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跟攝影朋友們一起到河南省洛陽老君山攝影採風,當晚住在山頂,第二天天不亮就裹著被子等待日出,印象特別深刻。
其他遊客也有裹著被子登山的,正在沿著山路石階下山。當天早上非常遺憾,雲層很厚,沒有拍到日出美景,不過遺憾中有驚喜,隨後,厚厚的雲層漸漸變得稀薄,霧氣也散了,之後的景色還是非常漂亮的。
陡峭的山階沿著山坡而上,山峰直聳雲端,似乎伸伸手就能抓到雲彩。
老君山,原名景室山,位於十三朝古都洛陽的欒川縣縣城東南三千米處,八百裡伏牛山脈的主峰,海拔2297米。
老君山有兩千多年道教文化歷史,東周時期,因「守藏室史」李耳(著名的「老子」)到此歸隱修煉,被道教尊為太上老君,北魏時在山中建廟紀念,唐貞觀年間受到皇封,修建「鐵頂老君廟」,唐太宗賜名為「老君山」,沿襲至今,成為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
這裡的植被覆蓋很不錯,一路拾階而上,一般都有樹木,不會太曬。不過,即便是春季已經變暖的情況下,建議要多帶保暖衣物。因為早晚的溫差還是比較大的,中午比較熱,晚上在山上很冷。
老君山金頂道教建築群依託山頂建築,主要包括老君廟、道德府、五母金殿、亮寶臺、玉皇頂、鐘鼓樓、南天門、朝陽洞、大道院、神道天橋、迴廊等,全部採用明清皇家宮殿式建築形式,特別是金殿、亮寶臺、玉皇頂三座金頂打造,成為老君山道觀群的亮點。
十裡畫屏:洛陽老君山峰林景觀,如刀劈斧削,犬牙交錯,披綠掛紅,雄偉壯觀,多姿多彩。
提別提醒朋友們的是,到老君山頂有兩個索道,第一個索道建議乘坐,海拔較低,周圍風景看不到。第二個索道建議不要做,步行最佳,可以一邊上山,一邊看風景。圖片為通向山頂的人工棧道。
以上圖片均由《圖集說事》原創拍攝,看見鄉土,記住鄉愁,歡迎關注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