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界」看看《信條》裡面的神奇建築——奧斯陸歌劇院

2020-12-10 建築界

如果說好萊塢最令人期待最讓人慾罷不能的導演,不得不說克里斯多福·諾蘭。9月4日,他帶著新片《信條》,上線了!我們就給大家看看《信條》裡標誌性的建築,奧斯陸歌劇院。  奧斯陸歌劇院

Snhetta

男主在劇中的這一幕,還是滿震撼的,這個一望無際的壯闊天際線,取景於奧斯陸歌劇院的房頂。

奧斯陸歌劇院建設用時5年,由挪威建築公司Snhetta設計建成,坐落於地區岸邊,臨近證券交易所和中央車站。它是繼14世紀初建造於特隆赫姆(Trondheim)的尼德羅斯大教堂(Nidarosdomen Cathedral)後,挪威國內最大的文化建築。

從劇院外面看,最顯著的特徵是白色的斜坡狀石制屋頂從奧斯陸峽灣(Oslofjord)中拔地而起,遊客可以在屋頂上面漫步,飽覽奧斯陸的市容美景。 如果您從峽灣中觀看劇院,您將注意到建築正面的太陽能電池板。事實上,這是挪威國內最大的、依靠太陽能供電滿足能源需求的建築。

2008年10月歌劇院在世界建築節開幕式上贏得文化類大獎。委員會成員Sir Peter Cook,Christoph Ingenhoven和John Walsh認為歌劇院的建成體現了設計者對建築學的高度精通,是一件將造型連貫和輪廓清晰二者完美結合的高難度工程。

以上就是建築界知識頻道給您帶來的「看看《信條》裡面的神奇建築——奧斯陸歌劇院」分享。我們會持續為大家分享更多建築設計相關的知識給大家,尋找建築之美,探索建築之路。歡迎關注我們~

來源建築界:https://www.jianzhuj.cn/news/47685.html

相關焦點

  • 挪威,又一次出現在了好萊塢大片《信條》!
    >◭ 《信條》海報背景為挪威奧斯陸歌劇院。>◭ 英文版《信條》預告海報,背景為挪威奧斯陸歌劇院。Photo:《TENET》�� 奧斯陸歌劇院(Oslo Opera House)挪威的景色在《信條》裡出現次數非常頻密,除了當地的天氣冷峻迷幻,斯堪地那維亞風格的現代建築也是推動劇情發展的一大因素。
  • 挪威境內最大的文化建築——奧斯陸歌劇院!
    奧斯陸峽灣(Oslofjorden,英語Oslo Fjord)位於挪威東南部,是挪威沿岸最長的峽灣之一,原是冰蝕形成的地槽,後因海面上升淹沒地槽而形成。這裡是挪威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大量船舶頻繁進出奧斯陸港。峽灣中的島嶼眾多,最大和最著名的是莫斯(Moss)附近的耶爾島(Jeloya)。
  • 挪威,漫步奧斯陸歌劇院周邊行
    奧斯陸中央車站中央火車站位於奧斯陸市中心,從火車站出來走不到一百米就可以看到一個巨大的白色異形建築,臨海而建,非常漂亮。這便是最有名的景點—奧斯陸歌劇院了。這座由大理石和玻璃建造的宏偉建築是文化活動的舉辦地。遊客可以登上屋頂漫步,飽覽奧斯陸市容美景。
  • 《信條》取景地全攻略:除了燒腦,還有這些冷門景點值得打卡
    不得不說這個級別的信息輸出,提前看學霸筆記去看都不一定能看明白,什麼「祖父悖論」「熵增和熵減」、「鈽241」、「時間鉗形戰術」,光概念就要理解半天作為諾蘭粉,大家肯定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去《信條》的取景地看看,所以小迷妹為大家送上的這份全網最全「信條」打卡攻略可要收好了,疫情穩定後都安排上!
  • 《信條》最全旅遊攻略:N刷之後還沒看懂,但這些拍攝地種草了
    」「熵增和熵減」、「鈽241」、「時間鉗形戰術」,光概念就要理解半天。作為諾蘭粉,大家肯定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去《信條》的取景地看看,所以小迷妹為大家送上的這份全網最全「信條」打卡攻略可要收好了,疫情穩定後都安排上!
  • 奧斯陸歌劇院慶祝落成10周年
    4月14日,人們聚集在挪威首都奧斯陸歌劇院外。當天,來自挪威各地的3000多名演唱者聚集在首都奧斯陸歌劇院的屋頂,合唱威爾第歌劇《納布科》中的著名唱段《飛吧,讓思想插上金色的翅膀》,慶祝歌劇院落成10周年。奧斯陸歌劇院是挪威最大的文化建築,於2008年4月正式落成啟用。
  • 跟著《信條》去旅行,你所不知道的愛沙尼亞與北歐NUPPI璐比
    扒了很多資料才知道《信條》在7個國家取景,其中愛沙尼亞是裡面展示最多美景的地方。今天就帶大家看一看愛沙尼亞這個山美水美景更美的國家。愛沙尼亞共和國的首都塔林(Tallinn),世界空氣品質第一的地方,號稱「洗肺聖地」,是北歐唯一一座保持著中世紀外貌和格調的古城,擁有800多年的歷史。塔林三面環水,風景秀麗古樸,《信條》有很多鏡頭都在此處取景。
  • 「建築界」漂浮建築,暢想未來!看看全球那些「水上漂」
    建築的多樣性正被不斷探索,漂浮建築,作為一種解決方案,集中體現了人類對自身及自然的未來暢想。讓我們全球「水上漂」建築。  當建築不是孤立存在,與人居、生活乃至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城市未來生存息息相關。建築的多樣性正被不斷探索。漂浮建築作為一種解決方案,集中體現了人類對自身及自然的未來暢想。當建築本身不是孤立存在,而是更多的與人居、生活方式,乃至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城市未來功能息息相關,建築的多樣性與探索性,正被譜寫的越來越豐富。
  • 「建築界」創意設計如何讓孩子們愛上讀書!安藤忠雄作品賞析
    近些年閱讀空間越來越受重視,安藤忠雄的新作兒童圖書館「童書森林中之島」近日在大阪市北區中之島公園落成,這也是他獻給家鄉兒童的一份禮物。安藤忠雄的新作兒童圖書館「童書森林中之島」近日在大阪市北區中之島公園落成,這也是他獻給家鄉兒童的一份禮物。雖然疫情推遲了3月開業的計劃,但童書森林還是從很早就備受矚目。今天一起來看看。無論是光之教堂,還是北海道墓地中被薰衣草覆蓋的寺廟,安藤忠雄都擅長建造心靈駐地。
  • 大力推廣「綠色出行」的奧斯陸,有壯闊的峽灣,也有藝術的建築
    打算想去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西海岸去看看壯闊的峽灣,不過因為沒有太多時間未能出行。記得剛到奧斯陸時,在火車站裡的遊客諮詢中心拿了一本奧斯陸的旅遊指南,上面有介紹在菲利普斯塔德墩碼頭每天都有短程的峽灣經典遊,結束蒙克博物館的行程後,直接來到這裡預定了兩小時的奧斯陸峽灣遊,不過遺憾的是天氣依然不給力。
  • 漂浮城市、扭曲博物館、垃圾發電廠後,那個建築界網紅又要在森林裡...
    如果你想進入工廠內部遊覽,200 多種顏色鋪滿裡面每一條道路和每一臺機器,引導你了解設備以及工作流程,並順利行走到中心。走一圈下來,就像在遊覽一個色彩繽紛的沉浸式博物館。沿著外部通道走到頂端,「家具博物館」就變成「森林公園」了。
  • 「時間魔術師」諾蘭大片《信條》,能否拯救受疫情影響的影視業
    從可能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造成人類文明毀滅的危機出發,《信條》故事開始於一場被包裝成恐怖攻擊的歌劇院爆炸事件,本以為遭到俘虜的主角因為通過考驗而被選入一個秘密組織,透過他從中接觸到「信條」這個能夠顛覆時間前進方向,看似迷人卻也容易失控的危險能力,讓《信條》能在角色阻止反派毀滅世界的傳統諜報故事基底下,就如時空旅行版的「詹姆斯·邦德」那樣創造出在過去鮮少見到的新意。
  • 諾蘭《信條》完全攻略:讓你一次看懂電影裡的原理+劇情+歷史
    然而,薩託行蹤不定,唯一和薩託有關係的是他從事古董鑑定工作的妻子「凱特」;「凱特」因為一次古畫鑑定失誤,讓薩託損失900萬美金進而導致夫妻失和。為了取得「凱特」信任,主角策畫了一場銷毀古畫的行動,計畫在古畫交易轉運的挪威奧斯陸機場內,一處名為「自由港」的藝術品物流保全機構內盜竊這幅古畫。
  • 跟著《信條》去旅行 盤點電影中的拍攝地點與場景
    由克裡斯多弗諾蘭所執導的《信條》,橫跨七國的拍攝規格令人嘆為觀止!就讓我們一同盤點電影中的拍攝地點與場景吧!愛沙尼亞塔林- 林納哈爾直升機場歌劇院電影開場的基輔歌劇院,實際上外觀的拍攝地點是愛沙尼亞塔林市的林納哈爾直升機場;這座機場由芬蘭的Copterline公司所經營,並與赫爾辛基豌豆島直升機場有商務航班。
  • 跟著《信條》去旅行 盤點電影中的拍攝地點與場景
    由克裡斯多弗諾蘭所執導的《信條》,橫跨七國的拍攝規格令人嘆為觀止!就讓我們一同盤點電影中的拍攝地點與場景吧!印度孟買- 米蘭雪莉維德漢姆塔Neelam Shree Vardhan Tower片中印度軍火商的家,也是主角和尼爾用彈射方式潛入的高塔;這座大樓位於印度孟買南邊的海岸地區,是一棟地價不低的住商混合建築
  • 夜上海·格調|跟著《信條》,去追尋片中那些亦真亦幻的劇院
    正在熱映的電影《信條》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如是說。電影中紛繁穿梭的時間線索,令許多影迷釐不清頭緒,但是,即使我們在電影中迷失方向,那些片中作為背景一閃而過卻真實存在於世間的建築,還是能讓我們抓住一點現實的解謎線索。比如,那些亦真亦幻的劇院。
  • 「建築界」50年才建成的教堂,用80米玻璃廊道向上帝「借光」
    接下來讓我們從建築外觀和室內空間,一起來看看這個美妙的空間。最近,在捷克有一座歷經50年才建成的教堂正式落成——「Church of Beatified Restitute」。這座教堂最吸引人目光的,就是高塔邊上圓形教堂的彩色環形玻璃窗 。
  • 帶你走進全球最難蓋的房子:臺中歌劇院
    該建築定位為國際級的各類表演藝術場所,設有2014席座位的大劇場、800席中劇場與200席小劇場,以及藝文工作坊、藝術商場等 2013年獲得普立茲克獎的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豊雄(Toyo Ito)設計,以世界首創「美聲涵洞」(Sound Cave)概念被國際媒體路透社譽「世界第九大新地標」   新九大地標建築:美國紐約的自由塔、大西洋上的海衛星號、法國巴黎的燈塔大樓、
  • 《信條》拍攝取景的國家,比我去過的還要多!
    聖奧拉夫教堂曾是世界最高的建築,至今仍是塔林老城區最高的建築物。  林納哈爾(Linnahall,Tallinn City Hall)  電影裡出現的烏克蘭基輔歌劇院,是在塔林的林納哈爾拍攝的。  》裡的奧斯陸港口,也取自塔林。
  • 建築結構丨全球最難蓋的房子:臺中歌劇院
    該建築定位為國際級的各類表演藝術場所,設有2014席座位的大劇場、800席中劇場與200席小劇場,以及藝文工作坊、藝術商場等。該項目由2013年獲得普立茲克獎的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豊雄(Toyo Ito)設計,以世界首創「美聲涵洞」(Sound Cave)概念被國際媒體路透社譽「世界第九大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