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柵欄老年食堂開張一個月 看看附近的居民如何評價

2020-12-12 北晚新視覺網

大柵欄地區首個老年食堂已經開張一個月了,居民們有啥想法?昨天,街道舉辦現場評議會,請來幾十位居民代表提意見。

攝影:閻彤

大柵欄地區老年人佔到地區居民總數兩成以上,每到中午晚上吃飯就成了大問題。設在大柵欄銀鶴苑養老驛站的這個老年食堂開業以來辦理就餐卡近700張,服務人次已達到3000多,解決了大柵欄地區延壽、三井、鐵樹三個社區老人的用餐問題。「一葷兩素,十三塊八,打完折才十一塊七。」80歲的孫女士說,自從有了這個食堂,她和老伴每天中午和晚上兩頓都有了著落。

「麵食的花樣可以再多一點,每周換菜單的時候最好提前在群裡通知……」評議會現場,老人們分享著對菜品的感受,並不時提出建議。「以後我們每個月都會選出明星菜,根據大爺大媽們的口味調整菜譜,並且在微信群裡公布每周菜單。」相關負責人說,目前老年食堂已有83種菜品,以後還將繼續擴展,並堅持每月用餐評議會制度,讓居民們吃飽吃好。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張驁

流程編輯:孫昱傑

相關焦點

  • 食堂怎麼樣居民來評菜 大柵欄老年食堂召開民事民評座談會
    人民網北京1月22日電 今天上午,大柵欄街道老年協會食堂民事民評居民座談會在銀鶴苑開展。大柵欄街道市民服務中心主任郭淑靜、副主任胡浩、養老主管金珊珊、大柵欄街道老年協會會長馬乃篪、食堂運營商「愛鄰舍」總經理胡延龍及來自各社區的30位用餐居民參與了本次座談。
  • 大柵欄首家老年食堂飯菜香:12塊能吃營養餐,焦溜丸子人氣最高
    大柵欄銀鶴苑養老驛站會議室的牆上列出了83種餐品名,接受老人的「投票」。結果顯示,老人們最愛焦溜丸子。這是大柵欄地區首家老年食堂,老人花11.7元就能吃上一頓一葷兩素的營養餐。經過公開座談投票評選,老年食堂裡的焦溜丸子獲得最佳人氣菜品。
  • 杭州城西又一家老年食堂開張,味道如何?營業1個小時,菜盆都見底啦
    3月30日上午,杭州城西陽光地帶花園南門口的陽光馨園老年食堂開張了。由於疫情期間,食堂還推出充卡滿300元贈送禮包的優惠活動,當天就吸引近70位居民前來捧場。「我們的老年食堂終於開了,我剛剛嘗過了,味道不錯!價格也不貴,我這一份大排,一份炒三絲、一個花菜、一個油燜筍也就14塊,還有免費的湯喝,以後吃飯就方便了!」周阿姨和老伴住在陽光地帶花園,老兩口已經70多歲,年紀大了,吃的少了,自己燒菜總是想多點品種,但是燒好了又吃不完,現在有了老年食堂,可以喜歡的菜都嘗點,不怕吃不完了。
  • 特一級廚師當顧問 拱墅「年紀」最大的社區食堂新開張
    11月16日上午,經過近3個月的升級改造,杭州拱墅「年紀」最大的社區老年食堂「湖墅陽光食堂」重新開張營業。煥然一新的門頭,溫馨的用餐環境,更加體貼周到的服務……小小一頓飯,背後凝聚的是湖墅人十年不變的為老情懷。
  • 暖心又暖胃 拱墅這家老年食堂很「懂家」
    「看看馬路對面的董家新村社區,他們的老年食堂可真好啊!」家住荷花塘的陳老伯,羨慕地說道。2018年11月的這一天早上,賈家西弄53號的門前熱鬧非凡,居民們期待已久的社區老年食堂「懂家」終於開張營業了。
  • 特一級廚師當顧問 大數據分析定菜餚 這個老年食堂很潮
    浙江在線11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吳佳妮 通訊員 王佶敏 葉佳) 「價格跟以前差不多,但花樣多了、味道好了,食堂環境也提升了!」特地來嘗過久違的老年食堂飯菜後,家住杭州倉基新村小區的譚先生感嘆道。11月16日上午,經過近3個月的升級改造,杭州市拱墅區「年紀」最大的社區老年食堂「湖墅陽光食堂」重新開張營業。
  • 家門口的社區大食堂新開張啦
    本報記者林雨晨通訊員錢望南呂靜  5月8日,在多藍水岸小區的南門,裝修一新的社區大食堂終於對外營業了。它就設在原來開了5年的夕陽紅老年食堂這裡。對於60周歲以上有戶籍的老人,食堂還特別推出了充值100元送35元的優惠補貼,相當於在原先的菜價基礎上打了7.4折。  當天中午,有10多位夕陽紅老年食堂的老顧客,在社區的邀請下,到嶄新的社區大食堂,免費體驗了就餐服務。  「夕陽紅」歇業後,居民希望它能回來  住在多藍水岸的居民一定不會忘記,2012年開張的夕陽紅老年食堂。
  • 24節氣如何食補養生,杭州這個老年食堂想一個個都好好研究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方力 通訊員 吳雨婷杭州市首家老年食堂誕生地西湖區翠苑最近又有新動作。翠苑四區社區老年食堂經過幾個月的籌劃和建設後,以更嶄新的面貌亮相。紅燒大排10元、白切雞8元、黑木耳炒蛋4元、蝦皮冬瓜3元……社區居民顧阿姨特地趕來新老年食堂申領飯卡。她在「今日食譜」的告示牌前高興地轉悠。之前老年食堂暫停運營的一段時間裡,翠苑四區老年居民需要到附近的翠苑二區、翠苑三區社區老年食堂用餐,總歸有不便。
  • 開了5年的夕陽紅老年食堂「後繼有人」
    年開張的夕陽紅老年食堂。居民特別是退休在家的老年人,怎麼解決午飯是個不小的問題。夕陽紅老年食堂開起來了。它由社區獨立運營,聘請廚師和引進社區公益性崗位人員,對餐廳進行日常管理。炎炎夏日、數九寒天。除了法定的節假日,老年食堂一周七天,天天開放。為周邊的居民,特別是老年人提供了便利又實惠的就餐服務。居民們對這一公益食堂也都是豎起大拇指,齊聲稱讚。
  • 蘇州平江街道第一家老年早餐食堂「開張」 2元就能吃上營養早餐
    10月22日,蘇州市姑蘇區委宣傳部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蘇州市平江街道第一家老年早餐食堂「開張」了。白粥、豆漿、花卷、香菇肉包、豆沙包……這是當天早上梅巷社區食堂為老年人提供的菜品。
  • 杭州首家老年食堂開始走進青春期
    浙江在線5月12日訊 社區的口味,居民說了算!今年4月,杭州翠苑一區老年食堂,通過居民民主投票,選出新任承包商。  停擺了數月的食堂,4月底試營業,5月8日正式開業。當天,94歲的社區「大寶貝」達式華奶奶來剪彩,有居民覺得,這裡像自家的飯廳。錢江晚報記者也去嘗了嘗食堂的飯菜。
  • 特一級廚師當顧問 拱墅「年紀」最大的社區食堂新開張
    11月16日上午,經過近3個月的升級改造,杭州拱墅「年紀」最大的社區老年食堂「湖墅陽光食堂」重新開張營業。煥然一新的門頭,溫馨的用餐環境,更加體貼周到的服務……小小一頓飯,背後凝聚的是湖墅人十年不變的為老情懷。
  • 「老年食堂」物美價廉還方便 或許就在您家附近
    「老年食堂」兩葷兩素一湯最低7元……或許就在您家附近為了讓老年人尤其是高齡、獨居老人就近吃上熱乎可口的飯菜,近年來,武漢陸續開辦了100多家老年食堂。記者在 礄口區長壽社區的老年食堂看到,新鮮出爐的糖醋魚塊、芹菜千張肉絲、孜然土豆片、韭菜炒綠豆芽、西紅柿蛋湯,兩葷兩素一碗湯只要7元錢。中午時分,能容納30人的食堂大廳內基本坐滿,老人們一邊吃一邊樂呵呵地聊著天。
  • 杭州首家老年食堂風雲17年:投票選出的新食堂,開業十來天有阿姨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方力 通訊員 尹慧娟 陳文文社區的口味,居民說了算!今年4月,杭州翠苑一區老年食堂,通過居民民主投票,選出新任承包商。停擺了數月的食堂,4月底試營業,5月8日正式開業。2003年,杭州市第一家社區老年食堂在翠苑一區落成,到今年已經17年。從最初50多平方米到如今220多平方米;從原來每天一頓午飯到如今一日三餐,從原來「有地方吃」到如今有營養地吃自定義地吃……變化蠻大。可以說,一家老年食堂17年的風雲際會,也是一個基層民主自治的縮影。
  • 價廉味美 服務貼心 杭州西湖區老年食堂裡的幸福味道!
    在老齡化日趨嚴重的當前,辦社區老年食堂成為解決老年居民生活難題的民生大事。近年來,西湖區大力推進社區老年食堂建設,湧現出一批就餐環境好、服務質量優的老年食堂,這些食堂或設施良好、或價廉物美、或服務貼心,在老年人食客中具有較好的口碑,在給老年人提供溫馨的就餐服務的同時,也為他們的晚年生活增添了濃濃幸福感。
  • 上城又有一家老年食堂開張
    建立社區食堂,不僅能解決老年人的吃飯問題,還能給老年人提供交流的平臺。   為了更好提升轄區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位於復興南街409號的水澄橋社區益食堂於近日正式開張,可為轄區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的配餐就餐服務。
  • 成都一社區老年食堂虧本維持 每天十來人就餐(圖)
    「儘管從去年中秋節開始,每天只有10多個人前來吃飯,但是我每個月在這一項上都要虧七八百元。」今年4月周明全在與社區商量後,將每份愛心午餐的價格上調了2元,變成了8元一份。「物價上漲了。」周明全道出了原因。  同時,為了減少虧損,周明全將在愛心便民食堂開張前聘請的廚師和服務員給辭退了。現在飯店內的活都是他和他的家人在幹。
  • 社區食堂重開張,堂食也逐步恢復了!
    社區食堂重開張,堂食也逐步恢復了!社區裡,可以堂食的老年食堂變多了,食堂裡的菜品變得更豐富了……每周為老人配送餛飩(青鳳老年生活護理服務中心 供圖)堂食防疫兩不誤從3月初開始,彭浦新村街道彭三社區食堂恢復營業,但每天只提供中午時段的套餐外帶,且套餐種類只有兩種,老人無法自選菜品
  • 大柵欄街道居民詩詞歌賦裡迎春節
    2月15日下午,一場以「詩詞歌賦迎新春 歡歡喜喜過大年」為主題的文化在豐澤園上演。大柵欄街道邀請「身邊好人」、「公德之星」、「北京榜樣」等先進模範和居民代表、企業代表、機關幹部們齊聚一堂,欣賞詩詞誦讀、京劇、單弦等傳統文化節目,以飽含傳統文化的歡樂氣氛中迎接新年到來。 現場節目精彩。
  • 小山村開辦老年食堂,為古稀老人做美食,一個月只需180元
    山西省芮城縣的一個小山村,村委會新蓋的幾間房奪人耳目,房間裡、院子裡有的老人們有的站著有的坐著,有的穿梭於庭院之間,很是熱鬧,攝影師上前了解得知,原來是村委會開設了農村老年食堂。負責老年食堂的姚大爺說,現如今村子裡的老年人越來越多了,兒女們大都打工不在身邊,養老就成了最需解決的問題,雖然60歲以後可以領取一定的養老金,但是諸多的老人年齡大了,手腳不利索,做飯困難,建了這個老年食堂,大大的解決了老人們的吃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