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的史詩——法布爾與《昆蟲記》

2020-12-17 蘭陵繹史

《昆蟲記》(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共十卷。

該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和婚習的昆蟲生物學著作,記錄了昆蟲真實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鬥爭時表現出的靈性,還記載著法布爾痴迷昆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等等內容。作者將昆蟲的多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

《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生活的書,涉及蜣螂、螞蟻、西緒福斯蟲等100多種昆蟲。在這個世界上,人類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約100萬種,佔所有已經知曉的動物種類的5/6;並且仍有幾百萬的未知曉的昆蟲仍待人類去發現和認知。法布爾在19世紀中期,於學校教課之餘,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間觀察各類昆蟲,為之定名,為之謳歌。

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Jean-Henri Casimir Fabre(1823~1915)】,他是一個著名的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作家。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法布爾出生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一戶農家。此後的幾年間,法布爾是在馬拉瓦爾祖父母家中度過的,當時年幼的他已被鄉間的蝴蝶與螢火蟲這些可愛的昆蟲所吸引。

1859年,法布爾攜全家在奧朗日定居下來,並一住就是十餘年。在這十餘年裡,法布爾完成了長達十卷的《昆蟲記》中的第一卷。此外,他還結識了英國哲學家米爾,但米爾英年早逝,使兩人先前醞釀的計劃「沃克呂茲植被大觀」因此夭折。同時,一件不幸的事降臨到法布爾身上:他共六個孩子,其中唯一與父親興趣相投兒子儒勒年僅十六歲便離開了人世。此後,法布爾將發現的幾種植物獻給了早逝的儒勒,以表達對他的懷念。

1879年,法布爾買下了塞利尼昂的荒石園,並一直居住到逝世。這是一塊荒蕪的不毛之地,但卻是昆蟲鍾愛的土地,那兒還有他的書房、工作室和試驗場,能讓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對昆蟲的觀察與實驗中去,可以說這是他一直以來夢寐以求的天地。就是在這兒,法布爾一邊進行觀察和實驗,一邊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觀察筆記、實驗記錄和科學札記完成了《昆蟲記》的後九卷。

法布爾雖然獲得了許多科學頭銜,但他仍然樸實如初,為人靦腆謙遜,過著清貧的生活。他的才華受到當時文人學者的仰慕,其中包括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19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比利時劇作家梅特林克、德國作家榮格爾、法國哲學家柏格森、詩人馬拉美、普羅旺斯文學家魯瑪尼耶等。《昆蟲記》中觀察的精確和細微,達爾文稱法布爾為「無法效仿的觀察家」。

現代作家周作人:法布爾的書中所講的是昆蟲的生活,但我們讀了卻覺得比看那些無聊的小說戲劇更有趣味,更有意義。他不去做解剖和分類的工作(普通的昆蟲學裡已經說的夠了),卻用了觀察與試驗的方法,實地地記錄昆蟲的生活現象,以及本能和習性之不可思議的神妙與愚蒙。我們看了小說戲劇中所描寫的同類的運命,受得深切的銘感,現在見了昆蟲界的這些悲喜劇,仿佛是聽說遠親—的確是很遠的遠親—的消息,正是一樣迫切的動心,令人想起種種事情來。他的敘述,又特別有文藝的趣味,更使他不愧有昆蟲的史詩之稱。戲劇家羅斯丹批評他說,「這個大科學家像哲學者一般的想,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而且抒寫」,實在可以說是最確切的評語。默忒林克稱他為「昆蟲的荷馬」,也是極簡明的一個別號。(《法布爾昆蟲記》)——周作人1923年發表文章)

現代思想家、作家魯迅:他的著作還有兩種缺點:一是嗤笑解剖學家,二是用人類道德於昆蟲界。但倘無解剖,就不能有他那樣精到的觀察,因為觀察的基礎,也還是解剖學;農學家根據對於人類的利害,分昆蟲為益蟲和害蟲,是有理可說的,但憑了當時的人類的道德和法律,定昆蟲為善蟲或壞蟲,卻是多餘了。有些嚴正的科學者,對於法布爾頗有微詞,實也並非無故。但倘若對這兩點先加警戒,那麼,他的大著作《昆蟲記》十卷,讀起來也還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書。(《「醫學泰鬥」的悖論與所謂「名人名言」》)

相關焦點

  • 一部永恆的昆蟲史詩
    作為一個閱讀者,能夠親近《昆蟲記》這樣一部關乎昆蟲世界的經典作品,的確是很幸運的事,畢竟我們生活在日益遠離動物和陌生動物的年代。在這樣一個以人為中心的年代裡,只有法布爾的《昆蟲記》才能把我們導向妙趣無窮的昆蟲世界,然後學會愛護昆蟲和尊重動物的生存權利。
  • 充滿童趣細緻入微的童年讀物,法布爾昆蟲記讀後感
    《昆蟲記》是我中學時最喜歡的一本課外書,說是課外書,其實也是科教推薦並考試中可能會出現的內容。不得不說那是一本細緻入微的描寫昆蟲一舉一動,甚至所思所想的敘事文,有點像現在的動物世界。只不過這裡的動物是個頭相對渺小的昆蟲類。
  • 小昆蟲也有大世界,孩子必讀的《昆蟲記》就選這本!
    今天,小編就為看著各類「雙十二書單」,不知從何下手的家長們介紹一套寶藏科普繪本——《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 當初,我以為《昆蟲記》只是一部科學著作,現在再看其實並不盡然。 《昆蟲記》原名為《昆蟲學回憶錄》,在書中,作者法布爾不僅詳細記載了昆蟲的種類、特徵和習性,還插入了很多自傳型的回憶,闡述了他對社會、自然、人生的種種感想和心得。
  • 《昆蟲記》裡講述的那些昆蟲朋友們的有趣傳聞
    法國作家法布爾以撰寫《昆蟲記》聞名於世,這本書充分展現了他在科學觀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橫溢的文學才華。在《昆蟲記》中法布爾在向我們生動的描述了各種昆蟲的樣子、習性的同時,也記錄了很多當時人們對昆蟲的認識與故事,幫助讀者從其他角度認識各種昆蟲。
  • 初中語文:《昆蟲記》名著導讀+知識點+中考真題練習
    法布爾(1823—1915年),法國博物學家、動物行為家、昆蟲學家、科普作家,以《昆蟲記》一書留名後世。身為現代昆蟲學的先驅,法布爾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而聞名,被世人稱為「昆蟲世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因貧病交加,於92歲逝世。
  • 走進妙趣橫生的昆蟲王國
    ——讀法布爾的《昆蟲記》唐寶民《昆蟲記》雖也是對昆蟲的本能、習性、生育及死亡等進行全方位記錄,但不同的是,它是用散文的筆調、詩的語言來講述昆蟲世界的故事,文筆凝練、清新。比如,「命運卑微的動物,它們與意識模糊的小孩子一樣,只享受現在,不考慮未來。
  • 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愛好昆蟲的孩子(一)
    愛好昆蟲的孩子(一)作者:法布爾節選自《昆蟲記》現在,有許多人總喜歡把一切人的品格、才能、愛好等歸於遺傳。也就是說承認人類及一切動物的智慧都是從祖先那兒得來的。我並不完全同意這種觀點。我現在就用我自己的故事來證明我那喜愛昆蟲的嗜好並不是從哪個先輩身上繼承下來的。我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從來沒有對昆蟲產生過絲毫的興趣和好感。關於我的外祖父,我不大知道,我只知道他曾經歷過相當苦難的日子。我敢說,如果要說他曾經和昆蟲發生過關係的話,那就是他曾一腳把它踩死。
  • 隧蜂:《昆蟲記》中曾記載
    《昆蟲記》與隧蜂我們知道,《昆蟲記》是一本極其出色的巨著,其作者法布爾也被人們稱作「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法布爾曾寫道:「多一隻少一隻隧蜂,對世界的平衡無足輕重。然而太遺憾了!
  • 《下裡巴蟲》:手機鏡頭裡的昆蟲記
    最近三聯書店推出了盧躍剛別開生面的套裝新書《下裡巴蟲》,一本「圖卷」,一本「文卷」;因為「圖卷」是用蘋果手機拍攝的,相較法布爾,被他的朋友稱為「iPhone時代的昆蟲記」。他通過攝影鏡頭虹霓般化入《下裡巴蟲》,便形成其對昆蟲世界精緻入微的視點、斑斕絢麗的色彩、朝暮私語的時空、曲盡其妙的細節……以及從中生發出的氣象萬千之生物和人文妙趣。
  • 2020年中考名著考點之《昆蟲記》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名著考點之《昆蟲記》,希望對2020年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昆蟲記》   作者概況: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昆蟲記》這部昆蟲學巨著。
  • 最愛《昆蟲記》
    ◎興國縣實驗小學春蕾文學社 蔡澤昱  昆蟲是大自然中非常龐大的一個家族,雖然我經常見到它們,但是對很多昆蟲我卻叫不出名字,更不了解它們。於是,媽媽就給我買了法布爾的《昆蟲記》。今天,就讓我帶你走進昆蟲的世界吧。
  • 《昆蟲記》:再現生命之美
    作者法布爾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這部作品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作者還告訴我們一些可能不知道的事情,比如有的蜜蜂生來就會剪葉子;有的蜜蜂生來就會建造泥屋;蜘蛛生來就會織網……這其實就是昆蟲的一種本能。    法布爾懷著孩童般的純真愛心,潛心觀察,解讀自然界中那些無言的昆蟲。他愛惜生命、尊重生命,從不把昆蟲開膛破肚,而是誠心誠意跟它們交朋友,進行心靈的交流和溝通,他讀懂了這些大自然的生靈。    人類並不是在地球上孤立的存在的。
  • 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愛好昆蟲的孩子(二)
    翻開法布爾的《昆蟲記》,品讀他的童年故事,願你發掘潛能,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愛好昆蟲的孩子(二)節選自《昆蟲記》不久我又回到了我父親的屋子裡。那時候我已經七歲,到了必須進學校的年齡了。可我並不覺得學校生活比我以前那種自由自在地沉浸在大自然中的生活更有意思。我的教父就是老師。
  • 手機鏡頭裡的昆蟲記-中青在線
    最近三聯書店推出了盧躍剛別開生面的套裝新書《下裡巴蟲》,一本「圖卷」,一本「文卷」;因為「圖卷」是用蘋果手機拍攝的,相較法布爾,被他的朋友稱為「iPhone時代的昆蟲記」。,躍剛探索過佳能的專業單眼相機,還拍出了「網球肘」,後來用蘋果智慧型手機,從2017年以來,抓拍了80000多張昆蟲照片,「漸漸地,發現我有個本事:如何把一個平庸的午後變得意氣非凡,如何把單反夠不著或不屑一顧的『桑丘』『晴雯』『阿西莫多』等等小人物(如蜜蜂、虎頭蜂、螽斯、螞蚱、偽金花蟲、叩頭蟲、蠼螋、食蚜蠅、各種蝽和它們的小崽子)寫進史詩;在一個散淡、無聊的夏日,甚至任何一個節氣或任何一種拍攝光線,告訴你們
  • 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螢火蟲
    今晚,便讓我們繼續跟隨法布爾的筆觸,置身草叢中的璀璨「星河」。 螢火蟲節選自《昆蟲記》在寧靜的夏夜,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螢火蟲飛來飛去,就像一閃一閃的小星星。在昆蟲世界裡,能發光的蟲子很少,這種小東西,因為能發光而聞名。古希臘人把這種小蟲子稱為「亮尾巴」,這個叫法真是太形象了。
  • 《新昆蟲記——螢火蟲的故事》運用最新技術傳播科學知識
    由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歷時近三年打造的融媒體叢書之一的《新昆蟲記——螢火蟲的故事》 近日亮相北京圖書訂貨會。「新昆蟲記」叢書已入選2018年國家新聞出版改革項目庫。 《新昆蟲記》叢書是利用最新的技術手段打造出的一部紙質出版與數字出版相互依託、融合表現的科普產品。
  • 沒有哪種生命是多餘的,這本書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人世與人性
    世上的生命千姿百態,人是一種,昆蟲也是一種。就生存而言,人與昆蟲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蜘蛛之所以能夠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張網,人又何嘗不是?又比如,蝦的大紅之日,便是大悲之時。這分明是在說人啊——樂極生悲,爬得越高摔得越狠,歷來如此。對昆蟲世界,人們所知甚少,小茶也一樣。所以我建議她閱讀《昆蟲記》。「《昆蟲記》?」
  • 慈谿昆蟲記(下)
    在慈谿昆蟲記(上)(詳情點擊連結:慈谿昆蟲記(上))裡面阿喆老師帶大家認識了許多慈谿本土所看到的昆蟲,尤其是最後金龜子類的甲蟲可捕捉研究,但我們也別被一些昆蟲的外貌所迷惑,比如下面所要認識的一種昆蟲,如果用手捉,可以說一步錯成千古恨哦
  • 老師讓我們讀《昆蟲記》,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
    老師讓我們讀《昆蟲記》,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 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秘!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的,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我還知道了: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了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第一次讀《昆蟲記》就讓我愛不釋手。
  • 有聲昆蟲故事之十二:真愛無價——埋葬蟲(根據法布爾昆蟲記改編)
    在田裡丟棄的老鼠屍體旁邊,總會有一群昆蟲興高採烈地蜂擁而上,它們就是勤勞的殯葬師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