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百年難遇寡,鼠年逢雙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2020-12-20 鄉土鄉人

很多農村俗語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只不過社會不同了,有些俗語也只適用於以前,放到現在雖然過時了,但也能從中看出以前人的生活狀態。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百年難遇寡,鼠年逢雙春」,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什麼是「寡」?

這裡所說的「寡」指的就是「寡年」,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寡婦年」,意思就是在這一年中沒有立春這個節氣,當然這裡所說的是農曆,由於陰曆和陽曆有一定的偏差,每年大概有11天的誤差,因此為了補齊誤差,每過幾年就會出現一個閏月,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陰曆和陽曆不至于越差越多。

由於陰曆和陽曆之間有誤差,這樣就會導致有時候一年裡沒有立春,這樣的年份就叫做「寡年」或者「盲年」,有些地方也稱為「光頭年」。比如2019年就沒有立春,因為那一年的立春正好是2018年的除夕,而下一個立春又是2020年的正月十一,因此2019年就被稱為「無春年」,也就是寡婦年。

百年難遇寡

其實「寡婦年」並不是百年難遇,只是以前人覺得比較少而已,比如2016年和2013年都是沒有立春的,只是以前人用這個詞語來形容少見而已。因為每19年中就會出現七個閏月,那麼也就會有七個年頭沒有立春,所以說百年難遇就有點誇張了。

當然這裡所說的「寡婦年」並不是指寡婦多,而是說沒有立春而已。不過以前人認為,在寡婦年結婚的話,很容易變成寡婦。當然這只是以前人的一種迷信思想而已。以前人認為男為陽,女為陰,春為少陽,夏為老陽,秋為少陰,冬為老陰,對應起來就是男人、老頭、女人和婆婆。而春天正是陰陽平衡的季節,春也代表著生育,因此沒有立春的年份,就相等於沒有男人,就成了「孤陰不生」的局面。也就是所謂的寡婦,當然這只是古人的一種迷信思想而已。

其實一年中沒有立春,只不過是陰曆和陽曆的一種計算方式而已,不必太在意。如果非要在意的話,有句俗語叫做「男靠出生時,女靠出嫁日」,也就是說在意「無春年」的話,就在結婚的時候以女方的生辰八字為主來選好日子就行了。當然這也是一種心理安慰罷了,婚姻的長久在於彼此的經營,與選日子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鼠年逢雙春

這句話的意思與前一句差不多,上一句是在農曆的年份中沒有立春,而這句話的意思是:在鼠年很難遇見有兩個立春的年份。但2020年正好就是「雙春年」,因為今年的立春分別為正月十一和臘月二十二,也就有了兩個立春,巧合的是今年也剛好是鼠年,還是閏四月。

不過以前人認為閏四月是不好的,有句俗語叫做:「閏四月,兩頭春;老農民,賣兒孫」,也有「閏四月吃樹葉」的說法,人們認為閏四月會導致春季時間延長,容易出現倒春寒的現象,莊稼也會收成不好,民間也有「一年打兩春,豆子貴如金」的說法。

「百年難遇寡,鼠年逢雙春」這兩句話也只是以前人說的兩種比較特殊的年份而已,而現在不管是什麼年,土地可以灌溉,種子品種也在不斷改進,就算是不好的年景,對糧食的影響也不是很大。

相關焦點

  • 2020年是雙春年,俗語「鼠年難逢雙春年」,是啥意思?有何講究?
    大家好,歡迎來到「村東張二狗」欄目,每日分享最新的三農資訊,以及農業小知識,喜歡的不妨點擊上方關注訂閱喲,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2020年是雙春年,俗語「鼠年難逢雙春年」,是啥意思?有何講究?2020年不僅是鼠年,還是雙春年,對於人們來說,鼠年和雙春年剛好在一起的年份並不多見,所以在農村有「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立春」的說法,那麼雙春年有什麼講究?到底好不好呢?所謂「雙春年」指的是一年中出現了兩次立春,年頭一次年尾一次,比如2020年鼠年,正月一次立春,臘月一次立春,這就是「雙春年」。
  • 「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春年」什麼意思?今年不就有兩春?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我們的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財富,比如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經驗總結歸納出了很多俗語,不僅寓意豐富,而且讀起來朗朗上口,便於記憶,所以千百年來沿用至今。不過並不是所有俗語都能夠讓人一眼明了,比如很多人都不懂「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春年」這句俗語的含義,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句話是古代老百姓對氣候和立法規律的總結,其重點在於「寡」這個字,在大家的印象中,一說到「寡」肯定都跟寡婦脫不開干係,而在我們的傳統中有一種特殊的年份被稱為寡婦年。
  • 2020年是雙春年,農村老人常說「鼠年難逢雙春年」,有何說法?
    其實雙春年是我國紀年曆法中出現的獨特現象,它是陰曆和陽曆相互交錯而成,一般沒隔三年就會有一個雙春年,但是鼠年卻很難遇到雙春年,恰巧2020年遇到了。我國曆法中都有十二生肖對應的年份,而2020年剛好是庚子鼠年,這個是很難得的。而且農村老人常說在雙春年中更事宜嫁娶、進新房等等喜事。
  • 農村俗語:百年難遇閏九月,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
    農村俗語:百年難遇閏九月,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聽到「閏月」,農村戶口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比較親切。按照陽曆來算,很多時候人們並不會意識到「閏月」「正月」「臘月」這些意味著什麼。年青一代大多就知道在過年的時候有「臘月」的說法。
  • 俗語:「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鼠年是「雙春年」?有啥說法
    2020年是「雙春年」嗎,農村俗語:「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一年兩次立春,有啥說法嗎?今天是12月16 日,還有半個月就進入2020年了,此時一些新的「萬年曆」也已經出爐了。原來是農曆的2020年(即是鼠年)居然是「雙春年」,頓時我也是很好奇:這農村俗語:「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一年兩次立春,有什麼說法嗎?2020年的「雙春年」都是什麼時候?「雙春年」的意思是,在一年之中發生兩次立春。在有「雙春年」後,當然也有「無春年」,而「無春年」的意思則是一年中沒有一次立春的出現。
  • 農村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和年份、日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七年難逢九年閏,百年難逢初一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
  • 俗語「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今年遇到了嗎?
    俗語「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今年遇到了嗎?文/農夫也瘋狂老話說得好: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對於農民來說,把握好春天這個耕種的季節,在秋天的時候才會有收穫。在民間也有不少和立春相關的俗語,農夫前些天就聽村裡的老人說起這樣的一句俗語:「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今年能遇到嗎?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還是很好理解的,其說的是如果在一年中有兩個立春,這樣的年份是很難得的。而如果大年初一和立春是在同一天,那這更是一百年都未必遇到一次。為什麼有的年份會有兩個立春呢?立春和大年初一同一天很罕見嗎?
  • 農村俗語「年逢春雨多,年逢春好」,明年又是什麼年呢?
    引言:農村俗語「年逢春雨多,年逢春好」,明年又是什麼年呢?不同的年份,加上陰曆的更替,會出現立春節氣,而立春節氣在某些年份不存在,在另一些年份會出現兩個立春,因此會出現單春年、無春年和雙春年。雙春出現的機率最低,單春出現的機率最高,無春出現的機率最低。
  • 俗語『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有啥講究?
    作為農村人每天最擔心的莫過於天氣變化了,所以種地為生的農民最喜歡看電視的天氣預報,因為知道天氣變化才能準確的把握作物播種及收穫,而對於古代的農民,可沒有天氣預報,他們憑藉自己的聰明智慧,發明了二十四節氣,只需要通過二十四節氣就可以預知短期的天氣變化。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20年是閏哪個月?
    導語: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20年是閏哪個月?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說的就是一種現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
  • 俗語「寡年遇到豬,年景似珍珠」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智慧之談!
    民間俗語,又稱為老話,在我國民間廣泛流傳,經歷了千百年的發展,已經頗具規模。我們讀俗語文化,大多數都會聯想到自己的生活,尤其是我國農村,對俗語文化更為推崇。老祖宗總結出的這些俗語,都是自己人生經驗的總結,為了使後代子孫少走彎路而發明出來的。
  • 農村老人說:「19年頭7年」寡「,7年難逢九,百年難逢一」說的啥
    因為我們農村人傳統耕種都與農曆時節息息相關,大多都是依據老輩人們留下的節氣農諺進行農事活動,比如:「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農村農諺何其之多,涉及面又何其的廣泛,前些日子常聽村中王大爺說:「19年頭7年「寡」,7年難逢九,百年難逢一」你知道王大爺說的是啥嗎?何意呢?
  • 農村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的真實含義
    農村裡流傳的俗語,都是老祖宗們從生活經驗中總結而來,言語簡單,寓意直白。「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從字面上來看就是歷經七年也難得有一個閏九月,時隔百年也難以會有一次立春會在大年初一。
  • 「十年難逢金滿鬥,百年難逢歲交春」,19年何時立春,是平年嗎?
    過去沒有天氣預報的情況下,農民種地都是參照老一輩人留下來的天氣俗語,如今有天氣預報了,仍有很多人參考俗語預測天氣,畢竟俗語是千百年來智慧的結晶。眼下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村裡不少老人開始關注「立春」節氣了。細心的農民都會發現一個問題,陰曆2019年沒有「立春」節氣,因為本該屬於陰曆2019年的立春,竟然留在了陰曆2018年。
  • 俗話說的「百年難遇寡婦年」是什麼意思?今年為什麼是「寡婦年」
    在我們農村一直流傳著很多俗語,以前科技不發達正是這些俗語一直指引著我們。很多俗語成為了我們口口相傳的良言。但是正是這句俗語讓我們一家人變得愁眉苦臉。「百年難遇寡婦年」,寡婦年不易婚嫁。事情是這樣的,過年的時候,我們家來了很多親戚。
  • 經典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今年能否遇上
    經典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今年能否遇上?時間過得好快,轉眼就要2020年了,再過幾個月便又是新的一年,大家今年的目標實現了多少呢?接下來筆者跟大家講的是一句話關於農曆的俗語,說的是「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大家知道這句俗語是在說什麼嗎?說到這句俗語,筆者首先要和大家說一下曆法,畢竟它是全國通用的。其實曆法指的是陽曆,比如我們國家規定的某些法定的節假日,都是根據陽曆來算的。說到陽曆筆者就要說和它對應的一種,它就是陰曆,也就是農曆。比如大家所知道的二十四節氣,就是根據農曆來算的。
  • 「百年難遇歲朝春」啥意思?除夕立春好不好?專家:百年只3次
    俗語「百年難遇歲朝春」啥意思?除夕立春好不好?專家:百年只3次!文/農夫也瘋狂大寒節氣已過了,天氣也是越來越暖和了。大寒作為24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緊隨其後的就是立春了,這也表示春天就要到了。(1)俗語「百年難遇歲朝春」是什麼意思?老話說「春打六九頭,春打五九尾」,說的是立春的時間要麼是在六九的第一天,要麼就是在五九的最後一天。由此也看得出來,立春的時間雖然在陽曆是比較固定的,是每年的2月4日前後,但是在農曆的日期則是變化的。
  • 農村俗語:「寡年遇到豬,年景似珍珠」,啥意思?說的在理嗎?
    農村俗語:「寡年遇到豬,年景似珍珠」,啥意思?說的在理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寡婦年」這個詞語,老一輩的人們應該都知道,年輕人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這些俗語不僅僅是人們迷信的一種說法,更是人們對未來生活的一種美好的憧憬,心中有一種美好的期待,生活不就更加有動力嗎?讓人們心中有美好的期待,也是這些俗語產生的原因之一。
  • 農村俗語「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人們根據生活和勞作經驗總結而來。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鄉村裡流傳著許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都是老一輩人們在生活和勞動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還有很多俗語都是跟小孩子有關的,比如今天我們要講的那句俗語「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這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先的話還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