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月,詩與遠方

2021-02-08 詩歌與悅讀

文/雪兒(湖北)


夏季的情緒在烈日裡躁動,每年的夏月,隨著暑期的來臨,心便隨風飄向遠方,把所有隱秘的夢都融入遠方的天空,讓心香氤氳在遠方的空氣裡!


我就這樣地愛上了夏月,不可救藥、無怨無悔!拋卻塵事,裙裾飛揚,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一直嚮往著「山的那邊」的大海,憧憬著陽光、海浪、沙灘、椰子樹的南國,當我飛到深圳的大梅沙、小梅沙,赤腳站在海邊,任憑帶著熱氣與腥味的海風吹亂了我的長髮,肆無忌憚的大笑著追逐潮水的一起一落,此時的我快樂得像個孩子,彷佛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北國的海是另外一種味道,比南國的海少了幾絲嫵媚與柔情,多了一些粗獷與豪放!當我站在大連的東港海邊,海鷗在我們頭頂歡快地鳴叫,而潮水則在船舷串起大浪,坐著遊輪穿行在海上,巨大的浪頭夾雜著我們的尖叫與歡笑,這是從未體驗過的刺激與快感!


我愛遠方的海,也許是了了小時候對大海神秘的期待,也許是海風拂去了我如發的愁緒,也許是大海撩起了我心底流淌的詩句!


每個女人心底都是柔軟的,儘管我表面是個女漢子,江南水鄉的秀美、小橋流水的細膩,其實從小時候就一直住在我心間!我渴望自己是那個丁香般的女子,撐著油紙傘走在雨巷那一條古老的青石板上,看石橋底下流水緩緩而過,而我只是個優雅的過客,任時光如水,任往事悠悠!


當我漫步於西湖的斷橋,我就是那個尋尋覓覓著我心中「許仙」的小娘子,也許我尋覓的「許仙」不在這裡,但他永遠在我心裡,在那個流傳千古的民間傳說裡!西湖的六月荷傳送著香氣,旁邊的楊柳仍依依!


烏鎮是夢裡水鄉,徜徉在烏鎮的各石橋木橋,沿著河水的蜿蜒,看亭臺樓榭密布其間,一步一景,橋下的烏篷船在水面上一搖一晃,搖著南腔北調的歡笑!荇草在水底油油的招搖,岸邊的青苔述說著古鎮的過往!我就這樣倚在橋欄上,吹著風、聽著吳儂軟語就好!


從灕江水到武夷山,從漢正街到麗江城,從南至北,從東往西,我是夏月的一個忠實粉絲,看慣了祖國的大小城市,走過了母親的山山水水,卻一直心中唯有缺憾:大西北的遼闊草原、黃土高原、大漠胡楊、異域風情、瀚海藍天,是我一直憧憬而又卻步的。可能是因為路途遙遠,可能是害怕山高路險,可能是擔心高原反應⋯⋯,何時才能成行?


曾以為山高水長、來日方長,卻不曾想一日跨入中年,對世事漸漸看淡,往事皆已隨風,「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餘生不再踟躕徘徊,勇敢地做回自己,哪管它前路崎嶇、風雨兼程?


趁著夏日的陽光,攜著滿滿的激情,我飛來了,來到了我神往太久的大西北!當我驅車奔馳在海拔幾千米的達坂山路上,看到門源油菜花海金黃在雪山腳下的奇觀,高原反應帶來的身體不適早已煙消雲散,我迫不及待地撲進金色的花海,只為嗅一嗅夏季久違的花香,在這童話般的世界裡忘了自己!



一路風景一路歌,祈連山下的天然牧場一望無際,天上白雲朵朵,地上碧草青青,成群結隊的牛羊安然悠閒地吃草撒歡,遠遠望去,分不清哪是白雲哪是牛羊!正如「天似穹廬,籠罩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大漠揚沙,戈壁飛雪,大漠深處的月芽泉是「天的鏡子、沙漠的眼、星星的樂園」,走近它,擁抱它,終了了心中夙願!茶卡鹽湖是「天空之鏡」,青海湖是藏族的卓瑪,水天一色,那般澄澈、那般碧藍,只有大海可以與之媲美,那種純粹聖潔的美滌蕩了萬般雜念與閒愁!


大西北是如此豪放粗獷,雖然沒有小家碧玉的柔情,但它是真漢子!塔爾寺經年不滅的酥油燈記錄著一代宗師——宗喀巴的故事,莫高窟的壁畫敘述著古代絲綢之路的傳說。當我雙手合十肅立於佛祖面前,我願自己永遠是佛前的一朵白蓮,終生淡泊無瑕!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此時此刻,我正站在天下第一關一一嘉峪關的城牆上,與它不再遙遠,探秘它的雄渾與神秘,重溫著這裡曾經的金戈鐵馬、狼煙烽火,心中油然而生的是萬丈豪情!


而黃土高坡的西北風、大漠胡楊的三千年,則是另外一個傳奇!


夏月,就是我的詩和遠方!長長的路,慢慢地走,在人生的旅途中,寫如蓮的文字,做安靜的自己!


今年的夏月,雖然對遠方仍然心弛神往,但由於疫情的原因,我的遠方並不遠!公園漫遊、江邊散步;看映日荷花別樣紅,賞莫愁湖邊好風光;女兒是我的好閨蜜,知音畔島樂樂遊!也有美景也有情,也是遠方也是詩!


日子很短也很長,夏月有雨也有晴,走著、愛著,愛著、歌著,我的夏月!我的詩和遠方!


作者:陳天蓉,筆名雪兒,湖北當陽市人,現就職於宜昌市廣播電視大學,愛好朗誦、閱讀、寫作等。曾散見作品於各大報刊雜誌、各公眾號。餘生徜徉於文字的海洋,盛放在文字的原野,做安靜的自己!


相關焦點

  • 吳堅:夏月感懷
    夏月感懷 文/吳堅夏月之夜,雲淡風輕,空中的圓月靜謐中透著清涼。月色朦朧,如一層薄紗籠罩,神秘,悠然,纏綿出了溫柔的旖旎。孤獨的月牙透過窗,仿佛遠方傳來笛音,如此清婉的味道!充滿了憂傷的獨奏在空中迴旋……寂靜的夜空,清麗的月牙,惆悵的夜晚,帶著神秘,帶著浪漫,帶著悠遠……天上人間,今夕是何年……當夜晚散盡喧囂,遙望夜空,那一彎皓月懸掛空中。與皓月對語,坐在椅子上細細品味,這就是生活給予我孤獨的味道!窗外朦朧著月影,耳畔,一曲傷感的歌,像是憂傷的花兒,在心底有意綻放。
  • 藏在遠方的詩和再也回不去的故土,普米族人的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對於旅行者來說是一種生活,但是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恐怕是一段難以忘卻的悲壯和再也回不去魂牽夢縈的故土。本想探索什麼才叫「詩」什麼又叫「遠方」,卻無意中闖進了一個民族心酸的「詩和遠方」目標——麗江,一個人說走咱就走。
  • 詩和遠方----低調的奢華
    當你是意氣風發的少年,詩和遠方,是憧憬,是美好,是不顧一切想要去實現的願望。當你被歲月洗禮,詩和遠方就是低調的奢華,可望而不可及。須不知其實他們是活成了別人眼中的「詩和遠方」。雖然後來的報導中她已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並已安家於成都,沒有繼續用腳丈量世界,或許她已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
  • 現實版的詩和遠方
    ,其實只是一個偽命題,根本不存在永恆的詩和遠方,如果人一直追求詩和遠方,那麼他很容易就廢了。然而我們仔細想想,詩和遠方就一定在這些「光鮮亮麗」的人身上嗎?難道我們普通人就沒有詩和遠方?其實真正的行者,都在不為人知的地方,默默地走著。我很認同這個說法。真正的詩和遠方是什麼?
  • 生活:詩與遠方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今天「五一國際勞動節」,我要出去溜灣,疫情還未有結束,不去什麼景點不扎堆,就在天空下遊一圈。一路順風,一路景,雙眼雙手都很忙,看特別的藍天白雲。我特別喜歡冷系調的顏色,那是幽秘,無限量睱想,盡情發揮想像力。
  • 詩和遠方|偶爾苟且,平常讀詩,時常遠方 敢問路在何方
    不同的人,會譜寫不同的詩,會渴望不同的遠方。1.現狀如果能喝茶養花談詩書,誰會願意上班帶娃洗衣服?如果不是被生活摁在地上無情的摩擦,誰不想花時間去思考詩和遠方的田野?一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說出來輕鬆,做出來需要多大的勇氣。誰的生活不是經常苟且呢?
  • 詩和遠方
    從中原綠城遙望江南水鄉,那應該是「詩和遠方」了。他新近創作的百首《新鴛鴦湖棹歌》(以下簡稱「新棹歌」),吟唱的「詩和遠方」,就是那裡的山川風物、人文地理和文朋詩友。    鴛鴦湖,多麼富有詩意的名字!其實,鴛鴦湖即現在的南湖,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興是中國革命的重鎮,可謂「龍興之地」;南湖,是中國革命航船的啟錨地,是誕生偉大史詩的地方。
  • 兩當 我夢中的詩和遠方
    >住在兩當城裡,我見證了這裡四季的輪迴,無論是春的明媚,夏的清涼,還是秋的驚豔,亦或是冬的唯美,都帶給了我對夢中詩和遠方的所有嚮往這裡,是我夢中的詩和遠方春天,種下詩的種子,夏天,伸展詩的枝葉,秋天,採摘詩的花果,冬天,品嘗詩的韻味。
  • 我在新疆阿勒泰的詩與遠方
    金秋十月的阿勒泰地區是一幅幅油畫,處處有景處處有詩,無論是戈壁灘還是山水之間顯現五彩斑斕的畫卷,打開看就是你心中的詩與遠方。人生就是如此,人人都有一個詩與遠方,怎麼在詩與遠方中尋覓快樂和收穫,那就要看你的了!
  • 美女為啥喜歡詩和遠方?
    發現沒有,美女一般都喜歡詩和遠方,都比較喜歡旅遊,那麼為什麼呢?  其實美女喜歡旅遊,有的是羨慕別人旅遊。  因為她們有很多好友,然後她們很多好友就喜歡在朋友圈發些旅遊的東西,比如照片或者美食,或者視頻。  詩和遠方,是大家都羨慕的,我也喜歡去看詩和遠方,我覺得詩和遠方能陶冶人的情操,也讓人舒服快樂。
  • 都說文化和旅遊是「詩和遠方」的關係,你有哪些詩和遠方呢?
    歌手許巍在歌中唱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勾起了無數文青的嚮往,「詩和遠方」也一躍成為城市青年心心嚮往的生活理想。田園生活是每個城市人的遠方的詩最近還關注到一個「瀟灑仟哥」的視頻,內容也是關于田野生活的,這種生活可能你很熟悉但肯定又離你很遙遠
  • 藏在秦嶺裡的詩與遠方
    莫道近處無風景,旅行未必去遠方。只要能給心找到休憩的地方,近處的人間煙火同樣也值得珍惜和擁有。在秦嶺深處就藏著一處本地人心中的「詩與遠方」——樓觀「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清新、低密的別墅居境,是嚮往人生的另一種美好釋義,詩與遠方,都在樓觀。喧鬧的白晝停止了腳步,在樓觀輕輕走過,眸光穿過遙遠的清涼,踏碎一地的溫柔,在這寂靜的夜晚把嘆息裝進行囊,在筆下譜成音律,微風中輕舞飛揚。
  • 微喪·成熟女生頭像:我也有詩和遠方 只不過詩很爛 遠方也很黑暗
    微喪·成熟女生頭像:我也有詩和遠方 只不過詩很爛 遠方也很黑暗今天給大家帶來幾組微喪成熟女生頭像,如果有喜歡的請不要錯過,當然也可以拿去保存哦。在生活中每一個女生都是希望自己是一個開心的人,並且也可以和自己喜歡的人一起做很多事情。看到圖中的這位女生,一個人走在黑夜裡。
  • 詩和遠方也應有兒歌版
    詩和遠方也應有兒歌版 發表時間:2017-03-28   來源:紹興文明網我們成年人尚且追求詩和遠方,那麼,對於孩子們而言,也應該有詩和遠方的 版。     兒歌版的詩和遠方不應成人化。很明顯,比起上幾代人而言,今天的孩子處於一個開放的網絡時代,不僅僅家庭對孩子們的生活有影響,整個社會也以一種零距離的方式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
  • 你嚮往詩與遠方,而我只想掙錢
    自由是相對的,苟且和「詩和遠方」也是相對的,眼前的苟且不過是暫時的枷鎖,而「詩和遠方」也不過是暫時的自由。大多時候,在我們不能完全認知到自己真實的現在時,「詩和遠方」不過是你一個自我麻痺的理想國。不止房子,還有詩與遠方高曉松,一個「詩與遠方」式人生的代表,他在《不止房子,還有詩和遠方》的文章中提到:「我媽從小就教育我們,不要被一些所謂的財產困住,所以我跟我妹走遍世界,然後我倆都不買房,就覺得很幸福
  • 有一種心境叫「詩與遠方」
    我很喜歡高曉松的名言「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與遠方。」 有人說「詩與遠方」代表著美好和夢想,有人說「詩與遠方」代表著一種追求與嚮往,也有人說「詩與遠方」代表著詩歌與旅行……或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也或許不同經歷的人有不同的詮釋。
  • 詩和遠方,既在遠方,也在心中
    所謂秋風送爽,在這種天高雲淡的舒爽日子裡,總想要出趟遠門,去追尋詩與遠方。在一個地方呆久了,就想著轉換下空間,去看看別人生活的地方。也想去看看歷史中那些驚心動魄故事發生的地方,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地方孕育了華夏燦爛的文明。祖國的大好河山,以前只是在影視圖像中去感受。
  • 讓「詩」與「遠方」結合
    將『詩』(文物)和『遠方』(旅遊線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是旅遊發展的必由之路。」韋堅在談到「文物旅遊」這一新概念時說道。韋堅是雲南省博物館副館長,也是中國博物館協會社會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歷史文化及博物館展覽、教育相關研究工作。2011年7月,韋堅曾赴巴黎參加博物館學培訓研究班。說起自己在法國的所見所聞,她至今印象深刻。
  • 故鄉才是遊子心中的詩與遠方
    故鄉才是遊子心中的詩與遠方作者:曹紅光每到端午、中秋、國慶等節假日,微信朋友圈都會被旅遊風景照佔滿。既有名山大川,也有森林沙漠;既有歷史古蹟,也有現代都市……也好,我等不出遊的窮人,只須坐在家中,不必忍受擁堵之苦,就能免費欣賞到天下美景。
  • 夏月:把甜蜜的情意送給最可愛的人
    夏月:把甜蜜的情意送給最可愛的人 2020-07-31 0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