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 現代文閱讀理解第十一講:如何分析文章的語言特色

2020-12-20 於老師初中教育

在文學類文本閱讀中,有一類題:

請體會下列語句的語言表達藝術。劃線句子突出的語言表達特色是什麼?本文語言很有特色,請加以賞析。而且,在科普類的文章中,也有這麼類問題:本文的語言有何特點?請加以說明。其實,這類題,不管它問語言特色,語言風格,還是語言表達藝術,都是讓我們來賞析文章或句子的語言特色。

總體來說,文章的語言特色分為這麼幾類:

我們在答題時候,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分析句子或者文章:

一、從用詞方面

尋求句子中富有表現力的詞,比如動詞、形容詞、疊詞、象聲詞等等,這部分,我們在第四講中有詳細講到,這裡不做贅述。連接如下:中考語文 現代文閱讀理解第四講:如何做賞析類題目這部分答題原則是「詞不離句,句不離段」,不要自己去瞎想,你的答案永遠在原文當中,要結合句子的意思,還有文章中心答題。答題的用詞,可以參考下面:

二、從句式的角度分析

特別是在高中,從句式角度分析屬於常考內容,比如運用短句,或者長短句的結合運用,都是句子的語言特點。

「悽風,苦雨,天昏,地暗。」這句話就是運用了短句的方式,語言簡潔明快,富有節奏感。這就是這句話的語言特色。

「滅了,風中的蠟燭;僵了,井底的青蛙;倒了,泥塑的菩薩。」這就是長短句,它的語言特點就是自有活潑,生動感人,既整齊和諧,又富有變化。

三、從手法的角度分析

手法呢,包括修辭手法、各種表現手法、各種表達方式,常見的語言作用就是:生動活潑、音律和諧、增強氣勢、風趣幽默等等。關於修辭手法,我們在第六講中有詳細講解。關於表現手法,我們在第八講中有講到。請參照這兩講內容。中考語文 現代文閱讀理解第八講:分析表現手法的作用中考語文 現代文閱讀理解第六講:記敘文中的修辭手法及其作用

四、可以從文章語言的整體的風格角度來賞析

每一體裁的文章,它的語言的運用肯定是不同的,比如散文,它的語言一般是生動形象、樸實自然、清新明快的;比如一些諷刺類文章,它的語言風格一般是風趣幽默、誇張諷刺、富有表現力的;而在說明文中,語言一般是科學簡明、準確形象、平時自然的;而一些哲理性文章,一般都是含蓄深沉的。

我們在分析的時候,可以首先看一下文章體裁,再根據文章整體的語言特色來分析。整體的分析層次,分為三步:

一般是先選取上述四種角度,總體概括語言特點;再結合著句子和文章中心來具體分析;最後指出這種特色的表達效果。希望聽了這講之後,再遇到分析語言特色的問題,同學們能夠做到胸有成竹地答題。

相關焦點

  • 中考語文衝刺130之安徽2020年語文中考試卷分析
    下面一起來分析一下安徽省2020年中考語文試卷。給廣大的考生和家長在2021年的備考中指引方向和診斷把脈。第一題還是語文積累與運用總分35分。安徽中考語文積累運用主要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沒寫十分也就是書本中的古詩文言文默寫。第二部分是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第十九講:記敘文的表達方式及其作用
    到現在,我們中考語文系列——現代文閱讀理解部分已經到了第十九講,接近尾聲了,基本上涵蓋了記敘文閱讀理解的全部題型,閱讀理解佔中考分數在40分左右,佔比很高,所以現代文和文言文的閱讀大家一定要懂得技巧,熟練應用,才能應對中考不斷變化的題型。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記敘文中的表達方式,及其作用。
  • 2019年北京中考語文試題評價(基教研專家)
    這一版塊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習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情境設計更為真實,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真實體驗。  3.充分體現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注重對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的考查。這一版塊涉及到字音、字形、詞語理解、標點符號使用、修辭、對聯、文學常識等語文基礎知識,但並不是考學生的機械記憶,而將語文知識放在具體語境中考查。
  • 現代文閱讀的「含義」題 餘老師有「解藥」
    「如何理解這段話在文中的具體含義?」「畫線的這句話有什麼含義和作用?」……從說明文到記敘文,翻開現代文閱讀理解的文章,面對密密麻麻的文字材料,要準確定位「含義」,還真有點讓初中生「找不著北」。  然而「萬變不離其宗」,破解複雜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其簡單化。
  • 語文學習方法|閱讀理解必殺技——關鍵詞法,輕鬆搞定語文難題
    兩年前我在知名平臺上做過一次原創音頻公開課,講語文閱讀理解方法。家長和學生的反饋非常熱烈。這次基於上次的音頻,用文字稿分享,希望給需要的學生和家長帶來幫助。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抽空來學習閱讀理解的關鍵詞法。我們這次的課程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閱讀理解的表面現象,閱讀。
  • 如何分析文章標題的作用(現代文閱讀理解常考知識點)
    01題型分析標題是文章的眼睛和標誌,通常被稱作文章的「題眼」。往往好的標題能投射出文章的內容概要,能使人從中窺探到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它常常透漏出作者的觀點或感情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聯文章的結構,起到揭示主旨和貫穿全文的線索作用。如《變色龍》一課,題目「變色龍」簡潔明了,具有象徵意義和諷刺意味。「分析文章標題的作用」是中考現代文閱讀中的重要考點。中考中常見的考查形式為:(1)文章以「×××」為題有什麼作用?
  • 中考語文真題之文言文閱讀理解—《答謝中書書》
    譯文:   11.下面對文章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山川之美,古來共談」文章感慨起筆,囊括了山水,縱覽了古今。   B.「高峰入雲,清流見底」,極力描寫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襯之美。   C.「猿鳥亂鳴」,突出了猿、鳥的鳴叫傳入耳際,繁多雜亂。   D.
  • 【語文備考】從2015錦奧杯語文初賽試卷解讀華一寄備考方向
    錦奧杯6年級語文初賽試卷不是一份常規的語文試卷。  【例】唐朝大詩人杜甫曾經寫過一首反映 唐 朝繁榮的詩:「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詩中描寫的是唐玄宗統治下 開元 盛世的情景。  【點評】本題看似是古詩詞理解,實則考的是文學常識及歷史常識的綜合題,有沒有讀過這句詩並不重要,但了不了解這段歷史卻影響本題的發揮。
  •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技巧——文章的關鍵句子
    上一篇我們分析了如何通過上下文來理解詞語小學語文閱讀理解技巧——如何理解詞語的意思,今天我們來探討關鍵句子在閱讀中的作用。無論是總起句,過渡句,還是總結句都稱之為中心句,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對於某一段落或整個文章內容的理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助於對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很好的把握。
  • 現代文閱讀:神秘的眼鏡
    1.請從真實和虛構的角度,簡要分析文章前三段。分析:本題考查對文章開頭部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宏觀而言可以視為賞析、探究題,角度為真實或虛構,又可以歸為虛實相生(結合)這種常見的藝術特色。所謂虛實結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說與具體的描寫結合起來,或者是把眼前現實生活的描寫與回憶、想像結合起來。
  • 現代文閱讀理解專題一——散文閱讀知識點思維導圖。閱讀高分必備
    這裡簡單介紹初中閱讀理解中常用的9種修辭手法。狹義上講,主要包括對比、襯託、象徵、想像、聯想、烘託、渲染、抑揚結合、以小見大等。這裡主要講狹義概念。以下思維導圖將對中考常見的12中表現手法作簡單介紹。語言是散文的外在和內在表現形式。對散文語言的詩意化鑑賞,是理解作者思想情感和文章內蘊的關鍵。字詞句(段)賞析是散文語言賞析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散文閱讀考查的重點。字詞句(段)賞析一般包含含義和作用兩個方面,而作用或表達效果往往從用詞、修辭、表達方式、句式、表現手法、結構手法、整體風格,以及內容、情感、形象、主旨等角度作答。同時,作答時務必要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原則。
  •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第十八講:環境描寫有何作用?
    這段環境描寫是選擇中考閱讀理解《歐利和雛芳》中的第一段,其中有一個考題是這樣問的:「文中第一段中的環境描寫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類似這樣的考題形式,是中考閱讀理解的必考題,他有可能這樣問:1、本文運用了哪種描寫方法?有什麼效果?2、分析文中環境描寫/動作描寫/細節描寫的作用。
  • 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區分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只需找到關鍵詞
    關於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和提煉中心思想,是我們語文學習,尤其是閱讀理解練習中一個重點的學習內容,如果這兩項基本技能掌握不好,在閱讀理解中的開放性問答題、主觀概括題就無法做到精準解答。這也是三四年級的同學在語文學習中常遇到的困難,那麼具體該如何讀懂題目,區分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呢?
  • 初中語文期末複習的四大要領
    初中語文的基本題型已經有了全面的認識了:基礎知識、默寫、閱讀、作文。所以相對來說期末考試的語文複習就比較明確了,常熟一對一輔導學思堂教育建議大家可以從考試題型4個方向總結複習,下面介紹語文複習的要點:   一、基礎知識   字、詞、句,即所謂的基礎知識,這一部分是最簡單的,分數也最容易拿,複習時把課本課後的字詞記熟,相關的文學常識也要掌握。這部分知識組成了試卷的前幾道題,基本屬於送分題。
  • 中考語文:記敘文閱讀,常見十二種題型歸納以及答題方法2
    關於中考記敘文閱讀的常見題型,接著上一篇文章的第1種到第6種,本文接著講剩下的第7到第12種:七、辨識記敘順序並分析其作用常見題型:(1)本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作的?按這樣的順序寫有何好處?(2)本文記敘有什麼特點?這樣寫有什麼好處(作用)?
  • 現代文閱讀理解專題四——議論文閱讀知識導圖。閱讀高分必備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論說文或論辯文,是一種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兼有敘述、描寫、說明、抒情等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運用邏輯思維表達觀點、立場、態度和主張的文章體裁。議論文分為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三部分。
  • 超詳細的中考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趕緊收藏!
    導語 閱讀理解是中考語文必考點,也是很多考生的失分點。今天,中考研究院整理了超詳細的閱讀理解答題技巧,供大家學習參考。 人物主要掌握通過適當的描寫方法、角度刻畫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閱讀技巧。 情節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內容及理解、分析小說情節的方法、技巧。 開端交代背景,鋪墊下文。
  •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題,概括主要內容與中心思想的答題要點
    涉及現代文閱讀理解,接觸到的文章,也更為廣泛。小說、散文、議論文,說明文將是主要的考查文體。而無論是何種文體,現代文閱讀主要還是講述一件事的文章佔據多數。面對此類閱讀題,無論考查什麼樣的知識點與類型。我們在閱讀時就要養成一個思維習慣:無論考題怎麼出,首先要搞清楚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概括主要內容或者說,閱讀一篇文章時,我們就要不停地問自己: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作者想表達什麼樣的思想感情?當我們搞清楚了這樣的問題。面對閱讀題中大部分的思考題,就可以有一個「主線」。
  • 現代文閱讀訓練:《推磨》
    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章開頭交代沂蒙的春耕備播狀況既是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同時為下文一系列的情節作鋪墊,例如胡同志制止分局同志小題大做等。B.請談談本文是如何具體塑造這優良作風的。3. 小說標題「推磨」有哪些作用?請做具體分析。【答案】【小題1】B【小題2】(1)細節描寫。例如寫胡同志不敢多打擾農戶,堅持住偏僻的西屋。
  • 閱讀直接轉化作文素材,夯實閱讀的根基,讓中考作文高分更有把握
    閱讀和寫作之關係,大家都知道的。 但是,二者具體如何相互促進,特別是那些題目設計直接指向閱讀的中考作文真題,在審題立意方面有什麼共性,得系統講一講。 如何快速寫出高分作文?本文將給出一些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