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1日下午發生強烈地震,日本全國震感強烈。在日中國公民紛紛通過網絡等方式向外界報平安。截至目前為止,除了離震中比較近的宮城縣受到地震和海嘯的重創之外,日本人口最密集地區東京、橫濱等地均報告沒有發生大的次生災害,沒有房屋倒塌和大量人員傷亡,也沒有中國人傷亡的消息。本報記者聯繫到多位在日本的中國公民,他們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
仙臺
聯繫震區人員十分困難
晚報記者 施平
11日下午日本發生特大地震後,在日中國公民紛紛通過網絡、手機等方式向外界報平安。截至目前為止,除了離震中比較近的宮城縣受到地震和海嘯的重創之外,日本人口最密集地區東京、橫濱等地均報告沒有發生大的次生災害,也沒有中國人傷亡的消息。
地震發生時正值下午,大多數人正在辦公室或室內。由於地震強度很高,幾乎日本全國都有震感。在各大留學生論壇上,很快出現關於地震的留言。在日本中部滋賀縣的一位網友稱:「下午快3點的時候,我在公司低著頭看東西,忽然覺得頭暈,像暈船。接著有人喊地震了。頭頂上的吊燈一直在搖。
處於地震震中不遠的宮城縣目前交通和通訊中斷。該縣有東北大學、宮城大學、仙臺大學、東北工業大學等多所高校,據仙臺地區中國學友會會長馮雷說,該會在宮城縣大約有2000多名會員,都是中國留學生以及研究人員。由於地震導致電話手機通訊中斷,目前聯繫震區人員十分困難。仙臺市的一些網站也已經無法瀏覽,MSN等網絡通訊方式也無法連上。
東京
大樓能抗10級地震,沒有人外逃
晚報記者 楊美萍
在日本工作的蘇廣宇稱,地震發生時,他所在的大樓發生了劇烈搖晃,「感覺像過山車一樣」。不過,由於日本建築在抗震方面有著極高的標準,室內物品也早就做好了固定,所以辦公室內基本上沒造成什麼損失。他說:「我們的大樓可以抗10級地震,所以大家一點也不慌,沒有往外逃。其實日本人都很有經驗了,這個時候,大樓裡比外面安全。 」
不過,地震還是對東京人造成了影響,由於電車和地鐵停運,很多人回家成了難題。好在蘇廣宇的家離公司並不遠,步行就可以回去。而在往回走的過程中,他看到行人多了很多,但並沒有恐慌情緒。
出門避難儘量走馬路中央
晚報記者 楊美萍
正在東京的天津女孩任育倩稱,地震發生時,她正在住處洗澡,感覺到劇烈震動後立即衝了出來,發現餐具杯子等都掉在地上摔碎了,部分柜子也倒下了。她說:「我一共感覺到兩次強烈的震感,第一次房子是上下動的,第二次是左右搖晃。 」
任育倩說,電視節目提醒大家暫時不必急著出去避難,但是最好把電器、煤氣關掉。如果一定要出門,最好儘量步行,而且最好走在馬路中央,不要靠近建築物,還要戴好安全帽,防止各種意外傷害。任育倩說,目前東京還依然能不時感受到餘震。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又有一次明顯可感的餘震發生。她驚叫:「又震了,又震了。 」
任育倩本來想和同事一起去便利店多採購些生活必需品。但據同事稱,附近的便利店早已被搶購一空。任育倩說,她已經收拾好了衣物,晚上也準備穿著可以外出的衣服睡覺,一旦收到避難指示,就帶著包去指定場所避難。
公司早選定緊急避難地
晚報記者 陸靖
張先生在一家計算機公司工作,雖然自己人在上海,但是看到地震消息後,連忙聯繫了他在東京的同事們。東京的同事都向他報了平安,並表示大家普遍都比較鎮定。
按照日本很多公司的習慣,公司有預先選定的緊急避難所。這些避難所一般都在空曠的露天處,公司規定,一發生地震,大家就緊急疏散,先逃命,然後趕赴避難所。之後,經理會在避難所清點人數,了解有沒有傷亡情況。
地震發生,東京的地鐵電車全部停運。因為計算機公司業務繁忙,這些回不了家的同事,索性選擇了加班。有些工種是需要對受到影響的客戶進行服務,結果這些人反而更忙了。
「救生包真的派上了用場」
晚報記者 施平
上海某日資商社員工賈小姐本周一從上海前往東京接受培訓。據她回憶,在培訓第一天的第一堂課程,日本培訓人員就給每個學員發了個救生包。裡面包括安全頭盔、呼吸面具還有止血繃帶、手電筒等緊急逃生工具。課程的第一節內容,就是如何在緊急情況下自我保護,找到救生通道並呼救。本來賈小姐覺得這只是一種培訓程序,但是昨日下午,正在位於東京青山區公司大樓內開會的她感覺到明顯搖晃,日本員工立即拿出安全頭盔戴上。賈小姐躲到會議桌下,「感覺就像拍電影一樣。真是嚇壞了。」賈小姐心有餘悸,但又驚嘆於日本員工反應迅速。
恢復平靜後,日本員工立即接通了電視,並開始打電話。這時候低樓層的員工已經疏散到了地面,而在高樓層的員工則暫停工作。「上海公司打電話過來,關心我們的情況。」賈小姐說,沒想到上海的反應這麼快,看來新聞傳播速度比地震還要迅速。
千葉
昨晚氛圍已經趨於平靜
晚報記者 章磊
地震發生大約2個多小時後,記者通過網絡聯繫到了中國留學生張津。張津說,地震發生時她在位於千葉的住處,距離東京40分鐘車程。「震了有兩到三分鐘,家裡很多東西都倒了。外面的車子全停下來了,很安靜,只有大地晃動的聲音。 」
張津來到室外時外面的空地上已經聚集了許多民眾。震得最厲害的時候甚至都無法平穩地站立。但那些逗留在車內的日本民眾十分鎮定,坐在車上沒有慌張,等到地震的勢頭過去後,才繼續開車離開。張津說:「最長的一次餘震,我在心裡數了一下,數到了100多,應該有2分多鐘。 」
北京時間16時10分左右,張津告訴記者,她的手機通了。不過,她隨後試圖電話在日本其它地區的朋友時,卻發現手機無法撥出,也發不了信息。張津說:「我想聯繫的朋友在仙臺和巖手,那兩個地方受災比較重。 」
當晚,當地的很多大超市關門,但小的便利店還開著,而且貨源挺充足。外面的氛圍比較平靜,甚至還有人在便利店看雜誌,與「往常一樣」。
22時40分左右,張津通過網絡告訴記者,她在巖手的朋友終於聯繫上了。這位朋友給張津發了一條簡訊,「都出來了,打不出電話發不出簡訊,沒有糧食,不知道你能不能收到我的信息,但我不怕,呵呵」。
煤氣很快就恢復供應
晚報記者 朱靜遠
居住在日本千葉的網友 「大風海上」說,地震時他正好在家裡,「這次地震日本有地震記錄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搖晃的時間長達五分鐘以上,我家的房子結構算是好的,扛過去了。家裡打碎了一個花瓶,書架上的書掉下來了,其它基本沒有損失。 」
千葉縣距離此次地震震中非常近,「大風海上」說,千葉的九十九裏海濱遭海嘯衝擊,海浪衝進海岸一公裡處。
地震發生後,當地手機信號中斷,固定電話打不出去,但是網絡仍然通暢。千葉的煤氣也一度中斷,但很快又得以恢復。 「大風海上」說,他的媽媽準備做晚飯時才發現煤氣停了,改用電飯鍋做飯,等到吃完飯了,小區的管理處來電話說煤氣已經恢復供應了。
「大風海上」在與記者交流時,餘震仍然在不斷發生,感覺像坐船一樣,「餘震又來了,淡定!」他說,雖然身在千葉,但他不會去避難所過夜,日本地震多發,所以連小孩也學會了冷靜對待。
神奈川
80歲老太太見過的最大地震
晚報記者 陸靖
網友小雪小暴說,她和老公住在神奈川縣藤澤市。地震發生的時候,小雪小暴正在看牙醫。一開始以為只是平時的小震,沒當回事。結果越震越厲害,醫療器械都倒下來,水槽裡的水被震出來,窗外的電線桿都在晃。正在就醫的一位80歲的老奶奶說,這是她這輩子遇到過的最大的地震。
幸運的是,小雪小暴和老公都安全到了家。他們住的房子是新宅,比較牢固。但是餘震一直還在繼續。
到家後不久,小雪小暴和老公就趕緊給中國的家人報了平安。他們已經準備好了避難用具,並在網上呼籲,希望在日本的朋友們都趕快準備好避難用具、充足的水和食物。
(責任編輯:new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