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史上15位傑出女性攝影師,一個比一個厲害

2020-12-25 騰訊網

和歷史上許多事件一樣,攝影曾一度被認為是男性的專屬領域。但是,一些有著強大信念和熱情的女性攝影師,不僅使攝影從刻板印象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更讓它在藝術領域達到了更高的境界。

今天,我們很榮幸為大家介紹其中15位傑出代表。

Annie Leibovitz

安妮·萊博維茨(Annie Leibovitz)1949年出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1969年在舊金山藝術學院求學時,開始為《滾石》雜誌工作,後成為雜誌的首席攝影師。1983年,她離開《滾石》,到《名利場》任首席攝影師。

△ Annie Leibovitz

她在舊金山藝術學院求學期間,受到了像羅伯特·弗蘭克和亨利·卡蒂爾·布雷森這類在紀實領域十分出名的攝影師的影響。另外,她還與作家蘇珊·桑塔格建立了友好關係。

△ Annie Leibovitz

她是世界上報酬最高的攝影師之一,也是第一個在美國史密森學會國家畫廊舉辦攝影展的女性攝影師。萊博維茨以獨特的人像攝影風格聞名於世,被評論家們稱為"攝影師中的左拉"。她曾三度入圍《美國攝影》評選的"100位在攝影領域有重要影響的人",被美國國會圖書館授予"當代傳奇獎"。其作品在世界各地巡迴展出,出版的畫冊有《女性》《美國音樂》等。除名人肖像外,她也拍攝戰爭題材,如戰火中的女性、波士尼亞塞拉耶佛和盧安達等地的軍事衝突等。

Berenice Abbott

貝倫尼斯·阿博特 (Berenice Abbott),美國攝影師,因拍攝20世紀30年代黑白紐約街頭影像而為人所知。阿博特出生於俄亥俄州,於1923年開始拍攝。1923年到1925年間,她在巴黎擔任攝影師曼·雷的助手,這期間她為許多20世紀20年代較著名的文學家和藝術家拍攝人物肖像。

△ Berenice Abbott

1925,她發現了尤金·阿傑的攝影作品,並幫助他在國際影像領域獲得認同。不幸的是,在阿傑出名後很久,阿博特的攝影作品才受到大眾的承認。

△ Berenice Abbott

1929年,阿博特開始用大畫幅相機紀錄紐約,並於1939年出版了《改變紐約》(Changing New York)一書。

Cindy Sherman

辛蒂·舍曼(Cindy Sherman)是一位美國女攝影師、藝術家、電影導演。她出生於新澤西州,以富有創意的自拍照聞名於世。她的名字常和「女權主義」一起被提起,但她本人不自稱為女權主義者。

△Untitled Film Stills Cindy Sherman

舍曼擅長以自己為主角拍攝,她會設計各類場景和服裝,出現在一系列作品中。有時候,她會刻意女扮男裝,企圖顛覆固有認知中的性別印象。她的作品常有著過度飽和的色彩,無意識的表情,以及舞臺般的燈光。

△Untitled Film Stills Cindy Sherman

創作與於1977至1980年的《無題電影劇照》(Complete Untitled Film Stills)是被公認的她的代表作品。在69幅作品中,舍曼扮演了各類電影女星。此作品於1997年由歌手麥當娜全額贊助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重新展出。

Diane Arbus

黛安·阿布斯(Diane Arbus),美國女攝影師,出生於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名聲鼎盛時期時期突然自殺的她是攝影史上最著名,也最富爭議的攝影師之一。1960年前後,Diane開始關注社會邊緣人群。她常與陌生人交流,甚至跟他們回家,拍下他們的紋身、傷疤和秘密。

△ Diane Arbus

1967年,阿布斯入選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攝影展《New Documents》。這次展覽後,阿布斯在獲得關注的同時也承受了巨大的輿論壓力。1972年,她去世後出版的攝影集《Diane Arbus: An Aperture Monograph》是攝影史上最為暢銷的著作之一,直至今天仍在不斷重印。

△ Diane Arbus

Dorothea Lange

多羅西婭·蘭格(Dorothea Lange),是20世紀美國傑出的紀實攝影師,代表作有《移居的母親》《等待救濟的人》等。蘭格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因童年患小兒麻痺症而終生殘疾。

△Dorothea Lange

20歲時,一個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人像攝影家諾德·金瑟。金瑟被蘭格的真誠所感動,答應教她學習攝影,並送給她一臺照相機,這是蘭格一生中的第一臺相機。1919年,蘭格建立了自己的攝影工作室。1935年,她成為農業安全局的一名攝影師。

△Migrant Mother Dorothea Lange

蘭格以其反映美國大蕭條時期的紀實作品為人所知。從她的作品中,人們可以感受到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有評論家寫道:「蘭格以其富有創造的影像,反映了受辱和受壓狀態下的人物形象。」

Francesca Woodman

弗朗西斯卡·伍德曼(Francesca Woodman),1958年出生於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畢業於羅德島設計學院,後在紐約和義大利生活,1981年自殺。伍德曼喜歡通過運動或長時間曝光的方式使人物面孔與環境融為一體。

△ Francesca Woodman

個人攝影集《某些無秩序的內在幾何》(Some Disordered Interior Geometries)出版後不久,伍德曼便跳樓自殺了。她在作品裡表達自己長時間沉湎於個人感受和幽閉空間的憂鬱與內向。這是一部寫著寂寞、孤傲、破碎、超時空、甚至死亡氣息的影像詩篇。

△ Francesca Woodman

Gerda Taro

姬達·塔羅(Gerda Taro)被視作第一位戰地女攝影記者,是著名攝影師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的女朋友。塔羅小時候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舉家逃離德國。之後在巴黎遇到了來自匈牙利的攝影記者,後來大名鼎鼎的羅伯特·卡帕。

△ Gerda Taro

通曉五國語言、受過良好教育的姬達·塔羅,在跟隨卡帕做攝影助手的過程中,很快便上手了。

△ Gerda Taro

塔羅是個典型的獨立女性,她不像一般熱戀中的女生一樣去黏著男朋友,反而青出於藍地把自己的個人風格注入男友教導的攝影中,並且勇敢地走向前線,紀錄戰爭。

Helen Levitt

海倫·萊維特(Helen Levitt),美國街頭攝影師,因為作品廣受推崇而個人行事極其低調,她被譽為當時「最著名和最不為人知的攝影師」。萊維特從六十年代開始拍攝彩色照片,是彩色攝影和彩色街頭攝影的先驅。她善於利用自然光,攝影風格渾然天成。

△ Helen Levitt

萊維特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紐約的黑人住宅區和下東城地區拍攝的。她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拍攝的作品以黑白為主,那時候她拍得最多的是街頭的孩子,以至於很多人都認為萊維特很喜歡孩子,但事實上只是「孩子們出現在了街上,而她恰巧也在」。

六十年代後,她開始拍攝彩色照片,甚至一度投身於電影製作,但紐約的街頭風貌是她亙古不變的主題。她被布列松視作「紐約街頭女王」。

△ Helen Levitt

Imogen Cunningham

伊莫金·坎寧安(Imogen Cunningham)是純影派攝影風格中當之無愧的代表。75年的拍攝生涯,使她的藝術造詣如火純青,她的許多作品已經成為攝影藝術的範本。

△ Imogen Cunningham

坎寧安曾師從美國攝影大師愛德華·寇蒂茲,在德國留學期間又為奧古斯特·桑德做過助手。完整而系統的專業理論學習與豐富的藝術實踐,鑄就了她嚴謹的攝影態度和深厚的藝術功底。師承兩位泰鬥級人像攝影大師,坎寧安在人像攝影方面也頗有成就。她的人像、花卉攝影為世界攝影美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影響了整個世界攝影的發展。

△ Imogen Cunningham

1920年至1940年,是坎寧安藝術創作的巔峰時期,大部分高品質的代表作品都創作於這一時期,特別是她的花卉攝影。她用精妙絕倫的光影變化來表達花卉細膩的質感,傳達著每一朵花卉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品質。坎寧安曾說過:「如果一張肖像真的很好,它永遠都是好的。」的確,她做到了。

Margaret Bourke-White

瑪格麗特·布爾克·懷特(Margaret Bourke-White)的作品已成為北美新聞攝影界的範例。1930年,她在從《財富》雜誌獲得了人生第一筆佣金。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她作為戰地記者拍攝記錄了殘酷的戰爭現實。1946年移居印度後,為爭取印度教的解放,她拍攝了著名作品《齋日裡的甘地》,令人印象深刻。

△Ghandi and the Spinning Wheel Margaret Bourke-White

懷特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般的經歷,她幾番出生入死,執意追求轟轟烈烈的生活。在紀錄歷史的同時,她自己也成為一個歷史人物。好萊塢曾以她的經歷為素材拍攝了故事片《救生艇》。

Mary Ellen Mark

瑪麗·埃倫·馬克(Mary Ellen Mark)是一位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女攝影師,她1941年出生,從9歲就開始攝影。1962年,她畢業於繪畫與藝術專業,1967年搬到紐約擔任攝影記者,1969年開始進入電影行業,參與劇照拍攝工作。

△ Mary Ellen Mark

她是一位特殊的劇照師,為100多部電影拍攝了上千幅幕後作品,從60年代的《愛情神話》,70年代的《現代啟示錄》《飛越瘋人院》,到《紅磨坊》《通天塔》《理髮師陶德》等等。

△ Mary Ellen Mark

在過去的40多年裡,她拍攝了許多電影幕後的名人照片,作品經常出現在各大媒體上。

Sally Mann

莎莉·曼恩(Sally Mann)是當代最炙手可熱的攝影師之一。自從她於1992年春天在紐約虎克.夫律德門藝廊展出了以一子二女為拍攝對象的照片,並出版攝影集《親密家庭》後,便成為了關注和爭議的焦點。曼恩以優秀的攝影技巧捕捉子女的暑期生活,但由於其中出現的兒童裸體,以及夾雜的受傷或意外的描繪,被解讀為暴力的影射。

△ Sally Mann

曼恩對展現某個重大的時刻不感興趣,她通過營造古老而靜止的畫面來傳達一種「詩意的氛圍」。在《南方以南》中,土地成為一種抽象的概念,在《親密家庭》中,她表達的是子女成長的理想狀態。

△ Sally Mann

為了達到懷舊的效果,曼恩選取了老式相機和暖色調相紙,使畫面呈現出柔焦畫意,無論是人物還是風景都被包裹在朦朧的暗角和陰影之中。

Susan Meiselas

蘇珊·梅塞拉斯(Susan Meiselas)是美國女攝影師,她出生於1948年,1976年加入瑪格南圖片社,並從那時起成為自由職業攝影師。

△Molotov Man Susan Meiselas

她在1972年到1975年間跟隨美國一民間脫衣舞女大蓬車表演隊進行拍攝,記錄並反映了這一群體女性的生活與工作。而後,她又以自己在尼加拉瓜內戰爆發前拍攝的照片走入人們的視野。

△Carnival Strippers Susan Meiselas

Tina Modotti

雖然蒂娜·莫多堤(Tina Modotti)出生在義大利,但她的生活和攝影都與她在墨西哥度過的時光有關。她的照片傳達了她對墨西哥文化的敏感,同時反映了她政治思想的演變。她沉浸在前衛的墨西哥景色中,創造了一個關於革命後國家文化和政治的重要攝影檔案。許多人認為,莫多堤試圖通過給美學和政治以絕對的平等來平衡兩者。

△ Tina Modotti

△Worker’s Parade Tina Modotti

Vivian Maier

薇薇安·梅耶(Vivian Maier)並不像我們列表中的其他女性那樣被稱為攝影師。相反,她作為保姆工作了40年。但她在閒暇時間會帶著相機四處走動,在街上追尋和收集片段。她一生中拍攝了15萬餘張照片,並用她的作品重寫了街頭攝影的歷史。

△ Vivian Maier

由於從未公開過影像作品,因此直到她去世,這些圖片沒有被出版。直到2007年,芝加哥當地歷史學家約翰·馬魯夫發現了她的大量底片並開始整理,她的作品才逐漸登上美國甚至義大利、阿根廷等地的媒體。

△ Vivian Maier

2010年,她的作品開始在芝加哥展出,她成為了攝影圈中的熱門人物,並被認為是美國當代最重要的街頭攝影師之一。2013年,馬魯夫和查理·西斯科爾共同執導了一部紀錄片:《尋找薇薇安·邁爾》(Finding Vivian Maier),這部影片於2014年3月底在美國的各大影院上映。

進攝影群,加小編WX:sheying2211朋友圈每天都有攝影乾貨、教程。

相關焦點

  • 看展覽|30位30歲以下的女性攝影師線上展
    無論我們承認與否,攝影是一個由男性主導的領域,當『注視』是一種男性舉動,『被注視』的是女性時,女性所扮演的僅是一個因外表而被『觀看』的人。攝影作為西方社會傳統性別角色的一面鏡子,如果一位女性攝影師,抓住了一直在她眼前的工具,以女性的視角『觀看』這個世界,而不是投以柔和,無聲的一瞥,被男性凝視是什麼樣的?
  • 國內十大知名攝影師,2020年四川十大著名攝影師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畢竟是是2020年了,所以說十大攝影師也應該發生變化了:第一位:北京女性優秀攝影師—陳漫陳漫,中國有名的女性時尚攝影師,服務多位藝人,出生於北京,居住在北京,大學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作品大氣時尚,曾經給範冰冰,劉德華,張學友,湯唯等藝人拍照,獲得極好的藝術口碑。
  • 她們是冰球界最傑出的25位女性(Top 11-15)
    如今的冰球界中,定義一個厲害的女人可以指代很多方面。她可以是一個衝鋒陷陣的球員,滑行迅速射門精準,也可以是一個坐在辦公室中,果斷做出決定的管理層,或者是提供實時比賽播報的主播。這裡的厲害可以指代很多方面,不過她們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她們都能夠把人們聚集起來,並共同為未來的冰球事業的進步做出貢獻。
  • 全球攝影史上,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攝影師及其攝影作品?
    「 一個真正的攝影師 像真正的詩人或真正的畫家那樣少見 ——簡·考克多 」 世界攝影史上有很多優秀的攝影師,這次想推薦幾個 提及較少、有著強烈個人風格 同時我自己很喜歡的攝影藝術家。
  • 侯登科紀實攝影獎揭曉 三位攝影師獲大獎
    通過第一輪投票一共有27位攝影師進入了評委視野,這一輪的入圍名單是(不分名次):李政德、董立新、馮海軍、佔有兵、鄭川、歐陽世忠、薛源、扎西羅丹、李偉、徐慧芳、邢志昊、朱建新、李紀霖、黎明、陳文、賈錦新、王晴、蘇傑浩、唐浩武、華偉城、王遠凌、採秋陽、慄陽、楊忠民、宋浩然、欒勝傑、鄭福利。
  • 2018集美·阿爾勒Madame Figaro女性攝影師獎
    「以先鋒攝影,為女性藝術發聲」,2018年11月24日,2018集美•阿爾勒-Madame Figaro女性攝影師獎在廈門揭曉。38年來,Madame Figaro雜誌一直與世界上最優秀的攝影師們攜手合作,並且不僅限於時尚系列。2017年起,Madame Figaro中文版在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節季創立了集美·阿爾勒-Madame Figaro女性攝影師獎,致力於表彰與鼓勵當年度參與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的優秀女性攝影師。
  • 作為攝影師你不得不認識的世界27位著名風景攝影大師
    安塞爾·亞當斯安塞爾·亞當斯(Ansel Adams)是風景攝影之王。他擅長於黑白風景攝影。他還是一個環保主義者,熱情地拍攝大自然的照片。安塞爾·亞當斯(Ansel Adams)的照片充滿清晰度和對比度。
  • 攝影師是如何提升攝影審美的,攝影小白必讀
    你第一次對攝影拍攝感興趣是什麼時候?你人生的擁有第一臺相機是什麼時候呢?經常會有朋友跟西安攝影培訓的小編說,感覺自己拍了很久了但是總是感覺自己的作品缺點什麼!經常也會聽到喜歡攝影但是還沒學習朋友說自己沒有審美,學不會攝影!
  • 一般的攝影師一個月的工資是多少?學攝影如何選擇學校?
    一般的攝影師一個月的工資是多少?學攝影如何選擇學校?我們所說的普通攝影師,是指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雖然會攝影,但由於缺乏經驗,拍攝出的作品並不能達到高水平,所以用人單位不會花太高的費用僱普通攝影師。但由於攝影人才相對短缺,像普通攝影師的月工資相對也不低,比如一般可以拿到3000-5000元左右。學攝影如何選擇學校?看老師的能力,攝影學校的老師能力是參差不齊的,特別是一些非正規的攝影學校,聘請老師因能力差,選擇這樣的學校學攝影專業是不合適的。
  • 全球150位攝影師、150幅攝影藝術精品獻禮加拿大建國150周年
    2017年6月15日,全球華人攝影聯合會(GCPA)與加拿大國際攝影協會(CIPA)、環球傳媒集團共同宣布:第一屆全球華人攝影藝術大展,將於2017年6月30日下午2點,在溫哥華力邦美術館隆重舉行,來自全球150位華人攝影師的150幅攝影藝術作品,前所未有地為即將到來的加拿大建國
  • PHmuseum公布女性攝影師獎,攝影師蘿拉·坦塔維獲獎
    原創 光圈x晟怡 Aperturist光圈 收錄於話題#藝術33#光圈33近日,當代著名攝影機構PHmuseum公布了今年女性攝影師獎的獲獎名單,剛獲2020尤金·史密斯攝影獎的埃及攝影師蘿拉·坦塔維再獲大獎,除了5000英鎊的獎勵,她還將參展今年Photo Vogue攝影節。
  • 攝影的意義——一個並不資深的攝影師燒錢玩攝影的經歷(一)
    曾經大學的我,天真浪漫以為攝影就是拿著相機這拍拍那拍拍,輕鬆幹著有興趣又能掙錢的事情。可是後來畢了業,還是沒能隨了願,步入社會都是為了生活,所以我的願望又擱淺了,就這樣一直到結了婚,攝影又提上日程,媳婦也說隨你吧,想幹就幹。
  • 攝影O2O平臺月亮盒子上線 多位知名攝影師入駐
    攝影O2O平臺月亮盒子上線 多位知名攝影師入駐【TechWeb報導】4月16日消息,攝影O2O平臺月亮盒子宣布今日正式上線,同期其商業精英肖像展也在3W咖啡展出。由業內知名商業攝影師夏高強創辦,主打中高端攝影消費群體,以傳統收費1/4乃至1/5的價格提供個性化的攝影服務。「目前攝影行業現狀混亂,大部分的攝影從業人員的工作時間處於隨機分布狀態,工作量處於非常不健康的極端狀態,獨立攝影師非常缺乏安全感,業務長期不穩定,但又普遍缺乏自我經營的能力。婚紗影樓的攝影師地位不高,不得不把大部分的精力花費在渠道推廣和血拼價格上,同時收入無法穩定。」
  • 12位攝影師的14幅作品,帶你走進人文攝影!
    在之前的內容裡,小編給大家介紹了街拍人文攝影,在評論中,小編發現,很多小夥伴還是對街頭人文存在著不少的疑惑,其中一位指出說:「人文攝影必須得拍人啊!沒有人不就是街頭風景了麼!」其實,人文指的是人類社會活動現象的文化,以人類社會活動的產物為主體的攝影,都可以稱之為人文攝影,今天就給大家分享12位優秀攝影師的14幅人文攝影作品,帶你走進人文攝影!
  • 喬治亞·奧基夫和其他5位女性視覺藝術家
    喬治亞·奧基夫與5位女性視覺藝術家的創作先驅,這些作品通過繪畫、雕塑、電影、照片和插圖為其他女性藝術家鋪平了道路。藝術歷史學家琳達·諾克林1971年的探索性文章「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縱觀歷史,制度阻礙了女性成為藝術家,以及藝術天才的本質。諾切林的文章促使歷史學家們尋找歷史上傑出的女性藝術家,她們為自己的研究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
  • 一個拿著相機的人是攝影師還是攝影門外漢?五個方面說明問題!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攝影師和不懂攝影的人,最好的鑑別方式,當然是照片來說話,不過,在對待拍照,和拍照的過程,我們還是能看出一些不同的。當然,對於攝影師的定義,可以有多種解讀,可以是懂攝影的人,職業攝影師,資深愛好者等等。在這裡,野馬哥將攝影師定位為,懂攝影,且具有一定攝影水平的攝影愛好者。畢竟這樣更貼近生活。通過以下五個方面的解讀,是很容易區分一個真正的攝影師和一個攝影門外漢的區別的。
  • 一周影像資訊|三位印度攝影師獲普利茲專題攝影獎,迪士尼推出漫威...
    通訊管制下的「克什米爾故事」獲2020普利茲專題攝影獎美國東部時間5月4日15時,北京時間5日凌晨,第104屆普立茲獎獲獎名單正式公布。受新冠疫情影響,普立茲獎委員會中的不少資深記者都身處一線,原定於4月20日召開的發布會推遲至5月4日,在普立茲獎評委會主席達娜·卡內迪(Dana Canedy)的家中公布,以視頻的形式通過官網直播。
  • 國際佛教傑出女性 參學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及香光尼眾佛學院
    國際佛教傑出女性參與大佛平臺2016農曆年後首場繞塔修持國際佛教傑出女性於佛光山傳燈樓舉行座談會明毓法師(左) 慈容法師(右)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悟因長老尼、國際佛教傑出女性獎創辦人Rattanavali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悟因長老尼、廣東千佛塔寺住持明慧長老尼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為「國際佛教傑出女性獎(OWBA)參訪團」介紹佛教圖書館國際佛教傑出女性參訪香光尼眾佛學院佛教在線臺灣訊  「第15屆國際佛教傑出女性
  • 溫哥華主持一姐Bonnie陳芸榮獲傑出女性表彰
    2020年溫哥華時間10月17日,由加拿大華人婦女聯合會與美國世界華夏婦女聯合會聯合主辦的:「第17屆傑出女性及全球抗擊Covid
  • 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揭曉兩項大獎 得主均為女性屬首次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孔斯琪)11月27日,第六屆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於福建廈門開幕,26場不同主題的展覽呈現來自中國、法國、比利時、新加坡、立陶宛、美國、日本等國家共87位藝術家的作品,為期38天的影像盛會由此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