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魏徵斬龍,李世民遊地府的故事寫得是什麼?

2020-12-12 無鋒閣

坐懷不亂柳下惠,閉門不納魯男子。大家好,我是魯書書。上一篇說了大鬧天宮的意思,這一篇緊接著上篇,來說說西遊記中另一個故事,袁守城妙算無私曲,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這件事情的結局很明顯,就是佛門對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種政治誘導,說起來玄奘雖然是大唐有名的高僧,但李世民這個皇帝並不信奉佛教,而是信奉道教。這就給佛教推廣造成了一種天然的政治阻礙,也就是說,既使玄奘歷盡千辛萬苦把大乘真經帶回大唐,這也不過是「物流」式的工作,而佛門更看重的當然是真經到達東土之後推廣開來的業績。

於是,這個推廣工作就開始了,負責人是如來佛祖親近的菩薩觀世音,而總體方案的實施卻需要很多人來共同推動,袁守城就是其中之一。關於這一點,如果看過上一篇文章的人會疑惑,因為上一篇的出發點是從歷史角度來看西遊,這樣看來李世民此時與玄奘的關係也只是朋友之交,那麼佛門實施這一計劃的目的是為何呢?

目的很簡單,就是在玄奘取回真經之後在大唐境內推廣大乘佛法的過程中不阻攔。僅此而已,這也照應了歷史上李世民對於玄奘推廣佛法的態度。

西遊記為什麼把這個故事如此完整的嵌入到整部書中呢?這個設定在如今看來是一種佛門對於大唐投資的政治資本,很令人津津樂道,同時也能照應之後唐太宗支持唐僧西天取經,渴望大乘佛法普度眾生的拳拳之心,故事確實不錯。

不過,大家看到的是佛門對於取經的投資鋪墊,卻不知這個舉動也與孫悟空大鬧天宮一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大鬧天宮在上一篇中,我將這件事定位為玄奘法師對於佛法與皇權的對抗,而對抗之後呢?玄奘順利離開大唐,李世民對他的封鎖自此不見了,但玄奘法師取經是為了什麼?求學又是為了什麼?

歷史上玄奘法師回來之後做了什麼?是將自己的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弘揚佛法。因此,玄奘的所有行為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弘揚佛法,推行他心中最好的東西給大家。那麼佛門對於大唐的所有政治投資是在寫什麼呢?

大家看到的是吳承恩先生將魏徵斬龍、李世民遊地府、秦瓊尉遲恭門神等傳說混編成一段故事,繼而不僅顯得故事精彩,又能看出故事背後有故事。而將這些東西忽略掉,你會發現這些東西雖然是觀音菩薩對於李世民的說服,倒不如說是玄奘法師心中對於取經之後說服李世民推廣的思路。假如將西遊的過程視作是網際網路的線上,將大唐推廣佛法視作是網際網路的線下,那麼此時在玄奘的心裡,O2O中的2O的事情已經有了完整的方案,剩下的就只是取經交涉的事情了。

好了,本期就說到這,歡迎留言評論區。

相關焦點

  • 《西遊記》中,為換回20年陽壽,唐太宗答應了地府怎樣的條件?
    《西遊記》中魏徵夢中斬龍的故事,想必大家耳熟能詳。當涇河龍王因為與袁守誠打賭而違反天條時,被天庭下令處斬。袁守誠給涇河龍王出主意,讓他去找大唐皇帝李世民求情。只要大唐皇帝答應保他,那他便可性命無憂。涇河龍王從袁守誠處出來後便直奔皇宮,請求李世民救他一命。
  • 【山東嘉祥●陳宗貴】李世民遊地府之謎
    這可是欽犯,地府閻王絕對會認真對待的,恐怕涇河龍王的龍頭一落地,魂魄就會馬上被黑白無常收走,魂魄去了地府,涇河龍王就根本沒有機會再離開地府,也就不會再出來興風作浪了。而且,這也是涇河龍王的宿命,出生前就註定了的,閻王豈能不告訴他?這事其實怨不得李世民。     《西遊記》書中表:十王聞言,伏禮道:「自那龍未生之前,南鬥星死簿上已註定該遭殺於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
  • 西遊記中,十殿閻王都要出殿迎接李世民,為什麼李淵卻成了野鬼?
    在《西遊記》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那就是李世民被涇河龍王纏到地府打官司,又被添壽還魂的故事。但這段描述卻又引出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李世民地位究竟有多高,為什麼連十殿閻王都要出來行禮迎接呢?這個問題相當的複雜,因為這背後就是西天取經的終極騙局,因為真正的「經書」就在大唐楊角風談西遊:唐太宗遊地府時,十殿閻王都要出殿迎接,為什麼李淵卻成了野鬼?
  • 西遊記裡李世民添了二十年陽壽,為什麼一對南瓜就打發了地府?
    《西遊記》原著中,唐太宗遊地府,受了地府恩惠,對十王再拜啟謝道:「朕回陽世,無物可酬謝,惟答瓜果而已。」  李世民身為一國之君,要什麼有什麼,怎麼會是無物可酬謝?為什麼偏偏以瓜果答謝地府還魂之恩?  《西遊記》原著中,十王聽了李世民的話,非常高興,道:「我處頗有東瓜西瓜,只少南瓜。」  東瓜是什麼瓜?為什麼是東瓜而不是冬瓜?是作者筆誤?是通假字嗎?為什麼地府十代冥王只要南瓜?  《西遊記》原著中,唐太宗聽了十王的話,滿口答應道:「朕回去即送來,即送來。」
  • 西遊記中的一樁懸案:被魏徵夢中斬首的涇河無頭龍王到底去了哪?
    《這不是西遊》第三卷《取經計劃》第11章(總第37章):西遊記中涇河龍王並沒有被魏徵斬首,背後隱藏一鮮為人知的秘密!一、事情的經過就不用細說了,總之觀音菩薩到達大唐,並在土地廟住下之後,一系列的怪事就開始發生。最大的怪事就在於時間的崩潰!
  • 在《西遊記》裡,生死簿什麼都不是!
    上網搜索「生死簿」這個詞,解釋是「迷信謂陰曹地府記載眾生生卒年月時辰的本子」,所以民間有俗語說「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但在《西遊記》裡,生死簿卻什麼都不是。大鬧地府小說第三回,孫悟空與七十二洞妖怪及結拜的六個妖王飲宴,結果被地府鬼差拘了去,說孫悟空陽壽已盡,結果孫悟空大鬧地府,據說是「把猴屬之類,但有名者,一概勾之」。
  • 唐王李世民去了地府還能回,跟西遊記裡的龍王有什麼關係?
    西遊記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經典神話故事,裡面有個算命先生跟龍王打賭的故事,小時候看到這裡,覺得這個算命先生是不是瘋了。那是涇河龍王呢,你敢跟他打賭,肯定會輸嘛。可實則是這樣嗎?龍王竟然為了想贏,只能改了玉帝下達的下雨聖旨。
  • 遊地府的唐王李世民,為什麼還陽之後執意要派人去取經?
    而且按照觀音菩薩的說法,小乘佛法根本無法超度亡靈,只有大乘佛法才能超度眾生,而大乘佛法就必須要人去取……那麼唐王李世民本來治理的國家人民安居樂業,他為什麼執意要讓唐僧去取經呢?《這不是西遊》第三卷《取經計劃》第10章(總第36章):西遊記中唐王李世民遊玩地府,為什麼水陸法會後執意要西天取經?
  • 《西遊記》的「涇河龍王被魏徵睡夢中斬首」的起因是什麼?
    涇河龍王是在《西遊記》的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中首次登場的虛擬人物。「涇河龍王被魏徵睡夢中斬首」的起因是:當時,涇河龍王手下的一名巡水夜叉,偶然間聽到了樵夫李定和漁夫張稍的談話。袁守誠讓他尋唐皇李世民求助,李世民承諾救他,但最終仍被人界天官魏徵於夢中所斬。其魂魄死後一直糾繞李世民,最後拉著李世民的魂魄去了陰司對質。陰司偏袒李世民,放其還陽,涇河龍王的魂魄被陰司強入輪迴。涇河龍王是龍族,但卻是龍跟別的動物所生的後代,所以,也根本不是龍的直系。而魏徵是人曹官,人曹官是主管人間事務的人官。
  • 淺談西遊記中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
    西遊記中唯一對接歷史的幾個環節,就是取經之前的橋段、也就是第九回和第十回兩個章節、本來這兩個章節是貫西遊記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也是為何佛教能夠在鼎盛大唐的國土上面能夠推行佛法的原因,但是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這一環節,因為只看西遊記電視劇的朋友們,發現電視劇中沒有這個章節、電視劇中直接把這段給刪除了
  • 神話中涇河龍王和四海龍王的遭遇,都體現出其神界地位不高
    西遊記中關於魏徵斬龍王那一段,在83版本裡被人津津樂道的《西遊記》並沒有拍攝出來,後來楊潔導演還進行了續集補拍。造成很多人沒有讀過原著的去惡補。關於這一段在小說中也有爭議,就是它在有的西遊流傳版本中並沒有,也不詳細,有的則只是簡單提及。
  • 地府閻王為何要向李世民索要南瓜?北瓜為何不要?
    (蝸牛看西遊第1485期)文/牽著蝸牛散步在西遊記中,有一個細節特別有趣,也內涵深刻,很多西遊迷為此爭論不休。唐太宗李世民被涇河龍王告了,地府閻王於是把他勾到陰間準備三堂會審。魏徵怕老大不回來,特地給地府的兄弟夥崔判官寫了一封信,叫他關照關照老大。李世民到了陰間後,這涇河龍王不知怎的,居然提前去投生去了。既然原告都不在了,那麼就放人家回去算了,但十代閻王又搞一出,讓崔判官去看一下,李世民還有多長壽命。
  • 崔判官為啥帶李世民遊觀地府?你看他真身是誰!
    在西遊記中,極為有趣的一段情節莫過於李世民魂遊地府那段了。李世民本是凡間人王,是一個極為賢明的君主,但他卻攤上了一件大事。事情還得從涇河龍王與袁守誠的故事說起。而談論涇河龍王,最早卻能追溯到樵夫與漁夫的對話。
  • 《西遊記》涇河龍王被魏徵夢中斬首,竟是為了唐僧的出場
    《西遊記》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的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魏徵斬龍給大家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具體的內容這裡不再展開,相信大家通過看《西遊記》的原著和電視劇都有所了解。這裡想談的是為何狂傲不羈的涇河龍王會意想不到的被一個凡人魏徵所斬?而且還是在夢中。這也太神奇了吧。作者想表達什麼?
  • 出手為李世民增壽20年,地府首席大判官崔珏生平不凡,有何來歷
    出手為李世民增壽20年,地府首席大判官崔珏生平不凡,有何來歷《西遊記》中,唐太宗李世民受涇河龍王冤魂纏繞,連驚帶嚇,竟然一病不起,魂歸地府。病入膏肓之際,大臣魏徵遞交到他手中一封書信,聲稱讓唐太宗交給他生前的同僚好友,冥司豐都首府判官崔珏。
  • 西遊記中,十殿閻王見到李世民都要行禮,為什麼李淵卻不受待見?
    詩中提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教文化在我國歷史中已有將近2000年的時間,直到現在依然擁有很多國內信徒。然而人們在閱讀四大名著的時候,發現《西遊記》其實也是以佛家文化為背景所寫的一本神話小說。涇河龍王當時就想要李世民能夠幫自己拖住魏徵,錯過斬首的時間,那麼自己可能就會保全一條小命。李世民答應了,沒想到魏徵在睡夢中依然將龍王給斬了。龍王之後就一直跟隨著李世民,想要討一個說法。因為這糾纏的事情,李世民最終就被煩死了,下了陰曹地府。李世民下了陰曹地府之後,十殿閻王親自出來相迎。而且十殿閻王在佛家文化中,相當於是地府中比較高的一個官職了。
  • 李世民主動給地府送瓜果,閻王為何只要南瓜不要北瓜?
    李世民的命就有這麼悲摧,十代閻王讓崔判官查生死簿,不過是例行公事,大老遠的把人家勾來,面上的程序還是要走到,不然就顯得地府辦事太水了。不料崔判官一查,卻發現李老大今晚就該掛。老崔為難了,當初拍著胸脯答應了魏徵的,況且陽間的家人還得託人家照顧,如果不把李老大放回去,家裡多分的幾套經濟適應房可能馬上就要被收走。怎麼辦?
  • 西遊記中為何李淵流落地府,而李世民受到閻王禮遇?專家:為營銷
    在《西遊記》裡面,有這樣的一個細節讓人感到難以理解:那就是同樣都是大唐皇帝,但是到了地府以後其待遇居然天差地別。——比如李世民到了地府以後,十殿閻王高接遠迎,給了禮遇。而李淵卻在地府裡到處流浪。都是皇帝,如何地位如此不同?
  • 魏徴斬龍:《西遊記》中的經典情節,卻非吳承恩首創
    1915年時,在日本的羅振玉和王國維二位先生,於三浦將軍處借得一部《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進行影印。該書卷末有「中瓦子張家印」六字。據王國維考證,「中瓦子」為宋臨安府街名,並將這部書推定為南宋時期的「說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的章目與後世流傳的《西遊記》多有類似。
  • 唐太宗李世民遊地府
    華夏文化上下五千年,在上下五千年的長河中,有很多的民間典故和精彩故事,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遊地府。  唐初長安。一日巡水夜叉聽漁樵二位隱者說及長安一算卦先生極靈驗,漁隱者得算卦先生指點,每日漁獲甚多。巡水夜叉急忙告訴龍王。  龍王大怒,化為文士,想去羞辱賣卦者。但賣卦者算出的施雨時辰、多寡和玉帝降旨一般無二。龍王聽信軍師減雨移時之計,又前去責賣卦先生。賣卦先生指出他亂了玉帝旨意有殺身之禍。龍王大怒,求計,賣卦先生告訴龍王,玉帝命人曹官魏徵監斬,要他求當今皇上唐太宗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