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工酶與定向進化——中國科協第383次青年科學家論壇在北京舉辦

2020-12-13 中國科協

論壇現場提問

2019年10月20-21日,以「人工酶與定向進化」為主題的中國科協第383次青年科學家論壇在北京舉辦。論壇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化學會承辦,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學等單位協辦。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江雲、清華大學教授羅三中、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吳邊、北京理工大學特聘研究員于洋擔任論壇執行主席。來自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湖南大學、江南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北大學、石河子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科技學院、河南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Cardiff University等36個單位的70餘名特邀嘉賓和青年學者參加了論壇。

論壇邀請了酶定向進化的開創者之一、加州理工學院教授、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工程院、美國國家醫學院「三院院士」弗朗西斯·阿諾德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閻錫蘊研究員,以及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趙惠民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張豔主任等國內外專家作特邀報告,42位金屬酶設計、合成化學、工業生物催化、酶化學生物學領域的青年學者圍繞「酶定向進化」這一主題,聚焦蛋白質設計領域的熱點和趨勢,以本領域得到廣泛認可的定向進化技術核心,側重於經人工設計得到的新酶,研討人工酶定向進化領域的研究領域的重點、難點問題及學科的發展趨勢。

弗朗西斯·阿諾德作題為《Innovation by Evolution: Bringing New Chemistry to Life》的學術報告

閻錫蘊院士作題為《Nanozyme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Tumor Therapy》的報告

本次論壇為研究酶設計和定向進化問題的青年科學家提供了一個展示最新科研成果、交流學術思想、探討領域熱點和趨勢的平臺,為國內青年科學家的合作提供了機會。

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創辦於1995年4月,目前已成為中國科協重要的學術品牌活動和學術交流項目,也是為扶持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學術成長、培養學術帶頭人和科技領軍人才而設立的專門交流平臺。論壇聚焦青年科技人才,圍繞基礎學科、應用學科、新興學科、高新尖技術等領域的前沿、熱點問題,組織領域內專家和青年學者展開交流、研討,具有良好的學術和社會影響力。

來源:科技導報

相關焦點

  • 第378期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在長舉辦
    原標題:共享科研成果 探討學術前沿   7日,以「光電材料的合成方法與功能」為主題的第378期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在長春舉辦。論壇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省科協主席馮守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洪傑出席論壇並致辭。
  • 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25年舉辦400期逾2萬人參加
    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400期回顧暨「弘揚科學家精神」報告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協 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400期回顧暨「弘揚科學家精神」報告會22日在北京舉行。
  • 中國科協22期青年科學家沙龍聚焦「巖石力學」—新聞—科學網
    10月9日~10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第22期青年科學家沙龍——「青年巖石力學工作者經濟融合與成果轉化沙龍」在清華大學舉行。
  • 第200次青年科學家論壇在漢舉辦
    近日,由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和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共同組織的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200次青年科學家論壇在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舉辦。此次論壇的主題為「流體研究中的前沿數學與計算科學問題」,數學院研究員黃飛敏、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楊小舟、武漢大學教授趙會江以及首都師範大學教授李海梁擔任論壇執行主席。
  •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200次青年科學家論壇閉幕
    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承辦的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200次青年科學家論壇於9月5日至7日在武漢舉辦。此次論壇的主題為「流體研究中的前沿數學與計算科學問題」。這是「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自1995年設立以來第二次舉辦與數學有關的論壇。 本次論壇的執行主席為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楊小舟、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黃飛敏、武漢大學教授趙會江和首都師範大學教授李海梁。
  • 中國科協22期青年科學家沙龍聚焦「巖石力學」—新聞—科學網
    10月9日~10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第22期青年科學家沙龍——「青年巖石力學工作者經濟融合與成果轉化沙龍」在清華大學舉行。
  • 2018年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在臺灣舉辦
    2018年第十五屆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於12月在臺灣舉辦,近百位來自京臺兩地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基層科技組織代表共聚一堂,為兩地科技經濟發展和社會管理建言獻策。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田文在論壇上發言表示,京臺交流熠熠生輝,兩地友情源遠流長。
  •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論壇舉行
    10月9-10日,第392次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中國青年女科學家論壇在浙江大學舟山校區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女科協和浙大海洋學院承辦,旨在為從事大氣、土壤、地下水、海洋、環境、微生物等多學科領域的青年學者們提供互相交流的平臺,圍繞國家需求,共同探討如何在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中更好地發揮「她」力量。
  • 中國科協首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論壇在浙大舟山校區召開
    10月8日-10月10日,第392次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暨首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論壇在浙江大學舟山校區召開,此次論壇由中國科協主辦,中國女科技作者協會和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承辦,以「從陸地到海洋: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中的她力量」為主題,圍繞國家需求,抓住「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這一事關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國際學科前沿,為相關領域的青年女科學家搭建交流
  • 弘揚科學家精神:砥礪初心 共築使命
    光榮與夢想——中國科學家的「使命」薛其坤:中國科學院院士,青年科學家論壇第45次、第100次會議執行主席薛其坤說,他的心中有許多「責任」,這些責任是具體而又多維度的。甘為人梯、獎掖後學袁亞湘:中國科學院院士,青年科學家論壇第135次會議執行主席、第357次會議參會專家實現中國夢,人才是關鍵。談及自己所在的基礎研究領域,袁亞湘希望有關部門重視隊伍建設的重要性。「歷史上一些顛覆性、革命性課題多與基礎研究有關。」
  •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將於10月18日、19日在溫州舉辦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咪佳 首屆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以下簡稱青年峰會)是中國科協與浙江省人民政府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中國科協與省政府共同發起、聯合主辦的面向全球青年高層次人才的活動,每年舉辦一次。
  •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溫州拉開帷幕!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發表開幕式視頻講話。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鄭柵潔,浙江省委常委、溫州市委書記陳偉俊出席開幕式並致辭。開幕式舉行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懷進鵬、徐曉、束為、陳偉俊和兩院院士代表、企業家代表等為獲獎者頒獎。其中,孫明波等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於品等90位科學家獲得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 京臺青年科學家暢談智慧農業、能源網際網路等領域創新創業
    2020年第十七屆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今天在京開幕。作為2020年北京科技交流學術月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屆論壇旨在擴大學術學會交流,深化科創科普融合,促進兩岸青年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共同發展。交流活動中,來自京津冀和中國臺灣地區的青年科學家、企業家,圍繞智慧農業、防災減災、能源網際網路等領域,交流創新創業的心得。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自2004年舉辦以來,為京臺兩地科技類學術團體、行業協會及其所聯繫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共建了長期有效的溝通交流平臺。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論壇以線上、線下的形式舉行,吸引兩岸科技工作者和青年科技人才積極參與。
  • 中俄在莫斯科大學共同舉辦青年科學家創新論壇
    新華社莫斯科7月12日電(記者盧濤)中國科學技術部和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日前在莫斯科大學共同舉辦了「中俄青年科學家創新論壇」。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在論壇開幕式上說,青年科學家在科技創新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強中俄青年科學家交流對促進兩國科技創新和經濟現代化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 第二屆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論壇在西北大學召開
    袁嵐峰、史軍和王立銘榮獲首屆「青稞獎」( 西北大學舒德幹院士(左二)、陝西省科協副主席韓開興(右三)、陝西省青科協副主席王彬文(右一)為獲獎者頒獎)12月22日上午,第二屆青年科學家社會責任論壇在西北大學開幕。
  • 院士論壇:第十五屆科學家論攜手北京榮祥再生醫學研究所輸出中國智慧
    2018年9月12日,第十五屆中國科學家論壇在北京隆重開幕,國家有關領導人、相關部委領導、科學家、院士專家及科技界、企業界、媒體界等各領域菁英齊聚論壇,共話世界科技強國建設與新時代科技創新,為中國科學發展、科學家成長和創新生態環境營造建言獻策、貢獻力量。
  • 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溫州醫科大學開幕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有關部委領導,有關使領館代表、國際科技組織代表、國內外知名高校代表等,共有來自12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近800名科學家、企業家、藝術家、青年科技人才代表參加開幕式。峰會得到了國家領導人和全球知名科學家的大力支持。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阿龍·切哈諾沃等12位諾貝爾獎、沃爾夫獎獲得者,以及聯合國所屬有關組織及知名國際科技組織代表、海外大院名校代表和有關國家政府官員共150多位嘉賓以視頻講話、主旨報告等線上方式出席峰會。
  • 海峽兩岸農業綠色發展與鄉村振興青年科學家論壇在福州舉行
    >   11月5日,由中國農學會主辦,福建省農學會、中華兩岸交流協會(中國臺灣)、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和中國農學會農業資源與環境分會聯合協辦的「海峽兩岸農業綠色發展與鄉村振興青年科學家論壇」在福建福州舉行,此次論壇是中國科協2020年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科學家學術活動月的系列活動之一
  • 中國科學家論壇(春季)峰會將於2021年5月舉辦
    12月12日,「第十八屆中國科學家論壇(春季)峰會」啟動儀式在北京市舉行,決定「第十八屆中國科學家論壇(春季)峰會」將於2021年5月在北京舉辦。  中國科學家論壇主席、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學院院長陳貴介紹說,中國科學家論壇自創辦以來首次在春季舉行,本屆論壇將緊扣「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主旨,聚焦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著眼企業科技創新與高質量發展
  • 鳳梨「書」與南投茶「經」亮相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
    南投茶「經」亮相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中國臺灣網 郭瑩瑩 攝)中國臺灣網8月18日北京消息 今天上午,由北京市臺辦和北京市科協共同主辦的2011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在北京開幕。來自臺灣的10餘家農會、30餘家食品企業以及相關協會、學會、大專院校、研究機構、在京臺商和北京農林相關單位等約200餘位代表參加了活動,共展示了40餘項京臺科技成果。展示會上最引人注目的,當屬臺灣名間鄉農會總幹事藍芳仁帶來的鳳梨「書」和南投縣農會帶來的南投茶「經」了。在精緻、古樸的書盒內,裝有一套厚厚的精裝書,令人驚嘆的是,這其實是名間鄉農會的「新四書」——鳳梨酥、竹炭皂等四種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