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王慧】
馬蒂斯辭職後,美國國防部代理部長派屈克·沙納漢(Patrick Shanahan)2日正式走馬上任。儘管美國正在敘利亞、阿富汗等地對抗激進武裝分子,但沙納漢在掌舵五角大樓的第一天卻連說了三遍「中國」,敦促軍事部門的部長們記住這一所謂的「優先事項」。
據路透社2日報導,沙納漢當天首次主持國防部主管會議時,對中國格外「關注」。一名匿名國防部官員表示,「沙納漢在會議中告訴團隊成員,既要專注於正在進行的行動,也要記住中國、中國、中國。」
另有官員稱,沙納漢支持五角大樓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他在制定2018年《美國國防戰略》報告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這份報告將中國界定為「戰略競爭對手」(strategic competitor),提出對美國繁榮和安全的中心挑戰是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長期戰略競爭。
美國代理防長抵達五角大樓正式上任 圖源:視覺中國
沙納漢曾在波音公司工作30年,於2017年7月擔任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美國前國防部長馬蒂斯上月因敘利亞撤軍問題與川普意見不合,主動辭職。隨後,56歲的沙納漢接任馬蒂斯,擔任代理國防部長一職。
「期待與川普總統合作,實現他的願景。」沙納漢在周二的一份聲明中寫道。
川普在本周三的一次內閣會議上詳盡地談到了美國的戰爭以及他對戰爭的不滿,他的願景由此可見一斑。而同樣出席會議的沙納漢則安靜地坐在川普旁邊,面無表情。
報導稱,川普在會上再次批評了上月辭職的前國防部長馬蒂斯,稱馬蒂斯在阿富汗失敗了,「他在阿富汗做的事情,我既不滿意也不高興。」
川普暗示,沙納漢可能會在新職務上任職「很長時間」。許多此前對防長職位感興趣的候選人,最近幾天紛紛公開表示,不想接替馬蒂斯繼任防長。目前尚不清楚川普總是否會正式提名沙納漢出任防長。
馬蒂斯的公開辭職也讓參議院明白,不管選誰做繼任者,這份工作都很「危險」。
川普和馬蒂斯的分歧出現在「敘利亞撤軍」事件。川普認為,在敘利亞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已經被打敗,美國應該撤軍。但包括馬蒂斯在內的許多批評人士都表示,IS在敘利亞還有立足之地,美國這個時候撤軍很可能會給他們捲土重來的機會。
馬蒂斯在辭職信中批評川普根本不重視美國的盟友,在敘利亞就是如此。
到目前為止,代理防長沙納漢還沒有詳細闡述他對敘利亞局勢的看法,也未對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的撤軍計劃發表任何評論。
當地時間12月23日,川普在推特上宣布,將任命副防長沙納罕(右)為國防部代理防長 圖源:視覺中國
川普在任命沙納漢為代理防長時曾稱讚他「很有才華」,擔任波音公司高管和國防部副部長時「成就很多」,相信他會幹得很出色。
但相比前國防部長馬蒂斯,沙納漢缺乏軍事和外交經驗,其商業背景也引發一定爭議,未來能否順利「轉正」還是未知。
在進入國防部前,沙納漢從未有過軍事、外交等領域的從政經歷,這一點與許多受到川普提拔的官員背景相似。美國媒體援引白宮知情人士的話說,相比馬蒂斯,沙納漢「身段靈活」,更為順從川普的指令。他與川普及副總統彭斯關係都不錯,還常給川普對防務系統開支問題的批評「點讚」。
沙納漢針對中國這種充滿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過時觀念,中國外交部曾回應稱,該報告蓄意歪曲中國國防和外交政策,渲染大國戰略競爭,犯了根本性的錯誤。
她表示,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這是國際社會有目共睹的。「希望美方摒棄冷戰思維,正確看待當今世界和中美關係,停止歪曲中方戰略意圖,同中方相向而行,相互尊重,聚焦合作,管控分歧,維護中美關係長期健康穩定發展,這才是符合中美兩國和世界各國利益的正確選擇。」華春瑩說。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