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芋又名蕉藕、姜芋,其葉互生,葉炳短,葉鞘邊緣紫色,具塊狀根莖,蕉芋粉就是蕉芋莖塊的提取物。信宜錢排、平塘等鎮種植蕉芋已歷史悠久,受晝夜溫差大,春暖遲、秋冷早、霜凍長的氣候特點影響,這裡的蕉芋提取出來的澱粉與眾不同,色澤更白,味道特鮮美,當地群眾稱之『』玉粉『』。
近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美食,因而集美食、食療於一體的原生態澱粉一一蕉芋粉便成了城鄉居民的餐桌珍寶,其從過去單一的農家自產自食到大量進入城市,其社會需求量與經濟價值也逐年提高。
據當地的蕉芋種植戶介紹,蕉芋粉的製作都是純手工,採挖蕉芋的塊莖後可經過除根、清洗、磨(碾)成渣、淘洗過濾、反覆沉澱、晾曬等繁雜工序。
據了解,蕉芋磨粉頗費功夫,為保持蕉芋粉的鮮美度和較少營養流失,錢排人加工都是用傳統方法。首先清根,蕉芋根系發達,要一條根一條根細心清理;然後清洗,用淨水將蕉芋一根一根洗白,剝去包皮裝進籃子;三是把蕉芋磨成液汁,再精密紗布進行層層過濾、漂洗、沉澱,最後曬乾,『』玉粉『』才算大功告成。工序繁雜耗時,所以『』玉粉『』都是在25元左右一斤。
淘洗過濾反覆沉澱晾曬陽光下晾曬蕉芋粉的食法多種多樣,可以做手抓餅、蒸糕等。民間通俗做法是用水調和後邊煮邊攪拌至糨糊狀,然後放到方形的餐具容器冷卻,冷卻後切成薄片,再用韭菜、炒熟搗碎的花生米等作為佐料,加油鹽而炒。烹飪成品的蕉芋粉色味俱佳,晶瑩透亮,嫩滑可口,不但營養豐富,而且具有清熱利溼、美容解毒等功效,對消化道、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痔瘡等也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晶瑩透亮,嫩滑可口...嘿嘿,流口水的有木有?蕉芋粉,也是蕉芋做成的細粉。蕉芋從地下挖起,弄乾淨,經過N道工序做成粉後曬乾,一碗粉兌四碗冷開水(如想吃有嚼勁的,可少放些水,如想吃軟些的,可加一些水)。兌開水後,把鍋燒熱,小火把兌好的水倒進鍋裡,小火燒,一邊燒一邊用筷子或鏟攪拌,直至水慢慢變成凝固的白色透明固體,一定要不斷的攪動,然後熄火,把凝固的蕉芋粉放涼切成小塊或條形,放油和韭菜爆炒,非常美味咯。源: 信宜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