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很多次日本,但好像還是不夠了解它,因為日本實在有太多面了。
它有自成一派的精緻美學,日本設計總是圈粉全球,深入人心;
它有悠悠的禪道,大大小小的寺廟和神社讓無數人趨之如騖;
它也有像東京這樣的欲望都市,充斥著令人心迷意亂的繁華;
還有足以療愈人心的溫泉文化,已然成了來日本不需要解釋的理由......
日本的文化多面性,
造就了我們的去不厭。
接下來的這十家酒店,
幾乎概括了全部的日本文化與精神。
你想更了解一點日本嗎?
就從這裡開始吧!
「一泊二食,一期一會」,說得便是以湯泉為核心的日式旅館體驗。傳統的日式旅館體驗已經超越了酒店的本質,更像是一種文化傳承或藝術形式。
泡湯暖身,呷飲清酒,品嘗地道的懷石料理,夜遊石燈初上的日式庭院......是與聲色犬馬的世界暫時隔絕,忘卻浮華的珍貴體驗。遇上一家好的日式旅館,便是一生無法忘卻的緣分。
代表酒店:伊豆半島 Asaba Ryokan
伊豆半島的Asaba淺羽已經有了上百年的歷史,位於修善寺溫泉街,是日式旅館「一泊二食」理念的發祥地。這裡誕生了《伊豆的舞女》,讓這個本來名不見經傳的山野之地多了一份無法消解的情愫,令人無限著迷。
Asaba由內而外洋溢著清雅簡樸之風,讓人一進去就有一種寧靜淡薄之感,更有一種返家的歸屬感。這裡還有廣達600坪的庭院水池,坐擁修善寺的山林水色,季節流轉中呈現四季之色,各有風韻。
庭院中臨水而建的「月桂殿」,幾乎每晚都會上演日本傳統能劇、狂言等日本國寶級傳統藝術。而旅館內的大部分房間都直面能劇舞臺,大家可以在自己的房間內欣賞這直擊人心的藝術。
客房沒有多餘的裝飾,充滿著藺草香氣的榻榻米與全木製家居處處透露著一股風雅韻味。不同的房型可以看見不同的景觀,一大片的落地窗引進滿目的自然之色,幽靜而愜意。
Asaba曾經縷縷被冠以日本第一溫泉旅館的稱號。這裡的溫泉,既有藏在竹林楓葉間的野天風呂,也有落在室內的私人風呂。還有Asaba擺盤精緻的夜食,從伊勢龍蝦、香菇鮮筍高湯,到白魚刺身,每一樣都會令人止不住想念......
町屋是日本傳統建築,一般就是位於都市主要道路旁,好幾間緊連在一起的商住一體式建築,始於十七世紀。町屋顯示了日本傳統城市住宅對於空間的特有應用理念。
其中京都的町屋頗具特色,被稱為京町家,更講究起居空間,必須是按照傳統的木造軸組構法修建的木造家屋。想要嘗試舊式日本生活形態的人就可以嘗試住住町屋改造而成的旅館。
代表酒店:京都 Kyomachiya Hotel Shiki Juraku
四季十樂是一個京都町酒店,本身建築已經有了100年的歷史。由日本著名策展人後藤繁雄擔任創意總監,並邀來十位具備不同趣味的達人,包括設計師、主廚、花藝師等,將十棟老町家改造成了充滿魅力的個性民宿。
一如町屋的特色,民宿基本都是木造,前店後住,中間則是安靜的庭院。由日本知名的園藝花匠師西畠清順一手打理,雖然空間有限,卻傳遞著他獨特的庭院美學。
10棟町家都是二層樓的建築,被設計成10種不同的住宿空間。每個空間的形式、大小、和風格都各有不同。除了第十號房可提供4人同時入住外,其它都是1-2人的房型。
旅館的餐飲部分是網紅主廚冷水希三子負責的;室內的家具是由「選物教父」小林和人親自挑選的;花藝則是由京都北山花屋的花藝大師西山隼人親自打理......10個有才的合伙人各出奇招,賦予了這個旅館難以逾越的價值。
什麼樣的酒店可以成為ICON?日本人將一個領域中的前三名佼佼者稱為「御三家」。而東京酒店的第一代御三家則是為1964年東京奧運會而生的大倉、老字號的帝國酒店和新大谷,這些老牌酒店已然成為日本人心中永遠的驕傲。
代表酒店:東京大倉飯店 Hotel Okura Tokyo
東京大倉飯店已然不再是一家普通的酒店,它是日本現代酒店的鼻祖,也是日本人引以為傲的文化守護者。大倉由谷口吉生帶領的一組建築師於1972年建造,旨在展示現代主義設計和日本傳統手工藝。
酒店本身美得如同博物館一般,處處呈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即便過了半個世紀,這裡仍能感受到60年代的東京味道。木格柵圍繞的大堂裡,木、紙、吊燈與日式插畫等元素都被安排得恰到好處,藝術魅力爆棚。
在服務體驗上,大倉飯店也開創了先河,比如開設了教人茶道的茶室和日本棋藝的沙龍。酒店裡的氛圍總是一派優雅安靜,難怪賈伯斯都是它的忠實粉絲。
為迎接2020東京奧運,歷經53年風雨的大倉在2015年被拆除整修。經過4年時間,耗資10億美元,終於在今年9月重建開業。南樓被保留,原本的主樓被改建成兩幢玻璃大樓,現代化的臥室、活動空間、沙龍、遊泳池和餐廳更好地融入到日本舊式酒店氛圍中。
大倉曾經見證了那個年代日本上層社會的生活方式,代表了一種高級的享受,美好的生活。它留下的那份記憶與美好,彌足珍貴,相信它重生後也會創造新的輝煌。
溫泉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自不用說。越來越多的溫泉酒店開始開發新形式,升級著日本人的度假方式,顛覆大家對溫泉旅館的刻板印象,讓日本泡湯多了一層藝術造詣。
代表酒店:箱根界仙石原 KAI Sengokuhara
「界」是星野集團旗下的精品溫泉旅館品牌。界·仙石原位於海拔約700米高的箱根仙石原高原,有著雄壯的火山口風光,更重要的是這裡聚集了眾多美術館。酒店以「畫室x溫泉旅館」為主題,創造了一個充滿藝術性的入住新體驗。
酒店開業時邀請了12位來自日本國內外的藝術家入住,以「Artist in Residence」為主題展開藝術活動。藝術家們邊走訪當地風土人情邊完成創作,作品也被留在客房中展出,所以你相當於直接入住了藝術館哦。
客房正如畫室般充滿了優美的藝術意境。所有客房都附帶露天溫泉,琉球榻榻米與沙發搭配的和洋混搭式客房風格獨具特色。
客房的窗戶和露臺旁的露天溫泉風呂,都可以遠眺仙石原延綿山脈。浴場溫泉從大湧谷溫泉引流而來,泉質呈酸性,對舒緩肌肉,促進血液循環有超級好的效果。
酒店內還可以體驗很多藝術工坊,常常會邀來盆栽、攝影、書道等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帶領;也可以前往在地的美術館群徜徉於藝術的世界;周圍的溼地、草原也有值得探索的無限風光。
日本的藝術酒店,注重精緻、典雅、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它們實現了酒店和藝術家的深入合作,自帶藝術館或博物館屬性,有些還藏著社會美術館裡欣賞不到的寶貴藝術。
代表酒店:直島Benesse House
位於瀨戶內海上直島上的Benesse House可以說是無數藝術控心中的聖地了,也是安藤忠雄相當經典的酒店作品。俯瞰整個酒店外形,只有幾個幾何形狀的天窗,沒有任何突起的建築,讓人好奇不已。
安藤忠雄將多棟建築在森林裡分散而建,讓自然、藝術、建築之間互相碰撞和牽動,不影響直島原有的風貌。島上四處散落著珍貴的藝術品,碼頭上草間彌生的大南瓜是每個人必打卡之地。
酒店不僅有擺脫圍合牆壁的天才設計,還有隨處可見的藝術展品,因為它的另一個名字就叫「直島當代美術館」。隨便一走可能就會碰上價值連城的藝術珍品,拍照千萬不要停。
這裡的客房分為Museum、Oval、Park、Beach四種主題區,其中僅有6間客房的Oval區,被全球眾多酒店控公認為「此生必住的曠世傑作」。
房間大都擁有無敵的瀨戶內海景,不同位置有不同的景觀。風格是明亮而現代的,大量的白色,淺色木材,乾淨線條和中性色調傳遞出一種極簡風。
日本有東京這樣的繁華都市,自然也不缺奢華的摩天酒店。坐擁天際線,直面富士山,星級的服務,仿佛又是另一個世界。
代表酒店:東京柏悅酒店
東京柏悅酒店扎佔據了新宿Park Tower的頂部14層,由日本當代建築之父丹下健三親自操刀設計,是凱悅集團旗下全球為數不多的幾家CAT 7級別之一,也是柏悅在亞洲的旗艦。
客房內可以直接可以俯瞰城景,遠眺東京塔,這可是《迷失東京》男女主角的同款房間哦。酒店客房用了很多名貴藝術品裝飾,高雅氣派,氣度不凡。
位於52層的的New York Bar擁有超高的人氣,還有現場爵士樂隊演奏。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外可以欣賞到迷人的日落以及東京夜景,超有格調。餐廳旁邊有一個圖書館,適合靜心獨處,天氣好的時候這裡可以直接眺望到富士山。
47層的泳池擁有四面的落地長窗,暢遊時還可以盡覽360°全視野的東京盛景,簡直就是摩天酒店的高級典範。
日本鄉村在日本電影中經常出現,純淨的自然風光以及舒適的慢節奏總是讓人心之神往。越來越多的鄉村旅館,現在也成為了日本人度假的熱潮。
代表酒店:小布施桝一客殿Masuichi Kyakuden
小布施位於長野的鄉下,藏匿於此的桝一客殿卻來頭不小。室內裝潢與東京柏悅酒店師出同門,由美國設計師John Morford打造,館內空間複雜而時髦,黑白空間製造淡影的燈光,非常獨特。
桝一客殿的整體結構原封不動的使用了原本用於砂糖店鋪的倉庫以及藏書庫,而John Morford則根據小布施的鄉土風貌對外觀以及內裝進行了設計,外部與小鎮融於一體,內部則全部由西式客房構成。
房間格局各不相同,有的設有小型內部花園。每個房間都配有玻璃浴池,想法和設計都非常超前,讓人印象深刻。
不同於其他單體運營的旅館,運營桝一客殿的家族企業還運營著當地負有盛名的和果子店鋪,小布施堂以及造酒場,可以說整個小鎮的歷史文化都與他們息息相關。入住這裡還可以了解當地人文。
日本在室內設計方面一直頗有造詣,不少酒店經過設計師的改造,成為不少設計癖的珍藏寶地。設計酒店往往融入了日本現代生活方式的審美與文化,體現了別具一格的生活美學。
代表酒店:東京Claska
如果你關注日本的家居產品,對Claska不會陌生。日本各大城市都有它的選品店,各種原創好物備受歡迎。位於東京木黑區的Claska,是一個集合了住宿、雜貨、展覽和活動的複合體,將日本現代生活方式盡情展現。
酒店是一家老酒店翻新而成的,有20間客室,但每間都是日本著名的建築家或藝術家參與設計的。四個不同的主題,各有特色。比如Tatami主題客室,就是帶著現代感的傳統日本和室。
D.I.Y則是與藝術家合作的系列,三間客房都是藝術家親手設計並施工,不僅獨一無二,更是一件可以居住的藝術品。Kayo Sato設計的「pa jyama」的主題,是一個將夢的碎片關起來的盒子,是不是很美?
8樓的「The 8th Gallery」可提供給藝術家用來展示作品。另外,酒店還有兩個可租用的Studio,具有拍攝、派對、舉辦活動等多種功能。
社交酒店其實不僅在日本火熱,現在更是世界酒店的大勢所趨。對於公共空間的重視,社區理念的完善,讓年輕人們更喜歡在這樣的環境中放鬆自己,交流想法與文化,反而成了一種獨特的人文藝術。
代表酒店:東京 Trunk House
東京的Trunk Hotel就是以社交為旨的一家精品酒店。與設計工作室Tripsters合作,打造了一個藏身於新宿巷弄中的日式平房。酒店有15間房,每間房間都配有一位廚師和一位管家。
酒店的一大噱頭就是這個超迷你的Disco舞廳,充滿復古風格的大紅色空間,霓虹閃耀的燈光,還有卡拉OK。倒是呼應了這棟建築的前身:藝伎屋。
此外,屋內的日式錢湯式由日本扁柏打造,與牆上石川真澄的浮世繪瓷磚畫具有強烈的風格特徵,勾勒出日式澡堂的傳統樣貌,別具風情。
TRUNK的靈感來源於過去在東京成立的沙龍,藝術家與創意人士聚集在此,交流想法,培養文化。因此誕生了這家為年輕人提供對話的特別酒店,或許能成為延續東京時代脈絡的種子。
日本的零售業已經不再局限於一種載體,而是被揉進精品店、沉浸式體驗、生活美學等概念之中。而零售酒店的出現,更像一個個可直接體驗的showroom,給予消費者更全面和真實的感官體驗。
代表酒店:銀座無印良品酒店
東京銀座無印良品酒店在今年4月開幕,共有11層樓。B1-6F號稱全球最大的無印良品世界旗艦店,總面積達3300平方公尺。7-10樓則是日本第一家MUJI HOTEL。
酒店保留了MUJI的極簡風格,設定了「反華麗,反廉價」的概念。大部分專修耗材都來自回收再利用,就連酒店建築本身都是廢棄的辦公樓,連結構都沒有做什麼大改動。
酒店共有79間客房,9種房型,客房面積是14-53㎡不等。豪華房型擁有獨立的起居室、書房和木質浴缸。沒有過多修飾,以土、木、石為中心,滿眼都是黑白灰和原木色,風格非常像白領公寓,這樣的空間讓人莫名舒適和無壓力。
各種無印良品的暢銷單品出現在不同房型中,比如懶人沙發、音樂播放器、空氣淨化器、加溼器等,像是一個讓人可以沉浸其中的showroom。
沒有豪華SPA,健身房,但在六樓有一個大型公共空間叫ATELIER MUJI GINZA,包含特色餐廳、展示空間、圖書館、咖啡吧和會議室,是交友放鬆的好去處。
日本的多面,
在於它對傳統的如一堅持,
也在於它對新興世界的不斷探索。
趕緊拿著這份酒店名單,
重新去認識一下日本吧!
文 | 陳抓馬
商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