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疆域
(第1課時)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八年級地理上冊(人教版)第一單元從世界看中國 課題1《疆域》中的內容。本節課主要探討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教材首先呈現出我國的所處地理位置,其次利用更多的相關圖片讓同學看圖學習,最後總結出我國地理位置優越性的一般思路。
【學情分析】
學生在七年級上冊的第一章第一節中學習了如何認識地球和地球儀還有第三節中如何認識地圖,對於看圖學習有一定基礎。七年級下冊第一章學習了亞洲的位置和範圍,讓學生舉一反三的學習中國的地理位置。有了之前的學習基礎學生學習起來更容易,了解我國疆域的大體思路,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設計思想】
本節課首先通過聽歌曲《歌唱祖國》,激發學生的民族歸屬感和學習欲望,引導學生思考我國的地理位置,通過同學的互相交流及教師的引導,層層遞進、逐步得出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在此過程中也讓學生體驗到自主式學習的樂趣,讓學生用科學的眼光看待世界,並教會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客觀認識世界。
本節課主要採用比較式的討論教學,使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不僅掌握相關的地理知識,並總結出我國地理位置的特點的一般方法,並在學習中學會自主思考的基本方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半球位置、經度位置、海陸位置。
2.通過看圖比較學習說出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3.知道我國的面積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學會在亞洲地圖上查閱我國位置、陸上臨國、海疆與瀕臨的海洋及海上臨國。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多媒體和閱讀課本,讓學生指出我國的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地圖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
2.正確表述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3.通過進行比較、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學習我國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遼闊的疆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並進行熱愛祖國、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的思想教育。
2.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分析思考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中國的地理位置特點及優越性。
教學難點:形成對我國地理位置的空間想像力。
【教學方法】
比較與討論法、合作學習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