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山,深呼吸!

2020-07-20 傾城LL0222

到濟源王屋山深呼吸,是今生絕好的福緣。

王屋山,深呼吸!

這座山有「清流綠肺、清涼世界」之稱,撲鼻的是新鮮的空氣。當我在春天走進山中,這裡的森林覆蓋率98%,滿眼是原始的溫帶綠——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碧綠,而是酣綠、醉綠。綠茵如毯的草坪,翠蓋斜掩的林木,彌望似海,泱泱欲騰。只有跌進這無邊無際的林海裡,在黑泥土和綠草葉的芬芳中呼吸,你才會明白什麼是「滿眼的綠」。

在參天古樹蔭蔽著的景區行走,儘是些從石縫裡透出的涼意,不停地從腳底誘惑著我的步伐。山上有許多誘人之處,像遍布山間的松木、半山腰的飛瀑深潭、深藏密林的水簾洞,都堪稱大自然的絕世經典。在叢林深處,陽光透過樹縫射向地面。這裡的空氣每立方釐米含有六萬個負氧離子,細菌含量趨於零,不啻為名聞北國的「天然氧吧」。此時,我覺得身上所有的細胞都在一起呼吸,體內的雜垢正在迅速向外湧動。

王屋山,深呼吸!

在山中散步,清泉像透明的藤蔓,不是從腳下的石縫裡爬出,就是從頭頂的懸崖上落下。它還像一種特有的音樂語言,隨時隨地用水質的聲音演奏出來。而這些流動著的像笛或像琴的泉水,更把生命所需的補品——氧,日復一日地製造出來,使這裡的空氣一半是淨心的音樂,一半是養心的負離子。在山中徜徉,我的心肺像被這綠色染過一樣,甚至連吸入的空氣也似乎被過濾了一樣,頓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似神仙一般逍遙!

登上王屋山,可飽吸道家之靈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王屋山中留下過許多道家人物的足跡。他們在這裡採藥煉丹、修身養性,以求得道成仙,成就了這個道教文化聖地。在「老子煉丹池」的遺址邊,我遙想老子騎著黑色老牛從天而降,來到這崇山峻岭中。面對群峰逶迤、樹木凝綠、萬類競榮的景觀,他驚詫了,也感悟了。於是,他在《道德經》中關於「道」的論述更加系統,更加清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仔細思量,究竟什麼是道的規律呢?那就是大自然。想來,他老人家一定是受到了王屋山天然秀色的感化吧。

王屋山,深呼吸!

身處陽臺宮這個被譽為「丹鳳朝陽」的風水寶地,我拜謁了山門內被稱為「龍鳳呈祥」「百鳥朝鳳」的柏樹。在一棵象徵佛教的菩提樹前,我驚嘆於佛道和諧共處的神奇。據當地人說,僧人到此,便會望樹止步。想來,這也是佛教近千年來並未同化王屋山這道教聖地的原因吧。徜徉其間,心被中國傳統文化之風輕撫,我不得不為之感到驕傲和嘆服。信步其中,感受的是道家「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靈魄得以靜靜升華。

走進王屋山,撲面而來的還有一陣陣古典書香。

這座寄寓先民文化情懷的山,處處有典故,有歷史和傳說,讓人好像走進一座珍藏萬卷史書的寶庫。這座山集雄、奇、險、秀、幽等景觀於一體,吸引了眾多的帝王將相、名流騷客來尋幽訪勝、陶冶情操,並留下了眾多摩崖石刻和名篇佳作。「濟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公門欲返駕,溪路猶回首。早晚重來遊,心期罷官後」,白居易直抒胸臆,敘述著對王屋山水的一往情深。「地古靈多足勝遊,高林六月似涼秋」,元好問言簡意賅,概括了王屋山深厚的文化底蘊。「願隨夫子天壇上,閒與仙人掃落花」,李白更是浪漫。

王屋山,深呼吸!

遊王屋,如閱覽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史;賞王屋,如沐道風仙骨之靈韻。而今,當你在此休閒養生、陶冶情操時,生出的是「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情」的感慨。

在王屋山,聆聽的是各類勵志傳說,養心的是千秋正氣。

王屋山是愚公的故鄉,愚公移山的故事因《列子·湯問》的記載和毛澤東的引用而家喻戶曉。你看,愚公移山的群雕高大威嚴,氣壯山河。從山門臺階仰視群雕,看那愚公帶領子孫挖山不止的身姿造型,一股感佩之情油然而生。雖是傳說,但它借喻的是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而這種精神財富,讓中華民族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也使得王屋山煥發出輝耀後代的絕世神採。

在王屋山,我靜養自己的精神。

相關焦點

  • 避暑王屋山
    我國道教把天下名山分作十大洞天,王屋山就是十大洞天之首,號稱「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因山若王者之屋」而得名,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4A級景區,總面積272平方公裡。2003年王屋山以珍稀地質遺蹟等資源優勢,名列第三批國家地質公園榜首;2006年又通過聯合國專家評審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王屋山主峰天壇山,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設壇祭天之所。譽滿中外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就發生在這裡。王屋山是一座以道教文化為特色的道教聖地。
  • 王屋山到底在哪裡的困惑
    【轉載】王屋山發生的遠古傳說很多,諸如黃帝戰敗於蚩尤後,來王屋山祭天,希望得到上天相助,後來果然滅了蚩尤部落。再如堯帝時代,鯀和禹父子治水,多次提到王屋山。以及東漢道教清虛派創始人魏華存王屋山修道,唐代司馬承禎與王屋山的故事,以及他收唐玄宗妹妹玉真公主在王屋山修道等等。不管遠古神話,還是歷史人物的蹤跡記載,足以證明王屋山歷史悠久這一事實。但是,王屋山到底在哪裡?
  • 王屋山風景區
    王屋山,位於河南濟源境內,素有「北國風光最勝處」之美譽。  王屋山以主峰天壇為中心,這裡一峰突起群山環繞,獨具「王者風範」,據中國最早的地理志《禹貢》記載,「以其山形若王者之屋」故而得名。唐代著名道人司馬承楨在王屋山出家修道,使得這裡道風大勝,千年蒼松翠柏,掩映宮觀,似乎在向後人講述著鮮為人知的輝煌和悽婉。司馬承楨所著的《上經天宮地府經》中,將王屋山定為「天下第一洞天」,亦稱「天下第一神山」
  • 王屋山下愚公村
    伯夷的子孫以國為氏,後來呂氏一部遷到王屋山一帶居住。其中有個呂三太,因立志挖山開路被稱為「愚公」,他所居住的地方叫作「愚公窪」。這就是愚公村的由來。愚公村原來包括愚公、迎門、桃花洞、上二裡、橋後溝及王屋村街北部分區域,目前有10個居民組、1400餘囗人。地質地貌 愚公村位於王屋山南麓。
  • 王屋山紅葉
    有「當代徐霞客」之稱的謝凝高教授說「如果香山紅葉是一個盆景的話,王屋山的紅葉就是一個大花園」。這話說得不僅僅是王屋紅葉,更說的是「道教天下第一洞天」、「愚公故裡」王屋山人文精神的厚重、豪氣與大氣!
  • 王屋山避暑
    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到王屋山避暑。 交通非常方便,王屋山高速口下來右轉不到十分鐘就進入景區停車場了。一下車就感覺涼風習習。進入景區小溪流水潺潺,蟬鳴聲聲。真是避暑好去處!到了山頂偶爾還會看到有猴子出沒。山頂上風光無限,大山大河磅礴大氣!江山如此多嬌!
  • 王屋山之行
    凡有華人之所在,皆有王屋山的故事在傳頌!知中國者,必知王屋山!王屋山就是《山海經》中所記載的古崑崙山,是中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是天下第一祭壇,是愚公移山精神的發祥地,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世界地質公園。這座山,即使你從未涉足,想起來也會豪情萬丈、意氣風發。這座山,即使你從未踐履,夢裡也會讓你神遊八荒、才思泉湧。
  • 濟源景點:王屋山風景區
    王屋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65平方公裡。
  • 遊王屋山
    遊王屋山
  • 愚公的故鄉——道教名山王屋山
    道教名山王屋山位於河南省西北部的濟源市,東依太行,西接中條,北連太嶽,南臨黃河,是中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也是道教聖地十大洞天之首。王屋山道教文化歷史悠遠,傳說中,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代。距今約六千年前,華夏人文始祖伏羲在王屋山崑崙丘仰觀天象,俯察地形,並設壇祭天祈福,取法天道,「推演太極八卦」「定方正位,授時推歷」「剖分天地,析理萬物」「開劫度人,度盡蒼生」,開啟了中華文明之先河,而後軒轅黃帝在結束統一華夏的爭戰後,也曾經在王屋山設壇祭天。
  • 司馬承禎王屋山修道,奠定王屋山在道教中天下第一洞天的至高地位
    唐代,司馬承禎在王屋山修道,為道教的理論和實踐做出了重大貢獻,從而奠定了王屋山在道教中「天下第一洞天」的至高地位。司馬承禎(647735),字子微,河內溫縣(今屬焦作)人。他是貴族世家出身,從小就愛好學習,但不願為官,21歲就當了道士。他在嵩山拜潘師正為師學道,很受潘師正賞識。學成之後,司馬承禎遍遊名山,最後選擇王屋山為其修道之地。
  • 秋天的王屋山
    趁著國慶後人少來王屋山旅遊,以前學到了愚公移山故事,今天算是慕名而來。風景沒有想像的那麼好,王屋山感覺不是以景色秀麗而出名
  • 河南濟源:雪後的王屋山,銀裝素裹!
    2020年11月24日,河南濟源,雪後的濟源市王屋山,披上了一層夢幻的白紗,仿佛童話世界一般,處處白雪皚皚,銀裝素裹,美得讓人心醉。隨著當地旅遊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進入冬季之後,來山裡賞雪的遊客絡繹不絕。
  • 王屋山道教碑刻資料有著怎樣的意義?
    王屋山道教碑刻資料有著怎樣的意義?根據小編的研究與分析王屋山道教碑刻資料大致歸為四類。王屋山位於河南省濟源市西北為我國著名的道教名山,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在中國道教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王屋山道教文化歷史悠久,底蘊厚重。
  • 濟源舉行王屋山
    濟源市旅遊局局長王四戰介紹說,第五屆中國濟源王屋山國際旅遊登山節期間,千名運動員和遊客將齊聚王屋山,重走當年黃帝祭天徒步登山的線路,感受王屋山厚重的歷史文化,體驗愚公移山的精神。
  • 王屋山冰雪奇緣等你來打卡!
    那您請好吧雪景、冰掛、水晶牆王屋山已經給您備好了!醉了醉了雪中的小有洞天民宿美翻了藍天、白雪、綠樹、黃牆相得益彰小橋流水被晶瑩的冰掛包圍草地和屋頂上厚厚的積雪曬著太陽漫步在這樣的美景中真是幸福感爆棚的體驗小有洞天民宿怎麼去:進入王屋山景區,走愚公移山群雕旁邊小路沿路往下,進入迎門溝,然後按路線指示即可到達。
  • 王屋山——道教聖地、十大洞天之首
    王屋山,東依太行,西接中條,北連太嶽,南臨黃河,是中條山的分支山脈,為我國九大古代名山之一,是道教全真派聖地,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王屋山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是道教全真派聖地,那其自然和道教有著不解之緣。可惜的是,王屋山到底是何時傳入道教的,已經難以考證了。不過王屋山道教興盛時期卻是唐朝,那時王屋山已經建不少宮觀,比如有上方院、奉仙觀、靈都觀等等。宋朝時期,王屋山道教持續發展。
  • 王屋山之小十方酒店
    王屋山腳下有一個小十方酒店極其唯美這是雨後的清晨酒店大廳酒店外的售票大廳遠處的王屋山
  • 盤點道家洞天福地——十大洞天之王屋山
    十大洞天之王屋山王屋山,位於河南省濟源市、山西晉城市陽城縣、運城市垣曲縣等市縣間,是中條山的分支山脈。王屋山山勢巍峨,林木繁茂。多道觀宮廟。南麓有愚公洞、愚公井、愚公壑等勝跡,並有挖掘痕跡。陽城縣南的鰲背山、析城山、砥柱山均屬王屋山系。
  • 王屋老街—王屋山下的古鎮
    王屋老街位於國家風景名勝區、王屋山4A景區(創5A)道境廣場西側,總面積180畝,總投資1.08億元,是王屋山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系濟源市文旅集團匠心打造的精品工程,傳世之作。 王屋老街以王屋山深厚的文化為底蘊,以自然生態遊、休閒度假遊為特色,以「道法自然」、錯落有致的古建築群落為依託,以民俗藝演、商業文化體驗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