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疫情的荷蘭人,對政府的滿意度和信心爆棚!

2020-12-16 騰訊網

中新社·華輿訊 據荷蘭華僑新天地報導

疫情剛在荷蘭爆發的時候,

吃瓜群眾小僑經常開啟「吐槽模式」

有些讀者覺得這樣做不太好,

因為大家既然選擇住在荷蘭,

就要「既來之則安之」,坦然接受一切!

小僑覺得,這也有道理,

特別是今天看到廣大的荷蘭人民,

普遍對於荷蘭政府的抗疫工作非常滿意!

所以,小僑帶大家換個角度,

重新「復盤」一下荷蘭政府的抗疫工作!

首先,根據荷蘭社會文化計劃署(SCP)的社會民調數據顯示:

一場新冠疫情下來,荷蘭人對荷蘭政治的信心增強了,對荷蘭社會的認識也更加積極了。

但是,也不能忽略這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經濟相關的。

在過去的12.5年間,荷蘭普通民眾對於荷蘭的政治、社會、經濟沒有什麼重大的變化。

直到今年的1月底~4月,新冠疫情的爆發,讓這一切都出現變化了。

SCP的研究顯示,荷蘭人普遍對於政府應對新冠疫情的方式感到滿意,進而提高了對荷蘭社會與政治的信心。

尤其是對於荷蘭執政政府的信心,更是大漲:在今年4月份,76%的荷蘭民眾給荷蘭政府給出了肯定的評價;而在今年1月份(荷蘭疫情爆發之前),這一數字只有51%。

與其他國家相比,(荷蘭民眾)對荷蘭政府制度的信心更高。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的社會心理學教授Paul van Lange對媒體表示。

「荷蘭人不僅對於政府有很大的信心,而且在政治政策,科學研究,法律體系都非常有信心。」

Van Lange教授認為,這是因為荷蘭的體制制度非常透明。「在疫情相關的新聞發布會,荷蘭首相呂特非常地開明,也特別誠實。

他承認自己掌握的新冠肺炎的信息並不是完備的,但是他不得不做出抉擇。荷蘭人很欣賞他的誠實。」

換個角度思考一下,小僑覺得確實非常有道理。尤其是跟美國「懂王」總統川普,「滿嘴跑火車」的新聞發布會做對比。

荷蘭的首相文質彬彬,平易近人,誠懇待人,當然難免也會犯錯...

自己剛說完疫情期間不要握手,結果...

但是,Van Lange教授也表示,這一形勢有所轉變。最近,越來越多的荷蘭人對政府的政策不滿意了。

「過去的兩周,這一情況變化變得明朗。人們想要最大程度地放鬆防疫管制措施,尤其是年輕人和企業經營者們這麼認為。」

小僑也感覺到了,看看荷蘭人上街抗議的人數與規模;荷蘭政府的工作也是很艱難...

荷蘭SCP的數據也顯示,荷蘭人對於荷蘭社會整體也更加滿意,評分從上一季度的6.4漲到了6.9。

這一變化主要是由於(社會)凝聚力:新冠疫情導致了荷蘭社會的更加團結、互相尊重。

這不僅僅體現在是越來越多的人變得可以被信任(上一季度得分為63,現在是69分);而且人們幫助他人的意願與互相尊重感也加強了,對於社會中的窮人與多(其他)文化的人群的關注度也增多了。

47%的人認為荷蘭這個國家走在正確的方向上(上一季度這一數字為36%)。

荷蘭SCP認為,這一變化也是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最艱難的時期似乎已經在4月份渡過去了;

荷蘭政府的政策給了人們信心,而且對比其他地方(國家),那裡的情況還在惡化。

荷蘭很多餐廳商店臨街住宅的窗戶上

刷上了為醫務人員加油的標誌

小僑一開始,對於荷蘭人又是陽臺鼓掌,教堂敲鐘,家裡敲鍋碗瓢盆,以此來為醫務人員加油打氣等行為,不太理解...

這能比戴口罩管用?這能比把大家都在家裡老老實實待2個星期管用?

但是,慢慢地也接受理解了:特殊時期,保持團結與樂觀的心態也很重要。所以,荷蘭人願意敲就敲吧....

Van Lange教授也對「新冠疫情讓荷蘭人更加親密團結」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一方面,這種團結是由於大家都在共同經歷一個糟糕的情況;另一方面,人們認識到只有團結一心才能渡過這次難關。

所以,人們對於幫助他人的意願提高了。」

荷蘭國王一家人「帶頭」給醫務人員鼓掌加油!

雖然(荷蘭民眾)對於荷蘭政治與社會的信心大增,但是對於經濟情況惡化的預期也浮現了。

85%的荷蘭人預期荷蘭未來的經濟是衰退的;在年初,這一數字只有29%。

除此之外,21%的人預期財務上會有所減少;上一季度的調查中,這一數字為14%;63%的人預計自身情況不會有所改變,與上一個季度的數據相比,僅相差1%。

荷蘭SCP的數據同樣也指出:荷蘭人們不僅把這次新冠疫情看作是一次警告,更視其為一次機遇。

這次被新冠病毒「打亂」的正常生活,正好給了荷蘭人一個理由與空間去思考:對於人生來說,什麼是才是真正的重要的。

同時,很多人指出:新冠疫情的發生也正好驗證了,人類社會中其實可以發生比我們預期中更多的改變。

讀到這裡,小僑莫名地有點感動,又有點感悟:的確,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雖然打亂了我們的生活,

但是,也帶來了新生與希望,以及更多的思考。

當被問到對於未來的願望時,「在一起」是荷蘭人們回答者最常見的一個詞。

荷蘭人希望荷蘭的社會能夠更多一些集體感以及寬容心,人們互相照顧,且互相尊重。

這雖不是什麼剛剛冒出來的想法,但是在新冠疫情中,人們相互幫助的事例讓荷蘭人(對未來)更加充滿希望。

其他被提及的對未來的希望還有,希望氣候環境變好,荷蘭成為一個更有識別度的國家,以及消除貧窮。(原標題:經歷疫情的荷蘭人,對政府的滿意度和信心爆棚!病毒已消失了?)

來源: 華僑新天地

相關焦點

  • 中國民眾對政府應對疫情舉措滿意度最高
    一項跨國問卷調查顯示——中國民眾對政府應對疫情舉措滿意度最高美國學術刊物《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近日發布的一項跨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民眾對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舉措的滿意度在受調查各國中最高。
  • 中國民眾對政府應對疫情舉措滿意度最高
    一項跨國問卷調查顯示——中國民眾對政府應對疫情舉措滿意度最高美國學術刊物《科學公共圖書館·綜合》近日發布的一項跨國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民眾對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舉措的滿意度在受調查各國中最高。
  • 德國疫情危機處理得宜 默克爾政府滿意度創新高
    中新網4月3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當地時間2日,德國第一電視臺(ARD)公布的民調顯示,總理默克爾領導的聯合政府滿意度從3月的35%升至63%,她所屬的聯盟黨的支持度也增加7%達34%,創下一年來的新高。
  • 美媒:中國民眾對政府滿意度上升
    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網站9月23日文章,原題:美國對中國的看法變得更負面,而中國民眾對本國政府的支持上升民調顯示,在美國,人們對中國的不信任感正在增加。與此同時,中國人對美國的態度也在惡化——自中國政府通過嚴厲措施迅速控制住疫情以來,民眾對政府的滿意度在提高。
  • 美媒:中國民眾對政府滿意度上升
    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網站9月23日文章,原題:美國對中國的看法變得更負面,而中國民眾對本國政府的支持上升民調顯示,在美國,人們對中國的不信任感正在增加。與此同時,中國人對美國的態度也在惡化——自中國政府通過嚴厲措施迅速控制住疫情以來,民眾對政府的滿意度在提高。
  • 獨立機構民意調查:23個經濟體中 中國大陸民眾對政府抗疫滿意度最高
    5月6日,新加坡獨立民調機構Blackbox Research發布了一項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民眾對政府抗疫滿意度的調查報告。報告結果顯示,在全球23個經濟體中,中國大陸民眾對政府抗疫的滿意度最高,而西方國家民眾對政府的疫情應對普遍感到不滿。
  • 疫情中的另類風景:政府關閉紅燈區,荷蘭人排隊搶大麻
    據英國太陽報報導,當地時間3月15日,荷蘭政府為控制新冠病毒疫情頒布「封城令」。 3月15日晚18時起,荷蘭所有餐廳、咖啡店、學校等公共場所關閉,直至4月6日。
  • 新加坡民調顯示中國民眾對政府抗疫滿意度最高,外交部回應
    有記者提問,近日新加坡民調機構「黑箱研究」針對各國民眾對本國政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表現的滿意度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民眾對本國政府抗疫表現滿意度評分最高。調查還顯示,85%的中國受訪者認為經歷疫情後自己的國家會變得更強,而持同樣想法的美國人只有41%。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表示,我也看到了有關報導。
  • 新加坡民調顯示中國民眾對政府抗疫表現滿意度評分最高,華春瑩回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9日訊(記者 朱曉航)在8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如何評論「新加坡民調顯示中國民眾對政府抗疫表現滿意度評分最高」,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應當相互理解和尊重各國做出的努力,相互交流和借鑑彼此有益的經驗。
  • 中美人民對政府滿意度調查:中國93%,美國僅12%
    哈佛大學調查報告:中國民眾對政府滿意度高今年7月,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阿什民主治理與創新中心發布了一份調查報告,內容顯示:中國民眾對中央政府的滿意度超高。▲哈佛大學發布的調查報告這份報告長達18頁,由該中心3名專家撰寫,這幾名專家在2003至2016年間在中國進行了8次調查,與超過3.1萬名中國城鄉居民進行了面對面的談話,以追蹤中國公民在不同時期對中國各級政府的滿意度。
  • 信心和擔心都是戰勝疫情的動力
    與前兩期調查數據相比,此次調查的受訪者對疫情可控的信心度繼續升高,對政府防疫對策的認可度有所提升,預估的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度有所下降。  此次公布的疫情影響監測結果,一則表明「信心增強」——北京市民對疫情可控的信心相比之前繼續升高;二則表明「擔心仍在」——近六成北京市民擔心復工過程中防控工作不到位帶來聚集性感染風險。
  • 抗擊疫情,我們的信心從何處來
    無論是歐羅巴、阿非利加,還是亞細亞,都有被瘟疫、霍亂、流感等疾病嚴重襲染的慘痛經歷。克服細菌和病毒侵襲的信念,促進了人類醫護和衛生條件的改善,醫藥科學文化在與疾病鬥爭中發展起來,人類壽命總體得到延長。舊中國的廣大農村經歷過血吸蟲病的猖狂肆虐,有過「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的蕭條悽涼情景。
  • 中國民眾對政府滿意度創歷史新高!這究竟是不是真的?
    2003年的報告顯示,中國民眾對地方政府的滿意度只有43.6%,對中央政府的滿意度為86.1%,整體滿意度為64.3%。到了2016年,中國民眾對地方政府的滿意度上漲至70%,對中央政府的滿意度也漲到了93.1%,整體滿意度為81.5%。
  • 「離我很近了」,義大利疫情讓荷蘭人擔心
    自從義大利北部爆發新冠病毒疫情以來,對這種病毒的擔憂現在已經蔓延到荷蘭。義大利數天之內就有7人死亡,對於一些荷蘭人來說,已經非常接近了。 義大利的疫情一直令人擔憂。在米蘭和都靈等城市,大學、中小學、電影院和博物館都關閉了,直到下周結束。
  • 政府給員工上班時間「做愛休息", 荷蘭人的「性福」受挫?
    此廣告位招租中, 有意請聯繫: info@asiannews.nl荷蘭是世界上福利最好的國家之一,尤其是勞工福利遠遠領先於其他歐洲國家,從企業設施、失業津貼、病金、帶薪假期、懷孕待遇,到僱員可以有彈性的工作時間、在家工作兼顧家庭等,無不體現出荷蘭社會體制人性的一面,2017年開始,政府還特別撥款將爸爸日
  • 疫情之下的荷蘭人有多瘋狂?我在荷蘭3個月,親眼見證了一切|遠讀重洋
    而死亡率更是高達9.11%,遠遠高於周邊的歐洲國家,僅次於疫情最肆虐的義大利和西班牙。我依然記得3月1日的那個周日,下午時間,我和丹兩人一起出門去超市。我開始在網上大量訂購防疫物品,買了消毒洗手液、一次性手套、酒精擦紙、酒精噴霧,甚至全套的防護服和維生素片。3月的第一個星期,我就像一個逃生中的螞蟻,開始憑藉著本能的求生欲望自救。每日忙碌碌地在網上搜索研究,去超市和商店囤食物和日用品。與此同時,普通荷蘭人的反應,則大多輕鬆多了。
  • 中美人民對政府滿意度調查:中國93%,美國僅12%
    哈佛大學調查報告:中國民眾對政府滿意度高今年7月,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阿什民主治理與創新中心發布了一份調查報告,內容顯示:中國民眾對中央政府的滿意度超高。▲哈佛大學發布的調查報告這份報告長達18頁,由該中心3名專家撰寫,這幾名專家在2003至2016年間在中國進行了8次調查,與超過3.1萬名中國城鄉居民進行了面對面的談話,以追蹤中國公民在不同時期對中國各級政府的滿意度。
  • 中國民眾對政府滿意度創歷史新高!這究竟是不是真的?
    2003年的報告顯示,中國民眾對地方政府的滿意度只有43.6%,對中央政府的滿意度為86.1%,整體滿意度為64.3%。到了2016年,中國民眾對地方政府的滿意度上漲至70%,對中央政府的滿意度也漲到了93.1%,整體滿意度為81.5%。
  • 廣州市疫情防控滿意度較高 九成市民願意繼續出門戴口罩
    為了解市民對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評價、當前生活狀況和對疫情的態度,以及繼續加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的建議,廣州市統計局近期利用萬戶居民調查網,通過電話調查及網絡調查的方式,對2077名常住居民進行了抽樣調查。
  • 88%的杜拜居民對政府應對疫情的表現感到滿意
    周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88%的杜拜居民對政府應對疫情的表現感到滿意。 大約89%的居民對政府服務的變化表示滿意,因為政府確保了居民即使在危機最嚴重的時候也能獲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