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7月4日常州訊(顧克琦 趙家瑋)「刷臉」就能打開單元樓門禁,既方便了居民也保障了安全。7月4日,常州網格化治理創新工作推進會在鐘樓區北港街道梧桐苑社區舉行。北港街道以「智慧北港」驅動網格化治理模式創新,積極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開展網格化專項治理試點,構築保障轄區群眾安全穩定的智慧之網。
以撤村轉居為新起點,北港街道積極探索基層治理工作的新模式新途徑新方法,與百度大數據中心、南京大學等高校的深度合作。去年,街道網格化治理成績排名全區第一,建成了北港街道綜合指揮中心,打造了雲平臺,充分發揮「中心+網格化+信息化」的疊加優勢,精準、及時解決群眾在基層社會治理方面的訴求,開創了「紅網、智網、心網、人網」「四網入格」的網格化治理良好格局。梧桐苑社區以「梧桐五同」工作法創新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模式,代表全區迎接全市網格化治理創新工作推進會現場觀摩。
據了解,梧桐苑社區現有居民住宅樓51棟,居住人口超1萬人。截止目前,北港街道試點在梧桐苑社區安裝智能門禁系統121套、改造智能放心車庫150個,在建智能共享車位1500餘個,數據與網格化平臺的共享,使原本人車秩序混亂的場面轉變為如今「全方位、全時段、無死角」的網格化監控和管理,治安警情明顯下降,全面提升了社區居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智能化社區治理模式有效改善了轄區內租戶管理、老齡康養、社區治安、消防安全等突出矛盾。以梧桐苑為試點的「AI+社區」已見雛形,成為全市可複製、可推廣的創新網格化社會治理典型項目。
今年,北港街道將社會治理、文明城市、城市管理、民政事務、生態文明等常態化工作全部納入網格,整合各方力量,推行領導掛點牽頭,機關社區聯動,積極推進多網融合,構建「區域全覆蓋、內容全要素、人員全參與」「領導與基層掛鈎、機關與社區掛鈎、個人與團體掛鈎」的北港街道「三全」、「三掛鈎」網格治理新體系。
今後,北港街道將堅持黨建引領、全局站位、多元融合、科技支撐、開放共享,樹立創新思維、保持創新熱情、鼓勵基層首創精神,把務實進取與改革創新統一起來,敢於敢為人先、抓住機遇,不斷創新理念思路、體制機制和方法手段,努力打造社會治理的「北港名片」、形成「北港樣板」,走出一條符合北港實際、適應工作需要、體現北港特色的社會治理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