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白宮記者會講稿中「新冠病毒」被手動改成「中國病毒」、美國國務卿說這是 「對中國抹黑美國軍隊把病毒帶到武漢的反擊」等操作之後,美方又有了新的打法。比如:
美國務卿蓬佩奧等稱,中國政府歪曲了重大衛生數據,「對全世界人民構成了風險」;
一些有影響力的白宮鷹派,比如川普的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C·奧布萊恩,認為病毒的傳播應該 歸咎於「武漢的疫情被隱瞞了」,中國的幹預「讓國際社會浪費了兩個月的應對時間」;
一些美高級官員和美國媒體認為,中國現在對全球部分國家的防疫援助和支持,是一種 「外交攻勢」「宣傳攻勢」,是在與美國爭奪全球領導者的形象,並且是在「粉飾其在國內外的聲譽」。
這樣一路「亂拳」掄下來,連美國駐華使館、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社交網站上的公開「撕破臉」,對於輿論場都顯得有點缺乏衝擊力了。
中美發言人的社交網絡言論
一
把疫情蔓延歸咎於「中國病毒」,或者說是因為中國防控不力導致擴散,明眼人一看便知,甩鍋而已。墨西哥前駐華大使瓜哈爾多就說: 「白宮利用新冠病毒煽動種族主義不意外,但可悲。」
畢竟,面對記者關於「為什麼美國人需要檢測而得不到檢測」的提問,美國最高層的回覆乾脆直接: 「這事我不負責,這是因為過去陳舊的規範、制度和體系」。
我們不妨直接引用BBC於3月10日發布的一篇文章裡的觀點吧:
「危機到來時,美國總統通常習慣於從掩體中發起進攻……但你要怎麼攻擊一個病毒呢?你可以責怪誰?誰需要為此負責?你可以在推特上@誰?……在這次疫情之初,川普就試圖淡化其嚴重性並高估了美國為此所做的準備。
他說傳播受到控制,但並非如此;他說病例數量可能很快會降為零,但並非如此;他建議有症狀的人如果仍然覺得身體狀況允許,他們應該去公司工作,但他們不該這樣做……」
「上周五,他戴著一頂『讓美國繼續偉大』的帽子去了疾病防控中心,他說要有需要的美國人每人都可以得到檢測。事實並非如此。到目前為止,只有大約1500名美國人接受了檢測,而在人口是美國五分之一的英國,已經有超過20000人得到檢測。
美國的醫學專家認為,新冠病毒的實際發病率遠遠高於官方公布的數字。但是在醫療緊急事件面前,美國總統似乎有些不開心,他戴著助選的帽子,去疾控中心推銷自己。在這一刻,他到底是參加今年11月大選的總統候選人,還是在不確定性時刻的一國之首?」
BBC於3月10日刊發相關評論文章
二
甩鍋就罷了,還甩得很沒有技術含量。
比如說把疫情擴散歸咎於「中國防控不力」。拜託, 如果說中國面臨的是一場完全不知來源的遭遇戰(從來沒人見過這種病毒),美國至少兩個月前就應該有所準備了吧?
且不說1月3日中國已經向美國通報了信息,哪怕是從武漢1月23日封城算起,到現在也過去了整整兩個月。 一座千萬人口的超大城市封閉、中國付出以萬億元為單位的經濟代價來控制疫情,只要不瞎,總該意識到這不是鬧著玩吧?
1月20日中國正式確認「人傳人」時,歐美還沒有任何確診,日韓也才各有1例;出現中國之外、確診病例破百的第一個國家,都是2月20日之後的事情, 這個時候距離1月20日已經有一個月過去了。
再退一萬步,美國早就停飛了部分與中國往來的航班,一直到2月29日才僅有64例確診;而 從2月29日到現在,美國確診數從64例飆漲到3.5萬例,這幾十天中國都在「停擺」,且已經進入控制平穩期了。
真的,時隔兩個月, 鍋都過期了。
中國人絲毫沒有嘲笑歐美國家在這幾十天內防控不力造成疫情蔓延的意思。 這是人類的災難,一點都不好笑,因為受苦死去的都是和我們一樣的人類。但這期間美國媒體在做什麼呢?
華盛頓郵報,寫中國的疫情爆發再次證明中國人是東亞病夫;一向自詡客觀公正的紐約時報,充斥著 「新冠病毒危機暴露中國治理體系失敗」「肺炎疫情令『大國崛起』敘事黯然失色」之類的標題。所以才有了那個梗: 中國封城,紐約時報說「侵犯自由和人權」,義大利封城,就是「英 雄和犧牲的精神」。
昨天美國記者專訪中國駐美大使,問題翻來覆去就是「最初為何封鎖消息」「疫情之中新疆的『集中營』怎麼樣」之類。說實話, 有這個時間,如果真想解決問題,問問中國是怎麼做的,有什麼防控經驗可以和美國分享,有什麼物資可以幫助美國,不是更好?
畢竟, 不幸確診的、不幸罹難的人中,也有美國的人民!
至於說中國援助國外是「宣傳攻勢」「外交攻勢」,如果這讓美國覺得泛酸,那不妨你們也實實在在做點事、去援助別國?
事實上,就連美國自己的學者和媒體也看不過去了,只好說「面對新冠危機,美國不再是一個慷慨的全球領導者」,「美國似乎不願意或沒能力起領導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之下的美國
三
當然,讓美國政客和媒體去思考「中國為什麼能控制住」,不是他們的思維習慣。
中國的觀察者指出,所謂「中國病毒」的敘述主題是,
「美國正受到外來侵略,病毒是輸入的,來自『他國』、『他者』,威脅到美國大眾的健康安全福祉。美國人是無辜的受害者,作為總統的角色是保護美國,這樣,人們不知不覺就把注意力由本國防疫、本國政府責任轉移到中國身上了。 不是去指責本國政府防疫不力,而是認為中國向全球輸出病毒、傷害全世界。美國政客則可以為自己的防疫不力找到替罪羊。 」
是的,其實美國前兩天社交網絡上最受關注的,是美國幾名國會議員(有的還是衛生防疫以及情報系統高官)在得知消息後,操心的不是向大眾披露疫情信息、警示危險,而是忙著拋售股票,尤其是消費和航空股。
這是很危險的民粹和排外信號,近幾年我們一直見證著這種危險浪潮在美國猶如脫韁野馬。 如果說世界以前寄望於美國互相制衡的政治架構能使之在實操中趨於實際與理性,現在看來,這種寄望越來越趨於渺茫和天真。
再引用兩段話,讓人們聽聽西方追求理性的聲音吧——
一段來自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他說:「與其進行這種幼稚的政治謾罵,不如儘快召開二十國集團衛生及財長遠程會議,共同商定全球化抗疫框架,徹底解決這一問題。」
另一段來自美國自己的《外交政策》:「中國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建立起支持和推動國際合作的形象,而美國則上演了一場責怪中國的戲碼。美國政府削減流行病預防預算、拖欠世衛組織會費並計劃大幅削減全球衛生項目撥款,無益於國際社會開展抗擊疫情合作。外交需要信譽,危機時期尤其如此。」
比爾·蓋茨2015年的TED演講
文/明日綾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