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雲,微風拂面。近日,記者在弶港鎮巴鬥居委會採訪時看見,一百多名工人師傅正分布在該居的各人居環境提升項目建設現場,一方面,對黨群服務中心、農貿市場、衛生室等在建工程加緊施工作業;另一方面,重點對全居的村莊綠化進行移植打造,到處一派大幹當前的火熱景象。
【採訪】弶港鎮巴鬥居委會人居環境提升項目施工負責人朱聖祥:從我方8月20號進入這個施工場地,目前在建工人大概145個人,目前在建的項目有文化禮堂、初心廣場、老船長小屋和巴鬥泉(驛站)的一個建設,還有對村莊綠化的移植。然後圍繞這個工期抓安全、抓質量,確保工程如期完成。
今年來,弶港鎮巴鬥居委會根據全市人居環境「四整治」和「四提升」要求,實施全域拆破拆舊,對村莊內現有主、次幹道路面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升級,對居民房外牆粉刷出新、更換店牌店招。同時,還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擴大公共綠化覆蓋面,加快旅遊服務功能配套,多措並舉,全力做好人居環境提升各項工作。
【採訪】弶港鎮巴鬥居委會黨總支書記祝致前:改造提升了黨群服務中心,建新衛生室,一座公廁,在村民集中地點新建小憩園,完成道路亮化全覆蓋,完善下水管網和汙水微動力處理站。
據了解,巴鬥居委會位於我市最東端,毗鄰黃海和國家4A級景區黃海森林公園,擁有「江蘇省美麗鄉村」、「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等眾多榮譽稱號。當前,隨著農村人居環境示範區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該居已經形成了道路兩側綠蔭如蓋、磚瓦房屋鱗次櫛比的景象,而全居路寬、水清、樹綠、景美的願景也正在加快走來。
【採訪】弶港鎮巴鬥居委會居民仲海燕:我們巴鬥從一個小漁村到現在這麼美麗舒適,改善了我們的生活環境,而且現在還在搞人居環境提升,想到以後能在一個花園式的村莊生活讓我更加的期待。
人居環境加快提升,群眾收入穩步提高。在鄉村振興的徵途上,巴鬥居委會還充分利用自身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優勢,搶抓黃海溼地申遺成功機遇,在傳統捕撈養殖基礎上重點發展鄉村旅遊,走漁旅融合發展之路。目前全居年集體收入已經超180萬元,人均純收入3.8萬元。其中,僅僅是由漁民入股的「三水灘度假村」項目,自2017年7月運營以來,每年的收入就達到了近百萬元。
【採訪】三水灘度假村項目辦公室主任紀曉明:漁民可以做導遊,我們這裡所有的服務員40幾個人都是當地的漁民,就轉場轉業了,成功地實現了把漁業生產由傳統型的生產生活這種方式,改變成休閒娛樂型的,與國家的經濟轉型政策是相吻合的。】
下一階段,巴鬥居委會將繼續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按照全市農村人居環境示範區建設相關要求,樹立更高標杆,瞄準短板弱項,進一步實施環境整治工程,確保如期順利完成建設任務。
【採訪】弶港鎮巴鬥居委會黨支部書記祝致前:將全村所有房屋用真石漆出新打造,主要道路下水道清理,綠化重新布置,路牙改換,路面重鋪瀝青,將外環河道進行升級,進行生態護坡,將3個廢溝改造,變成垂釣區,使整個村不留死角,改造店招店牌,旅遊標識進行全面提升,新建2個公廁、2個停車場,提升汙水設施。通過我們共同努力,把巴鬥打造成全國人居環境示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