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紅軍進駐旅大

2020-12-17 大公資訊

  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進入中國東北,對關東軍發起全線總攻擊。在中國抗日武裝力量的配合下,僅一周時間就一舉擊潰了關東軍,迫使日本宣告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22日,蘇聯紅軍根據《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及相關協定開始進駐旅大地區(今大連市),徹底結束了日本帝國主義對旅大的殖民統治。

  而後,根據當時籤訂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及相關協定,蘇軍於1955年撤出旅大地區。(資料來源:大連市檔案館)

相關焦點

  • 講述蘇聯紅軍在旅大的故事
    1945年,蘇聯紅軍在中國抗日軍民的有力配合下,對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發起了全線進攻,於8月22日解放了旅順、大連。隨著蘇聯海軍艦隊進駐旅順港,波瀾壯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帷幕緩緩落下,大連解放了。
  • 《大連往事——蘇聯紅軍在旅大》明晚央視播出
    70年前,英勇的蘇聯紅軍出擊中國東北,日本關東軍全線崩潰,旅大解放了。記者昨日獲悉,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由大連廣播電視臺製作出品、王永福導演的紀錄片《大連往事——蘇聯紅軍在旅大》將於5月5日晚起在中央電視臺10套《探索發現》欄目播出。  該片分上下集,上集專訪我國著名軍事專家陳洪,詳細解讀蘇聯為什麼要籤訂雅爾達協定?
  • 紀錄片《蘇聯紅軍在旅大》明晚亮相央視《探索發現》
    本版圖片為資料片  大連是一座充滿歷史烽煙的傳奇城市,今年適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由大連電視臺著名導演王永福執導、歷時一年精心拍攝的紀錄片《蘇聯紅軍在旅大》將於明日亮相央視
  • 珍貴照片再現蘇軍進駐旅大
    1945年8月,大連市民歡迎蘇聯海軍陸戰隊。圖片由大連市檔案館提供  在大連的歷史進程中,曾有過一段特殊的歷史——蘇聯紅軍駐防與管制旅大。這一特殊時期,給大連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歷史印記。大連市檔案館館藏的一組珍貴照片記錄了蘇聯紅軍進駐旅大的歷史瞬間。  1945年2月11日,蘇、美、英三國首腦在蘇聯克裡米亞半島的雅爾達籤訂《關於遠東問題的協定》,即《雅爾達協定》。協定規定,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後的3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同盟國對日作戰。作為條件之一,大連商港須國際化,蘇聯在該港的優惠權益須予以保證,沙俄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須予以恢復。
  • 88獨立旅傳奇 中國最後的「蘇聯紅軍」
    鮮為人知的是,他們還曾經是蘇聯紅軍,他們所在的部隊有著同樣的番號:蘇聯遠東紅旗軍88獨立步兵旅。獨立旅曾是東北抗日聯軍最後的精華和骨血。在抗戰最艱難的時期,隊伍主力退入蘇聯境內,成為蘇聯紅軍唯一的國際旅隊伍。1945年,他們配合蘇聯紅軍為解放東北立下了赫赫戰功。70年過去了,這支隊伍在中國僅存的戰士只剩10人,他們是中國最後的蘇聯紅軍戰士。
  • 冷戰時,蘇聯軍隊的全稱是什麼?蘇聯紅軍為何改名?
    大家肯定都知道我國軍隊最開始叫紅軍,後來叫八路軍,最後叫人民解放軍。那蘇聯紅軍,威名遠揚,本來好好聽的名字,冷戰時卻為何突然「改名換姓」?上面也說了,我們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最開始就叫中國工農紅軍,這也是跟著蘇聯老大哥「蘇聯紅軍」叫的。在二戰時期蘇聯對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不僅阻止了德國一統歐洲的步伐。
  • 「巴巴羅薩」戰役爆發,蘇聯紅軍機械化部隊準備好了嗎
    當然,把大縱深戰役從一個概念轉化成具體現實的先決條件是建立一支龐大、獨立、高效的機械化力量。1930年,蘇聯人組建了一個試驗性機械化(坦克)旅;到1932年,他們已擁有4個這樣的旅;而到1936年,這股力量擴充到4個機械化軍,外加許多機械化旅、坦克團和坦克營。
  • 愛沙尼亞把蘇聯紅軍當「侵略者」
    議會通過專門法案俄愛關係蒙上陰影   蘇聯紅軍到底是「侵略者」還是「解放者」?不同的愛沙尼亞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在愛沙尼亞要拆除蘇軍烈士墓等問題上,俄羅斯與這個昔日的蘇聯加盟共和國的關係正變得緊張起來。與愛沙尼亞同處波羅的海東岸的立陶宛的總統也對愛沙尼亞議會2月13日的一些做法提出「保留意見」。
  • 趙乃禾之女趙欣欣:父親的帶領下蘇聯紅軍佔領了電臺
    60年前,剛正不阿的趙乃禾挺身而出,帶著蘇聯紅軍強行接管了哈爾濱廣播電臺,並成為哈爾濱人民廣播電臺第一任臺長。18日,記者採訪了在東北烈士紀念館工作的趙乃禾之女趙欣欣。在東北烈士紀念館工作了20年的趙欣欣說,她非常熱愛這份工作,因為在工作中也可以重溫有關父親的記憶。
  • 東北抗聯教導旅的特別番號——蘇聯紅軍遠東紅旗軍第88獨立步兵旅
    就當前的形勢和今後的發展方向進行緊急磋商,為了保存僅剩的2000多名抗聯戰士革命火種,與會同志一致同意了抗聯總指揮周保中關於「保存力量,越界過江,到蘇聯遠東地區野營整訓的意見」。1940年9月,蘇聯遠東軍內務部長瓦西裡寫信通知抗聯各軍主要領導人,將於12月在蘇境內著急黨和遊擊隊的幹部會議。接到通知後,東北抗聯第一、第二和第三路軍餘部,陸續撤至中蘇邊界在蘇聯境內進行野營訓練。
  • 保加利亞蘇聯紅軍紀念碑多次遭惡搞
    保加利亞蘇聯紅軍紀念碑多次遭惡搞3) "← →"翻頁 當地時間2014年2月23日,保加利亞索非亞,當地一座描述蘇聯紅軍戰士的青銅紀念碑及旁邊的牆壁上被塗成了烏克蘭國旗的顏色
  • 蘇聯紅軍橫掃日本關東軍,進駐東北內部,拆光了抗戰時期東北所有價值
    時間直到1945年8月,150萬蘇聯紅軍開始向中國東北進軍,關東軍被盡數剿滅,剩下的俘虜被蘇軍押送到西伯利亞從事勞動。 而在日本戰敗後,這些日本戰敗留下的工業資產,理應歸中國所有,但是蘇聯竟將日本在東北幾乎所有的工業化體系全部搬至蘇聯國內。
  • 軍港旅大回歸記
    二 1945年8月14日,中國國民黨政府和蘇聯政府籤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和《中蘇關於旅順口之協定》,規定中蘇共同使用旅順海軍基地30年(在當時,實際上是蘇聯單獨使用)。 根據蘇聯同中國國民黨政府籤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有關規定,蘇軍進駐旅大並對旅大實行軍管。
  • 蘇聯女紅軍的跨國愛情:從此他鄉是故鄉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前蘇聯時期,史達林蘇維埃政府向中國工農紅軍提供了軍事支援,派遣俄羅斯紅軍進駐伊犁。其中一群年輕的女戰士受命來到中國,她們離開家鄉的時候剛剛二十出頭,穿上軍裝個個英姿颯爽。在殘酷的戰鬥中,有的姑娘失去了年輕的生命。有的姑娘收穫了跨國愛情,但又被無情的戰火摧毀。
  • 東北抗聯第八十八國際旅在蘇聯
    老人們的思緒飛回到半個多世紀前那段血雨腥風戰爭年代…… 70多年前,東北抗日聯軍在蘇聯遠東密林中進行整訓並配合蘇聯紅軍解放東北,為我國抗日戰爭勝利作出卓越貢獻。當年的抗聯營地經過歲月的風雨侵蝕,營房已經塌陷,青草長滿營地。但是,周保中等抗聯將領堅持中國共產黨黨性原則,牢牢掌握部隊政治方向,愛國抗日,矢志不渝所突顯的崇高氣節,永遠銘記在青山綠水之間。
  • 1945年,蘇聯紅軍為何獨自攻佔柏林?艾森豪是關鍵
    1945年5月2日,慘烈的柏林會戰終於結束,蘇聯紅軍在付出傷亡30萬人的代價下,攻佔了納粹德國的首都柏林。 講到這裡,大家一定會對1945年蘇聯士兵將蘇聯國旗插到柏林國會大廈,那張經典照片印象深刻吧?這張照片意義重大,它代表了蘇聯佔領了柏林實現了復仇!
  • 蘇聯紅軍攻佔德國柏林之前,柏林的女人為什麼爭著自殺?
    日本士兵同樣的在歐洲戰場上,日本的盟友國--納粹德國也是無惡不作,納粹德軍對猶太人實施大屠殺的政策,建立集中營,大肆的屠殺猶太族的男人婦女兒童,大有將猶太人趕盡殺絕的趨勢。更讓柏林城的民眾,以及希特勒、納粹德軍的高級將領恐慌的是駐紮在奧得河東岸的蘇聯紅軍離柏林城不過50英裡了。於是,柏林城中的人紛紛的逃離柏林,首都柏林的人口也從1939年的432萬減少到270萬人,在這270萬人當中,有大約200萬人是女人。
  • 愛沙尼亞否認二戰時被蘇聯紅軍解放:蘇聯和納粹德國都是侵略者
    據「今日俄羅斯」報導,愛沙尼亞外交部9月23日發表聲明,稱俄外交部有關蘇聯紅軍解放愛沙尼亞的說法是「不準確的」,對於愛沙尼亞而言,蘇聯和納粹德國一樣都是「侵略者」。
  • 紅色雄鷹——蘇聯紅軍伊爾2型攻擊機
    伊爾2型攻擊機是二戰蘇聯衛國戰爭中蘇聯紅軍所裝備的最主要的空中打擊裝備,被蘇軍廣泛的用於陸軍支援作戰,因為其戰爭中的出色表現被德軍稱之為「黑色死神」,作為世界航空史上產量最大的一型飛機,陸續生產達42330架之多,充分說明了其在蘇聯紅軍中的受歡迎程度,在反法西斯作戰中貢獻了重要力量,城南哨站今天為大家介紹紅色雄鷹伊爾
  • 蘇聯紅軍佔領德國柏林,都做了什麼?
    而作為二戰中,受創最深的兩個國家,中國與蘇聯,在得知它們投降後,都是如何狂歡的?據資料記載,中國老百姓得知日本宣布投降後,紛紛走上街頭,敲鑼打鼓慶祝,氣氛如同中國傳統節日春節,本來按照老百姓的想法,這些在中國投降的日軍,是要被懲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