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客家土樓,位於我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又是福建省擁有土樓最多的縣,共23000多座。如果說永定是一個沒有大門的中國土樓博物館,那麼位於永定縣湖坑鎮洪坑村的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就是濃縮的永定客家土樓博物館。
土樓王子振成樓
永定洪坑村青山如黛,溪流潺潺,五座造型各異的石板橋連接著整個村莊。一座座氣勢恢宏的土樓沿溪而上,錯落有致,與青山、綠水、翠竹、拱橋、水車、農田和諧相處,組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絢麗畫卷。這裡有46座明清時期建造的土樓,雄偉古樸、富麗堂皇。
俯瞰土樓
聞名遐邇的振成樓,是土樓群中最為經典的一座,被稱為「土樓王子」。1986年4月,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世界建築模型博覽會上,振成樓與雍和宮、長城並列為中國三大建築,其模型作為中國南北圓形古建築代表在建築博覽會上展出,引起轟動。這座氣勢磅礴的土樓建於1912年,歷時5年建成。土樓由內環樓和外環樓組成。外環樓有4層,高16米,共184個房間;內環樓有兩層,32個房間。外環樓以標準八卦圖式分為八大單元,一卦設有一部樓梯,從一層通往四層,一般一層是廚房和日常活動場所,二層是倉庫,三四層是居室。每卦之間由青磚隔火牆分開,但有拱門相通,如果關起門來,便自成院落,互不幹擾,開門則全樓貫通,連成整體。
進樓後穿過兩重大門,便是全樓的核心區域:寬敞明亮的祖堂大廳。這裡可供全樓人用作婚喪嫁娶、聚眾議事以及接待賓客、演戲健身等。正門兩邊聳立4根圓形大石柱,高7米,周長1.5米,每根重一萬餘斤。當時還沒有機械作業,全憑人力運進樓內並安裝起來,著實令人嘆服。在內外環樓之間的東西兩側,各有一口水井,恰好位於八卦的陰陽兩極上。東邊水井處於陽極,相傳建樓之初,不少人常喝此井之水,後來都成了工匠大師,故稱「智慧井」。西邊水井在陰極,水質清澈,清爽甘甜,據說常飲此水可使肌膚嬌嫩,頭髮黑亮,所以就叫「美容井」。
樓內設有二層環形樓臺,還有引人注目的石雕木刻、琉璃瓦與鐵質花格欄杆。內環2層,用磚木仿西洋式裝修,形成「外土內洋,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樓內有眾多古今名流名家楹聯,展示了土樓文化內涵。主樓左右兩側分別建有學堂和其他附屬建築,使整體造型像「烏紗帽」,充分顯示了客家先人的智慧和重視教育、育人報國的遠大志向。
客家世代居住的家園
永定客家土樓產生於宋元時期,經過明代早中期的發展,明末已形成規模,清代、民國時期逐漸成熟,並一直延續至今。因其多為客居異地的客家人所建,故稱為「客家土樓」。它風格奇異、造型獨特,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內斂的裝飾和神奇的建造工藝世所罕見。它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山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又極富美感的高層建築。
土樓內的水井
一座土樓就是一個小社會,數十戶、幾百人同住一樓,反映了客家人同族而聚、和睦團結的家族傳統,也創造了大家庭、小社會和諧相處的典範。土樓的結構及功能,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客家人的自給自足,樓內一應生活設施齊全,全家族人在得到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時,又盡享幾代同堂、合家團圓的天倫之樂。
樓內裝飾
這些千姿百態、種類繁多的土樓,被譽為「東方的古城堡」「世界建築藝術的奇葩」。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1年8月,榮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土樓主要分方形、圓形兩種,圓形土樓是客家民居的典範,從空中俯視,就像地下冒出來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飛碟。在冷戰時期,曾被美國誤認為核彈發射井,用衛星拍下了無數照片,仍無法解開其中之謎,直至20世紀80年代,才證實是客家世代居住的土樓。
東方的古城堡
從古代至新中國成立前,永定土樓是客家人自衛防禦的堅固城堡,具有完善的防禦功能。其外牆厚一至二米,用土石夯築,不用鋼筋水泥,但牢固如石。一二層不開窗,土樓的大門是用十釐米厚的雜木製成,外釘鐵板,樓門上還裝有防火水槽。僅有的堅固大門一關,土樓便成堅不可摧的堡壘。土樓最高層處設有瞭望臺,以便了解敵情。土樓除防範敵人外,還有防火、防震、防獸和通風採光等作用。
由於永定位於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附近,地殼較不穩定。客家先民從以往的地震中吸取教訓,在夯牆時,把竹條放到牆內,由於竹條堅硬且富有彈性,所以地震發生時,牆內的竹條會被拉直,使得牆體不易倒塌,過後,竹條會受到圓樓回心力的作用,自然合回去,從而取得抗震的良好效果。史料記載,一次震級測定為七級的地震使永定一處土樓牆體震裂20釐米,地震過後它卻神奇地自行複合,這足見土樓的堅韌。
關上門自成院落
永定客家土樓的屋頂大都採用「人字形」的雙坡屋頂,地處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的永定,降水豐沛且空間分布不均。當雨季來臨時,「人」字形屋頂就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屋頂的外坡要比內坡長,這有利於防止雨水下滲到土牆而引起的坍塌。加之其牆角用石料砌成,石塊壘砌得又比較高,這就可以防止發大水時牆角被衝垮。
永定處於東南沿海的腹地,受颱風影響較大,為了起到隔熱、防風的目的,在建造土樓時,藉助模夾板,經過反覆地揉、搗、壓、夯築成了厚實嚴密的牆體,這樣既可以防止颱風的侵襲,土槍土炮打不進,又可禦敵,還可以隔熱。
永定客家土樓與秀麗的山河景色互為映襯,充分表現了樓與山水、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構成了一幅神奇古樸的美麗畫卷,其詩情畫意和豪邁氣概,讓人留下許多遐思和無窮的想像空間。
(特約撰稿 郭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