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北京的酷暑時節,我接到了去上饒出差的任務,三天即回,想想真是浪費路費。
不過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要出今年第一次遠門兒了,二來還能見到久別的小帥哥老友,重要的,我還有一個小心思,拉著一同出差的熊貓愛旅行私奔,不去景德鎮,不去婺源,去碧山,一個可以睥睨群山的奇光下的世界。
在即將出發的前兩天,我們和朋友吃飯,熊貓跟桔豬說「我們差完了不回家再去黃山待兩天」。其他什麼都還沒說,桔豬就問我:是去你最喜歡的那個民宿嗎?我說是的。她突然嚴肅起來,說:「你一定得帶她去!」又扭臉兒跟熊貓說:「你一定得跟她去,給她當模特……」
至今,我不知道也沒問過她說的這許多一定是為什麼,又是怎麼準確判斷了目的地。
3天酷熱爬山的拍攝工作後大家各自回鄉,而我們的旅行才剛剛開始。從上饒到黃山北50分鐘的火車上,我開始給她普及這個夢鄉,和我們要住的地方:豬欄酒吧鄉村客棧第一家店開在西遞,2005年算是中國最早的民宿,因為叫酒吧,所以這家叫一吧,2008年在碧山開了第二家,叫二吧,2014年的老油廠店是第三家叫三吧……
窗外的景色飛馳,徽州的模樣接踵而來。2016年春節我和我爸打車,2019年自駕,這第三次坐的是豬欄的接站專車。司機王師傅是當地人,很健談特熱情,他說黃山的酒店好多都用私家車接送客人,但是豬欄為了客人的安全,這麼多年一直用旅遊公司的專車,他就是專門服務豬欄的司機。
1個小時後,熟悉的田間小路和村口的那棵大樹出現了。車內兩個沒見過世面的人也開始「哇」了起來。我,從未見過如此碧綠廣闊的稻田,背靠著青山……我拖著酸疼轉筋的腿肚子,迫不及待地下車拍夕陽,腳步居然也變得輕快了。
240歲的雲門塔,我回來了,新安江的支流漳河,我回來了,過了樂成橋,我就到家了。熟悉的面孔豬欄的大拿小蜜蜂來接我們,還有新的和善的姐姐和小姑娘幫著提行李。這次我們住在豬欄碧山店,2016年凍傻我的春節住的地方,我坐在門墩兒上,多少年來第一次那麼渴望太陽帶來的熱量。南方的冬天不是蓋的,自此以後我再也不在冬天去南方。
食宿:豬欄酒吧碧山店
飯後:狗窩酒館
夕陽著急回家,天色迅速暗下,藍光時間秒變,小院兒的燈光亮起,一隻客人帶來的秋田犬趴在院子裡乘涼。這天店裡客滿,我們倆很開心地住在了喜歡的後院兒,兩個人住三床四人間,外加一個邊榻,舒坦,這也是我第一次住靜謐的後院兒,像是包了場。半圓形的窗戶透出溫暖的光,讓我想起老上海,想起泛黃的老電影……
我不想進屋,我就想站在這兒看,我還想拍照片,想幹的事兒太多了……但是沒辦法,我要進去弄皖事通掃碼登記,畢竟現在還是疫情期間。在紙質表格前兩行是用英文寫的,我還趕緊反應了一下我需要怎麼填英文,又瞬間琢磨過來,不,那兩個是外國人,我寫中文就行……
菜點好了,幾個當地大姐做的徽州家常菜按時上桌。還記得幾年前每年都會給一些中國餐廳評選提名、寫評語,我每次都寫犄角旮旯兒的鄉村民宿的餐廳,當然,最終上榜獲獎的總是那些個赫赫有名的大酒店哪個名廚擔任行政總廚的餐廳,而我提名的館子連複賽都進不了。沒關係,我發自內心地說,我對那些做飯堪比畫花兒的菜,嗤之以鼻。
醃菜蛋炒飯、酒釀圓子、酒釀餅、松花蛋……都超好吃,點多了,存在冰箱裡明天接著吃。我們還點了兩瓶啤酒,比利時小麥火山荔和百香果小麥碧山精釀,這是中國第一瓶鄉村精釀,此前沒有任何一瓶精釀是鄉村出品的。去年碧山精釀又出了網紅汽水,真漂釀、柚來了、桃園村攜李、梅那麼簡單、黃桃汽水……還有映月桑果白酒、花椒味兒的啤酒花椒有啤氣……前幾天收到簡訊,碧山村精釀的淘寶旗艦店已經開了,我特別開心。
碧山的魅力,是只有你想不到。
我們倆沒有酒量,以抿一口的方式喝掉了三分之一。怎麼辦,我想了個轍,拿著去村兒裡最洋氣的地方狗窩小館喝,因為我記得去年在查資料的時候看過,村兒裡的男人們會自己帶著白酒去店裡。
回屋噴花露水、拿上手電,照亮門前狹窄昏暗的小路,幾步之遙到了Dog's Bistro,碧山村裡最耀眼的獨一無二的夜店。我提著酒瓶子厚著臉皮跟酒保姑娘說明情況,我們住在旁邊豬欄,喝不完所以拿來這裡待會兒可以嗎,被她默許了。
店裡人還真不少,一層都被劃上了勢力範圍。二層空無一人,我們走。
高高的裸露的房梁上還掛著去年天光和落昏的旗子,或許來此的人們都應該知道這一點,那不是隨便瞎起的名字,它飽含了徽州當地深厚的文化。
徽州人吃飯有講究,一天三頓飯都有特別的名字。天光,天蒙蒙亮的時候,人們就要早起做好下地耕作的準備,他們管早飯叫天光。徽州的早飯就要有一個菜和一大碗飯,有了能量才能更好地幹活兒;午飯很簡單,叫點心,因為往返家裡太遠,帶一點兒吃的就行了,如果把這兩個字再深說,就要說到明朝之前,那是無數個血淋淋的事件,所以這兩個字我一般都用餑餑替代;管晚飯叫落昏,這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要好好吃。
我們在二層看雜誌,看牆上豬欄少東家丁牧兒和建設這間酒吧的工人們的合影,想像著他們當年的想像,這個混合著很多泥土味兒的最潮鄉村酒館,未來有一天,能用它的星星之火,照亮逐漸衰退的鄉村,給年輕人一盞回鄉的明燈。
我站在二層往下俯瞰,正好看到寫在我表格前邊那兩個老外坐在一層窗邊,原來是一對夫婦啊,他們攤開了好多本書,正在研究著,估計是旅遊指南之類的吧。希望明天能有機會見面聊兩句,嗯,正好熊貓在,她英語好。
10點,酒吧打烊了,我和熊貓是最後離店的兩個客人,我向酒保詢問那些傳說中的事情是否真實,比如大爺們真的會拿白酒來嗎,孩子考了好成績,真的會被獎勵來這兒吃一份炸雞薯條嗎,村兒裡的大姐們真的會像喝粥一樣拿著勺喝咖啡吸溜嗎?全被證實了。我笑了笑,是會心的那種。
說著,我又抿了一口啤酒。這瓶酒就跟著我們從晚飯到酒吧,從早飯又到午飯,喝了兩天終於喝完了。也許有人會問,那你們幹嘛還點?為了要這個瓶子,收藏。
未完待續
作者:那敢情好了
文藝範兒獨立攝影師,旅行、美食、生活方式撰稿人
多平臺認證、籤約旅行家,美食達人
雙微:那敢情好了
圖文未經許可,禁止任何主體轉載或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