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業如何突破困局:遊客大減影響生計 危機中尋轉機

2021-01-20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香港零售業如何突破困局

香港時代廣場購物大堂不似往年人潮湧動。  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攝

受「修例風波」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香港零售業遭遇重創。2020年第一季度,香港零售業銷貨量按年跌36.9%,是有記錄以來最大單季跌幅。面對逆境,香港本土零售商開始尋求轉型突破之路。

遊客大減影響生計

受「修例風波」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銅鑼灣、尖沙咀、旺角等香港傳統商業區,近期來往人流較往日稀疏,有商店老闆不堪壓力,在店鋪門面張貼「疫情嚴峻 結束營業」「全場貨品半價」等橫幅。

知名品牌如周大福、海皇粥店、實惠等也都陸續宣布暫時關閉部分分店、縮短營業時間,或讓員工放無薪假期等。

香港旅遊發展局的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香港2020年上半年訪港旅客約352萬人次,同比下跌近90%。內地訪港旅客人次約為268.1萬,同比下跌逾90%。訪港遊客的大幅減少直接打擊了香港零售業生計。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香港旅遊業維持停頓,加上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在7月急升,使得香港收緊保持社交距離措施,進一步打擊本地消費,導致零售業的經營環境再度變得較為嚴峻。

危機之中尋找轉機

逆境之下,許多本土零售商開始在危機中尋找轉機,有的把眼光轉向直播帶貨模式。在「卓悅電商孵化器」直播間,雖是深夜10時多,仍舊有幾十位員工還在充滿激情地直播帶貨。

香港傳統零售商卓悅在港澳地區擁有30多家線下門店,匯集了全球多個化妝品品牌。受疫情影響,企業通過培訓前線銷售人員成為網上主播,開始試水直播電商。

「做線上銷售和主播讓人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感覺,之前在實體店每天只能接觸二三十位客人,現在直播間一般幾千人同時在線,每次要回答一兩百人的問題,很有挑戰也很有趣。」 一位正在做直播的卓悅員工介紹。

卓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陳健文介紹,香港零售業目前遭遇寒冬,為了尋求新出路,卓悅於今年3月開始尋求數字轉型。目前,電商直播是風口,這種方式也給員工帶來更多的工作機會。

「香港零售業一直以來享受國家改革開放和『個人遊』帶來的福利,目前遭遇的前所未有的困境,倒逼我們去學習轉型。」陳健文說。

半年來,陳健文打通內地和海外的多個電商平臺,建成了傳統電商的多渠道矩陣架構,搭建了香港首個直播電商孵化器,創立了卓悅新零售創新中心。此外,他還在香港積極開拓社交電商,在香港疫情中向大眾提供電商創業的機會。他說,卓悅希望成為試水者,將自身打造成香港的電商平臺,共享開放給大家使用。

大灣區提供無限潛力

一家企業的轉型折射的是香港整個行業的轉變。陳健文一直強調,香港零售業一定要找出自己的優勢,才能更好發展。香港零售業在全球供應鏈紮根很深,且香港整個供應鏈幾乎涵蓋了全球中、高端的品牌和產品。

香港零售業的主要優勢在產品端:品質高,品牌和貨品豐富。此外,香港不僅擁有長期的商務、法律、國際化標準經驗,作為免稅港,香港商品除菸酒外一概不用繳稅,所以價格極具競爭力,這些優勢使得香港零售業在電商時代依然有很大的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交銀國際消費行業研究主管兼董事呂浩江表示,香港本身地少人多,交通便捷,電子支付不普遍,使香港的網購滲透率多年來沒有內地高。對很多香港消費者來說,去購物中心、百貨公司實體購物仍是主流。加上香港的購物中心很多都是大型綜合娛樂場所,所以實體購物也有它的吸引力。

對於未來香港零售業的前景,呂浩江表示,大灣區的發展給香港零售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香港零售商可以利用多年來累積的零售管理經驗,把國際品牌進一步帶進大灣區市場,擴展市場範圍。

陳健文則認為,在香港建立以服務「一帶一路」為主體的電商平臺,可以更好發揮香港全球貿易優勢,為香港旅遊、物流等服務業注入新的活力。(李濱彬)

(據新華社香港電)

相關焦點

  • 記者手記:疫情下的香港零售業如何浴火重生?
    新華社香港8月8日電(記者李濱彬)受「修例風波」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香港零售業遭遇重創。2020年第一季度,香港零售業銷貨量按年跌36.9%,是有記錄以來最大單季跌幅。面對逆境,香港本土零售商開始尋求轉型突破之路。
  • 疫情下的香港零售業如何浴火重生?
    新華社香港8月8日電(記者李濱彬)受「修例風波」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香港零售業遭遇重創。2020年第一季度,香港零售業銷貨量按年跌36.9%,是有記錄以來最大單季跌幅。面對逆境,香港本土零售商開始尋求轉型突破之路。
  • 記者手記:疫情下的香港零售業如何浴火重生?
    新華社香港8月8日電(記者李濱彬)受「修例風波」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香港零售業遭遇重創。2020年第一季度,香港零售業銷貨量按年跌36.9%,是有記錄以來最大單季跌幅。面對逆境,香港本土零售商開始尋求轉型突破之路。
  • 香港的零售業進入冰河時代
    香港零售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三月份零售業總銷售額為384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下跌2.9%。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售額跌幅最大,超過18%;百貨公司貨品下跌7.1%。據香港入境事務處公布的數據顯示,香港「五一」黃金周期間內地遊赴港的遊客一共有約44.16,較去年不跌反升。遊客人數增長了,但商家依然叫苦連天。
  • 反水客致內地遊客銳減,香港零售業進入冰河時代
    香港零售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三月份零售業總銷售額為384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下跌2.9%。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售額跌幅最大,超過18%;百貨公司貨品下跌7.1%。據香港入境事務處公布的數據顯示,香港「五一」黃金周期間內地遊赴港的遊客一共有約44.16,較去年不跌反升。遊客人數增長了,但商家依然叫苦連天。
  • 香港修例風波中他們最「受傷」,期待轉機過難關
    香港旅遊業大受打擊,出現「斷崖式」慘跌 受社會事件影響,香港旅遊業大受打擊,各方面都出現「斷崖式」慘跌。很多旅遊旅遊從業人員生計受到影響,業界估計從業人員原本超過1萬餘人,但目前僅有不足200人有旅遊團可帶。而這些「有工開「的從業人員,也僅是只能維持一周開一次工,每次不足300元收入,儘管如此,為了保住飯碗維持生計,也只能」頂硬上「,慘澹情況令人心酸。 香港酒店業經營更陷入慘澹。英皇國際執行董事楊政龍表示,集團因應近期市況,旗下酒店價格儘管相應下調25%,但入住率依然下跌25%。
  • 香港零售業轉機之年下,莎莎、卓悅如何演繹它們的2018
    為什麼說2018年是香港零售行業已經迎來轉機?這個問題並不難論證。從大邏輯來看,香港獨特的地理位置、高度發達的經濟水平、開放的貿易制度以及優惠的稅收制度依舊沒有改變,這些都是長期吸引全世界旅客赴港旅遊購物以至於香港成為「購物天堂」的重要依據。
  • 香港零售業下滑租金大跌,四大家族卻沒大影響,收電費等照樣賺錢
    香港零售業最近幾個月受到了巨大的打擊,由於旅客大幅度減少,香港的零售跟餐飲業下滑明顯。跟著兩個行業息息相關的就是地產,由於大量的店鋪關門,不少店鋪的租金都降了不少,甚至出現了不少店鋪租不出去的情況。香港是全球奢侈品最大的市場,佔據了全球大約10%的市場。香港的高租金其實也是這個奢侈品零售支撐的。香港的奢侈品大部分都是遊客購買的,香港本土市場其實非常小。現在沒有了遊客,僅僅靠著本土的市場是無法支撐起這麼大的市場。不過現在看來香港的四大家族真的是太聰明了。因為香港經濟滑坡他們卻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 佔中對香港服裝零售業影響幾何?
    佔中對香港服裝零售業影響幾何? 2014-10-08 09:02:30 來源:亞洲紡織聯盟    香港佔中事件削弱零售業的十.一黃金周銷情,和嚇跑中國遊客,使增長有所放緩的零售商的壓力進一步加大。
  • 香港零售業回暖的「破冰」密碼
    新華社記者 王申攝位於尖沙咀的K11MUSEA商場第二季度營業額較第一季度上升35%,預計第三季度將有60%的升幅;香港恒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旗下位於元朗的UNY生活創庫超市於6月開業;葵青碼頭貨櫃量連續3個月正增長……這些消息傳來,讓人們在「冰封」的香港經濟中看到了「春」的跡象。
  • 「深度」廣東道遊客大減,香港即將失守奢侈品購物天堂?
    一對遊客母女對界面時尚表示,過去在香港購物時得不到周到的服務,人太多也影響體驗,現在可以慢慢挑選。但出於安全考慮,已把原定的五日遊壓縮到了三日。廣東道(拍攝:加琳瑋)廣東道(拍攝:加琳瑋)廣東道遊客數量的減少,與香港持續了兩個多月的示威活動不無關係。
  • 林鄭月娥:《港區國安法》是香港走出困局的轉機
    (觀察者網訊)據港媒「星島頭條網」7月1日報導,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當天出席慶回歸酒會時,就《港區國安法》刊憲表示:外國及本地組織一個多月以來對國安法進行了百般抵毀和惡意攻擊,並強調立法是合憲、合法、合情、合理的,不會影響港人合法權益,只針對包括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恐怖活動
  • 【林鄭月娥:港區國安法是香港走出困局的轉機】林鄭月娥表示,國安...
    2020-07-01 09:17:22來源:FX168 【林鄭月娥:港區國安法是香港走出困局的轉機】林鄭月娥表示,國安法是香港走出困局的轉機,會盡責實施國安法整體責任,會儘快與國安公署合作,建立完善國家安全的機制。
  • 疫情影響下的香港零售業:貨架空了,物價漲了
    更為重要的是,香港零售業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在為730萬香港市民提供日常所需的同時,亦為每年超過5600萬旅客提供優質服務。香港零售業在2019年12月繼續大幅下跌,反映本地社會事件對與消費及旅遊相關活動的衝擊仍然嚴重。
  • 香港兩大零售商關門 危機明年或及更多港企
    擁有62年歷史的香港電器零售連鎖老字號泰林門店和香港商業繁華地帶的旺鋪U-right服裝連鎖上周末不約而同地關門歇業,《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昨天在香港獲悉,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這兩大零售連鎖品牌企業欠下巨額債務而關門。業界認為,這只是香港零售業受此衝擊的一個開端,預計接下來餐飲連鎖業等也會被波及。
  • 人民幣匯率調整或將影響香港旅遊及零售業
    受訪的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人民幣中間價仍有再下調空間,隨著人民幣對港元進一步轉弱,這對香港的旅遊及零售業預計會有負面影響;同時也有觀點認為,適當調整有助於刺激經濟,內地貨品進口價下調有助於減輕香港通脹壓力。  在內地遊客集中購物的九龍佐敦,藥房、鐘錶及珠寶店商戶大都表示,擔心生意受到影響。
  • 外媒:香港國安法震懾效果立竿見影 是香港走出困局的轉機
    6月30日,香港市民在銅鑼灣街頭支持實施香港國安法。 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國際在線專稿:6月3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全票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外媒稱,香港國安法能夠有效地減少亂港行為,有利於維護國家穩定。法新社7月1日報導,香港國安法的制定,是為了保證國家穩定,制止香港激進分子的亂港行為。文章還寫道,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稱,這次立法是中央與香港特區關係自回歸以來最重要的發展,是香港走出困局的轉機。
  • 香港零售業「遇冷」,周大福業績拉響「警報」,銷量下跌49%
    由於大家足不出戶,導致各行各業進入停擺狀態,而對於香港零售行業來說,也從原本的旺季進入了「寒冬」。香港,得益於消費者的購買能力,躋身全球前五大奢侈品購物天堂。貝恩公司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為全球奢侈品市場貢獻了將近35%的銷售額,貝恩公司還認為,中國內地遊客一向熱衷於光顧香港奢侈品市場。
  • 香港機場癱瘓旅客受苦遭罪 影響超過80萬港人生計
    中新網8月13日電 綜合香港媒體報導,香港有網民12日發起機場非法集會,香港國際機場運作癱瘓。13日清晨,陸續有航班抵港,航空公司恢復為旅客辦理登機手續,但早上仍有多班機取消或延誤。香港機管局指,將重新編配航班。受此影響,大批旅行團及遊客行程受阻。香港7個民航系統工會發出聲明,促示威者停止「佔領」機場。
  • 香港零售業狀況惡化 最貴鋪王空置多家店鋪關門
    暑假到香港出差旅遊的李艾(化名)對本報記者稱,隨著歐美及日韓遊的持續火熱,同事和朋友已經很少會選擇香港作為旅遊和購物的目的地。  隨著赴港購物的遊客越來越少,香港作為購物中心的地位也在隨之動搖,商鋪的租金必然受到影響。美聯工商鋪(00459.HK)行政總裁黃漢成表示,香港商鋪租金的調整將持續至少1至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