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縣農信社:信貸助推產業與草原共榮共生

2020-12-12 中國甘肅網

海明禪茶文化有限公司經營的犛牛角梳

本網記者 宋芳科 文/圖

「你們農信社真是及時雨!」見到夏河縣農信社理事長柳如飛,夏河海明禪茶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馬福海笑著歡迎,並表示夏河縣農信社就是及時雨。

馬福海說,他們公司和夏河縣農信社合作多年,一直都很默契,也很愉快。2018年12月,通過夏河縣農信社推薦,他們又申請特色產業貸貸款1000萬元,發展民族特色產業,吸引農牧民就近務工,學好一門手藝穩定就業。

甘南大草原,犛牛被譽為「高原之舟」,馬福海便通過打造犛牛角梳來發展民族特色產業。

犛牛角梳加工車間

柳如飛表示,民族特色產品在甘南有深厚的群眾基礎,也受到廣大遊客的青睞。馬福海先生的公司有一部分業務就涉及民族特色產業。他們通過考察了解到,犛牛角梳加工車間有12名工人實現穩定就業,而且學到了一門手藝。同時,該公司還有其它手工民俗產品,需要農牧民在家加工完成,然後按件獲取勞動報酬。基於此,夏河縣農信社通過特色產業貸為該公司貸款1000萬元,以此助推夏河縣脫貧攻堅和民族特色產品發展。

「有了這筆貸款,我們的流動資金充裕了,我們又騰出手來發展電商,打通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全力推介甘南全域旅遊和特色產品。」馬福海說,現在企業運行的很好,農信社總是在他最需要的時候幫忙,有種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感覺,所以他一定會誠信經營,珍惜信用實現雙贏。

諾爾丹野外營地

走進桑科草原深處,諾爾丹戶外營地如一顆綠色寶石鑲嵌在草原上。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在這裡還有一間藏毯工坊,用草原上的犛牛毛加工成特色面料。

工坊負責人說,他們的面料都是手工加工,最能體現民族特色,特別受外國人的青睞,已出口多個國家。

夏河縣農信社桑科信用社負責人交巴傑說,為了幫助企業擴大規模,帶動甘南特色民俗產品走出去,夏河縣農信社為該企業發放300萬元特色產業貸款。特別是今年受疫情影響,一些文旅項目還在恢復之中,這筆錢可以幫助企業共渡難關,留著青山在,將來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前途。

柳如飛說,夏河縣農信社在草原上生長,與農牧民群眾相濡以沫,與工商企業共榮共生。多年的實踐表明,夏河縣農信社的客戶信用良好,值得信賴。草原上很多牧場,很多牧家樂都有信合的貸款支持,雖然金額不大,但寄託著每一個奮鬥者的夢想,所以他們會用心、用情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助力農牧民群眾的小康夢想。

工坊用犛牛毛生產的特色面料

相關焦點

  • 于田縣農信社吹響脫貧攻堅衝鋒號
    亞森·阿布杜艾尼是于田縣農信社金融支持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于田縣聯社積極探索內生式、可持續的精準扶貧模式,按照「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遊則遊、宜商則商」思路,為不同貧困戶「量體裁衣」,使得更多的貧困戶脫貧摘帽。截至5月中旬,該社累計向1385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信貸15942筆、金額61408.2萬元。
  • 我省農信社打出服務實體經濟組合拳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陳慧)記者從5月9日召開的全省農信社2020年度工作會議上獲悉,作為我省支農支小的金融主力軍,全省農信社今年將新增各項貸款800億元以上,打出服務實體經濟組合拳。作為全省服務區域最廣、資產規模最大的地方性金融機構,我省農信社去年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鄉村振興貸款全年累計投放1261億元,超額完成三年3000億元的投放進度目標;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淨增803億元,餘額7523億元;各類扶貧貸款歷年累計投放637億元,幫扶貧困人口298萬人次,支農支小主力軍的地位更加鞏固。
  • 小縣城發展特色產業銀行信貸拉一把
    小縣城發展特色產業銀行信貸拉一把     10月初,生產無花果酵素的設備已在位於威遠縣的四川久潤泰科技有限公司安裝到位,並將於當月投用;幾乎同時,無花果膳食纖維棒也將在威遠縣金四方果業有限責任公司投產。
  • 「甜蜜的事業」誰釀就 沁水縣農信社支持蜂業發展小記_農村信用社...
    蜂業的發展,離不開農信社的鼎力支持。沁水縣委書記原光輝評價說:「農信社開展的產業扶貧工作,力度大、範圍廣、成效好。支持聖康蜂業,不僅可以使蜂蜜產品上檔升級,而且可以使一大批貧困戶穩定脫貧。」  田園風光實堪畫。
  • 基隆擬建輕軌 蔡英文看好:北北基桃共生共榮
    據報導,蔡英文表示,過去很多人只會講「北北桃」,今天把「基隆」放回去,「北北基桃」,要共生共榮,一起發展,這是即將要著手實現的目標。     陪同的基隆市長林右昌表示,臺當局將投資新臺幣80餘億元,引進最新的「Tram-Train系統」,闢建基隆輕軌,串接南港展覽館與基隆車站。
  • 夏河縣,甘肅最美的地方
    夏河縣,位於甘肅省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邊緣。東、南面分別與合作市、碌曲縣相鄰;北依臨夏州及青海循化縣、同仁縣;西接青海澤庫縣。夏河縣下轄:拉卜楞鎮、王格爾塘鎮、阿木去乎鎮、桑科鎮、甘加鎮、麻當鎮、博拉鎮、科才鎮、達麥鄉、曲奧鄉、唐尕昂鄉、扎油鄉、吉倉鄉。境內有藏、漢、回等18個民族;全縣人口約9萬。
  • 西豐農信社:鹿鳴呦呦情意濃
    5年、1.7個億,從2015年開始,遼寧省西豐縣農信社發放的扶貧貸款,成為千萬貧困戶打開小康生活大門的金鑰匙。截至2020年7月末,西豐縣農信社授信建檔立卡貧困戶8972戶,授信金額1.58億元,發放扶貧貸款1.19億元;向帶動貧困戶脫貧的27家龍頭企業、16家種養業大戶發放貸款1億元,帶動了3074戶貧困戶脫貧。
  • 雲南的草原,以自然之道養萬物之生
    自然條件惡劣,更需要所有生命相依相伴、共生共榮,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雲南26個民族形成了各自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以及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凝聚了他們在適應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護自然進程中的經驗和智慧,很多少數民族認為狩獵、砍樹是殺生行為,要進行嚴格的控制,他們常說「我們是森林的朋友」,比起傳統上把大自然當工具的認識,深刻了許多。
  • (國際)(7)心中有樹,共生共榮——走進馬來西亞婆聯木業永續性森林...
    新華社照片,沙巴州(馬來西亞),2018年2月1日 (國際)(7)心中有樹,共生共榮——走進馬來西亞婆聯木業永續性森林保護區 1月29日,在馬來西亞沙巴州婆聯木業永續性森林保護區,一棵橡膠樹在割膠後流下白色液體。
  • 網約車與計程車何以「共榮共生」?
    網約車與計程車市場「共存但不共生」的現狀,實際上各方都不滿意。計程車司機群體很委屈,他們感覺被網約車企業「利用」,特別是頭部網約車採取的「流量傾斜」機制,讓計程車司機在疫情合力衝擊下「受傷」最為嚴重。網約車市場一家獨大,對產業各方和大眾消費者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據《證券日報》12月19日報導,中國出租汽車產業聯盟近日致函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及交通運輸部,呼籲繼續進行對滴滴優步合併案的反壟斷調查,並查處平臺存在的其他壟斷行為,再次印證了計程車行業與網約企業目前的深層次矛盾問題。
  • 農信社改制為何能帶來「金融生態綠洲」?
    記者調研發現,伴隨著農信社改制,金融生態重塑在各地悄然發生。農合機構如何在完成自身蛻變的同時推動地方信用建設?完善金融生態環境為區域經濟帶來哪些發展機遇?南方日報記者在調研中尋找廣東農信社改制與金融生態環境的良性互動關係。
  • 河南省農信社2020年中會:貸款餘額首次突破1萬億元大關
    【大河財立方消息】據河南省農信社消息,8月3日,全省農信社2020年年中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會議傳達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總結上半年工作,分析面臨的形勢,查找問題和不足,對下半年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 高質量發展進行時(四)|城市與大學相互賦能共生共榮
    新一輪科技革命以來,產學研融合,大學與城市同頻共振、共生共榮趨勢日益顯著。為此,山東強化頂層設計,深入推進城校融合,全力支持在魯高校發展。目前,已籤署協議開展省市共建的高校有:青島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山東理工大學、濟南大學、煙臺大學、濰坊醫學院、曲阜師範大學、菏澤學院和濱州醫學院。
  • 拉卜楞是夏河縣嗎?
    拉卜楞是不是夏河縣?拉卜楞和夏河縣的關係,不光是漢語和藏語的問題。它們之間的關係其實是一種區域範圍的演變歷史。拉卜楞作為地名,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拉卜楞覆蓋到甘青川等地的一些區域,而狹義的拉卜楞就是指夏河縣或縣城。
  • 夏河縣公安局圓滿完成2020中國九色甘南香巴拉拉卜楞香浪節系列...
    8月22日、23日,2020中國九色甘南香巴拉第三屆夏河拉卜楞香浪節在夏河縣甘加賽欽草原隆重舉行,期間舉辦了則柔大賽、
  • 溼地溫泉變身「金山銀山」人行大慶市中支打造「旅遊產業+信貸+...
    ,並制定了《關於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的若干意見》(林發〔2011〕1號)等一系列鼓勵旅遊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從金融財稅、規劃布局、土地利用、配套工程、產業融資和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確立了打造「溼地風情小鎮、冰雪狂歡勝地、溫泉名城之窗」的旅遊名鎮建設理念,著力打造一批具有林甸特色的旅遊品牌。
  • 推進公司化治理、扎牢制度防火牆、轉換經營機制 改制如何讓農信社...
    在海豐,記者看到,海豐農商銀行再造了信貸與運營流程,並制定了一系列基本制度與作業標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組織修訂了126多項制度文件,進一步提升了制度執行水平,建立了內部風險識別、流程制約機制。」該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海豐農商銀行導入現代商業銀行經營理念,分離了前、中、後臺職能,前臺管客戶管營銷、中臺管合規管審批、後臺管監督管保障。
  • 即墨回答何為「古城+」:古城與民謠共生共榮
    再造一座古城絕非易事,持續地打造一個民謠節也很難,回顧古城與民謠季「共生、共榮」歷程,我們想知道即墨如何用2500多年歷史迎娶「青春正好」的民謠。做音樂產業的落地和孵化,需要一種情懷。做演唱會很簡單,但是做成產業業態,讓民謠藝人在這裡創作、體驗生活、交友會客,在livehouse現場演出,各種需求都要在古城小天地裡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