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最貴紅茶」新三板上市懸疑

2020-12-23 中國網財經

  茶葉賣到1.8萬元/斤,產自「國家級保護區核心帶」遭質疑,農藥殘留致出口受挫

  雖然「飛強茶業」的新三板上市已如箭在弦,但因其難以迴避的產地和質量之擾,使這隻鄂茶第一股的上市路途仍充滿諸多變數。

  「我們已啟動新三板上市,初步盡職調查已完成。」9月2日下午,飛強茶業董事長卓萬凱頗為自信地對長江商報記者確認。

  在紅茶領域深耕17年後,利川飛強茶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飛強茶業」)迎來了新的機遇,如果不出意外,這將是湖北首家新三板掛牌的茶企,困擾飛強茶業多年的資金困局或將迎刃而解。

  從2013年實施高端紅茶品牌化至今,卓萬凱執掌的飛強茶業營收規模從千萬元躍至去年的7500萬元,幾乎每年保持翻倍式的增長。此外,通過將紅茶品牌形象植入即將公映的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中,贊助車友俱樂部等多種營銷手段,卓萬凱稱其紅茶品牌「確實在湖北名氣很大了」。

  然而,這種繁榮背後卻難掩其紅茶品牌存在的眾多爭議。多名知情人向長江商報記者透露,飛強茶業假借茶葉產自「星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帶」的概念,打「擦邊球」,一斤紅茶最高賣到1.8萬元,「目前是湖北最貴的紅茶」。

  除了產地之外,飛強茶業還面臨農藥殘留問題。據長江商報記者調查,今年在飛強茶業所在地毛壩鎮,產出的茶葉一度被歐盟檢出唑蟲醯胺成分。受此影響,用於精製出口的毛紅茶,每斤較去年下滑1元左右。

  擬上市紅茶品牌頻頻觸「電」

  飛強茶業在品牌營銷上素以近乎吝嗇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影響著稱。

  「借別人的船提升自己的影響力,是我們營銷上的策略。」 9月1日晚間,飛強茶業營銷總監趙龍江向長江商報記者介紹,前幾年將紅茶品牌植入《大水井風雲》電視劇,花了20萬元,彼時電視劇上映時,並未得到好的結果,甚至並沒有如期在劇中看到植入的紅茶品牌,20萬打了水漂。

  在其後的觸「電」中,飛強茶業顯得異常謹慎甚至吝嗇。

  去年8月,經過當地政府人士積極牽線搭橋,做了大量「工作」,飛強茶業品牌得以被敲定植入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中。

  湖北利川毛壩鎮人民武裝部部長陳粟向記者介紹,經當地各級領導「努力」,該電影拍攝在毛壩設置兩個片場,拍攝20多天,藉助電影媒介,沒花什麼代價,「因為飛強茶業也是我們以後組建利川紅茶集團的核心企業,打品牌戰主要靠這家公司」。

  據了解,此次品牌植入,飛強茶業以提供600份茶產品贊助電影首映禮,獲得在這部即將全國公映的電影中不到3秒鐘的鏡頭,該鏡頭中就有「星鬥山利川紅」六個字。

  在品牌被順利植入後,飛強茶業又適時推出買野茶送電影原著活動,力圖對電影帶來的資源吃幹挖盡,「但轉化還有一個過程」。

  飛強公司負責接待的劉女士向記者介紹,這款野茶的單價在4000元左右。

  據長江商報記者調查,其頻頻觸「電」事出有因,當時已從事紅茶出口14年的飛強茶業受制於出口紅茶價格偏低、利潤薄等原因,逐步轉向國內市場,彼時國內紅茶養生的功效被逐漸放大,且當時福建金駿眉已經迅速成為國內高端紅茶品牌,與正山堂公司有貿易往來的飛強茶業迅速將其作為模仿、借鑑的榜樣,要在高端紅茶市場裡分得一杯羹。

  因此,飛強茶業由出口型轉向專注國內紅茶市場,力圖將紅茶產品打造成「中國養生紅茶典範」,模仿金駿眉的商業模式,推出最貴一款紅茶每斤1.8萬元,這種紅茶每年產量僅500斤。

  其實,早在3年前,飛強茶業已在為品牌化鋪路。彼時,在北京地鐵的廣告投放就已吸引公眾眼球。卓萬凱受訪時向記者透露,當時是高中同學經營著北京地鐵廣告,免費為其操辦。

  不過,趙龍江認為,「實話實說除了廣告博眼球的轟動效應,實際銷售意義並不大」。

  經過3年的品牌化進程,公司產品基本形成高端形象——「東西好,貴」。「這是好事。」卓萬凱說。

  大傍「核心帶」概念,涉嫌虛假宣傳

  除了越來越大的名氣,給飛強茶業帶來更多的困擾是產品至今仍然打著自然保護區「核心帶」的概念,這在業內被詬病多年。

  長江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在飛強茶業5大系列產品包裝上,都赫然標註著「原料產自星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帶」,但是「核心帶」讓公眾頗為不解。

  9月2日,星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向長江商報記者確認保護區內並沒有「核心帶」之說,保護區內只有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9月1日上午,長江商報記者在該保護區北大門管護站的示意圖上看到,並未有標註飛強茶業的主要基地蘭田村字樣,當地知情人士稱,蘭田村應該有一部分在該保護區的實驗區內。

  飛強茶業營銷總監趙江龍向記者辯解,「核心區是法律名詞,核心帶是地理位置是概念名詞,我當時用詞時研究過自然保護區相關法律,事實是基地都在核心區裡」。

  2003年,星鬥山自然保護區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條例》顯示,在自然保護區內砍伐、開墾以及在緩衝區內開展旅遊和生產經營活動都是被禁止的,也就是說,即便在緩衝區的外圍實驗區,也不允許開展以經營為目的的商業活動。

  據了解,飛強茶業原料基地在蘭田村、五一村、五二村等四個村子,記者於9月1日至3日,多次到蘭田村探訪,發現飛強茶業利用國家扶持資金近年來興建多處茶田,其中一塊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公示牌上顯示,2012年利川市1000畝名優紅茶發展項目,項目總投資210萬元等。

  然而,在這樣的事實背後,飛強茶業負責人卻認為,是先有茶田後有保護區,保護區設立是1986年以後的事,再說,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裡也有很多茶田,這個捆綁自然保護區宣傳肇始者應是武夷山。

  當地一位不願具名的法律人士認為,這明顯有借用自然保護區概念、誘導消費者虛假宣傳的嫌疑。

  卓萬凱向長江商報記者肯定,標註「核心帶」對銷售「有幫助」,他認為核心帶是屬於核心,茶園在核心帶上。

  更令人吃驚的是,當地於今年1月在利川招商網掛出一個大項目,並正在啟動招商一個在當地投資高達20億元、規劃面積3.24平方公裡的「星鬥山茶谷休閒養生旅遊區建設項目」。

  9月2日,星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管理局向長江商報記者稱,目前對此項目尚不知情,「招商」應該知會該局。

  遇行業寒冬,仍力爭明年登新三板

  正是利用上述「爭議」的話題性,長袖善舞的飛強茶業快速在國內擴張,不過也慢慢嘗到市場的殘酷。

  「我們已經感覺到寒冬。」卓萬凱對記者無奈地說。

  據了解,飛強茶業2014年營收規模較2013年呈翻一番的增長,今年飛強茶業確定至少要在去年基礎上增長40%。去年,該公司名優茶板塊營收規模接近2000萬元。

  「達到這個目標很難,儘管採取了很多措施,費了很多心思,這個目標不一定能完成,」卓萬凱神情嚴肅地說,「三公消費限制對我們有很大影響,絕大部分茶業企業收入是下降的。」除開三公消費影響和八項規定的限制,農企融資難一直是飛強茶業的軟肋。

  2012年開始實施品牌化後,飛強茶業由出口貿易轉向專注國內紅茶市場,資金鍊仍然十分困難,「始終在拆東牆補西牆的狀態中運行,有時候為還銀行貸款,通過小貸公司2分的利息貸款,財務成本很大。」卓萬凱向記者抱怨。

  卓萬凱認為,「我們融資多是銀行和財政資金」,必須開拓新的融資渠道。

  就在不久前,五峯縣多家茶企掛牌武漢股權交易中心,卓萬凱對此並無興趣,「四板基本不具備融資功能,且是區域性的,新三板的範圍則不一樣」。他認為,掛牌新三板,可以解決融資、股份制改造,品牌得到提升,強制讓企業成為公眾公司。

  如果掛牌成功,飛強茶業或將是利川乃至湖北第一家茶企,「現在還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

  飛強茶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目前已和會計、律師事務所籤訂協議,已完成初步盡職調查。飛強茶業向記者提供的一份材料顯示,公司將在2016年完成在新三板上市。

  防不勝防的「農殘」陰影

  飛強茶業依託的是毛壩鎮紅茶產區的發展,毛壩鎮是宜紅主產區,茶葉面積11.1萬畝,年產茶葉1.2萬噸,其中紅茶佔據60%以上,每年出口7000多噸。該鎮也是湖北最大的紅茶產區。

  然而,毛壩紅茶麵臨的一個嚴峻的現實是,今年茶葉中被檢出一種叫做唑蟲醯胺成分。這導致當地用於精製出口的毛紅茶不僅收購單價普跌1元左右,出口還頻頻受阻。

  長江商報記者了解到,唑蟲醯胺是高毒農藥重要替代品種之一,速效性好,持效期長,主要用於茶葉等作物的害蟲防治,使用成本每畝2至3元。

  或因此敏感信息,9月1日,長江商報記者在該鎮採訪期間,不僅遭受當地政府工作人員長達30分鐘的「盤問」,還威逼交代採訪行程,隨即被貼身採訪,最後被「禮送」出境。

  作為省內對歐盟農殘標準控制最好的茶區,今年被意外檢出農殘超標,導致今年該鎮上半年出口創匯僅85萬美元,而在去年同期,這一數據是超過100萬美元。

  去年上半年,當地政府安排資金50萬元用於茶葉病蟲害防治以控制農殘。

  9月1日,毛壩鎮茶辦負責人肖銀山在飛強茶業接待室向記者證實,該鎮茶葉控制全國來說是最好的,不僅超過國標指標100倍,還遠超日本標準。

  不過,唑蟲醯胺成分被檢出,讓很多出口茶企經營蒙上陰影,「目前這種成分來源還沒有搞清楚」。

  卓萬凱向長江商報記者證實,該公司的一個出口貨櫃也在近期被扣,「正在協商」。

  據了解,這是去年歐盟檢測指標中新增的一個指標,「每年農殘指標變化,我們對接不上」,飛強茶業負責原料和生產環節的向姓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受此影響,出口紅茶生意本身由於利潤薄,單價只有10元左右,每年漲幅約2%至3%,加上帳期較長,以及國內人工、原料成本等上漲,出口生意已然成為「雞肋」。

  紅茶出口在當地一直遭遇著農殘的陰影,肖銀山向記者證實,「低山確實沒辦法,必須用一部分生物農藥,化學農藥用得少」。

  他介紹稱,出口茶樣按批次和季節抽樣,送到蘇州去檢測,農殘「基本控制在低於0.01毫克/公斤的標準內」。

  當地業內人士認為,毛壩鎮當地按照歐盟標準控制是非常高的,即使標準控制這麼好,這麼低的利潤空間也不屑於出口了。

  基於農殘「防不勝防」,卓萬凱向記者表示,對於傳統紅茶出口越來越艱難,但「我們不得不做」,一來對農民不好交代,另外公司資產會閒置,「我們重心主要放在國內市場,必須向品牌化方向走」。

  飛強茶業基地位於湖北利川市毛壩鎮蘭田村,蘭田村部分區域位於「星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內。

相關焦點

  • 又一家湖北企業要上市,新三板摘牌企業中一科技衝刺創業板
    項乾消息:11月16日,湖北中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IPO申請獲深交所受理。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審計機構為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公開資料顯示,中一科技成立於2007年,位於湖北孝感雲夢縣,前身為湖北中一銅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各類單、雙面光高性能電解銅箔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下轄雲夢、安陸兩大電解銅箔生產基地。
  • 新三板是什麼?企業在新三板上市的條件有哪些?
    企業在新三板上市的條件有哪些?在新三板上市需要什麼條件呢?新三板是什麼「新三板」市場原指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進入代辦股份系統進行轉讓試點,因掛牌企業均為高科技企業而不同於原轉讓系統內的退市企業及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故形象地稱為「新三板」。
  • 「湖北最佳上市公司」網絡投票前十名出爐
    下一步,主辦方將根據最終網絡投票情況計算各公司的「投資者認可度」得分,選出5家「湖北最具投資者認可度上市公司」。同時,該得分將計入「湖北上市公司競爭力指數」及相關獎項評估指標之中,直接影響最終結果。
  • 重磅發布∣2019年度「湖北最佳上市公司」評選結果出來啦
    做為湖北最專業、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上市公司年度評選,本活動以上市公司年報作為主要數據來源,經多次調整優化,推出「湖北上市公司競爭力指數」,並作為本次評選核心依據,力求打造最具科學性的上市公司評價體系。
  • 湖北宜紅重塑海外品牌須抱團闖關
    長江商報消息 紅茶出口受限轉內銷,湖北紅茶品牌各自為陣□本報記者 劉濤實習記者 陳溢波9月上旬,湖北紅茶第一大鎮涼城利川毛壩鎮已略有寒意。對於來往的茶農來說,季節變換的寒冷並不算什麼,他們更在意的是——茶葉價怎麼降了,來年新茶還有好價錢嗎?
  • 2020湖北資本市場競爭力報告:整體實力躋身全國十強,上市公司總...
    基於湖北省的上市企業數量及市值、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及市值、擬上市企業數量等指標分析,時代商學院試圖以此管窺湖北的資本市場競爭力和發展特色。其中,武漢正在接受輔導的上市公司數量最多,達25家;宜昌共4家排名第二;荊門和荊州排名並列第三,均為三家;十堰、襄陽、黃岡各兩家,隨州、恩施、孝感、仙桃、長陽經濟區、鹹寧市各有一家。新三板:武漢力拔頭籌,黃岡緊隨其後。2020年前三季度,湖北新增7家新三板掛牌企業。截至2020年11月25日,湖北共有新三板掛牌企業301家,全國排名第七位。
  • 新三板原始股騙局再現!韓學臣等以「新三板上市」名義非法集資18億元
    據悉,韓學臣以其控制的濮陽市宏豐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宏豐集團」)等投資的綠能高科等公司「新三板上市入股」名義,面向社會非法集資18億元。   細查這起所謂非法集資案,新三板在線發現:這同時也是已知被公開宣判、涉及資金規模最大的一起新三板原始股犯罪案件!
  • 雲南紅茶集中上市 高端貨暢銷最貴每公斤5萬元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5月是雲南紅茶大量上市的季節,儘管今年雲南一些高端紅茶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上漲,但仍難以"抑制"購買熱潮。而同時,價格為每公斤5萬元的"天價"雲南紅茶也可能在今年年內問世。詳細情況我們連線中央臺駐雲南記者賈宜超來了解一下:  主持人:先來介紹一下今年雲南紅茶的價格情況總體怎麼樣,市場反映怎麼樣?
  • 農業農頭企業青怡股份新三板上市
    農業農頭企業青怡股份新三板上市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2016年04月11日18:23 廣州市青怡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中心舉行新三板掛牌上市敲鐘儀式。
  • 遙望網絡 新三板掛牌上市
    摘要 【遙望網絡 新三板掛牌上市】12月14日,杭州遙望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遙望網絡」)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正式掛牌,股票代碼為「834448」。
  • 2020湖北資本市場競爭力報告:整體實力躋身全國十強,上市公司總...
    基於湖北省的上市企業數量及市值、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及市值、擬上市企業數量等指標分析,時代商學院試圖以此管窺湖北的資本市場競爭力和發展特色。其中,武漢正在接受輔導的上市公司數量最多,達25家;宜昌共4家排名第二;荊門和荊州排名並列第三,均為三家;十堰、襄陽、黃岡各兩家,隨州、恩施、孝感、仙桃、長陽經濟區、鹹寧市各有一家。新三板:武漢力拔頭籌,黃岡緊隨其後。2020年前三季度,湖北新增7家新三板掛牌企業。截至2020年11月25日,湖北共有新三板掛牌企業301家,全國排名第七位。
  • 遙望網絡 新三板掛牌上市
    摘要 【遙望網絡 新三板掛牌上市】12月14日,杭州遙望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遙望網絡」)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正式掛牌,股票代碼為「834448」。
  • 湖北宜紅重塑海外品牌須抱團闖關
    長江商報消息 紅茶出口受限轉內銷,湖北紅茶品牌各自為陣□本報記者 劉濤實習記者 陳溢波9月上旬,湖北紅茶第一大鎮涼城利川毛壩鎮已略有寒意。對於來往的茶農來說,季節變換的寒冷並不算什麼,他們更在意的是——茶葉價怎麼降了,來年新茶還有好價錢嗎?
  • 祁門紅茶何時上市?
    祁門紅茶身為全球三大高香紅茶的一種,那麼它的香氣肯定是獨特的,具有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門香」,但是要開湯才可以判斷其品質的優劣。因此,想要泡好一杯極佳的祁紅,了解祁門很重要,那祁門紅茶何時上市呢?接下來我們就一同來認識一下吧!
  • 2020年度湖北最佳上市公司榜單全解讀
    從上市時間看,TOP10企業登錄資本市場平均年限為15.7年。既有像華新水泥、葛洲壩這樣上市20餘年、久經考驗的老牌企業,又有像銳科雷射、國創高新這樣的新銳「一零後」企業。「一零後」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醫用器械領域的奧美醫療,作為2019年新上市的公司,僅一年便「殺」入湖北最佳上市公司榜單之中。
  • 上海永通生態新三板掛牌上市
    日前,上海永通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舉行新三板掛牌上市儀式。18年砥礪奮進,永通生態從單純的肥料加工企業成長為有多項專利技術的特種肥料品牌企業。如今,正式掛牌新三板,不僅翻開了公司發展的新篇章,更向業內證明:技術含量比較高的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肥料及其配套產品,才有望獲得更廣闊的市場。
  • 公募基金、上市公司搶灘新三板,新投資機遇再現
    科創板目前打新中籤率約在0.1%,參與方有新公募基金和老公募基金、資管產品、散戶等,而新三板市場參與打新的參與方較少。而且,精選層股票發行時有發行底價,目前公布的發行底價僅為同行業的1/4,有較大的盈利空間。第三,轉板溢價收益,轉板上市收益是最大也是最值得期待的收益。
  • 匯量科技通過「新三板+紅籌」模式實現分拆上市
    12月12日,匯量科技(1860.HK)正式在港交所上市,這是首例新三板掛牌公司分拆子公司香港上市!匯量科技股權結構如下:其母公司廣州匯量於2015年11月25日在新三板掛牌,匯量科技香港上市時廣州匯量並未摘牌。廣州匯量掛牌新三板時,其股權結構如下:值得關注的是,新三板掛牌時,廣州匯量已在境外設立BVI公司,搭建好紅籌架構。
  • 紅茶企業逆市賣貴茶 每斤最低千元左右
    楚天金報訊(記者 彭鵬)昨日的茶博會上,在黑茶和綠茶企業忙著推介中檔茶的同時,紅茶企業依舊堅持賣「貴茶」。記者逛展發現,展出的紅茶最便宜的都要1000元一斤左右。     記者在鄧村宜紅茶展位看到,最便宜的一份紅茶禮盒賣480元,裡面裝的茶葉只有4兩,相當於茶葉要1200元一斤;最貴的禮盒2800多元,只裝了2兩茶葉。
  • 一個月21本懸疑小說扎堆上市,《侯大利刑偵筆記》成最亮眼新書
    原標題:一個月21本懸疑小說扎堆上市,《侯大利刑偵筆記》成最亮眼新書 隨著《隱秘的角落》爆火,懸疑題材成為當下最熱門的品類,常書欣、馬伯庸、小橋老樹、秦明等名家紛紛在今年出版了新書,懸疑小說呈扎堆出版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