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山冷龍嶺北麓,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軍馬場——山丹軍馬場。山丹軍馬場位於張掖地區山丹縣南55公裡處的祁連山區大馬營草場,是西漢時由霍去病創建的,有兩千一百多年的歷史。
這裡地勢平坦、水草豐茂,夏季綠草如茵,冬季金黃一片,是理想的牧馬場所,其面積比兩個香港特區面積的總和還大,蘇聯頓河馬場解體後,山丹軍馬場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軍馬場。
牧區風景秀麗,氣候常年溫和陰溼,是避暑旅遊的理想之地。2000多年前,羌人和匈奴人就在這裡養馬。
本圖來源:網絡
後來霍去病打敗匈奴,佔領整個河西走廊,漢武帝設立河西四郡,這裡就成了漢朝的軍馬場,自此以後這裡一直都是各朝各代的戰馬的重要產地。
山丹軍馬場風光旖旎。遊客到大馬營後,繼續東行50公裡到軍馬場一遊,可舉行騎馬旅遊、野營,參觀賽馬或馬術表演,並遊覽自然風景名勝,這裡也是理想的塞上影視場地。
自《牧馬人》、《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和平年代》、《紅色康拜因》等30多部影視片在此拍攝並播出後,山丹馬和軍馬場都名聲大振,成為重要的影視旅遊勝地。
八十年代初,由張賢亮小說《靈與肉》改編、謝晉導演拍攝的電影《牧馬人》,講述了許靈均與李秀芝浪漫而苦澀的愛情故事,讓億萬觀眾潸然淚下,成為那一代人永久美好的記憶。
當年劇組就是在這個叫作山丹軍馬場的地方取景和體驗生活的。
山丹軍馬場是祁連之心。以227國道為對稱軸,軍馬場在東,祁連在西,同是屬於祁連山的風景。有總場、一場、二場、三場、四場,其中,一場和三場的風景最美。這一次,我們就是來到了一場。
軍馬場的人都說你夏天來。因為叔叔在軍馬場的緣故,我小的時候去過好幾次馬場,不過都在總場。
除了春天只有漫漫黃沙,夏、秋、冬山丹軍馬場都有特別的恩賜。我最喜歡秋天,一場雪後,白色的峰巒,青色山梁,騎馬走在金色的牧場,高高的草叢中遠遠只露出一個小腦袋,時隱時現像只鳥兒。
山丹軍馬場旅遊兩大景:騎馬與油菜花,軍馬場最佳旅遊季節在六月中旬到八月底,這段時間是軍馬場景色最美的時候。這一次完美的錯過了,等到明年山花爛漫時,我們再相約!
但其實,每個季節都有它的美。就比如這一次。我選擇深秋來到馬場。依然被馬場的美景陶醉。10月底的馬場已經很冷了,我穿上棉衣,外加防風風衣,依然冷的只打哆嗦。不巧,車又在半路上拋錨了,這裡應該是二場吧,草已經黃了,在晨霧中泛著白光。
等著師傅修車,我們索性下車拍照。這次是來拍「萬馬奔騰」,卻先看到成群結隊的毛驢。我想起女兒小時候唱的一首兒歌:
我有一頭小毛驢我從來也不騎
有一天我心血來潮騎著去趕集
我手裡拿著小皮鞭我心裡正得意
不知怎麼譁拉拉拉拉我摔了一身泥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敕勒歌》中的名句,總是能讓人對美麗壯闊的草原浮想聯翩。
大約半個小時,司機師傅從二場叫過來一輛車,繼續送我們去一場。快到一場,遠遠的就看見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中,一抹湛藍的湖水,宛若晶瑩的大寶鏡靜臥其間,藍綠相接,道不盡的驚豔之美。
遠處是著名的祁連雪山和焉支山,雪山,碧湖,草原,自由撒歡的馬兒,大西北的蒼茫豪獷之美讓人眼界心胸豁然開朗。
大家驚嘆著、歡呼著,有的人跑向草原,有的人奔向湖邊。所有的人都像個孩子,抑制不住的興奮和激動。
這個季節,軍馬每天中午一點多,都會被趕出圈,放到西大河沿岸喝水。趕馬人揚鞭驅趕,矯健的駿馬揚鬃奮蹄,塵土飛揚的湧向湖邊。
本圖來源:網絡
也許是時間不對,也許是角度不對,很可惜這一次我們沒有看到聲勢浩蕩的狂野畫面,馬兒比較溫順,不急不緩的來到湖邊。剛才的描述是我在腦海裡迅速腦補的畫面,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金戈鐵馬的烽煙歲月。
「夜來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住在雨夜的山丹,是否會夢見千百年前駿馬廝殺戰場的壯烈呢?
喝足了水,牧馬人趕著馬群去往後山。這裡是最適合騎馬的草場,也是此生至少要去一次的自駕天堂。我們也緊跟著,徒步去往後山。
說是後山,其實地勢也是比較平緩的。馬兒早已經撒歡,等我們繞過來,看到馬匹的時候,它們已經在半山坡上靜靜的享受著屬於它們的美味。
離得遠,馬兒們一個個都好似一個個小蝌蚪。遠處的雪山,在正午陽光的照耀下,泛著金光。聽說前幾天這裡下雪了。草地上,還有剛剛落雪的痕跡。
等我轉過身,驚喜的看到,剛才我們徜徉過的湛藍的湖水就在身後。雪山、草原、湖水、馬兒,就這樣,靜靜的坐在這裡,享受午後的陽光。
祁連山可以輕易留住人的一生。我相信從祁連山出去的人走得再遠,心也會像浮雲那樣匯聚到雪山頂上,靜靜守候在家鄉的草原河流之上。
PS:
軍馬一場就一條街,有幾家川菜館,也經營當地風味菜餚,軍馬場最有特色,最值得品嘗的美食要數爆炒牛犢,爆炒羊羔肉,蘑菇面片啦!價格可以接受。住宿賓館多集中在這裡,條件一般,比較齊全,有旅館和民宅,旅遊淡季旅館不開,飯館也很少開,需要帶一點簡餐。淡季來山丹住宿一定要問好是否有取暖設施,晚上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