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八,年饃蒸起來,這個傳統棗山饃做法簡單,快收藏!

2020-12-20 魔多廚房

今天一大早,我還沒起床呢,我媽就起來蒸年饃了。老家溫度低,天冷麵不好發酵,我媽昨天晚上就把面揉好了,今天早上再起來蒸。我起床後看見我媽在那揉面,才想起來今天是臘八二十八,按照過年的傳統俗,二十八是要發麵蒸饅頭的大日子。我媽蒸的饅頭都是圓圓胖胖的普通饅頭,因為以前過年這段時間忙著走親訪友,也不會再有時間發麵蒸饅頭,所以都會趕在臘月二十八的時候把年饃蒸好,家裡人口多的會蒸好好幾鍋的大饅頭,足夠一家人吃到正月十五左右的。

除了蒸普通的圓饅頭以外,還會蒸加了紅棗的饅頭,想省事的就在圓饅頭上按個紅棗,講究一點就會做個造型,蒸上像棗山一樣的饅頭,一層摞一層,堆的比較高一些,像個小山,象徵團團圓圓,為家人討個吉利。我也蒸了些花式年饃,前兩天也分享了兩款,有小夥伴留言說想還想再看看傳統的棗山饃的樣子,我剛好也蒸了一個,分享一下,臘月二十八,年饃蒸起來,祝福大家都能合家歡樂,團團圓圓,幸福快樂!具體做法請往下看。

【春節花饃系列之傳統棗山饃】

原料:麵粉、清水、發酵粉、紅棗;

製作過程:

1、先用清水化開發酵粉,再放進麵粉,揉成一個柔軟光滑的麵團。麵粉和清水的比例一般是2:1,麵粉和發酵粉的比例一般是10:1,清水建議一點一點的加,因為各地區的麵粉吸水性不同,可以視情況進行調整;

2、取一小塊麵團,擀成厚約0.5CM左右的圓形麵餅,這塊麵餅是用來做底座的,大小可以按照蒸鍋的大小來製作;

3、用叉子轉著麵餅轉圈按壓一圈紋路;

4、用小刀隔2CM切出一個豁口;

5、切出來的豁口,用手捏一下,捏出底座的花邊出來;

6、所有的花瓣都捏出來了,整個底座就像一朵花一樣了;

7、再取一塊麵團,搓成細一點的長條形;

8、把麵條切成小段,長度約3-4CM,長度和粗細程度主要取決於紅棗的大小;

9、取一小段麵條,如圖所示,把紅棗圈住,裡面收口捏上;

10、用麵條包好紅棗,依次擺放在之前準好的花瓣底座上;

11、再取一塊小麵團,擀成一個圓餅,放在中間的位置,如果喜歡吃帶餡的,還可以在裡面包上豆沙餡或其它餡料,做成圓餅擺在中間;

12、繼續用麵條包住紅棗,擺放在中間的麵餅上,形成第二層棗山;

13、最後再包一個紅包,擺放在棗山的正中間; 這樣一個三層的棗山饃生胚就做好了;

14、棗山饃生胚放在鍋裡靜置醒發30分鐘左右,如果室溫較底需要延常發酵時間,或者在鍋底加上溫熱的水幫助增加溫度加快發酵。發酵完成後開水上鍋蒸30分鐘左右,蒸製的時間也是根據饅頭大小來決定的,大的花饃就需要延長一些時間。

我用的方法是一次發酵法,比較節省時間,是揉面完成後先整型再發酵,然後上鍋蒸熟。也可以用傳統的二次發酵法,先發酵再進行整型,再二次發酵,最後再上鍋蒸熟。喜歡哪種方法製作,就看自己家蒸製饅頭習慣了。

年二十八,家家戶戶把面發,以前家裡用地鍋做飯,鍋比較大,蒸年饃的時候用地鍋蒸出一個大大的棗山饃,可是吃不完也浪費,現在家裡也沒有那麼大的鍋,也用不著蒸那麼大個的棗山饃,大小合適的,一頓飯一家人就能消化掉了,所以蒸棗山年饃的時候也要考慮一下家裡人口數量來安排年饃的大小。多媽還分享了兩款年饃的做法,可以查看這裡:春節蒸花饃,這份傳統的花式棗山饅頭不能少,做法簡單快來看!過年蒸花饃,這份年年有餘不能少,詳細製作步驟分享!

多媽堅持分享自己的原創食譜,用簡單食材製作出來的家常美味,願健康飲食走進千家萬戶,讓廚房更有家的味道,如果您喜歡我分享的食譜,歡迎點讚、收藏、轉發給更多的小夥伴,也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一起分享您喜歡的家常美味!

相關焦點

  • 臘月二十八,發麵蒸饃饃,好看又好吃的棗山饃,寓意美好團圓!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從這句民謠中就能知道了,到了農曆臘月二十八這天,家家戶戶都會發麵蒸饃,準備過年的主食了。老北京還有句民間諺語說,「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饃饃」,為什麼二十八發麵,二十九才蒸呢?是因為以前沒有速發酵母粉,都需要用老面肥發麵,冬天溫度又低,發麵時間長,所以大家都是在年二十八把面揉好,發酵一晚,到了二十九了才能發好面,動手蒸饅頭。
  • 見到了老媽蒸的棗山和大饃,才感受到了年味,漸漸的濃了起來
    又是春節來臨的時候,看到了老媽蒸出來的棗山和大饃,感受到了春節馬上就要到了,年味兒也變得濃了起來。每年在春節到來之際,在我的老家河南周口都有這樣的習俗傳統,就是家家戶戶都要和面,蒸棗山,蒸大饃以及蒸饅頭。
  • 棗花饃裡蒸大年
    我出生在80年代,家鄉河北有「臘月二十八,蒸棗花」的習俗。每到年關,家家戶戶按照老輩傳下來的習慣,在臘月二十八這天發麵,準備第二天蒸棗花大饃。臨近除夕,母親總是恭恭敬敬地把蒸棗花饃當作過年的一件大事來辦。
  • 棗山饃:青龍節的獻食
    晉南饊子是將餳好的一根面坯子拉細拉長繞起來、下油鍋炸熟的一種麵食,就像鬆散繞起來的鐵絲。饊子一般多在春節前炸制,除春節待客、走親訪友饋贈以外,還要留一些到青龍節這天食用。晉南有些地方的「遊春」「踏青」不在清明節,而在這天。人們多攜帶酒餚到郊外遊春。春遊者擇地圍坐,暢懷盡飲,亦歌亦舞。稷山有青龍寺,當地的人們還要去青龍寺燒香許願,祭龍祈雨。
  • 棗山饃:太原青龍節的獻食
    晉南饊子是將餳好的一根面坯子拉細拉長繞起來、下油鍋炸熟的一種麵食,就像鬆散繞起來的鐵絲。饊子一般多在春節前炸制,除春節待客、走親訪友饋贈以外,還要留一些到青龍節這天食用。晉南有些地方的「遊春」「踏青」不在清明節,而在這天。人們多攜帶酒餚到郊外遊春。春遊者擇地圍坐,暢懷盡飲,亦歌亦舞。稷山有青龍寺,當地的人們還要去青龍寺燒香許願,祭龍祈雨。
  • 春節蒸花饃,這份傳統的花式棗山饅頭不能少,做法簡單快來看!
    這離蒸年饃的日子也沒幾天了,多媽再來分享一款簡單好做又好看的花式棗山饃吧! 這棗山饃是北方很多地區過年的時候必須要蒸的,而且據說蒸的越大越好,棗山越大,象徵著這家人生活過的好。可以太大的棗山饃根本吃不完,而且因為太大不好保存,只能放在屋裡幹著,時間久了口感了不好了,所以現在漸漸的也都開始做一些小的棗山饃,花樣上也開始有了改良,更漂亮更精緻了,有的還會做出顏色豐富花形更美觀的棗山饃。今天多媽分享的花式棗山饃並不大,家裡普通的蒸鍋都能蒸,希望小夥伴們會喜歡它,具體製作步驟請往下看。
  • 這種「饃」年夜飯必備,顏值極高,寓意極好,蒸出一年好彩頭
    棗花饃,這種「饃」山西年夜飯必備,顏值極高,寓意極好,蒸出一年好彩頭北方人都愛吃麵食,特別是作為主食的饅頭,做起來不僅好吃,更好看,有的地方稱為饅頭,可有的地方稱為饃,叫法不同,其做法也是有區別的,唯一相同的是所採用的主料都是麵粉,不過做的過程
  • 家鄉清明節祭祀祖先不僅要插柳,還要吃蛋饃和棗饃,你知道寓意嗎
    清明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在這一天,炎黃子孫不僅要祭祀祖先,還藉機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俗話說: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清明節祭祀各地都有獨有的習俗延續,今天螞蟻就說下家鄉的習俗。小時候,過完年就盼望著清明節。不僅僅是學校會組織春遊,還因為掃墓時可以吃棗饃。說道這有的人感覺棗饃有啥吃的,但是作為80後,那時候能吃頓棗饃真的能開心好幾天。但是螞蟻是男孩,只能吃獨食子,外形跟饅頭差不多,裡面包個雞蛋。女孩就不同了,可以吃糕子饃,裡面不僅有個雞蛋,還有很多棗,吃起來香甜可口。
  • 分享一款創意的花朵棗饃,做法簡單,造型新穎,喜歡的話趕緊看看
    哈嘍,大家好,我是豪情小廚,向宇宙撒一把鹽,今天我們吃鹽焗小宇宙~ 哈哈開玩笑啦,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道地道美味今天要給你們分享一款創意的花朵棗饃,做法簡單,造型新穎,喜歡的話趕緊來看看。切好後表面撒上麵粉防粘,然後用快的在每個小班上三次。要好好翻過來,把小棒從中間對摺捏起來要到中心,相對的spy是相同的步驟。剩下的4把也從中間對摺捏起來。然後用筷子把他們一次壓到中間。最後在中心發現紅棗點綴即可。坐好後放入鍋裡醒八五分鐘。醒好後小夥蒸15分鐘。
  • 網紅布袋饃的做法,布袋饃引發又一輪小吃創業熱潮
    口袋饃培訓下面我們就了解一下,如果想做個口袋饃我們都有什麼需要準備的。首先我們需要做饃,其實做饃就是比較簡單了,和我們在家蒸饅頭一樣,怕的就是你不會蒸饅頭。下面簡單的教大家一下.然後為了美觀,可以在用面揉些小花朵貼在饃上,當然如果你有時間榨一些果蔬汁用來和面,做出來也是非常好看的。然後把做好的口袋饃放入鍋中,蓋鍋蓋,醒發15分鐘左右,然後水開之後在蒸7-10分鐘,關火再燜5分鐘在開蓋,怎麼樣,好看的口袋饃就做好了。
  • 快過年了,教你做這4種棗花饃,做法簡單,寓意吉祥,好看更好吃
    大家好,我是秀廚娘,一個喜歡待在廚房裡研究美食的姑娘,每天與大家分享一道營養美味的家常菜做法,如果您也喜歡做美食,歡迎關注,我們可以互相分享自己在做美食時積累的經驗,互相學習,為家人和朋友做出更營養健康的美食。 在北方,如果過年不蒸一鍋特色的棗花饅頭,就仿佛沒有了年味。
  • 說文解字|渦陽縣有「二十八蒸棗花」俗語,「棗花」到底是什麼?
    渦陽縣有「二十八,蒸棗花」的俗語,棗花不是棗樹的花,棗花又名「棗山」,棗山是春節祭祀神明的主要供品,也是春節期間的一種特色麵食。棗山是用白面加紅棗蒸成底大頂小的山形,稱作棗山,寓意糧食堆山,寄託五穀豐登的願望。
  • 農村大媽蒸這鍋饃,黑面白面一起揉,吃著有點兒甜
    在河南孟津一座農家飯店裡,李大媽正掀開熱氣騰騰的蒸饃鍋,端出一篦子虛胖胖的大饅頭,李大媽在飯店裡負責蒸饃,這種黑白相間的花卷饃,是平日裡她做的最多的一種,由於饃裡放的有甜甜的紅薯面,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歡吃。
  • 傳承非遺花饃饃直播現場受歡迎
    我小時候記得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要蒸製花饃,如春節蒸棗山,清明節捏寒燕,七月十五蒸面人,過壽蒸大壽桃,孩子百歲蒸「囫圇」圓鎖用九石榴一福手等。花饃饃的製作原料以白面為主,另有豆子,棗,黑米等輔料。製作所需的工具為極普通,有剪刀,梳子,菜刀等。製作手法有切,揉,捏,揪,壓,搓,拔等。
  • 教你河南小吃布袋饃的做法,輕鬆簡單幾步完成,鬆軟香濃老少皆宜
    導讀:教你河南小吃布袋饃的做法,輕鬆簡單幾步完成,鬆軟香濃老少皆宜各地小吃的種類都有非常多,而且大家應該都品嘗過那些特別出名的,只是還有一些隱藏在大街小巷中,等待著人們去發現它們。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的是河南商丘地區一種非常著名的小吃,這種比較像我們傳統吃的餅中夾菜,但是又不同於那種做法。布袋饃的饃是蒸出來的,而且整體做成了一個口袋的形狀,再將各種時令蔬菜或者是肉串放在鍋中炸一下,撈出來切成小塊,撒上香菜和調料盛入饃中,所以它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的。
  • 做白吉饃有訣竅,不用發麵不用死面,皮薄鬆脆,比蒸饅頭還簡單
    白吉饃是燒餅的一種,叫它燒餅也無妨。我查閱了許多資料,均沒有很詳細的介紹白吉饃的名字是因何而來,有的也只是隻言片語。說起白吉饃,我首先想到了西安,到西安旅遊過多次,每次去必吃臘汁肉夾饃,在其他地方根本吃不到這個味兒,是西安的特色名小吃之一。
  • 山東人的設計天賦,都用在做饃上了!
    花饃裡的代表作棗花饃又稱「年饃」,意指過年的饅頭,討的是吉利。饅頭是發麵做的,寓意「大發」。「棗」和「早」諧音,「早發」更是好兆頭。 *《舌尖上的中國2》 蒸上了棗花饃,離年就不遠了。
  • 白吉饃和滷肉的詳細做法,0失敗,喜歡吃肉夾饃的朋友趕緊看過來
    夏季路邊攤很多,我是一邊吃一邊擔心有沒有添加劑的這個問題,索性就自己做著吃。這幾樣小吃裡面肉夾饃是最適合長期食用的,營養較為全面,有葷有素,帶點溫度,吃起來正好。可以一次多做點,饃和滷肉冷藏保存,早餐花個幾分鐘熱一下,手掌大的饃夾滿滷肉,咬一口汁水四溢,濃鬱的肉香味在口腔裡瀰漫,這大概就是幸福的滋味。
  • 有一種月餅叫蘭州花饃饃
    有一種月餅叫蘭州花饃饃如果你不是蘭州人,願你有一天能吃到地道的蘭州月餅花饃饃;如果你是蘭州人,希望你的每一縷鄉愁,都能被一塊久違的花饃饃填滿。「蒸」出來的家鄉味道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在蘭州以及周邊地區的農村,都會自己做一種蒸出來的月餅,這些凝聚著民俗記憶的花饃饃、千層月餅,飽含著濃濃的親情和獨特的家鄉味道。在永登縣紅城鎮寧朔村,「王姐月餅」令居坊頗有名氣。9月18日一大早,經營令居坊的王菊蘭剛把一籠籠圖案精美,色彩絢麗的花饃饃、千層月餅擺上檯面,便吸引來了不少市民爭相購買,「這個大月餅做的真好看,都有幾層啊?」
  • 老潼關肉夾饃做饃方法,饃不鼓不漲的原因分析,現打還是速凍餅好
    ,後來他跟他的親戚學技術時候,他的親戚給他教的也是用速凍餅坯,速凍餅坯雖然提高了效率,解決了不會做饃的難題,但是失去了老潼關肉夾饃傳統做法帶來的口感,真正正宗的老潼關肉夾饃至今還是保持著現做現賣的傳統工藝,現做街面上還能看到好多老店,都是在現做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