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我們天天都在喝,但這5種牛奶孩子喝多了會對身體不好,你知道嗎?
只要對牛奶蛋白不過敏,都可以喝牛奶了,但喝牛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
最佳飲用時間是晚上;每天最多飲用量不要超過500ml;也不能讓孩子空腹喝牛奶;喝對了有利於身體健康,喝不對很容易會對身體產生副作用,尤其有這5種奶,再好喝也不能喝。
1.復原乳
奶粉勾兌沒營養,含有大量糖和香精媽媽們可以都沒有注意到,市場上大多數顯示「鮮牛奶」的牛奶產品,原料中都是含有復原乳的。
復原乳是把牛奶經過兩到三次高溫處理,濃縮、乾燥後成為濃縮乳或者是奶粉,然後再加入適當的水,製作成和原乳相似的乳液。
其實,還原乳就是用奶粉勾兌還原成的牛奶,營養成分極低,還含有大量糖和香精。
選巴氏殺菌的奶法律規定,巴士殺菌的牛奶不允許用復原乳,還保留了牛奶絕大部分的營養。特別提醒媽媽們,巴氏殺菌的牛奶保質期較短。
2.乳酸菌飲料
很難真正喝到「乳酸菌」活性乳酸菌飲料不是沒有乳酸菌,而是這些菌只能在2℃~6℃低溫下儲存, 而且大部分活性只能保持短短幾天,所以很多乳酸菌飲料雖然沒過保質期,但時間長了,有益菌也幾乎沒了。
冷藏儲存稍有不慎,活性乳酸菌很快就會死亡。所以如果你選擇的乳酸菌飲料生產日期不是在幾天之內,很可能孩子喝的就是「糖水」 。
含糖量超高市場上很多酸奶或者乳酸菌的包裝上都是帶有「飲料」兩個字的,但這種飲品和酸奶並不一樣。
雖然活性乳酸菌可以調節腸道菌群,但很多企業為了打造酸甜可口的味道,都會在乳酸菌飲料中加入很多糖,哪怕是低糖飲料,喝多了也會導致糖的攝入量超標。
想讓孩子多攝入腸道有益菌的話,最好的方式還是自製低糖酸奶。
3.早餐奶
早餐奶多為調味奶很多媽媽都喜歡給孩子在早上喝早餐奶,看配料表中的很多添加物,營養還挺全,而且很多商家也打出「早餐奶可以替代孩子早餐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的廣告。
但你仔細看看配料表就會知道,早餐奶大多為調味牛奶,內含很多添加劑,穀物含量也微乎其微。
還是選擇給孩子喝純牛奶,如果想加入穀物,一歲之後不易過敏的孩子,可在牛奶裡加入一些煮熟的麥片。
4.有果味的奶
果味奶添加劑最多有些孩子不怎麼喜歡喝味道淡淡的純牛奶,媽媽就會選擇給孩子買含有各種果味的牛奶。
這種奶為了口味,會將牛奶稀釋後加入大量的糖以及食用香精。這樣的牛奶熱量高於普通純牛奶,但是營養價值卻大打折扣。
無論牛奶還是酸奶,都最好給孩子選擇原味的。長期飲用色素和香精,會影響到孩子智力的發育,偶爾喝一喝沒問題,但不宜作為長期為孩子補充營養的飲品。
5.奶片
大部分奶片,其實是垃圾食品很多孩子都喜歡奶香濃鬱的奶片,媽媽們也都覺得奶片是「固體的牛奶」,不止奶片,還有一些奶酪片、酸奶幹、牛奶球等。
仔細看配料表就會發現,除了奶粉、白砂糖外,還有最可怕的植脂末 ,其中含有大量垃圾食品的標配——反式脂肪酸,不僅不利於孩子健康,還會影響智力發育 ,而且大部分的奶片中都添加了香精,食用過量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奶片怎麼選但奶片中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熱量比較高,可以用來在孩子運動之後補充能量吃一點。媽媽選購時,一定要看好配料表,要選擇不含植脂末的奶片。
孩子吃奶片一天不能超過10g ,否則不僅不容易被吸收,還會影響孩子正常吃飯。
含有四種營養優質蛋白、鈣含量、B族維生素、生理活性物質,比如乳鐵蛋白、免疫球蛋白、生物活性肽等。
色香味是這樣的好的牛奶顏色是乳白色的,聞起來乳香清淡,口感稀薄,但入口後有淡淡的奶香。
不能加熱太久給牛奶加熱時間過久,會破壞牛奶中的營養。比如牛奶中的乳糖,在高溫加熱後很容易出現乳糖焦化;鈣在長時間加熱後,也會影響人體鈣的吸收;還會降低牛奶中蛋白質的質量,使牛奶的營養價值大打折扣。
不能只和雞蛋一起飲用早餐常見的搭配還有牛奶和雞蛋。但是牛奶和雞蛋都富含高蛋白,只有碳水化合物充足下,才能被更好的吸收。
也就是說,早餐不能只吃牛奶和雞蛋,還要搭配麵包等穀類主食,才更有助於孩子吸收到營養。
不能當水喝很多人覺得牛奶營養價值高,多喝有助於身體健康,其實這是錯的。
牛奶鈣含量豐富,但它是貧鐵食品,還容易引起脹氣、影響食慾。而且,全脂牛奶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動物脂肪,還有一半的飽和脂肪酸,過多攝入不利於人體健康。每天奶製品攝入總量建議不超過500ml 。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範志紅為大家詳解,考試期間飲食該有什麼特別的準備。
1 、考試期的飲食有什麼基本原則?
考試飲食的總體原則,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主題:
——把握食品安全,不要因為飲食不當引起任何不適。
——保持思維能力,讓大腦長時間高效率地工作。
——保證夜間睡眠良好,第二天充分恢復精力。
既然知道目標,也就能夠知道考試飲食的原則所在。
首先,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任何形式的食物中毒。每年都有很多孩子因為拉肚子之類的「小毛病」而影響考試發揮。父母最好親自選購食物,為孩子製作三餐,不要帶孩子外出吃「大餐」,因為夏天的餐館食物並不那麼值得信任,特別是涼菜和豆製品,微生物不合格的比例非常高。
另一方面,食物的選擇,烹調的方法,要按照孩子的體質而定。如果孩子胃酸分泌少,日常比較怕冷,就要少吃冷飲和涼菜,減少腹脹腹瀉的風險。如果孩子消化不好,胃動力差,就不要給他吃油膩煎炸食品;如果孩子容易長包長痘,就要吃得清淡一些,少吃一些魚肉食物,也不要吃很甜和很鹹的食物。凡是有可能發生食物過敏的食物,或者可能引起胃腸不適的食物,都應當非常慎重。比如孩子日常吃蝦蟹會引起不適,這時候千萬不要用這些食物來惹麻煩。
其次,就是要供應那些能夠穩定血糖、B族維生素含量又高的食物。食物不要完全精白細軟,因為這樣的食物餐後血糖波動太大,不利於長時間的腦力活動。在主食中配合一些五穀雜糧,配著主食吃點堅果雜豆、蛋類和肉類,可以提供大量的B族維生素,它們是考生高效思維所必需的因素。同時,這樣比較均衡的飲食還能延緩餐後血糖反應,讓大腦在三小時內有持續穩定的能量供應。
很多人認為,全谷雜豆一定很難消化,這話卻未必正確。除了黃大豆、黑大豆之外,日常吃的芸豆、豌豆、蠶豆、紅小豆等,少量放一點在粥裡飯裡,只要煮蒸到位,口感都很面軟,是不會發生脹氣的。它們的特點是消化速度緩慢,其中的葡萄糖緩慢釋放出來,特別有利於餐後長時間維持精力。比如說,原來吃白米飯,現在改成添加紅小豆、燕麥、小米的大米飯,吃完了之後,能維持更長時間的飽感,餐後精力也更足。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沒有電壓力鍋,雜豆需要提前冰箱裡泡過,並煮到半熟再放到飯鍋裡和大米小米一起煮,而且煮雜糧飯的時候也需要多加一點水,讓纖維充分吸水變軟。
最後,為了保證高效的複習和良好的睡眠,晚餐吃七八成飽即可,主食略減量,多吃綠葉蔬菜,肉類不過多,烹調不油膩,以便餐後不會昏昏欲睡,夜間不至於影響睡眠。如果晚餐不足,9點可以進少量夜宵,之後最好不要再吃東西,否則會影響睡眠質量。
2 、我現在挺重視給孩子吃早餐的,可是早餐吃什麼好呢?
早餐中,如果澱粉食物、高蛋白質食物和蔬菜水果三類食物齊備,就是合格的早餐了。如果再加上一小把堅果仁,就是優質的早餐了。至於早餐是中式還是西式,並不那麼講究,只要營養充足又能吃得舒服就可以。
比如說,一個切片烤的全麥饅頭(或麵包也可),幾片醬牛肉,一碟芹菜丁拌核桃仁,一碗牛奶燕麥粥,再加半碗櫻桃番茄。這樣營養全面的早餐很適合於考生。因為孩子從吃完早飯到考試結束,通常都需要3小時以上的時間,甚至更久,如果早餐馬馬虎虎,就難以保證幾個小時之內穩定發揮高度的思維效率。
又比如說,吃一兩個菜肉包子,一碗燕麥片小米粥,一隻水煮蛋,一碟五香煮花生,就是很好的早餐了。粥可以換成湯麵,比如番茄蘑菇雞蛋湯麵;包子可以換成雞蛋蔬菜煎餅,雞蛋可以換成豆製品或熟肉,蔬菜水果可以按喜好調整。
3 、聽說生食品維生素最豐富,是不是蔬菜吃生的最有利於腦力?
不一定。蔬菜生吃有利於保存維生素C和葉酸,但不必所有蔬菜都追求生吃。因為考試期間最要緊的是飲食衛生,生吃蔬菜對衛生要求更高,熟食比較安全。同時,有部分考生平日不習慣於吃生蔬菜,或者吃生冷食物容易腹脹腹瀉,這些情況就應當以溫熱食物為主。把菜做熟了吃,只要烹調不過度,菜烹調得不過分軟爛,不用煎炸方法,也能得到蔬菜中的大部分維生素。
4、 孩子晚上複習到很晚,加點什麼夜宵好啊?
按理說,考試之前一周應當充分休息,恢復體力,不必熬夜準備,每天10點休息,也就不用吃夜宵了。睡眠不足會嚴重妨礙大腦思維能力,臨陣磨槍的方式效果極差,殊不可取。
如果一定要學習到11點以後,或者確實睡不著,準備一些夜宵是必要的,但不是半夜吃,而是晚上9點左右吃。同時,夜宵要容易消化,不給胃腸帶來負擔,不影響夜間休息,如小米粥、藕粉糊、稀湯麵、牛奶、酸奶等為好。不要在夜間吃烤肉串之類食物,睡前一小時不要吃東西。
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事項,就是考試期間不要用濃茶、咖啡和提神飲料來增強精力。咖啡因雖然能讓人暫時不困,但是會消耗更多的營養素,並影響夜間的睡眠質量。它讓人不能及時感覺到疲勞的信號,身體也就不能及時地休整,最終反而不利於精力的恢復,從而影響到第二天的考試發揮。
5、 聽說海鮮類和核桃含有omega-3脂肪酸,對腦子最好,是不是多吃海鮮有幫助?
不一定。海鮮類食物高蛋白、低脂肪,含有omega-3脂肪酸,是大腦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人類的大腦細胞增殖在幼年時已經完成,成年後補充大量omega-3脂肪酸並不會讓大腦細胞有什麼明顯變化。對於平日很少吃海鮮的孩子來說,突然多吃海鮮,有可能引起胃腸不適,甚至有部分孩子對某些海鮮食品有過敏現象。
對於內地來說,海鮮類食物的新鮮度不足,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險較大。另一方面,海鮮類食品汙染問題較為突出,會增加人體的解毒負擔。因此,如果不是沿海地區,不建議考生多吃海鮮。
核桃也一樣,不可能在短期發揮「補腦」的效果,喝核桃做的甜飲料更加有害無益。每天吃兩三個核桃是有利於健康的,但這種效果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表現出來。考試之前絕不可能通過吃保健品或某種神奇食品方式來提高成績,最多就是一種心理安慰罷了。
6 、高考時想給孩子進補,什麼益智的啊,補氣的啊,有用嗎?
不建議考試前突擊進補。青少年正處於旺盛的生長發育當中,不像中老年人那樣需要補氣之類的補品。如果沒有專業人員指導,補錯了反而引起麻煩。吃各種所謂的益智營養品,都不會對智商有什麼明顯影響,因為大腦神經系統已經在幼年完成了發育,以後的主要問題是如何開發利用。只要基本營養需求能夠滿足,大腦能量供應充足,就能發揮智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吃這些營養品是一種精神安慰。
打點滴補葡萄糖白蛋白之類,更加是無稽之談。靜脈輸液風險很大,萬萬不可採取這種有害無益的措施。不要總想著投機取巧,不要總想著奇蹟發生。考生能身心舒適心情平和,最大限度地發揮平日的水平,就是最大的勝利。
由於考試前精神壓力比較大,如果平日飲食不是非常滿意,適當服用複合維生素或400毫克以內鈣片是可以考慮的。注意按照推薦劑量來吃,不要隨意多吃,因為有些營養成分過多攝入反而不利健康。
7、 平日餐桌平淡,高考時又不知道該吃點什麼新鮮東西,有什麼建議?
不用這樣煩惱。如果平日飲食平淡,考試期間突然做很多不一樣的食品,在無形中會加大考生的壓力。其實高考也好,中考也好,不過是一次考試而已。既然平日都能考好,這次只要正常發揮就可以了。家人只需考慮在食物多樣化方面適當改善即可,不要引入平日沒有吃過的很多新食物。因為新食物可能會讓孩子分心,增大壓力,而且因為平日沒吃過,還可能存在過敏、不耐受、胃腸不適等問題隱患。
比如說,有些人感覺大蝦是高級食品,就大量做給孩子吃,結果孩子胃腸不適應發生腹瀉,這就得不償失了。甚至有的孩子會對蝦蟹過敏。豆子也是一樣,平日不吃的孩子突然大量食用,可能引起脹氣,妨礙臨場發揮。如果實在要做點新鮮花樣慰勞孩子,不妨等到考試之後。
8、 能不能推薦幾種人人能吃的、對考試有幫助的應考食物?
只要合乎考生的體質,考試期什麼都能吃。如果一定要推薦,那麼推薦酸奶、豆腐、各種綠葉蔬菜、小米、糙米、百合、蓮子等雜糧。
酸奶富含B族維生素,對思維是有益的;同時富含鈣,有利於平緩情緒;它容易消化吸收,其中的乳酸有利於減少胃腸道感染的危險。
豆腐也富含鈣,同時含有大豆中的豐富卵磷脂,卵磷脂在人體中可以作為神經遞質乙醯膽鹼的原料物質,對維持記憶力有好處。
青菜富含維生素C、鈣、鎂和膳食纖維,能幫助預防便秘,還有助於抵抗壓力。
小米和糙米含有B族維生素,有利於避免抑鬱和沮喪的情緒,同時糙米中的gamma-氨基丁酸有利於心情安定。百合、蓮子等食材富含膳食纖維和低聚糖,又不難消化,是很好的夜宵食材,和糙米一起煮粥,清爽又好喝,有利於平緩情緒。
這些食物基本上沒有過敏問題和不耐受問題,絕大多數人能吃,到處都能買到。不過我還是忠告各位家長,淡定一些,按平日生活節奏和飲食內容供應就好。越淡化高考,孩子的壓力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