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杭州市北部,地處京杭大運河、小河、餘杭塘河三河交匯處。
東臨小河,西臨和睦路,南臨小河路,北臨長徵橋路。
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以小河直街為中心,沿運河、小河分布的民居和航運設施整體風貌和空間特徵仍基本保存,具有一定的規模,在杭州市歷史文化街區中應屬於整體傳統風貌較為完整的街區之一。
街區真實地反映了清末、民國初年運河沿線下層人民的生活環境,保留著一定數量的歷史建築,其建築特色、街巷風貌、運河航運遺蹟仍然保留著獨特的風貌。
自宋代以來,這一區域一直是運河沿線的重要區域,經過民國年間的繁榮後留下的歷史遺蹟類型眾多,歷史文化內涵較為豐富多樣。小河直街也曾經是晚清時期的320國道。
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是集中反映清末民國初期城市平民居住文化生活、生產勞動文化和運河航運文化的重要歷史文化街區之一,是一條以保持傳統居住商住功能為主,延續杭州地方傳統特色文化和展示運河航運文化,集商住、居住、休閒功能為一體的歷史文化街區。
早在南宋時期,小河地區就是物資集散地,河、陸轉運地,物資儲備地。明末清初,河埠碼頭出現了勃勃生機。到了清代的中晚期,這裡開始重新發展,餐飲業、茶點業、百貨業等漸漸興起。酒作坊、打鐵店、鹽鋪、碾米店、蠟燭店等各行各業都在小河地區紮下了根。作為最有價值的歷史信息,這一階段的小河直街所留存下來的傳統民居建築和商鋪建築,也是最重要的文化元素。
小河民居作為清末民初所建典型的水鄉民居,屬運河商埠文化,即一河兩街格局,面街一樓為商鋪,二樓為居所,是下店上宅的典型。這些民居位於小河直街兩側,沿小河東南至河港交匯處,有一大排木結構建築,長約300米,還有狹街窄巷夾於其間,其中沿河居民有一部分仍存有一些或公用或私屬的河埠頭。
小河直街的歷史淵源可追溯至南宋時期,現存街巷為民國改建,寬四到五米,數百米長。
小河民居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風情,標誌著杭州這座文化名城的歷史信息和生活情趣。
沿湖墅北路往北走,過了大關橋,看到白牆黑瓦、木門木窗的兩層小樓,小河直街就到了。
街道不長,約1公裡,但市井味十足,這正是小河直街韻味所在。小河直街居民,祖輩大都從事與運河航運相關的搬運、造船等行業。沿街房屋、店面,也多是服務於當時航運業工人生活需求,如醬菜坊、理髮店、雜貨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