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對於遊客來說,寬窄巷子更加有名,但是對於成都人來說,就在邊上不到五分鐘的地方,奎星樓街,才是真正屬於他們生活的地方。
即使在這成都這個美食遍地的網紅城市,奎星樓街也是吃貨們經常光顧的地方。如果說起奎星樓街,有人腦子裡第一個蹦出來的關鍵詞是美食街,這就是資深吃貨。如果腦子裡出來的關鍵詞是文藝,那就是文藝小清新。
奎星樓街這名字,是因為這裡原先有個魁星閣。奎星又稱為「魁星」,自唐宋以來,魁星被視為主管人間文運之神,所以讀書人若想考取功名,都對魁星頂禮膜拜,祈願榜上有名。
曾經,奎星樓街還是成都頂級的富人區,在這不長的街道,擁有31家公館,大都庭院深深,門禁森嚴,其中有22座公館是成都周圍縣份的地主置辦的,其餘9座是國民黨官吏的。
解放後,奎星樓一直平淡度日。直到2014年,冒椒火辣進駐了奎星樓街,生意火爆之極。後來,青年文化中心「明堂」選擇了這裡,經常有大型的藝術展覽和音樂活動。
就這樣,漸漸地,各種美食也開始來此扎堆。奎星樓街逐漸變成了網紅打卡地,
現在隨便哪個平臺上一搜,奎星樓街的美食攻略都躲不開。這條不足500米的老街道,就成了有名的美食街。這裡的美食,招引著人們不惜前來排著長隊等著餵食,來這裡,都恨不得長上好幾個胃才行。
冒椒火辣,這個生意火爆的冷鍋串串,從開業火到現在,喜歡吃串串的,基本來這裡打過卡,我從六點多來,一直到八點多走,這裡一直有人在排隊,而且時間越晚,排隊的人越多。這裡賣得最好的是兔腦殼,幾百個,都在最快時間賣光。
成都吃客,網紅店 ,聽說這裡每個菜都不踩雷。我在現場看到排隊幾十米,沿著那條創意牆一排坐過去,甚是壯觀。
少城老味道,吃川菜要來這一家。
舌尖派對,集合了幾乎所有的四川小吃。
拈籤一笑黃牛肉,吃得人也不少。
班花麻辣燙,聽說暗戀過班花的人,都會偷偷來這裡,坐上穿越時空的校車。
二嬢雞爪爪,別看店小,這可是有多家分店,這裡秘制耙雞爪,軟糯順滑、入口即化
路邊的吃客
熊姐大碗面,好像是這條街上歷史最久的店了,價格還是很公道,
這裡還有覓豆豆花,蜀色茶顏等一批甜品飲品店。其他美食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
這裡,每隔幾步就是一個美食,每一個招牌,每一聲吆喝,每一家都飄出誘人的香氣。
如果說美食的聚集,讓這條老街煥發新的活力,那麼明堂創意區的進駐,則讓這條老街從尋常的市井煙氣裡得到了升華。
到奎星樓街漫步,你會被兩邊上各種創意的塗鴉吸引,恍然發現,這裡也是文藝小清新紮堆的地方。
在紐咖啡的銀杏樹下,與同好者喝杯咖啡,是件很愜意的事,到於這裡是像咖啡館的辦公室,還是像辦公室的咖啡館,這得你自己來定義。
後面的明堂創意工作區,前身是1980年代修建的民盟成都社會大學,一棟德國風格的老房子。經過改裝,這裡成了成都創意集中地。
展覽、講座、沙龍、研討會、音樂演出、創意市集,這裡應用盡有。
不知那些文藝咖與煙火中的大媽日常是如何對話的,想必還是很有意思。
奎星樓街,見證了成都這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古城如何走向網紅現代城市。
在這條不到500米的街道上,文創與生活的完美融合,既市井又文藝。
而這背後,有著成都源於歷史的文化積澱,也有成都這座城市多元的性格與包容。
(註:另有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