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又是相對公平的戰場
1、股市中沒有人情往來
現代社會,有多少人厭倦工作中的虛情假意,人情往來。
而炒股則不同,完全可以撕掉偽裝的面具,一個人大門緊閉,一頭鑽進股市;
2、股市中沒有家事出身
對於有工作經驗和生活閱歷的人來說,這點深有體會。其實,很多人最開始投身股市的原因就在於此;
工作中由於機遇或者家庭出身的原因,遇到難以突破的瓶頸,便寄希望於炒股進行一搏。
3、股市只有賺和虧
對於這點很多人可能不同意,認為股市中存在不少見不得人的勾當。
雖然這點不可否認,但是試問各行各業哪一行又不是如此呢?
小資金的學習者,在不敗階段,就已經學會了如何和自己的情緒打交道,在小資金微利階段,學會各個環節如何組合,在暴利階段學會如何把組合發揮出最大效率。
而對機構培養出來的人來說,這些都需要重新開始學。交易是個系統,系統裡的一個環節變化了,其他環節也需要跟著變化。
如果沒有空杯心態,自以為自己有賺錢的方法,那麼當年的戰績會成為自己進步的最大障礙。市場時刻在消滅自大的人。
低量柱
低量柱是很容易被忽視的一種量柱,但是其預測價值往往令所有的量柱望塵莫及。
一個普遍規律:在任何一個階段,只要形成低量柱,其後面的走勢一定是上升的;
凡是低量柱的位置,肯定是「回升」的始點,也就是說,低量柱肯定處於「拐頭向上的前夜」。
圖中有ABCDEFGHJMLN共12根低量柱,也分別對應了12跟低量柱,請對準這12根低量柱看看;
凡是低量柱對應的地方,都是「回升的前夜」,用行話來說,這裡都是由跌轉升的「臨界點」。
上圖中僅僅用黑色箭頭標註的K點出現低量柱之後,股價並未出現明顯回升,整個階段一個出現13個低量柱;
按照13比1的比例計算,低量柱預測底部的準確率可以說是驚人的。
第一,測試階段性的底部。
任何股票的漲幅不可能一飛沖天.在其拉升和打壓的過程中,必然有一個被市場所能接受的最低點,必然有一個雙方拼搏後的平衡點;
而這個最低點和平衡點的重要標誌就是「低量柱」。
第二,測試攻防線的撐力
任何主莊都期望自己的黃金柱具有強大的撐力,但是由於市場的複雜性和人氣的浮動性,黃金線的撐力不可能一成不變;
為了檢測這個撐力的有效性,必須經過反覆確認.確認的最佳方式就是用「休克療法」測試其黃金線的撐力,可見「低量柱」又具有「支撐柱」的意義。
第三,測試臨界點的時空
反攻時機的確認是莊家最頭痛的一個課題,反攻早了不行,反攻晚了也不行,為了測試這個時點,許多莊家費盡心思;
但是通過多種試驗,最好的方式就是「休克療法」放任自流,以階段性「低址柱」的出現為最佳時點。
可見「低量柱」又具有「反攻柱」的市場意義。
「杯口量」
在股價上升途中的短暫回調或在上升途中的整理時期,成交量突然放大,接著急劇萎縮至一半以下,之後再次放大,量柱形如一個杯子,稱為「杯口量」。
(1)杯口量持續時間通常為三至五個交易日;
(2)整體呈現「大量一小量一大量」的形式,且兩邊的大量幾乎相等;
(3)中間的小量必須為最大量的一半或者以下;
(4)兩邊大量為陽線成交量,中間小量陰陽不限;
(5)中間小量可以是急劇縮量,有時也可以是逐漸縮量。
先看A處的杯口量,此形態由六支量柱構成,這不是含暴漲因子的杯口量,是一個無意義的杯口量。
原因有二:其一,第一支量柱為陰線;其二,K線並沒有構成「兩邊高、中間低」的形態。
再看B處的杯口量,此形態由七支量柱構成,兩邊都是大陽線量柱,中間三支是小陰線量柱。
但是K線並不配合——K線幾乎在同一水平價位,不是「兩邊高、中間低」的形態。
再看C處的杯口量,此形態由八支量柱構成,兩邊都是大陽線成交量,中間兩支陽線小成交量柱只有兩邊大量柱的一半。
K線也呈現「兩邊高、中間低」的形態,所以這是一個標準的杯口量,含有暴漲因子。
以其所處的位置看,它剛發生在反彈的初期,漲放量、跌縮量配合良好,故可以預計今後股價將繼續上漲。
最後看D處的杯口量,成交量與K線形態走勢一致,且處於上升的初期,含有暴漲因子。
打壓挖坑試盤
在回調至60日線附近之後猛烈打擊,快速擊穿60日線;
但是在打壓的過程中量能卻是大幅萎縮的,隨後快速收回60日線,明顯的挖坑走勢,挖坑結束後股價連續上漲。
主力資金吸籌時通常會先試盤,試盤就是主力資金利用手中的籌碼和資金對盤口進行試探性進攻,通過試盤查看股票的籌碼分布情況和場外資金的動向,為自己的下一步行動指明方向。
試盤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從方向上來分,本質上只有打壓試盤和拉高試盤兩種情況,前者是測試壓力位,後者是測試支撐位。
打壓試盤是主力資金通過把股價向下打壓,可以查看市場跟風的拋盤有多少;
測試市場籌碼的穩定程度及持股者的信心和容忍度,同時也可以測試出市場的承接力量有多大,看出有無機構或大戶進場等狀況。
拉高試盤是主力資金將股價拉升到某一高位之後再放任其發展,以此來測試市場接單和拋單的狀況。
如果拋盤較多則表示外部浮籌較多,籌碼不穩定;若是接單多拋單也多,則說明浮動籌碼不穩定但市場看好者眾多。
了錢而捨不得離開市場的人,終究會將自己手頭的利潤全部吐回去,糟糕的操盤甚至會虧掉老本。
只要市場開盤就一直都有股票的人,是最不會做股票的人。
我們應該明白,休息也是投資策略的一種,做交易肯定也是要待時而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