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氣溫一路探底,北方多地迎來了不同程度的降雪。
河南鄭州、洛陽、濮陽等地也在這幾天普降大雪,各種雪景刷爆了朋友圈。
然而,這場大雪卻受到了不少人的質疑,有人上傳了氣象部門「人工降雪」的視頻,稱這是一場「假雪」,迅速引發了大家的關注,相關話題也衝上了熱搜。
有網友說「讓我如此開心的一場雪難道是假的,只是下了個寂寞?」,還有的說「突然覺得一點都不浪漫了。」
這場所謂的「假雪」和真的雪有什麼不同?人工幹預天氣又是否會帶來負面影響呢?
專家:「人工增雪」≠「人工降雪」可淨化空氣改善環境
河南省人工影響天氣中心首席服務專家黃毅梅表示,這幾年,只要有需求、天氣條件具備,就會進行人工增雨雪作業。催化劑被播撒到雲中後,有許許多多小的顆粒,這些顆粒通過核化成人工冰晶。長大下落,就形成降水粒子,以達到增加降水的目的。
看來,河南的這場大雪真的是人工幹預的結果。氣象專家介紹,這主要是為了淨化空氣,改善土壤墒情,以及降低森林火險等級等。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姚展予:要澄清一個概念,現在很多人可能把人工增雨雪理解叫做「人工降雨」或者「人工降雪」,其實一字之差概念完全不一樣。「人工增雨」或「人工增雪」,是通過人工幹預的方式,在自然降水的前提下增加降水。
氣象專家介紹,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採用的催化劑主要是乾冰,也就是固體二氧化碳,以及液氮、碘化銀等,且每次作業只需使用少量,都是「生態安全催化劑」,不會汙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