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2、1!」
隨著主持人登場倒計時,漢正街利濟南路路口,臨時搭建的活動場地內,LED超寬巨幅屏幕一分為二,從中間向兩邊推開,露出巍然聳立的漢正街漢白玉牌坊。
燈光特效下,牌坊上「漢正街」3個字流光溢彩。
8月7日,2019年中國漢正街服裝服飾博覽會開幕,漢正街市場商會與韓國東大門籤署《漢江宣言》。
合作
中韓各有一條漢江。
中國漢江,流經陝西、湖北兩省,在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作為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常與長江、淮河、黃河並列,合稱「江淮河漢」。漢正街處於長江、漢江交匯處,有「天下第一街」美譽。
韓國漢江,穿越首爾,匯入黃海。自上世紀60年代起,首爾漢江圈就是城市的中心。購物勝地東大門坐落於此,集聚約30個商場、3萬多個商店以及5萬多個製作廠商,是亞洲最大規模的批發市場和時裝行業集群之一。
開幕現場,漢正街市場商會輪值會長鄭舉繁、韓國東大門時尚中心觀光特區協議會事務局局長池大植,代表雙方籤署《漢江宣言》。
根據宣言,雙方將建立交流合作機制,促進城市之間不定期交流,加強時尚領域活動互動互辦、設計創意激發等,打造漢正街與東大門在服裝產業中的特色產業模式、行業領先地位;深化產業鏈協同合作機制,將東大門豐富的設計資源、體系化設計團隊與漢正街完備的服裝產業配套、迅捷的市場反應能力、多樣的市場銷售渠道、較低的生產運輸成本相結合;推動服裝產業國際化,開創服裝產業跨國交流合作的新局面,推動漢正街—東大門服裝產業鏈模式下產出的服裝服飾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漢正街和東大門有著相近的發展軌跡,在服裝產業上具有互補性,合作空間巨大。」漢正街黨工委書記胡亞非說。
蝶變
漢正街和東大門合作,有著良好的基礎。
2018年6月,韓國apM商社集團籤約進駐武漢國際時尚中心,以中國服裝設計「金頂獎」獲得者計文波領銜的中韓百名時尚設計師,也集體籤約進駐漢正街。
韓國apM位於東大門,匯聚成千上萬的服裝商家,擁有強大的設計師團隊。
時隔一年多,漢正街與東大門開啟更大範圍合作,將東大門其他商場、商店等實體也納入進來。
業內人士稱,這是漢正街轉型升級邁向高端的新嘗試,必將第一時間引入亞洲時尚元素,擦亮時尚漢正街名片。
按照「漢口之根、武漢之心、世界之窗」總體定位,漢正街正在打造以時尚創意、現代金融、文化旅遊休閒等為一體的世界級濱水中央服務區。復星、綠地、香港恒隆等大鱷扎堆落戶,匯聚武漢國際時尚中心、漢正街金融島、恒隆廣場等一批投資過百億元產業標杆項目,500年漢正街迎來新一輪大蝶變。
揚長
7月底,武漢巽鑫服飾公司董事長楊雲專程去了趟韓國東大門。
「很震撼,每家店鋪每周至少上架2款新品。」她發現,東大門設計創意領先,但工廠產能不足,工人年齡老化。
宣言籤署前,東大門時尚中心觀光特區協議會海外事業本部長金辰星,曾專程來漢對接。他向漢正街市場管委會介紹,東大門有新銳設計師3萬名,年交易額約900億元人民幣。
金辰星建議,在漢正街挑選200家優質商戶進行合作,設計在韓國完成,生產則轉移到以漢正街為窗口的湖北乃至中部地區服裝加工廠。通過強強聯合、取長補短,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
中國服裝協會韓國事務代表樸龍虎認為,通過與周邊工業園、產業園聯動,漢正街服裝生產配套、市場反應能力領跑全國,這是韓國方面所看中的。
38歲的林康俤多年前在福建石獅經營男裝,隨著市場沒落,將公司搬到漢正街,高峰期一天可賣1萬件,「我看好漢正街,這裡出貨快。」他舉例,新款加單,漢正街只需三五天,最快隔天出貨。而廣州、杭州則需要15天以上。
在北京經營羽絨服的黃國良,2018年夏天也搬到龍騰第一大道紅寶石座,「不到一年,接待1000多批客戶。剛開訂貨會,已有10萬件訂單。」
補短
「合伙人」老闆李濤2013年開始涉足男裝,年銷500萬件。目前,研發設計團隊34人,2018年開發500多個款式。他說,漢正街的短板在原創設計。揚長補短,必然贏得發展先機。
近年來,漢正街市場管委會、市場商會以及廣大商戶,逐漸意識到原創設計的重要。各專業市場、商城相繼設立服裝設計機構,吸引服裝設計師紮根漢正街。
2016年5月,龍騰置業公司、龍騰服飾商會在廣州租賃工作室,成立「廣州覺醒設計創意中心」。
2016年9月,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武漢紡織大學服裝設計系副主任黃李勇在漢正街開設工作室。他說,不少人看衰漢正街服裝設計,認為就是仿版、抄襲而已,這些年已悄然發生變化。
2016年9月,漢正街引入來自廣州、杭州、北京等地原創設計工作室以及設計師團隊,大展拳腳。
2017年4月,礄口區政府設立1億元「時尚漢正街產業發展基金」,與武漢紡織大學共同建設漢正街服裝設計研發中心。
同時,密集舉辦各類活動造勢,讓市場重拾發展信心,重回行業高端。
2017年8月,中國漢正街龍騰第一大道時尚男裝原創展示暨採購大會舉辦,參展面積1萬平方米,參展單位130餘家,成交額逾45億元。同年11月,2017中國服裝大會在漢開幕,現場籤約額超過500億元。
2018年7月,中國紡織服裝流通大會暨中國漢正街服裝服飾博覽會舉辦,參展面積2萬平方米,參展單位200家,成交額逾68億元。
2018年此時,僅漢正街龍騰第一大道,就形成規模3萬多平方米,設計工作室300多個,專業設計人員、打版和樣衣製作人員900餘名,年設計6萬餘款服裝的原創設計中心,部分商戶成為利郎、美特斯邦威、快魚、森馬、以純等知名服裝連鎖品牌的核心供應商。
揚長補短,邁向高端。漢正街服裝產業闊步走向品牌化、時尚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洋 通訊員 詹鷗 朱玲萍)
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