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縱論當前制約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熱點、難點、痛點

2020-12-11 江蘇經濟報

編者按

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領導提出,要圍繞當前制約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熱點、難點、痛點問題開展深入研究,摸清真實情況,找準問題癥結,提出應對之策。長江產經研究院組織學習領導重要講話精神,分析當前制約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熱點、難點、痛點問題、癥結與應對之策。

王思彤 江蘇省統計科學研究所

當前制約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熱點是十年禁漁,難點是長江經濟帶如何成為一個有機整體,痛點是環保和水患問題。

第一,十年禁漁是中央的重大決策,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但由于禁漁時間長,長江沿線廣大漁民的安置與生存發展問題,沿江承包魚塘的合理處置問題,都會隨之而來,需要妥善考慮,避免激化矛盾。其中最重要的是解決好漁民上岸後的生活問題,要確保他們的生活持續改善,而不出現越來越差、越來越難的情況。

第二,長江經濟帶未能成為一個有機整體,主要還是沿江各地百姓從經濟帶得到的獲得感較少,缺少直觀體會。可以考慮建立一些沿線各省市共享的福利機制,比如公園門票打折,車船住宿費打折,高速通關打折等,讓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讓地理上的自然經濟帶變成生活上的有機經濟體。

第三,環保問題重在常抓不懈,隨著追責力度的加大,應該會不斷好轉。目前更需要關注的是水患問題,尤其要解決好沿線大壩攔水與放水的科學調度,把握好旱澇調節的時機與力度,統籌好發電與抗洪的關係,確保局部利益服從沿線整體利益,盡最大可能減少對中下遊的負面影響。

葉茂升 武漢紡織大學

當前制約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難點表現在:長三角,武漢城市圈,成渝都市圈之間的經濟聯動性不強,區域之間相互開放的程度有待提高,沿長江經濟經濟帶的產業布局還不合理,長江經濟帶下遊發達地區對上遊欠發達地區的經濟輻射和帶動作用不夠,長江經濟帶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兼容性也面臨著挑戰。

力爭在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區率先實現構建國內統一大市場。(1)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在長江經濟帶中心節點城市,比如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中心城市建立集水,鐵,空,公多種運輸方式於一體的立體化物流交通樞紐,打通物流交通運輸大動脈,有效降低物流成本。(2)建立長江經濟帶各省市協調發展的聯動機制。消除地區間在自由貿易,投資準入等方面存在的政策性壁壘。(3)建立長江經濟帶跨區域之間生態補償機制。通過碳排放權跨域交易,實現綠色資源與經濟資源之間交易流通。讓適宜發展經濟的區域加速發展經濟,適宜生態保護的區域更加注重環保。(4)加強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區水利設施建設,發揮長江經濟帶在抗洪、防澇等方面的重要保障作用。

陳長江 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

經濟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是長江經濟帶發展面臨的核心問題,因此形成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良性循環的綠色發展新道路,這是新時代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亟待解決的難點問題。以「重化工圍江」現象為代表的長江經濟帶發展環境困境體現了長江經濟帶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存在的系統性、結構性、空間性矛盾,這也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痛點所在。

導致長江經濟帶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困境的主要癥結還在於經濟增長目標驅動下的政績考核,是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係沒有擺正。總書記指出「(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敗歸根到底取決於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建立與生態環境相互適應、良性互促的綠色經濟體系,不僅要建立包括綠色產業、綠色技術、清潔能源、資源節約在內的綠色生產體系,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建立資源節約與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還要需要從統一的指標、政策、標準、統計、績效評價、政績考核、技術創新等方面,給予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切實落實、壓實、做實生態環境保護的「黨政同責」與「一崗雙責」。要遵循「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原則,綠色技術進步和綠色發展體系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要解決當前產業綠色發展面臨的「不經濟」困境,構建政府推動力與市場驅動力相結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

劉志迎 中國科技大學

熱點:滬江浙繼續虹吸周邊資源。難點:帶動長江9+2發嚴重展不夠。痛點:協調和帶動困難。癥結在於馬太效應應對策略:很多落後地區觀念和無實際行動,部分地區仍然是做秀多,做事少,政府和民眾之中創業氛圍都不夠濃厚。

吳先華 上海海事大學

區域與部門分割,各自為政,癥結在於行政體制的障礙。

應對之策包括:一是中央層面成立長江經濟帶工作協調小組等類似機構。二是系統設計長江經濟帶區域統籌協調的規劃、工作機制等制度。三是逐步開展落實專項工作,從交通設施的統籌規劃、產業錯位發展、戶籍制度改革、流域生態補償等多方面入手,逐步清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藩籬。

謝杰 浙江工商大學

熱點是行政區劃壁壘,難點是地區發展不平衡導致的地區保護主義。痛點是經濟帶區域產業鏈碎片化形成的產業鏈循環堵點。癥結在於各省市行政權力與整個經濟帶管理協調的脫節,建議建立經濟帶協商會議和磋商機制。

陽暘 湖南師範大學

難點:生態優先與發展衝動並行。

長江經濟帶仍然面臨工業結構中高新技術產業佔比偏低、傳統工業佔比偏高的問題,工業結構存在「虛胖之憂」,呈現「大而不強」的弱點,類似華為以「技」制勝的高端企業少,以「貿」取勝的低端企業多,在全球疫情與地緣政治博弈的情況下表現更加明顯。這直接加劇生態環境系統保護的難度,也加重環境承載力。因此,要促進長江經濟帶傳統產業「有秩序的淘汰」、「有條件的轉型」、有保留的與新興產業融合,加快生態「綠色效應」向產業延伸,物化為轉型升級新推力的催化劑,提高環境生產力和科技生產力對產業轉型升級的貢獻。

顏銀根 南京審計大學

從上遊的重慶,到中遊的武漢,再到下遊的南京、上海,這些重要的節點城市構成了長江經濟帶的主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推動了東中西部區域的協調發展。但長江經濟帶上若干上遊、中遊和下遊節點城市間的經濟關聯性不足,這也將制約著長江經濟帶的全域發展。

長江經濟帶上城市間關聯性不足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經濟帶不同於經濟圈,城市間的線性連接代替了網狀連接,因而經濟關聯性先天缺乏;第二,跨區域的城市關聯不同於同區域的城市關聯,異質性帶來城市間偏向於垂直分工,但這種分工通常會被區域內的分工替代;第三,各個重要節點之間的串聯不夠充分,要素在空間上沒有得到有效配置。為解決這些癥結所在,需要採用更加便捷的通道來促進要素在空間上的流動。對於人員的流動,需要進一步推進沿江高鐵、航線等快速交通建設;對於資源貨物的流動,需要進一步提升長江航道和高速公路的運輸能力;對應技術的溢出,需要進一步鼓勵產業跨區域的轉移和農業轉移人口跨區域的回流。

於曉華 哥廷根大學

長江經濟帶最大難點和熱點就是發展和保護的均衡的問題。其核心就是如何高質量發展的問題。

首先是加大汙染治理和環保監管的力度,其次是促進產業升級,提升產業附加值水平,第三,要做好長江經濟帶的整體產業規劃,防止過度的競爭,尤其是要保護好上遊的產業和生態。

何雨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

熱點是高質量發展,難點是聯動發展,痛點是生態環境保護。

從地理形態看,主要是江太長了。橫貫東西的帶狀自然地理跨度,帶來了流域區域經濟的巨大跨度。無論聯動發展還是生態環境保護,都需要走出鄰避效應,發揮比較優勢,在保護好母親河生態本底的基礎上,共建全領域跨區劃的共同市場機制、有效競爭機制以及有為合作機制。

嚴文沁 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

熱點問題:上中下遊地區的區域協調和統一市場。作為一個經濟帶,要重視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這三大城市群的呼應,下遊地區著重打造生產性服務中心,其製造中心可逐步轉移至中上遊地區,這樣也增加了長江經濟帶整體的產業迴旋餘地。

王修志 廣西師範大學

熱點問題是流域生態環境的系統性保護與修復,流域各省市必須在生態優先這個前提下推動高質量發展。其難點則是流域各省市如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主要是綠色發展導向下流域企業、居民生產生活方式轉型、產業發展轉型。而痛點則在於流域各省市尚未形成系統性、可持續、高質量的內源動能和內生發展能力,尚未形成健全、成熟的流域經濟社會協同發展體制機制。

這些問題的癥結主要在於:(1)追求規模和數量增長的目標導向、觀念意識根深蒂固,促成了以生態環境破壞和生態資源消耗為代價的粗放型發展模式;(2)地方本位主義思想觀念根深蒂固,難以形成真正有效的協同發展機制;(3)流域各方向內開放的觀念意識和體制機制長期缺位。

應對之策:(1)基於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系統性特徵,健全流域生態共治機制,在生態補償機制的基礎上,設立由各方共同出資的流域生態修復基金;(2)在構建新發展格局進程中,健全流域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協同機制,強化流域各方統一市場建設,推動上中下遊跨域創新協同,尤其是下遊向上遊的創新溢出以及上中下遊區域產業鏈協同轉型。

來源: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

相關焦點

  • 共繪新時代「萬裡長江美麗畫卷」 第三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
    12月11日,第三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論壇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浙江湖州開幕。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論壇執委會主任童建明出席開幕式並強調,檢察機關要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既要帶頭嚴格依法履職,又要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以法治的力量促進「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童建明指出,這次論壇是最高檢黨組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的一個重要安排。
  • 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 要扛牢...
    近日,新任湖南省委書記的許達哲上任不久,立即赴嶽陽、常德、益陽調研,檢查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情況,並圍繞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在益陽主持召開座談會。他強調,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始終牢記「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囑託,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  經過綜合治理,嶽陽市東風湖已由過去的黑臭水體變為水清岸綠。來到東風湖,許達哲沿湖仔細檢查了環境改善情況,這是自2017年以來許達哲第五次到此地調研。
  • 12名長江學者齊聚湖大,縱論中國當代哲學發展
    楚天都市報10月15日訊(記者賀俊 通訊員吳珊 魏旭平 李逸 邵壯)「改革開放40年,中國哲學發展非常迅猛,因此,探討中國哲學40年以來的發展和未來的發展,在當前有著重要意義。」10月14日,在湖北大學舉辦的「改革開放四十年與中國當代哲學發展」高端論壇上,「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江暢教授說。據悉,此次論壇由湖北大學哲學學院、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主辦,匯聚國內12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縱論中國當代哲學發展,助力湖北大學雙一流建設。
  • 江蘇常州:做好長江經濟帶發展「算術題」 築牢生態基底擎起綠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江蘇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常州扛起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歷史責任,牢牢抓住產業升級綠色發展這一根本,做無效供給、低端產能的「減法」,高端產業、綠色轉型的「加法」,齊抓共管、協同治理的「乘法」,突破瓶頸、解除制約的「除法」,築牢生態基底。
  • 以地圖創新助力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專訪自然資源部第三地理...
    《長江經濟帶地圖集》以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為主題,以地理空間信息為基礎,集成經濟、人文、環境等專題資料和數據,運用地圖語言,對長江經濟帶的自然地理和資源環境進行了全景式呈現,採用多種專題製圖方法詳盡地展示長江經濟帶的區位優勢、發展規劃、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建設成就,助力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的實施,並為各級政府宏觀決策、區域規劃、生態文明建設和公共服務提供科學的基礎圖件和典籍資料。
  • 天津公安機關答覆當前城市交通「痛點」「難點」等問題 讓城市「堵...
    地鐵開建如何緩解擁堵;停車難依舊,如何讓停車不再難;明年起施行的《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將對市民出行帶來哪些變化……聚焦當前城市交通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公安機關一一作出答覆。  「建設地鐵本身就是為了解決道路擁堵,目前的『陣痛期』,希望市民理解和包容,我們也會盡最大努力讓各個『堵』點『擁而不堵』。」
  • 國家發改委介紹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效
    8769次閱讀 作者:鬱紅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21年01月08日 收藏   中化新網訊 1月5日,國家發改委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基礎司司長羅國三、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協調組組長王善成
  • 粵海水務:攻堵點 克難點 搶節點 興化長江引水工程提前完成年度...
    在全力抗擊疫情、搶奪工期過程中,接踵而至的長達40餘天的梅雨季節,以及惡劣施工環境和特殊地形地貌的制約,又使原本緊張的工期再次延誤,完成年度目標的壓力非同尋常。夜間加班進行管道連接重重困難面前,在粵海集團的堅強領導下,興化粵海水務秉承「生命水、政治水、經濟水」的核心價值觀,化壓力為動力,咬定目標不鬆懈
  • 感知中國經濟的溫度——國研中心專家聚焦2021年經濟社會熱點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題:感知中國經濟的溫度——國研中心專家聚焦2021年經濟社會熱點新華社記者鄒多為2021年,「十四五」開局。站在歷史新起點,面對當前新形勢,中國經濟怎樣邁好第一步、如何持續穩定恢復和推動高質量發展?
  •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如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指示和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本刊編發一組專家學者文章,以饗讀者。加強銜接切實推進規劃與政策落地,凸顯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全局性 習近平總書記11月14日在江蘇省南京市主持召開的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圍繞當前制約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熱點、難點、痛點問題開展深入研究,摸清真實情況,找準問題癥結,提出應對之策。」
  • 2021甘肅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公路限高杆應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2021甘肅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公路限高杆應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甘肅省公務員考試筆試內容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試以及申論,對於申論而言,主要是以4道題為主,3道客觀題,1道大作文,掌握的內容在於平時的積累,比如申論熱點
  • 習近平: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3 全文完)
    沿長江通道集合了各種類型的交通運輸方式,要注意加強銜接協調,提高整體效率。比如,一直以來嚴重製約長江航運的三峽船閘「腸梗阻」問題,能不能從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局出發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有的專家提出以建設沿江重載鐵路的辦法一勞永逸破解這個問題,是否可行、能否實現,要抓緊論證確定。
  • 綠色發展·協作保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2019)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對長江經濟帶發展作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等重要指示,為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直面行業熱點、痛點
    本報訊(記者黃曦)昨(16)日,記者從樂山市承辦2020年四川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四川國際旅遊交易博覽會打造的高端對話平臺——今年的高峰論壇,不僅延續了往屆文旅大咖雲集的盛況,還將直面當前行業內熱點和痛點,創新「1+N」形式深化主題探討,以主旨演講為核心,配套開展「大咖隨談」「金頂金句」徵集等活動,匯聚智力、開展思想碰撞,助力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獻計獻策提速全球文旅行業復甦。
  •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積蓄新動能
    「十三五」期間,有關部門和沿江省市做了大量工作,推動長江共抓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奔騰不息的長江正在用磅礴的力量書寫新時代的發展傳奇。新形勢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關鍵是要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五個關係。「長江經濟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正確把握『五個關係』,各項任務取得積極成效,長江經濟帶已經成為我國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陣地。」
  • 第三次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習近平這樣擘畫長江宏圖
    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在南京開了一個座談會——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這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第三次座談會,也是十九屆五中全會之後的第一次專題座談會。「主戰場」「主動脈」「主力軍」……總書記為長江經濟帶發展賦予了新的使命。
  • 第三次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 習近平這樣擘畫長江宏圖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在南京開了一個座談會——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這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第三次座談會,也是十九屆五中全會之後的第一次專題座談會。「主戰場」「主動脈」「主力軍」……總書記為長江經濟帶發展賦予了新的使命。
  • 完善體制機制 為長江經濟帶發展貢獻江蘇「智慧」
    江蘇的發展離不開長江的滋養,但曾經粗放的發展方式,也付出了生態退化、環境汙染的沉重代價。近年來,江蘇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發展重要戰略思想,聚焦「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全力推動長江江蘇段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沿江及全省在生態環境質量大幅改善的同時,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江蘇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戰略支撐。
  • 長江流域防汛難點在哪?未來汛情走勢如何?
    新華社北京7月22日電 題:防汛難點在哪?未來汛情走勢如何?——專家解讀長江流域防汛形勢新華社記者魏玉坤長江流域降雨仍在繼續,防汛形勢依然緊張。針對長江流域防汛難點、未來汛情走勢,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日前進行了分析解讀。長江流域防汛形勢如何?
  • 貴州:以「五個堅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
    貴州始終把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責任擔當和歷史機遇,站在政治和全局高度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全力構築長江上遊綠色屏障,打造長江珠江上遊綠色屏障建設示範區,全省以「五個堅持」為抓手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並取得了積極成效。貴州織金至普定高速公路夜郎湖特大橋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