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瀋陽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不斷推進,為將垃圾分類的知識內容有效地傳入千家萬戶,全市各區都展開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其中文藝演出的形式最受歡迎。10月15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採訪中了解到,瀋陽市分類辦牽手各區分類辦,通過文藝活動引導廣大民眾增強生態環保意識,積極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攜手共建美麗家園。
分類結合寫歌,生動貼近生活
為了增強轄區居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讓更多的居民參與到實踐垃圾分類行動中來,鐵西區垃圾分類辦策劃了一系列的前期宣傳,例如,發傳單、發手冊、培訓課等。目前,鐵西區的各個垃圾分類示範小區,垃圾分類知曉率已達到100%,努力做到垃圾分類婦孺皆知,下一步的目標是,進一步提升垃圾分類的參與度和準確度。
近日,為了將垃圾分類的理念深入人心,鐵西區垃圾分類辦公室宣傳部部長馬欣(網名為「聆音姐姐」)創作了一曲名為《垃圾分類好》的歌曲,將垃圾分類與文藝演出相融合,以演唱的形式宣傳垃圾分類的知識理念。
這首《垃圾分類歌》的歌詞如下:
垃圾分類好,垃圾分類好,垃圾分類工作真是很重要。美家鄉換新貌,生活垃圾帶著使命回家了,藍色箱子可回收,掀起了垃圾分類回收高潮,變廢為寶。
垃圾分類好,垃圾分類好,生活垃圾不再是百姓煩惱。說分好做得到,紅色箱子為有害一邊靠,廚餘垃圾是綠色,要把生活垃圾分類好,分類好。
垃圾分類好,垃圾分類好,垃圾分類工作百姓立功勞。生活垃圾分四類,危害較小無價值屬其他,其他垃圾是黑色,要把四類垃圾分類好,變廢為寶,美好環境共同創造一定來到一定來到。
七旬老人用快板說出道理來
為提升居民環保意識,引導未成年人及家長共同參與轄區環境建設,大東區東逸社區最近攜手盛京小學開展「大手拉小手,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活動,70餘名學生、家長、老師、社區工作人員及物業人員共同參與。
在此次活動中,一位七旬老人伴著音樂,打著快板,在臺上說起了垃圾分類的好處。「打起竹板唱起來,不唱你,不唱他,咱們唱一唱,垃圾分類入萬家。垃圾分類益處大,關乎建設現代化,垃圾分類重要性,關乎實現中國夢……」
在臺上表演的這位老人就是大東區宣講團團長、社區志願者傅常君老師,他帶來的是主題為《垃圾分類入萬家》的音樂快板。傅常君年逾七旬,退休後的傅大爺發揮餘熱,一直積極參加各種文藝演出,對文藝活動的熱愛幾十年如一日。在本次垃圾分類的文藝演出活動中,他創作了這一音樂快板節目。他將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放在唱詞裡,將垃圾分類的大道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在市民面前,贏得大家的歡呼喝彩。
傅大爺認為,把垃圾分類的知識內容與快板的形式相結合,不但朗朗上口,而且以這樣的方式宣傳更直觀、更有利於廣大居民接受。
此外,活動現場還邀請了瀋陽市環保志願者協會相關志願者宣講垃圾分類知識,志願者風趣幽默的語言讓孩子們了解什麼是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如何界定等相關知識;活動中還進行了趣味互動垃圾分類問答小遊戲,孩子們學習了正確的生活垃圾分類和投放方法,通過實踐提升了環保意識。
一位家長感嘆稱,垃圾分類是現在社會的一種新風尚,通過此次活動,讓孩子們切身感受保護環境的迫切性、重要性和長遠性,提高孩子們自覺愛護環境的意識,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垃圾分類從「小」做起
據記者了解,蘇家屯區實驗幼兒園定期組織小朋友們進行文藝活動,其中「垃圾分類」主題活動首當其衝。
去年起,瀋陽市大力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教育系統積極響應,將垃圾分類的理念帶進幼兒園,讓孩子們從小學習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綠樹紅花,鳥語花香,在蔚藍的天空下,我們有一個幸福溫暖的家,她就是我們的地球媽媽。」幼兒園老師為小朋友講解說,「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優美和諧的環境為我們帶來身心的愉悅和無限的樂趣。為了繼續讓我們的地球媽媽更加美麗,實驗幼兒園大二班的小朋友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保護地球媽媽,快和我來看一看都有哪些行動吧……」
緊接著,是兩位小朋友表演的小品。在節目中,他們為大家科普了各種垃圾的種類:「我來告訴你,可回收物是垃圾中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寶貝』,比如礦泉水瓶、非金屬、廢報紙之類,送到廢品收購站能夠給咱們換錢;媽媽在廚房做飯產生的垃圾像蔬菜葉、水果皮、剩飯菜都屬於廚餘垃圾,可以餵小動物或者做成肥料的叫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就是對人體或者環境有危害的垃圾,比如廢電池、體溫計裡的水銀、過期藥品等;而不屬於這三類的垃圾就是其他垃圾,其中需要說的是大骨棒不屬於廚餘垃圾,因為它不容易腐爛算做其他垃圾。」
截至目前,瀋陽市垃圾分類的宣傳活動已將垃圾分類的理念融入「百花齊放」的文化活動中,觀眾們在歡聲笑語中不知不覺地牢記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讓垃圾分類工作逐漸走進千家萬戶,走進廣大居民的心裡。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唐葵陽 文並攝
相關新聞
請你快來參與垃圾分類
市民參與「分類積分」可獲獎勵
智能可回收物回收箱和環保屋是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重要基礎設施,其中一項主要功能就是收集可回收物,方便市民參與分類,產生垃圾分類積分。目前,瀋陽市已在居民小區、商務樓宇、機關單位等公共場所廣泛設置了環保屋和智能可回收物回收箱。市民可以就近就便原則,選擇相關方式予以分類投放生活垃圾並產生相應積分。
按照生活垃圾分類標準源頭分類,市民投放時,通過微信掃碼將可回收物投入智能回收箱形成帳戶積分;將可回收物集中交投到環保屋或再生資源企業工作人員手中,掃碼稱重,形成積分。積分不僅可以兌換獎品和現金,還可以通過參與瀋陽市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網上答題活動,獲得抽取精美獎品的機會。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唐葵陽
【來源:瀋陽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