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殼山核桃林下套種鳳丹栽培關鍵技術
基金項目:安徽省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薄殼山核桃速生豐產林提質增效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 201907d06020022 )。
潘明華等
林下經濟,主要是指以林地資源、林下空間和森林生態環境為依託,充分利用林下空間 ,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等相關產業,有林草、林牧、林禽、林藥、林油等不同林下模式。發展林下經濟有助於節約經濟成本,促進種植業、畜牧業和森林旅遊業的協調發展,提高土地利用率、產業生產率,在生態、經濟和社會 3 個方面獲得良好的效益,並逐漸形成穩定的、具有發展前景的林下經濟體系。從長遠來看,發展林下經濟是一種正確的選擇,對我國的農業、生態和經濟建設方面都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薄殼山核桃又稱長山核桃、美國山核桃,原產於北美 。鳳丹屬於芍藥科芍藥屬牡丹組,是多年生落葉小灌木 ,也是一種重要的木本油料品種,屬於溫帶型植物。鳳丹適合在雨量充分、光照充足的環境生長 ,具有較高的耐寒性。鳳丹的根皮還是珍貴的中藥藥材丹皮,具有清熱解毒、舒筋活血、清淤的功效;其籽可用於榨油,並且籽油還有助於保護肝臟、增強人體免疫力,對於改善高血壓、高血脂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鳳丹花既可供人觀賞,還可用來製成茶食 [7-8] 。綜合來看,鳳丹在藥用、經濟和觀賞這 3 個方面都有重要的價值作用。鳳丹屬於江南牡丹種類群,一般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一帶進行大面積種植 。鳳丹在分布範圍和結實率等方面相較其他品種具有明顯的優勢 。經過多年栽培選育,主要品種有鳳丹粉、鳳丹紫、鳳丹玉、鳳丹綾、鳳丹韻和鳳丹荷等,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開發潛力。
薄殼山核桃和鳳丹都是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薄殼山核桃幼樹栽植後 3~4 年才能掛果有收益,可以通過林下套種的方式來提高土地利用率,以此增加短期產出。筆者主要從鳳丹的品種選擇、選地整地及栽植株行距、適時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和採收貯藏等方面總結了薄殼山核桃林下套種鳳丹的技術要點,為發展薄殼山核桃林下經濟提供參考。
1 品種選擇
一般選擇優質健壯、植株形態良好、結實率高、產量好、無病蟲害、2~3 年生的實生苗。
2 選地整地及栽植株行距
要求土壤疏鬆深厚、透氣和排水性能良好,忌低洼鹽鹼地塊,山地、丘陵等地勢較高地區都可生長。鳳丹栽植前半年將土地進行深翻,深度為 30~60 cm,清除雜草、磚頭、石塊等,通過曝曬促進土壤熟化,殺滅病菌和蟲卵。最後將土地粑細平整。
3 適時栽苗
3.1 栽苗時間
每年的 8—10 月將鳳丹幼苗移植到大田。銅陵地區最適合在每年的 9 月中旬和下旬進行移植。
3.2 栽苗方式
栽植前先剪掉斷根、病根,栽培時挖 25~30 cm 深的種植穴,穴內放入牡丹小苗並保持根系舒展;將表土先添入穴內,然後將苗木稍微向上提,露出根頸 1~2 cm,最後踏實封土。也可以使用專門的移植器,開寬度為 5~8 cm、深25~30 cm 的種植穴,然後放入鳳丹幼苗,定植時要注意將苗木栽直。按株距 40~60 cm、行距 60~80 cm挖穴,穴深 20 cm,將植株定植,定植後要灌透水,這樣有利於保溫保溼。
4 田間管理
4.1 鬆土除草
在鳳丹的生長期內,要經常鬆土、清除雜草,以防表土板結,特別是在剛定植的第 1 年和第 2 年。同時,對於除草劑的選擇也要謹慎,要在諮詢過相關植保技術人員後才能使用。
4.2 肥水管理
鳳丹喜肥且為深根性作物,因此合理施肥,保障充足的養分,是鳳丹豐產的基礎。一般移植第 1 年不進行追肥,從第 2 年開始,每年追肥 2 次,第 1 次追肥宜在 3 月中下旬進行,施複合肥 600~750 kg/hm 2 ,保證苗木生長所需養分;第 2 次宜在入冬之前,施餅肥 2 250~3 000 kg/hm 2再加複合肥 600~750 kg/hm 2 ,提高土壤肥力。
4.3 排澇抗旱
鳳丹的根是肉質根,不耐水澇,所以陰雨天氣要及時清溝瀝水,防止積水,以免造成苗木爛根,如果有受害植株應剪去腐爛部分再栽植。夏季氣溫高,天氣炎熱,澆水應避開中午高溫時間段,於早晚進行灌溉。也可以通過採用在表面覆蓋秸稈的方式來降低地表溫度,減少因高溫造成的水分蒸發,從而起到抗旱保墒的效果。
5 病蟲害防治
從保障生態和環境保護的整體效益出發,在鳳丹病蟲害防治這一問題上要堅持貫徹「預防為主,治理為輔」的原則。紅斑病、根腐病、立枯病、炭疽病、灰黴病等是鳳丹在生長過程中最為常見的幾種病變情況。紅斑病又叫褐斑病,由牡丹輪斑芽枝黴引發,發現鳳丹病變後需要及時除去長了菌絲的病葉,並在發病植株的葉面前後噴灑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 500 倍液,嚴重時可噴灑 80%代森鋅 500~700 溶液;根腐病多發生在 3 月底,正值梅雨季節,主要表現為葉片黃化,長勢衰弱,根部變黑腐爛,最終導致整株植物死亡。此時,需要及時清理園地,挖除病株,防止病菌蔓延。可在種植穴內撒一些石灰或硫黃粉結合陽光進行土壤消毒,也可以用 30%惡黴靈水劑 1 000 倍液澆灌在染病的根莖部位。
鳳丹常見蟲害有介殼蟲類、根結線蟲類、金龜甲類、刺蛾類、蟎蟲類、蟻類和地老虎等,其中根結線蟲病是發生在鳳丹中最為普遍的蟲害。當鳳丹被根結線蟲侵染時,營養根上會長出瘤狀物,形成根瘤,影響鳳丹的植株吸收功能,導致無法正常生長開花。可以採用甲基異柳磷或阿維菌素灌根處理進行防治,防治效果可達 85%以上。
6 採收貯藏
6.1 採收時間
在長江流域的安徽銅陵一帶,鳳丹的果實一般在 7月下旬成熟,當觀察到頂端果皮微裂時便可進行採收。
6.2 採後處理
將採收的種子進行堆放,堆放的環境要保持一定溼度,但要注意不能過於潮溼,否則容易造成種子腐爛。堆放的厚度應該在 10~20 cm,每隔 1~2 d 便要翻動 1次,避免果實因長時間堆放而發黴。經 10~15 d 後,果殼內種子普遍會從黃褐色變成黑色,這時果皮便會自行裂開,種子也就從裂開的果皮中脫落。如果有未開裂的果殼,可以使用脫粒機幫助其脫殼。鳳丹果實脫殼後,種子的堆放厚度不宜超過 10 cm,每隔 2~3 d 翻動 1 次,同時保持通風狀態,防止種子發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