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為全城歷史建築印製「身份證」

2021-01-1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廈門2月18日電 (黃詠綢)近日,廈門市政府印發《廈門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指出,廈門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方案》指出,此次申報工作將全面梳理和收集廈門歷史沿革、地方歷史與文化遺產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相關文史資料,挖掘世界文化遺產、歷史建築、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包括古塔、古井、牌坊、戲臺、100年以上的古樹名木等在內的歷史街巷內的歷史環境要素等。

同時,將對廈門市物質文化遺產(文物)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進一步挖掘,對文物進行建檔、掛牌、保護、修繕,讓每一件文物都能得到分類保護,全面強化文物保護能力;將對歷史風貌建築開展普查、認定、建檔和掛牌等工作,做到每幢歷史風貌建築都有「身份證」。

期間,廈門市資源規劃局將編制《廈門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一批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為不同的歷史文化街區「量身定製」相應規劃。根據《方案》,申報期間,相關部門將重點推進鼓浪嶼、中山路和集美學村歷史文化街區的修繕整治,或將恢復部分重點歷史街巷的原有鋪裝。

除保護修繕外,《方案》還要求有關單位依託博物館、歷史文化街區、文化館等公共文化場所,建立和完善一批非物質文化傳習中心,實現活態傳承與系統性保護。

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廈門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將為廈門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奠定堅實基礎,有助於提升城市精神與內涵,打造高素質、高顏值之城。

據介紹,目前廈門普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共1745處,登記匯總、專家甄別定級可移動文物共32442件,全市納入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不可移動文物共209處(共261個點)。(完)

相關焦點

  • 廈門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提升城市精神與內涵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近日,廈門市政府印發《廈門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上述《方案》指出,此次申報工作將全面梳理和收集廈門歷史沿革、地方歷史與文化遺產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相關文史資料,挖掘世界文化遺產、歷史建築、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包括古塔、古井、牌坊、戲臺、100年以上的古樹名木等在內的歷史街巷內的歷史環境要素等。
  • 廈門獲評「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下一步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近日,福建省政府正式批覆同意,將廈門市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8日下午,廈門市資源規劃局、市文旅局等部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發布會上,還舉行了廈門歷史文化名城宣傳片首映式。據悉,下一步,廈門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廈門正式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通過後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昨日,市資源規劃局副局長陳勇接聽市長專線,向市民介紹廈門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進展情況。據悉,我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現已進入迎檢考核階段。陳勇介紹,申報工作分兩步開展——先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通過後再向住建部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兩高兩化」看廈門」申報名城步履不止 當好歷史文化守護人
    下一步,廈門將按照省政府批覆要求,推動歷史文化名城相關工作,繼續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廈門市資源規劃局、文旅局將繼續發揚務實作風、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以申報歷史文化名城為契機,大力推進歷史文化保護,助推廈門「兩高兩化」建設、率先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統籌領導 兩步走開展申報,「兵分五路」落實推進啟動歷史文化名城申報一年多來,廈門成功獲評「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 住建部等:規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管理
    中華建設網訊 日前,住建部、國家文物局公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加強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的整體性和系統性,做好保護對象測繪建檔、建庫、掛牌工作,進一步規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管理。
  • 廈門獲評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近日,福建省政府正式批覆同意,將廈門市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昨日下午,廈門市資源規劃局、市文旅局等部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發布會上,還舉行了廈門歷史文化名城宣傳片首映式。據悉,下一步,廈門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與此同時,也將進一步完善文物、歷史風貌建築、歷史文化街區等保護規劃,構建完整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摸索形成具有廈門地方特色的歷史遺產活化利用的政策或機制。
  • 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太原市迎來「大考」
    26日舉行的匯報會上,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兵生表示,近幾年,太原投入24億元打造特色文化名城,太原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不是為了爭一個名義,一個光環,而是為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保護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遺存。  第一次將特色文化名城建設作為新太原建設的三大戰略目標之一;第一次將特色文化名城建設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中;第一次投入24億元,著力打造太原特色文化名城之「形」……談到太原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背後付出的努力,張兵生用三個「第一次」來表明太原市委、市政府做出的努力。「2006年至今,太原共投入24億元進行特色文化名城的建設。」張兵生說。
  • 歷史文化名城是一本無字書——由連雲港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1982年11月19日,我國第一部文化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頒布。《文物保護法》第八條規定:「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由國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門報國務院核定公布為歷史文化名城」。但早在1982年2月8日國務院就公布了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4座,由此可見,法律的誕生往往總是滯後於現實的發展。
  • 廈門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晨報訊(記者 葉子申)今年初,廈門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消息傳出後,引發各界關注。那麼,如今這一工作進展如何?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當前,廈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已進入迎檢考核階段。申報工作分兩步開展——先申報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通過後再向住建部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推進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 廈門成為福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廈門市近日獲批被列為福建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廈門坐落在東南沿海,有著「海上花園」的美譽。閩南文化、華僑文化、西方文化、臺海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形成了廈門城市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與特色。  廈門市資源規劃局局長柯玉宗表示,在申報歷史文化名城過程中,廈門在不斷推進、完善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相關工作。
  • 遼寧省遼陽市成功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宏網12月11日電 國務院日前發布公告,正式批覆了遼寧省政府關於遼陽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申報。
  • 廣東惠州申報歷史文化名城
    原標題:惠州申報歷史文化名城 3大指標自評均超85分  惠州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日前正式進入「考前複習」階段。南方日報記者跟隨考察隊一路走訪發現,隨著專家組考評時間臨近,各申報點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多數歷史建築或街區經過保護、修繕、整治後,其風貌得到明顯改觀。在水東街,幾個月前部分建築存在不協調的雜物已經得到清理,路面也變得整潔寬敞;金帶街以往佔道為市的現象也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秩序井然的古樸巷道。  與此同時,檢查隊在檢查中提出了目前需要改進的地方。
  • 朝陽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力打造新「城市名片」
    年時間內,朝陽市將全力爭取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張新的「城市名片」,積極構建科學有效的歷史文化保護和傳承體系,發掘傳統文化潛力,彰顯城市特色,全力打造全市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園。據介紹,朝陽市的申報工作將突出朝陽歷史文化特色,切實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全面挖掘歷史文化內涵,延續朝陽傳統文化和歷史風貌。從實際出發,有序保護修繕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名城格局和風貌、歷史文化街區、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築、歷史景觀。
  • 東關街太陽溝獲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後 大連啟動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繼東關街、太陽溝獲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後,今年,大連將啟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今年,遼寧省在推動瀋陽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程實施和遼陽市申報工作的同時,還將啟動大連市、朝陽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並公布一批歷史建築名錄。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專家組來撫實地考察申報工作
    他說,撫州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撫州人民對撫州歷史的交代,更是我們的歷史責任,是對臨川文化的守正創新和發揚光大。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將讓我們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衷心希望各位專家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撫州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進一步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優越性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偉力。
  • 申報歷史文化名城增強文化自信 莆田在行動
    目前,我國已經有13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今年,莆田市緊扣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提升當年度見效的目標,把申報歷史文化名城列入十大重點項目,旨在彰顯莆田的歷史文脈、復興莆田的歷史魅力、傳承莆田的故事和精神,進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城市的知名度。5月3日,莆田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暨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動員會召開,莆田醞釀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有了更加明確的部署。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專家組肯定了九江申報工作,並提出了這些希望……
    本臺訊(九江廣電全媒體記者 梅傑 廬山臺 胡曉山)12月9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專家組考察九江反饋會召開,市委副書記、市長謝來發出席並講話。會上,專家組對我市歷史文化名城申報工作給予肯定。大家認為,九江歷史悠久,文化昌盛;經濟發達,商貿繁榮。
  • 遼寧省遼陽市成功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清華同衡全面負責技術指導
    受遼陽市有關部門委託,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遺產中心在遼陽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過程中,全面負責技術指導的各方面工作,總歷時8年時間陪伴遼陽市實現全市人民為之奮鬥多年的夙願。2020年12月,國務院日前正式批覆同意將遼寧省遼陽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務院批覆指出遼陽市歷史悠久,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特色鮮明,文化遺存豐富多樣,城市發展脈絡清晰,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 隴西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近日,隴西縣《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方案》出臺,全縣將積極推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建,提高全社會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積極構建科學有效的歷史文化保護體系,力爭2022年成功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隴西縣是全國文化先進縣,1996年被批准為甘肅省歷史文化名城。目前全縣有遺址、墓葬、長城、建築和碑刻等不可移動文物點189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縣博物館藏文物6244件,其他單位收藏文物1021套9552件(套);縣級以上非遺34項。
  • 挖掘歷史文化底蘊 擦亮城市品牌——遼陽市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015年12月,遼陽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確定了「四個遼陽」建設,把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作為「十三五」時期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提出力爭用2年至3年把遼陽建設成為與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相承接、與經濟社會發展相輝映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