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故事 童話故事是按照兒童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點,作者通過極其豐富的幻想、想像、誇張來塑造人物或者動物的形象,利用這些來反映我們現實的生活,從中可以起到歌頌、教育或者諷刺的作用。
童話故事和寓言故事相做比較,不同的地方是童話故事在故事的情節上更加富於幻想,人物的形象活、動曲折離奇,整體的篇幅較長。閱讀童話故事要分清楚它是屬於哪種類型的童話故事:
1、擬人童話故事,將植物、動物或者說一切沒有生命的東西,給他們賜予生命,模仿人類的言談舉止,成為童話中的「人物」。
2、人物童話故事,把生活中普通的人物作為主要人物的童話故事,比如,把一個小姑娘當作童話中的小公主。
3、知識的童話故事,也可以說科學的童話,把神奇的科學世界或者未來科學世界的景象,用童話故事的形式表現出來。
4、超人化的童話故事,在童話故事中的人物具有一種超自然能力的形象,具有幻想的、想像中的形象。
這四種類型的童話故事,每一種都能吸引學生的濃厚興趣。在閱讀的時候學生首先要搞清楚這篇童話故事是屬於哪一種類型,再根據不同類型童話故事的特點去理解。
了解完童話故事的類型和特點,再來看看領悟童話故事中所包含的生活道理。每一個童話故事總是通過一個離奇並且有趣的故事來反映我們的生活,去揭示某一種道理,能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
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要通過對童話故事中對人物、動物、植物、科學現象的具體描寫,去領悟怎樣做人、做事或者生活中的一些道理。這樣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童話故事中領悟到不同的道理。
就拿《小青石》的故事來說,作者把小情詩當作人來寫,這種類型就屬於擬人類型的童話故事。作者讓它會說話,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感情,通過小青時的變化,它自己在思想上的轉變,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深刻的做人道理,最有意義的生活就是服務於社會、服務於大眾。
每一個作者在編寫童話故事的時候,所要表達的看法和想法都不一樣,有帶有教育的,有傳遞正能量的,但是也帶有諷刺社會的,讓學生閱讀的時候都去傳遞一些正能量,讓這類的童話故事在學生的心中佔據更多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