共赴小康!九江脫貧攻堅公益表彰大會舉行
    致敬時代榮光 攜手共赴小康九江市2020年脫貧攻堅公益表彰大會舉行林彬楊謝來發楊小華為獲獎代表頒獎  在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10月16日下午,九江市2020年脫貧攻堅公益表彰大會在市文化藝術中心舉行
  • 王建烈士:用熱血書寫忠誠 用生命踐行使命
    大興區黃村消防救援站王建同志在執行滅火救援任務中負傷,經醫院全力救治無效,王建同志壯烈犧牲,將自己年僅34歲的寶貴生命,定格在了搶險救援最前線。王健同志把生命和熱血傾注到黨和人民賦予神聖使命,唱響彪炳千秋的忠誠之歌。北京消防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稱:「你們是對黨忠誠、竭誠為民的人民衛士!你們是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烈火英雄!你們是赴湯蹈火、逆火而行的熱血男兒!
  • 致敬喀喇崑崙戍邊英雄特輯——血灑崑崙驚浩宇,長歌一曲祭忠魂
    竇建中(北京)冰川雪嶺悼忠魂,熱血青春鑄國門。千古流芳名不朽,英雄雕像立崑崙。 王素雲(北京)青春熱血鑄忠魂,披雪吞風守國門。劍氣簫心威敵膽,勇殲頑寇壯崑崙。 馮元起(北京)高原灑淚祭忠魂,熱血一腔鑄國門。鐵骨錚錚銘史冊,豐碑雪域兩崑崙。 李進步(北京)英雄為國獻忠魂,護守珠峰鑄鐵門。血熱千秋存浩氣,金身永立化崑崙。
  • 長空灑熱血,雲天祭忠魂,沉痛哀悼,願英雄一路走好!
    在1月29日下午,我國空軍一架飛機在貴州境內飛行訓練中不幸失事,機上人員壯烈犧牲,機上的飛行員為了我國的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為建設強大的現代化人民空軍,在訓練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2月2日,南部戰區空軍批准他們為革命烈士。
  • 【地評線】用生命化育希望 用熱血鑄就豐碑
    (1月9日《人民日報》)  近年來,像吳應譜、樊貞子一樣,將生命奉獻給扶貧事業的幹部,還有很多。據不完全統計,過去幾年中,全國已經有百餘名幹部在脫貧攻堅中犧牲。  偉大的事業,從來與偉大奉獻、極致付出相連。在全國脫貧攻堅的戰場上,一個個英雄兒女開啟著世界上最壯麗的扶貧事業。脫貧攻堅中,有的扶貧幹部英勇地倒下了,他們用生命化育希望,用熱血鑄就豐碑。
  • 我為在涼山火災中犧牲的勇士們寫一首詩(詞作25首)
    半旗悲悼數忠魂,痛也妻兒,痛也骨肉親,痛也滿頭霜鬢,淚雨更傾盆。青玉案·遙寄涼山救火英烈文/寒江雪突聞警報爭先赴。滅山火、無回顧。緊急前行荊棘路。忠肝義膽,生龍活虎。未計千般苦。豈知此去天生妒。不忍今尋火焚處。噩夢驚魂人已故。
  • 緬懷英烈 致敬忠魂——寶雞監獄開展為新冠肺炎疫情犧牲的烈士和...
    國旗半垂,舉國同悲,現場人員脫帽肅立,向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犧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致以默哀。參與封監幹警默哀春雨杏花滿清明,追思猶怨水煙輕。過去的幾個月,全國人民見證歷史,見證痛苦的別離,見證逆行的勇氣,更見證忠誠的含義!
  • 《百戰經典》 20110702 《熱血豐碑》——白山黑水鑄忠魂
    《百戰經典》 20110702 《熱血豐碑》——白山黑水鑄忠魂 發布時間:2011年07月02日 18: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緬懷先烈、鑄牢忠魂、堅守初心——鞏義大隊參加烈士紀念日活動
    9月30日,鞏義市隆重舉行2020年烈士紀念日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儀式,共同祭奠先烈英靈,緬懷英雄豐功偉績,鞏義市消防救援大隊教導員李明奎帶領二十餘名指戰員前往參加,鞏義市市領導、社會各界群眾代表共450餘人參加了此次儀式。 青山埋忠骨,激勵後來人。
  • 陳樹湘烈士生平事跡陳列室:斷腸明志鑄忠魂
    陳列室按照湘南民居風格設計建造,主館外圍邊長為34米,代表紅三十四師;內圍邊長為29米,寓意陳樹湘烈士犧牲時年僅29歲。陳列室以「斷腸明志鑄忠魂」為主題,分為「堅定信仰」「聽黨指揮」「牢記使命」「絕對忠誠」四部分,展示了陳樹湘烈士光輝的革命歷程、偉大的英雄壯舉和「斷腸明志」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感人故事。
  • 何希凡:筆蘸中國神韻 歌吟民族忠魂
    只有深具家國情懷的人才會把祖國的每一寸河山寫得如此具有人的生命神韻,如此令人豪情激蕩,也只有深具審美情懷的藝術家才能對強敵壓境的民族危機作如此令人熱血衝騰的詩意濃縮。這些宏大的意象與偉大的民族情懷相交融,便成為英雄登場的壯美意境!錦繡河山豈容強寇鐵蹄橫踐,然而,英雄主體卻是一群柔弱的書生。家國有難,草木皆兵,何況人乎?「投筆從戎赴疆場,將軍人去了」「英雄捐軀赴國難,豪情終未了」。
  • 忠魂不孤 - 廣西日報
    許許多多在家鄉過完最後一個中秋的年輕戰士,永遠倒在湘江之畔,用生命踐行了為蘇維埃新中國流盡最後一滴血的錚錚誓言。85年過去了,共和國的繼承者們從四面八方趕來,重溫悲壯歷史,迎接英靈歸來。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安眠大地,忠魂不孤——青山蓊鬱,石碑林立。
  • 烈士落葉歸根,祖國永記忠魂。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
    離家還是熱血兒女,歸來已是報國之軀。這段僅幾百公裡的歸程,烈士們卻等了足足半個多世紀之久。70年前,這些最可愛的人留下「保家衛國」那句承諾,義無反顧地用血肉之軀把祖國護衛在身後,將炮火擋在了國門之外。如今,山河已無恙,共和國用最高禮儀迎接英雄回家。
  • 戰旗獵獵鑄忠魂——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鍛造全面...
    戰旗獵獵鑄忠魂——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鍛造全面過硬連隊紀實金羊網  作者:  2020-07-28 革命戰士心向黨,戰旗獵獵鑄忠魂
  • 緬懷英烈祭忠魂,讀懂生命的重量
    今年的清明節,整個中國,全體國民,只有一個主題:緬懷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犧牲的烈士,悼念因病毒感染逝世的同胞。這一天,全國下半旗誌哀,停止一切公共娛樂活動。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三分鐘;神州大地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這三分鐘,是國家之悲,我們低下不曾屈服的頭,為所有生命的離去而哀傷;這三分鐘,更是舉國同心,是中國人民面向未來篤定前行的宣示。
  • 白山黑水鑄忠魂
    原標題:白山黑水鑄忠魂   在全國上下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恰逢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誕辰110周年。   楊靖宇,原名馬尚德,1905年出生於河南省確山縣。
  • 清明節,各地詩人悼念涼山森林火災中犧牲的英雄
    一花一草皆生命,唯有臨危見品行。 ☆仲鯤 悼涼山火災犧牲烈士(新韻)幾翻叛逆幾離經,敢向火山成死徵。今日英雄往西處,來年又滿嫩頭青。 ☆馬龍飛 悼念四川涼山犧牲的消防烈士悲音四起靜心驚,痛惜芳華遇火獰。淚灑星空遙寄語,忠魂不朽再重生。
  • 做鐵甲先鋒 鑄「鐵軍」忠魂——走進第82集團軍某旅「劉老莊連」
    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27日電題:做鐵甲先鋒 鑄「鐵軍」忠魂——走進第82集團軍某旅「劉老莊連」劉濟美、相甲奇結束了在內蒙古朱日和訓練基地長達4個月的駐訓,在返回部隊駐地前一晚,「劉老莊連」班長王寧從指導員手裡莊嚴地接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