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大樓能抗10級地震 人們不外逃反而加班(圖)

2020-12-14 搜狐網

  日本11日下午發生強烈地震,日本全國震感強烈。在日中國公民紛紛通過網絡等方式向外界報平安。截至目前為止,除了離震中比較近的宮城縣受到地震和海嘯的重創之外,日本人口最密集地區東京、橫濱等地均報告沒有發生大的次生災害,沒有房屋倒塌和大量人員傷亡,也沒有中國人傷亡的消息。本報記者聯繫到多位在日本的中國公民,他們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

  仙臺

  聯繫震區人員十分困難

  晚報記者 施平

  11日下午日本發生特大地震後,在日中國公民紛紛通過網絡、手機等方式向外界報平安。截至目前為止,除了離震中比較近的宮城縣受到地震和海嘯的重創之外,日本人口最密集地區東京、橫濱等地均報告沒有發生大的次生災害,也沒有中國人傷亡的消息。

  地震發生時正值下午,大多數人正在辦公室或室內。由於地震強度很高,幾乎日本全國都有震感。在各大留學生論壇上,很快出現關於地震的留言。在日本中部滋賀縣的一位網友稱:「下午快3點的時候,我在公司低著頭看東西,忽然覺得頭暈,像暈船。接著有人喊地震了。頭頂上的吊燈一直在搖。

  處於地震震中不遠的宮城縣目前交通和通訊中斷。該縣有東北大學、宮城大學、仙臺大學、東北工業大學等多所高校,據仙臺地區中國學友會會長馮雷說,該會在宮城縣大約有2000多名會員,都是中國留學生以及研究人員。由於地震導致電話手機通訊中斷,目前聯繫震區人員十分困難。仙臺市的一些網站也已經無法瀏覽,MSN等網絡通訊方式也無法連上。

  東京

  大樓能抗10級地震,沒有人外逃

  晚報記者 楊美萍

  在日本工作的蘇廣宇稱,地震發生時,他所在的大樓發生了劇烈搖晃,「感覺像過山車一樣」。不過,由於日本建築在抗震方面有著極高的標準,室內物品也早就做好了固定,所以辦公室內基本上沒造成什麼損失。他說:「我們的大樓可以抗10級地震,所以大家一點也不慌,沒有往外逃。其實日本人都很有經驗了,這個時候,大樓裡比外面安全。 」

  不過,地震還是對東京人造成了影響,由於電車和地鐵停運,很多人回家成了難題。好在蘇廣宇的家離公司並不遠,步行就可以回去。而在往回走的過程中,他看到行人多了很多,但並沒有恐慌情緒。

  出門避難儘量走馬路中央

  晚報記者 楊美萍

  正在東京的天津女孩任育倩稱,地震發生時,她正在住處洗澡,感覺到劇烈震動後立即衝了出來,發現餐具杯子等都掉在地上摔碎了,部分柜子也倒下了。她說:「我一共感覺到兩次強烈的震感,第一次房子是上下動的,第二次是左右搖晃。 」

  任育倩說,電視節目提醒大家暫時不必急著出去避難,但是最好把電器、煤氣關掉。如果一定要出門,最好儘量步行,而且最好走在馬路中央,不要靠近建築物,還要戴好安全帽,防止各種意外傷害。任育倩說,目前東京還依然能不時感受到餘震。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又有一次明顯可感的餘震發生。她驚叫:「又震了,又震了。 」

  任育倩本來想和同事一起去便利店多採購些生活必需品。但據同事稱,附近的便利店早已被搶購一空。任育倩說,她已經收拾好了衣物,晚上也準備穿著可以外出的衣服睡覺,一旦收到避難指示,就帶著包去指定場所避難。

  公司早選定緊急避難地

  晚報記者 陸靖

  張先生在一家計算機公司工作,雖然自己人在上海,但是看到地震消息後,連忙聯繫了他在東京的同事們。東京的同事都向他報了平安,並表示大家普遍都比較鎮定。

  按照日本很多公司的習慣,公司有預先選定的緊急避難所。這些避難所一般都在空曠的露天處,公司規定,一發生地震,大家就緊急疏散,先逃命,然後趕赴避難所。之後,經理會在避難所清點人數,了解有沒有傷亡情況。

  地震發生,東京的地鐵電車全部停運。因為計算機公司業務繁忙,這些回不了家的同事,索性選擇了加班。有些工種是需要對受到影響的客戶進行服務,結果這些人反而更忙了。

  「救生包真的派上了用場」

  晚報記者 施平

  上海某日資商社員工賈小姐本周一從上海前往東京接受培訓。據她回憶,在培訓第一天的第一堂課程,日本培訓人員就給每個學員發了個救生包。裡面包括安全頭盔、呼吸面具還有止血繃帶、手電筒等緊急逃生工具。課程的第一節內容,就是如何在緊急情況下自我保護,找到救生通道並呼救。本來賈小姐覺得這只是一種培訓程序,但是昨日下午,正在位於東京青山區公司大樓內開會的她感覺到明顯搖晃,日本員工立即拿出安全頭盔戴上。賈小姐躲到會議桌下,「感覺就像拍電影一樣。真是嚇壞了。」賈小姐心有餘悸,但又驚嘆於日本員工反應迅速。

  恢復平靜後,日本員工立即接通了電視,並開始打電話。這時候低樓層的員工已經疏散到了地面,而在高樓層的員工則暫停工作。「上海公司打電話過來,關心我們的情況。」賈小姐說,沒想到上海的反應這麼快,看來新聞傳播速度比地震還要迅速。

  千葉

  昨晚氛圍已經趨於平靜

  晚報記者 章磊

  地震發生大約2個多小時後,記者通過網絡聯繫到了中國留學生張津。張津說,地震發生時她在位於千葉的住處,距離東京40分鐘車程。「震了有兩到三分鐘,家裡很多東西都倒了。外面的車子全停下來了,很安靜,只有大地晃動的聲音。 」

  張津來到室外時外面的空地上已經聚集了許多民眾。震得最厲害的時候甚至都無法平穩地站立。但那些逗留在車內的日本民眾十分鎮定,坐在車上沒有慌張,等到地震的勢頭過去後,才繼續開車離開。張津說:「最長的一次餘震,我在心裡數了一下,數到了100多,應該有2分多鐘。 」

  北京時間16時10分左右,張津告訴記者,她的手機通了。不過,她隨後試圖電話在日本其它地區的朋友時,卻發現手機無法撥出,也發不了信息。張津說:「我想聯繫的朋友在仙臺和巖手,那兩個地方受災比較重。 」

  當晚,當地的很多大超市關門,但小的便利店還開著,而且貨源挺充足。外面的氛圍比較平靜,甚至還有人在便利店看雜誌,與「往常一樣」。

  22時40分左右,張津通過網絡告訴記者,她在巖手的朋友終於聯繫上了。這位朋友給張津發了一條簡訊,「都出來了,打不出電話發不出簡訊,沒有糧食,不知道你能不能收到我的信息,但我不怕,呵呵」。

  煤氣很快就恢復供應

  晚報記者 朱靜遠

  居住在日本千葉的網友 「大風海上」說,地震時他正好在家裡,「這次地震日本有地震記錄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搖晃的時間長達五分鐘以上,我家的房子結構算是好的,扛過去了。家裡打碎了一個花瓶,書架上的書掉下來了,其它基本沒有損失。 」

  千葉縣距離此次地震震中非常近,「大風海上」說,千葉的九十九裏海濱遭海嘯衝擊,海浪衝進海岸一公裡處。

  地震發生後,當地手機信號中斷,固定電話打不出去,但是網絡仍然通暢。千葉的煤氣也一度中斷,但很快又得以恢復。 「大風海上」說,他的媽媽準備做晚飯時才發現煤氣停了,改用電飯鍋做飯,等到吃完飯了,小區的管理處來電話說煤氣已經恢復供應了。

  「大風海上」在與記者交流時,餘震仍然在不斷發生,感覺像坐船一樣,「餘震又來了,淡定!」他說,雖然身在千葉,但他不會去避難所過夜,日本地震多發,所以連小孩也學會了冷靜對待。

  神奈川

  80歲老太太見過的最大地震

  晚報記者 陸靖

  網友小雪小暴說,她和老公住在神奈川縣藤澤市。地震發生的時候,小雪小暴正在看牙醫。一開始以為只是平時的小震,沒當回事。結果越震越厲害,醫療器械都倒下來,水槽裡的水被震出來,窗外的電線桿都在晃。正在就醫的一位80歲的老奶奶說,這是她這輩子遇到過的最大的地震。

  幸運的是,小雪小暴和老公都安全到了家。他們住的房子是新宅,比較牢固。但是餘震一直還在繼續。

  到家後不久,小雪小暴和老公就趕緊給中國的家人報了平安。他們已經準備好了避難用具,並在網上呼籲,希望在日本的朋友們都趕快準備好避難用具、充足的水和食物。

(責任編輯:news8)

相關焦點

  • 央視新樓可抗9級地震 合龍最低點離地162米(圖)
    昨天,中央電視臺主樓懸臂結構在空中順利合龍,標誌著大樓的主體工程基本結束。央視新大樓的合龍共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最靠近兩座塔樓間的合龍,已在12月8日完成。昨天是第二階段——懸臂外側全面合龍,最後是在合龍平面上搭建鋼架。  現場回放  合龍最低點離地162米  昨天,記者在162米高空體驗了「巨人」握手的驚心動魄。
  • 7級大地震威脅東京奧運?日媒描繪了一幅"災難圖"
    日媒卻「聳人聽聞」地表示,一場危機——「7級大地震」正逼近這個和平的盛典。「2020年8月8日,東京。奧運會賽場上,正進行著激烈的摔跤比賽,突然腳下開始顫動。原本被興奮和吶喊聲包圍的會場一瞬間萬籟俱寂。接著,人們的哭喊聲和尖叫聲響徹體育館。由於很少經歷過地震,從海外遠道而來的遊客倉皇失措地奔跑。」——這樣一幅可怕的畫面便出自日媒之手。而日媒為何會突然如此憂心忡忡?
  • 日本發生特大地震成田機場關閉 東京高樓冒煙(圖)
    中新網3月11日電 綜合媒體報導,日本氣象廳透露,當地時間3月11日下午2點46分(北京時間11日下午1點46分)左右,日本東北地區宮城縣北部發生芮氏7.9級特大地震。地震發生後,宮城縣女川核電站已自動停止運行,成田機場跑道暫時關閉,東京市中心一棟高樓冒出濃煙。
  • 廣州地鐵可抗7度地震 共有4級地震應急預案(圖)
    日本大地震引發市民對廣州地鐵防震能力的關注。記者昨日獲悉,儘管廣州從未發生過6級以上地震,但廣州地鐵是按照抗7度地震來設計的,廣州地鐵提醒市民,如在乘坐地鐵出行時遇到地震,不要慌張,等到應急燈自動開啟後,按照指引迅速疏散。
  • 日本這種像「饅頭」的屋子,可以抗10級地震,網友:保命必備品!
    日本這種像「饅頭」的屋子,可以抗10級地震,網友:保命必備品!地震是對人類影響極大的自然災害,在地震發生時,高樓建築會因為活躍的板塊運動坍塌,而島國日本就正處於太平洋地震帶,所以日本經常發生地震,為此,他們也發明了一種像「饅頭」的屋子,雖然其貌不揚,但它卻可抵抗10級地震,接下來就和我看看吧。
  • 廣州一般建築能抗多少級地震?
    新快報訊  昨日,四川雅安地震發生後,廣東省地震局在接受新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廣州一般建築能抗5.5級左右的地震,重要工程的抗震能力要更高。此外廣東省地震局表示,省地震救援隊(包括消防特勤、醫療和抗震專家)已經做好出發準備,隨時待命趕赴災區。
  • 地震致東京交通大癱瘓 市民戴頭盔步行回家(圖)
    而東京等其他地區的人們都感受到了這場災難的強大威力。  最高大樓晃動明顯  距離震中375公裡的東京市震感強烈,地震來襲時,高樓都劇烈搖晃,目擊者看到,竣工後將成為日本最高建築的東京天樹大樓正在明顯晃動。東京地標性建築東京塔頂部的天線也因地震彎曲。突如其來的強震將天花板、玻璃和裝飾物震落。
  • 四川最「不可思議」的大橋,開車像坐過山車一樣,能抗9級地震
    現在人們之所以喜歡去旅行,不過就是能夠放鬆身心,見到一些平時見不到的奇聞趣事。現在旅遊已經成為大眾的減壓娛樂方式,人們將離不開。當然足不出戶,也能看到世界上很多奇聞趣事,但是都不如身臨其境比較好。就像四川這個不可思議的大橋,開車就像坐過山車一樣,但是卻能抗9級地震。
  • 10年前的今天,紐西蘭基督城發生了7.1級地震
    2010年紐西蘭基督城7.1級地震的幾點思考2010年9月4日凌晨,紐西蘭南島發生芮氏7.1級地震,震中位於基督城(克萊斯特徹奇,Christchurch)以西45公裡處,震源深度10公裡。地震造成2人重傷,另有數人受輕傷。紐西蘭總理約翰·基4日午後飛抵克賴斯特徹奇視察災情。
  • 臺灣花蓮6.7級地震,大樓傾斜,路面開裂!多地有震感,網友拍下現場圖!
    @中國地震臺網速報 還發文稱,近五年來,臺灣及附近海域共發生四級以上地震237次,其中4.0到4.9級175次,5.0到5.9級48次,6.0級以上14次,最大地震是這次地震和2016年2月6日在臺灣高雄市發生的6.7級地震
  • 長沙「搭積木」建57層高樓 施工方稱可抗9級地震(圖)
    中新網長沙3月18日電 (記者 唐小晴)「網友質疑建築的安全性是因為他們不了解我們建築的整體結構。相反,這棟高樓比傳統建築更安全。它經過專業機構測試認定可以抵禦9級地震不倒,消防施工也是按照國家標準進行,甚至連恐怖襲擊也會毫髮無損。」針對外界質疑湖南長沙57層高樓「小天城」安全的問題,遠大可建總廠廠長肖長庚如是表示。
  • 「8級抗震建築」為何抗不了7級地震
    建築抗震只說「度」,不說「級」 五年前的汶川之痛,最痛就在於大量房屋(民房和公共建築)倒塌而帶來的傷亡。正如「地震不殺人,殺人的是地震帶來的房屋倒塌」所言,人們在災後反思建築的抗震性自然是題中之意。
  • 日本東京數據中心或受北海道發生的6.7級地震
    中國IDC圈訊 今天凌晨3:08分左右,北海道發生芮氏6.7級地震,震源位於膽振地方中東部,目前沒有海嘯危險。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當地時間6號凌晨,北海道發生芮氏6.9級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地震造成了多處建築物倒塌。
  • 揭秘中央電視臺新樓「大褲衩」:可抗8.49級地震(圖)
    中央電視臺「大褲衩」可抗8.49度地震中央電視臺新臺址近期已經通過了安全、消防、抗震等各項測試和驗收。央視記者採訪了設計方面的專家,就央視的抗震結構等工程亮點進行了解讀。央視新址主樓工程項目經理王祥明稱,央視新臺址的地基打了1200多根45米長的樁,樁的上面是10.9米厚的整體底板,相當於正常住宅的三層半樓高。核心筒+外框筒 支撐大樓穩固據央視介紹,央視新臺址塔樓的支撐靠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與地面垂直的「核心筒」,坐落在地下巨大鋼筋混凝土底板上。
  • 臺灣高雄6.7級地震 16層大樓躺地
    數字版首頁 > 第A01:頭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臺灣高雄6.7級地震 16層大樓躺地 已致14人遇難
  • 日本東京地震?美國夏威夷近8級地震?竟然都是「烏龍地震」
    當地時間8月19日上午9時29分,日本東部多地的居民們在地震警報中陷入混亂,日本氣象廳的地震速報系統發布警報稱日本本州島東南的房總半島以南海域發生芮氏6.0級地震,包括日本首都東京在內的日本關東地區都可能遭遇較為強烈的震動。
  • 停不下來!花蓮發生6.5級地震 商校街飯店大樓倒塌
    海外網2月7日電 據中國地震臺網報導,臺灣花蓮縣附近海域6.5級地震,商校街飯店大樓倒塌。   據聯合新聞網報導,臺灣花蓮縣自周日(4日)起便地震不斷,令市民擔驚受怕。花蓮近海周二(6日)深晚11時50分左右,再發生6級地震,震源深度達10千米,全臺均感到震動。其中以花蓮市及宜蘭南澳震感最強,震度達7級,而合歡山震度亦達5級,花蓮 、宜蘭、新北、臺北4級以上。   花蓮市區商校街一棟統帥大飯店一大樓發生倒塌事件,傳出多人受困,消防搜救人員正在前往救援。
  • 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卻不在中國,能抗8.5級地震,堪比港珠澳大橋
    今日話題: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卻不在中國,能抗8.5級地震,堪比港珠澳大橋我們國家一直被世界上稱為基建狂魔,因為在我們國內有太多不可思議的建築了,很多國家覺得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我們國內卻被輕而易舉地完成了。
  • 花蓮6.7級地震!臺北一棟大樓傾斜
    【環球網報導記者齊瀟涵】4月18日13時01分,臺灣花蓮縣海域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24千米,島內各地均由震感。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8日消息,震後,臺北市長安東路二段上一棟大樓傾斜靠到隔壁大樓。臺北長安東路二段上有大樓傾斜,所幸無人受困。綜合臺媒消息,目前花蓮地區仍有餘震發生,當地民眾均在屋外觀望情況。臺北捷運(地鐵)發出公告表示,全線車站暫停運營,捷運公司將進行安全檢查。
  • 臺灣高雄發生6.7級地震 多幢大樓倒塌
    臺灣高雄發生6.7級地震 2016年2月6日,臺南市多處樓房在6日凌晨的6.7級地震中傾斜、倒塌。據臺灣氣象部門6日通報,當天凌晨3時57分許,臺灣高雄發生芮氏規模6.7級地震。臺灣本島多地震感明顯,最大震度為6級。臺南市區和其他部分區域的震度則達到5級。據中央社截至清晨5時20分的統計,臺南共有永康區永大路一棟大樓倒塌、新化區一棟大樓傾斜、山上區一處房屋傾斜、東區一棟大樓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