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作為一個旅遊城市,是無數遊客探尋巴蜀文化、感受網紅髮展的不二之地。在緊跟時代步伐的同時,有許多古鎮藏匿於這座城市,平樂古鎮、黃龍溪古鎮、寬窄巷子等,它們在保留原有基調的同時,也不斷發展成為一個個火熱的旅遊景點。當古鎮成為人們最喜歡遊玩的景點後,人們開始打造新的古鎮,以此吸引更多的遊客,但在成都卻有這樣一個「重金」打造的4A級古鎮,這個古鎮就是龍潭水鄉。
作為一個西部城市,能夠迅速發展成為一個新一線城市,有春熙路等這樣的現代化步行街,集網紅、美食、遊玩於一體,同時還能把重心放在古鎮的建設上,實屬不易。龍潭水鄉也正是在這種熱潮中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在打造這個古鎮時,僅僅4年就投資20億,非常「豪橫」,龍潭水鄉的宣傳說明也非常高大上:「成都市又一張文化旅遊名片」、成都的「清明上河圖」、「四川省婚慶文化示範基地」、「四川特色餐飲基地」等。
這些高大上的標籤背後,也意味著很大的成本,佔地220畝的龍潭水鄉歷時四年打造,在建築風格上秉持「東西合璧,南北相融」,建築主體是以蘇州園林式風格,融入當地民居的特色。主打文化的龍潭水鄉自然不能遺漏古典文化,12條主體街巷按照金陵十二釵來命名,會所用「家府」命名,隨處可見的青石板都在提醒遊客,這裡是文化古鎮。
砸巨資建設的古鎮,在初次開放時,效果很好,遊客紛紛前往,輝煌時期的龍潭水鄉3天就有超過13萬遊客遊玩。但是好景不長,龍潭水鄉如同曇花一般,沒有繼續繁華下去,人們很快就對青石灰瓦的「偽古鎮」失去了興趣,古色的建築、古韻的名字後面,現代化氣息濃重,滿街的義烏小商品、各地名小吃,主打的古鎮文化無處可尋。遊客也意識到,來這裡旅遊,只不過是換個地方吃碗蘭州拉麵而已。
龍潭水鄉費盡心思引進各種古木和珍稀樹種,只是在建築外表和名字上做了文章。主打古鎮文化,實屬牽強。文化只有憑藉時間去積澱,並不是青石灰瓦就能說是古鎮文化,而這一切對於沒有古建築基礎的龍潭水鄉來說,是不具備的。這也是遊客不再買帳的主要原因。
如今的龍潭水鄉非常冷清,遊客寥寥無幾,只有一些攝影愛好者會前來拍攝一些古風照片,無人問津的龍潭水鄉宛如一座「空城」,實在可惜。也希望這個「重金」打造的古鎮,能夠重新找好定位,重回大家的視野,畢竟在它身上付出了不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