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從第一套到第五套採用過很多風景圖案,而黃山作為錦繡河山的重要象徵卻一直沒有入選。近日,筆者採訪了原中國印鈔造幣博物館館長、人民幣設計專家曲振榮,為讀者解謎釋疑。
連結
課本上的黃山。正在使用的第11套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黃山題材的文章有2篇:二年級的《黃山奇石》、三年級的《爬天都峰》。
郵票上的黃山。建國以來,我國郵政共發行黃山題材郵票6次28枚,其中2次專門發行,4次列入相關專題,最著名的是1963年發行的16枚《黃山風景》(特57)郵票。
明信片上的黃山。我國至今發行的黃山題材的郵資明信片有2種,分別是PP20《黃山松》、PP34《迎客松》。1984年以來發行的黃山題材郵資片2套,分別為1986年的YP2 《黃山風景》和1994年的YP15《黃山》。
日前,黃山風景區收到一份來自「全球網民心目中安徽最美的地方評選活動組委會」的邀請函:定於2016年12月10日舉辦「全球網民心目中安徽最美的地方」頒獎典禮,請派員參加,接受頒獎。主辦方告知,在該活動中黃山風景區以183807票的成績摘得桂冠,成為最美最受歡迎的景區。其實,幾乎每年國內外都有類似活動,黃山基本上都位居第一方陣,甚至成為「第一」「唯一」,黃山作為全國最美、世界著名的景區之一實至名歸。可以說,黃山已經成為祖國大好河山的重要代表,黃山的「身影」隨處可見。然而,不少人也有一個疑問:作為國家名片的人民幣,從第一套到第五套採用過很多風景圖案,而黃山怎麼一直沒有入選呢?最近,筆者專訪了剛退休的原中國印鈔造幣博物館館長、人民幣設計專家、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高級工藝美術師、國慶50周年紀念鈔背面圖案與主景的設計者曲振榮,他道出了人民幣與「黃山」歷史上緣慳一面而失之交臂的故事。
黃山的緣分
黃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於世,素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之稱。民國時期,黃山建設委員會成立後,掀起了一輪開發建設高潮,黃山的美譽度再度攀升。1939年,安徽省地方銀行印製的壹圓和五角紙質鈔票背面都選用了黃山送客松圖案,該鈔在全國流通。 1948年,民國政府中央銀行發行金圓券,其中伍拾圓的背面又一次採用了黃山送客松圖案。新中國成立後,1979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外匯兌換券中伍圓的背面也採用黃山送客松圖案。如今這兩樣錢幣除了錢幣收藏者之外,市面已難得一見了。而黃山送客松已於2006年枯死並伐除,現在遊客能見到的送客松,是當年的望客松更名而來。
我們現在所用的人民幣一共經歷了五次主要票面的提升和改版。其中第二套人民幣於1955年3月1日公布發行,有延安寶塔山和井岡山龍源口兩個紅色革命根據地圖案。第四套人民幣於1987年4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陸續發行,背面取材於中國的名山大川,分別為井岡山主峰、黃河壺口瀑布、珠穆朗瑪峰、長江巫峽、南海南天一柱、長城。第五套人民幣於1999年10月1日開始陸續發行,背面主景分別為人民大會堂、布達拉宮、桂林山水、長江三峽、泰山、杭州西湖。上世紀80年代評出的包括黃山在內的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已有6處入選,象徵中華民族的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已有3處入選。那麼,是什麼原因沒有讓黃山與五套人民幣結緣呢?
秘密的任務
1996年春,第五套人民幣開始進入設計階段,領導小組、專家小組經過多次醞釀,拿出了多套方案,最後定下來的方案中是包括黃山的,明確50元背面主圖為黃山風景。中國人民銀行將具體設計印製任務交給了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當時總公司下屬的北京印鈔廠、上海印鈔廠設計實力較強,於是就確定這兩個廠作為票面設計方,並作了相應分工。緊接著,兩個廠開始了設計工作。由於保密原因,第五套人民幣設計任務定為「1018工程」。按照分工,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高級工藝美術師曲振榮承擔第五套人民幣50元背面黃山組合風景的設計任務。時年40歲的曲振榮,正處於創作上最美好的年華。接到任務後,他懷著滿腔的創作激情立即投入到設計工作中。曲振榮曾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深造,並得到系主任杜大愷的賞識,1987年與1992年分別參加了山東泰安大酒店42米長的丙烯壁畫《悠悠五千年》和西安皇城賓館68米長的大型丙烯壁畫《唐宮佳麗》的繪製。在此過程中,杜老給予悉心指導,使他美術創作能力得到很大提高,鈔券設計水平有了質的飛躍。此後,曲振榮的作品先後十多次入選上海美協的各種展覽並獲獎,為他參與設計第五套人民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艱辛的創作
曲振榮對黃山是鍾愛的,而且印象非常深刻。他曾在1981年和幾位同學一起登過黃山,那時黃山還沒有建索道,上下全靠徒步,然而黃山的美景,卻讓他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壯觀的自然景色給了他前所未有的視覺衝擊。為了設計好黃山主景,1997年初,曲振榮再次來到黃山。這次來黃山時,正下著大雪,到處白皚皚一片,給大山披上了美麗的盛裝。他和同去的攝影師穿著釘鞋,對黃山風景進行認真、細緻、深入地觀察,畫速寫,拍照片……回上海後,他又找了很多黃山風光照片、圖案進行對比、篩選。經過一段時間精心考慮之後,確定了設計創作方案:以迎客松為主景,背景為天都峰,將玉屏樓「移」至天都峰的西北側,緊鄰耕耘峰。這樣的畫面實景增加,景物非常緊湊、協調。思路確定之後,緊接著的就是繪畫創作。人民幣圖案的繪畫不同於山水畫,素描要求格外細膩,繪製主景時要適當放大幾倍,提供給雕刻師雕刻。黃山風景創作和背面整面圖案的設計,曲振榮花了一個多月時間。設計稿出來後,迎客松與天都峰、玉屏峰的組合景,青山綠樹,層次分明,視覺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專家小組和領導小組的一致認可。整套設計稿上報中國人民銀行審核通過。
1997年初夏,第五套人民幣設計稿審定進入最後程序——報送正在北戴河辦公的中央領導會籤。領導們經過仔細考慮後認為,這套人民幣上所有名山大川都在祖國內地,缺少邊疆和少數民族元素。最後,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50元背面黃山風景改為西藏風景,主景圖案重新創作設計報批。
前前後後經歷整整一年半時間,曲振榮在黃山風景設計上,熬了不知多少個不眠之夜,花費了不知多少心血,「孩子」馬上就要出生了,卻不得不將這一喜悅留待將來……雖然有點遺憾,但曲振榮心裡仍感到一絲欣慰:黃山風景也算得到了一個「提名獎」吧!調整後的圖案設計任務交給曲振榮和北京印鈔廠的高級工藝美術師邸乃基,他們分別設計了50元背面布達拉宮為主景的設計稿上報審批,最終定稿為曲振榮的設計稿。
由衷的心願
曲振榮精心創作的黃山風景圖案雖然最後沒有選上,但他卻與黃山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在2013年、2014年他又兩次到黃山寫生、觀光、體驗。他表示,今後還要再上黃山,感受黃山的美景,創作更多黃山題材作品。他相信,今後的人民幣如果以名山大川為題材,黃山憑藉其享譽世界的知名度和獨特的品牌優勢,再次入選的可能性仍然比較大。曲振榮還表達了他作為一個人民幣設計專家的心願:希望祖國名山黃山保護得更好、發展得更好、宣傳得更好,人們通過更多的方式把壯麗的黃山美景帶到中國和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