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廈門6月12日電 (記者 陳悅)一場模擬廈金航線客輪遇險、救援力量迅速施救的演練12日在廈金客運航線水域舉行。在韓國「歲月」號客輪事故後,福建海事局希望打造兩岸間的安全水道,「守住最後防線」。
這是大陸方面首次將政府和航運企業同時作為主體,在廈金航線舉行無預演模式水上聯合演練,多種海上先進救援設備同時出動。
廈門五通碼頭到金門水頭之間的廈金航線,是兩岸間最繁忙的水上航線,如今每6名往來兩岸的人員中就有1人選擇廈金「小三通」。
當天演練的總指揮、福建省海事局副局長陳傳全向中新社記者表示,福建海上對臺年客運量150萬人次,在韓國「歲月」號客輪事故後,福建海事局緊急進行海上安全教育,並和福建省交通廳攜手舉行此次演練。
當日上午9時30分許,一艘廈金航線客輪在五通碼頭附近水域和砂石船「相撞」,有40名乘客不同程度「受傷」,還有5人「落水」。事故發生後不到5分鐘,記者在演練現場看到,「海巡08171」迅速趕往現場並承擔起救助指揮船的任務,陸續到達現場的還有海巡「08180」、「華英391」等船隻。
海事部門工作人員介紹,海巡「08180」是救助船隻中的「飛毛腿」,能適應各種複雜的海況,而「華英391」則號稱「不倒翁」,大風大浪中也不會側翻。
十幾分鐘之內,海巡「08175」和「華英391」將船上的「受傷人員」轉移至岸上,在碼頭等候的120工作人員和志願者迅速將「傷者」送往就醫。
救助直升機B-7328和「東海救202」船隻也開始在現場搜索「落水」人員。今年1月剛列編的「東海救202」,兩舷配有可以翻出舷外的救生網架,並設有下沉式救生平臺,更有利於在大風浪條件下執行人命救助任務。這一設備是首度在演練中使用。
上午10時許,5名「落水」人員全部獲救,總計有11艘船舶、1架直升機和220人次參加了演練。
據海事工作人員介紹,福建省海上搜救中心去年在臺灣海峽組織實施海上搜救行動190次,成功救助遇險船舶162艘、遇險人員1800人,人命救助成功率達97.35%。(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