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時刻美國陸軍準備派兵喜馬拉雅山!宣稱是為「適應極地作戰」

2021-01-20 神鳥知訊君清觀察

據海外媒體報導,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印度屢次在邊界地區挑釁並引發衝突。後來又趁機渾水摸魚,從新德裡和北部地區轉移部署超過20萬的軍隊在高原地帶,其中有一半都是在喜馬拉雅山最酷寒的5000米以上山區。之前印媒還曾經吹噓過:世界上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會在高原地帶部署如此多的士兵,印度已經實現了第一次如此做。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印軍即使在高原上有幾十萬軍隊,還有配套的坦克、裝甲車等物資,只能在原地白白損耗。印軍甚至被迫要在高原上種耐寒蔬菜、枸杞等作物過冬,莫迪政府和國防部也多次召開軍事會議,均無果。上周,印媒突然宣布了一個異常舉動,三軍特種部隊已經趕往邊界地區,他們要在冬季之前全部完成集結!

昨日,美國《陸軍時報》等網站同步也宣布一個大消息:美軍正在招募一批"耐寒"的陸軍士兵,他們準備前往喜馬拉雅山區和印軍會合,屆時將會"共同訓練"。目前該決策已經到了購買裝備的階段,美軍正在購入一大批滑雪板、雪鞋、大型帳篷和其他設備,用於訓練部隊在寒冷天氣下的生存能力;這項行動非常緊迫,陸軍的其他機關部門也在招募這些"耐寒"人員。

美國陸軍的安德裡亞克少將表示,美軍前往喜馬拉雅山和印度共同訓練的目的,是為了以後能在北極地區作戰。因為美國境內沒有高寒天氣,部署地區也都是中東和歐洲,所以這方面人才緊缺。只有阿拉斯加地區部署有部分"適合寒冷地區作戰"的美軍遠遠不夠。這名少將明裡暗裡都是在影射同俄方的"極地爭奪戰"。

但有人質疑,如果美軍只是需要訓練高緯度地區作戰人員,去盟友挪威、芬蘭這些國家境內,或者地址選在阿拉斯加就可以了,為何要特地跑去一趟喜馬拉雅山脈?況且印度和周邊國家局勢非常敏感,這些軍隊的部署方向也不言而喻,美軍前去不就是為了攪局的?且美國的"南極作戰"計劃此前也一直沒有提到過,就突然要招募士兵了,跨度確實也太大。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就有多個國家發出警告,在川普離任的敏感時刻,特別要小心美軍部隊的動向。當前川普已經上訴無望,他自己也知道結局就是離開白宮,所以近一個月來美國經常發生大規模解僱、制裁盟友等離奇的事件,目的就是為了給拜登留下一個儘可能"更爛"的攤子。這時候美國陸軍招募新兵前往喜馬拉雅山,就很容易引起人們不好的想像,尤其是和印度軍隊這種苟合在一起。

相關焦點

  • 美阿拉斯加州陸軍指揮官透露:美陸軍「準備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
    【環球時報記者 胡博峰 宇揚】據美國《陸軍時報》網站15日報導,美國駐阿拉斯加州陸軍指揮官彼得·安德裡亞克日前在威爾遜中心極地研究所舉行的一次討論會上表示,他的團隊將分析部署在該州陸軍的登山訓練課程,「準備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軍隊一起訓練」。
  • 美國陸軍將加快部署極地戰車
    編譯 張昊天為加強在高緯度地區的兵力機動性,美國國會要求加快研發和部署新型極地作戰車輛。美國《軍事時報》稱,在審議2021年度國防預算案時,國會參議院希望追加825萬美元相關費用,並要求軍方在預算案通過後60日內就新型載具的部署時間表進行匯報。
  • 俄研製新戰車,可在極地作戰,美媒:已經落後俄羅斯
    圖為北約的寒冷反應系列軍事演習隨後該公司總裁的講話揭曉了答案,那就是為了適應極地地區作戰的履帶式通用底盤。眾所周知,近年來北約在挪威地區附近的極地圈內頻繁的進行演習,特別是固定的「寒冷反應」系列演習讓俄羅斯有了極大的警惕,北約和美國試圖強化在極地地區的作戰能力。年初美國更是在極地地區建立了一個龐大的營地,用來支持演習任務。
  • 美國陸軍招募扛凍士兵,計劃與印軍在喜馬拉雅山脈共同訓練
    據美國《陸軍時報》網站15日報導,部署在阿拉斯加州的美國陸軍指揮官彼得·安德裡亞克(Peter Andrysiak)少將稱,在二十年的任務中,部署在阿拉斯加的美國陸軍一直努力適應在寒冷環境下作戰,然而因為作戰任務的關係,他們經常被派遣到氣候截然相反的地方,也就是中東地區。
  • 綠名嘴宣稱:美國陸軍特種部隊、海豹突擊隊也在臺灣
    傳出美國海軍陸戰隊赴臺,教授臺軍突擊舟、快艇滲透作戰課程,9日,臺海軍「司令部」聲稱,為維持區域的和平穩定,「臺美軍事安全合作交流」均維持正常進行。對此,政治立場深綠的臺灣媒體人王瑞德透露,其實不止美國海軍陸戰隊,就連綠扁帽部隊(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及海豹部隊(美國海豹突擊隊)都在臺灣幫忙臺軍訓練部隊。
  • 不只海軍陸戰隊,綠名嘴宣稱:美國陸軍特種部隊、海豹突擊隊也在臺灣
    傳出美國海軍陸戰隊赴臺,教授臺軍突擊舟、快艇滲透作戰課程,9日,臺海軍「司令部」聲稱,為維持區域的和平穩定,「臺美軍事安全合作交流」均維持正常進行。對此,政治立場深綠的臺灣媒體人王瑞德透露,其實不止美國海軍陸戰隊,就連綠扁帽部隊(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及海豹部隊(美國海豹突擊隊)都在臺灣幫忙臺軍訓練部隊。
  • 美軍放風:準備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軍一起……
    據美國《陸軍時報》網站15日報導,美國駐阿拉斯加州陸軍指揮官彼得·安德裡亞克日前在威爾遜中心極地研究所舉行的一次討論會上表示,他的團隊將分析部署在該州陸軍的登山訓練課程,「準備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軍隊一起訓練」。
  • 直-8L直升機:未來裝備空中突擊旅,極大提高陸軍作戰能力
    對於現代的陸軍而言,掌握空中就意味著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因此如今在陸軍中,直升機是非常重要的作戰裝備,在越南戰爭期間,美國陸軍就曾經大量裝備使用了直升機,而既然美國已經開創了陸軍大量使用直升機的先例。我們自然也就不甘落後,雖然中國陸軍航空兵的發展時間較晚,但最近幾年中國陸航的發展速度很快。
  • 美陸軍到要喜馬拉雅山脈,與印軍一起訓練?不懷好意,我軍要警惕
    美國駐阿拉斯加州的陸軍指揮官彼得·安德裡亞克最近在威爾遜中心極地研究所舉行了一次討論會,在該討論會上彼得表示他的團隊將準備與駐守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印度軍隊一起訓練。最近印度一直在炒作要為「15天激烈戰爭」做準備,聲稱要「有足夠的力量來應對來自邊境的任何威脅或挑戰」。
  • 為誰而準備,新型國產突擊車亮相,十分適合高原山地作戰
    原因很簡單,即便印度這些年宣稱其山地部隊的規模以及武器已經法發展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但是,我們在這幾年也沒閒著,要知道,解放軍陸軍在這幾年的裝備更新速度也是呈現下餃子的狀態的,單論裝備品質,我們的裝備總體上來說是比我們南亞次大陸的鄰居更能具備山地作戰的適應能力。
  • 二戰日本陸軍和海軍有多奇葩,陸軍死傷慘重,海軍放鞭炮慶祝
    所以日本陸軍和海軍的矛盾也就這樣被傳承了下來,曾出現過多次陸軍派兵包圍海軍省的事。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陸軍早期學習法國,普法戰爭之後改學德國。而日本海軍則學習英、美。因此日本的陸軍和海軍從此走上了不同的發展路線。軍隊的發展需要資源,而日本是個島國,資源有限,所以資源的分配也成為兩個軍隊之間的矛盾所在。
  • 超越美軍 解放軍陸軍十分之一是特種作戰部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從紅色革命軍隊成立那天起就高度重視特種作戰,早在紅軍時期就有「手槍隊」,抗戰時期有「敵後武工隊」,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志願軍的偵察部隊曾廣泛進行敵後滲透和特種作戰,取得奇襲白虎團等重大戰績。近三十年來,中國特種部隊已發展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曾大規模參加實戰的特種部隊之一。
  • 關鍵時刻,美國軍機連續飛往臺灣海峽,意欲何為?
    關鍵時刻,美國軍機連續飛往臺灣海峽,意欲何為?最近有媒體報導一架美國空軍飛機多次活躍於臺灣海峽地區。因為美軍的這些飛機主要是活躍在朝鮮半島附近,目的是為了監控朝鮮會不會搞核武器研製計劃,但在卻很少出現在南海。
  • 敏感時刻美國核潛艇突然挺進海峽,釋放不尋常信號
    據美媒報導稱,日前美國海軍發表公開聲明,向外界透露了近期美國海軍的部分軍事部署計劃,直言美國海軍「喬治亞」 號飛彈核潛艇將在兩艘核潛艇的陪同下通過荷姆茲海峽,除此之外,此次發表公開聲明,美方還對外界交代了核潛艇作戰能力相關細節,以及著重強調該核潛艇能夠攜帶154枚「戰斧」巡航飛彈
  • 美國陸軍最大的新兵訓練中心:地獄般的9星期
    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導——傑克遜堡基地——美國陸軍最大的新兵訓練中心■龔品嘉  郭鎮豪傑克遜堡基地的美軍士兵正在訓練。資料圖片四點半,是美國傑克遜堡陸軍訓練基地新兵早上起床的時間。作為美國陸軍最大的新兵訓練中心,當大多數人還沉浸在睡夢中時,這座位於美國東海岸南卡羅萊納州首府哥倫比亞市附近的軍營,就已經軍號嘹亮了。
  • 一圖讀懂| 美國陸軍編制結構
    近年來,美軍根據國際安全形勢、戰爭形態與作戰樣式、使命任務的變化,以科技進步為驅動,以國家實力為支撐,推動軍隊向精幹、聯合、多能、高效的方向發展,尤其注重發揮軍隊的整體功能,提高軍隊的整體作戰能力。陳航輝:過去10年,這一工作受到歷任美陸軍參謀長的重視,並逐步成為陸軍轉型的關鍵,具體包括以下3點內容。兵力模塊小型化。模塊化建設的目標之一是使部隊結構由「少而大」改為「多而精」。傳統的以師為中心的兵力結構中,師是陸軍任務編成的基本兵力模塊。
  • 美國將以驚人的速度建造一支極地艦隊,川普準備強佔南北極
    美國將以驚人的速度建造一支極地冰雪艦隊極地艦隊近日川普稱:「為了保護美國在北極和南極洲的國家利益,與美國的盟友和美國夥伴保持強大的安全部隊的存在,需要準備好部署,一支完整的北極防護艦隊。」制定一個新的極地艦隊的計劃是在60天內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的。
  • 揭密:解放初期攻臺作戰的計劃與準備始末
    為將中國革命進行到底,實現中國的完全統一,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將解放臺灣作為全國解放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進行精心策劃,於1949年6月作出攻臺作戰的實際部署,其後的一年時間內,人民解放軍進行了攻臺作戰的一系列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