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經歷告訴你去西藏轉山有多靈——岡仁波齊轉山記

2020-09-14 自貢的黃師傅

岡,是雪的意思;仁波齊,是活佛的意思

岡仁波齊,西藏岡底斯山脈上的一座山峰,距離拉薩約1300km路程,是印度教、苯教等教派的神山,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信徒和熱愛徒步的遊客前往轉山。

據說繞行此山一圈,輕則能淨化心靈,重則可成佛成仙。還有人說這座山很靈,繞山走一圈,就能實現一個心願,比如年輕人找到真愛了、老年人腰不酸腿不痛了。真的有這麼靈嗎?我決定前去一探究竟。


日照金山,岡仁波齊


一切從轉寺廟開始


我其實並不是個貪心的人,來到岡仁波齊,不是為了要實現什麼願望。這麼一座富有傳奇色彩的雪山,對每一個喜歡徒步旅行的人都是具有吸引力的。

這次之所以會來到西藏,不是為了什麼心願,純粹只是為了它——岡仁波齊。


布達拉宮下的轉經筒

出行之時遇到寺廟拜一拜,就能交到好運,這是以前轉五臺山的時候一位密友教我的。

我在拉薩轉了三圈布達拉宮、撥動了宮殿下的每一個轉經筒,又轉了三圈大昭寺。按理說我已經可以許一個靈魂深處的願望了,但是我卻不敢,怕我的貪心煩擾了佛他老人家。

不為今生、不為來世,我只希望交個好運,為接下來的轉山奠定基礎。

大昭寺


通往阿里,西藏中的西藏


一張600元的車票,一趟20小時的汽車,通往阿里的路,通往天堂的路。秋天是高原最美的季節,拉薩河的沙洲上,那些金黃色的小樹林格外養眼。國道318美到停不下來,我根本抓不住,只能身陷其中。


拉薩河的秋天

或許是因為高反、或許是因為太過激動,那一夜我在車上怎麼都睡不著。到了下半夜開始感覺到有些想嘔吐,高反模式也正式啟動了。直到一個星期以後,我才知道那一晚翻過了好幾個海拔超過5000米的埡口,在車上沒吐出來已經算是超常發揮了。

徹夜未眠

剛進入睡眠狀態不到一小時,又被司機叫醒了,「下車,快收拾東西下車,轉神山的快下車!」睜眼看看表,快早上七點了!迷迷糊糊拽著大包小包,除了困還是困。

阿里地處中國西部,所以天亮得很晚。此刻繁星滿天,但我完全無心欣賞這一高原奇景,只想快點走到神山腳下的小鎮子,找個地方趕緊睡個覺。

我和同伴在黑暗中徑直朝著遠處忽閃忽閃的燈光走去。那燈光看起來近在咫尺,實際上卻是遠在天邊,我們這一走就走了快一小時。

客棧老闆看到我們也有幾分心疼:「你們坐了一晚上的車,不休息一天就這麼去轉山?旅遊,確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確實,旅遊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但如果有了對旅途中各種新鮮事物的獵奇心,你就不會覺得累。


日出時的納木那尼雪峰

在早上八點太陽升起來的一刻,小鎮受到岡仁波齊納木那尼雪峰日照金山的前後夾擊,美得我瞬間睡意全無,忙著在兩山之間來回奔跑,徹底失去了方向感。此刻已經不能再等了,必須立即出發,深入神山腹地!

繞行岡仁波齊一圈大約50km,大段大段的路都在5000米海拔以上。雖然一大清早就被打了一針雞血,但後來的事實證明,沒有休息好就去轉山,我第一天的轉山確實是作死式的。

初見岡仁波齊


轉山第一天


納木那尼,喜馬拉雅山脈上的一座雪峰,海拔約7694米,與岡仁波齊隔湖相望。遠看著納木那尼雪峰從遼闊的大草原上拔地而起,這畫面太過壯觀,以至於我和我的廣東同伴拍照拍得走不動路!天之大、地之廣,走在這片土地之上,對煩心事沒有了牽掛。


遠處那條藍色的線就是鬼湖拉昂錯

岡仁波齊特有的金字塔形狀很容易讓人記住,我每走一段路都會停下來望一望那山。真不敢相信,前幾天它還只存在於電腦屏幕上,而今它卻已矗立在眼前,這是多奇妙的體驗。所以,無論如何也要和神山來個合影。不,是從各種角度來很多個合影。


右邊的平臺是一個天葬臺


金字塔形的岡仁波齊


在我眼裡,岡仁波齊像個冰激凌

轉山第一天兩次走錯路,加之前一夜幾乎沒睡覺,所以第一天後半場徒步的過程十分痛苦。最後幾個小時的路程都是100米一歇,每走一步渾身都疼痛不堪、睏倦難耐,到達當晚的休息地點後,身體終於抗不住,痛痛快快地嘔吐了一陣。

通向神山

轉山的確是一種信仰


磕長頭的信徒


來過西藏的人一定都對虔誠的宗教信徒印象深刻,他們三步一叩首,五體投地,用身體去丈量自己與佛之間的距離。在岡仁波齊同樣也有這樣的信徒,他們採用磕長頭的方式轉山,繞山一周需要接近1個月的時間。


如果我沒猜錯,岡仁波齊應該是沉積巖

你可能會疑惑,信徒們費那麼大力氣轉山有什麼意義呢?

但看看我們自己,這些遊客費那麼大力氣來這裡轉山,把自己折騰得半死又有什麼意義呢?

作為一個普通遊客,我沒有什麼宗教信仰,但轉山對我來說一樣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其實決定去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去追尋意義,信仰不需要被意義所羈絆。轉山,對我來說=好玩+有趣,這就完全夠了。


偶遇,神山的使者


咱們一起轉山吧

除了各種體力上的辛苦,這一路充滿了各種樂趣,比如和下面這位小朋友的偶遇。


會轉山的狗

「小朋友,你多大了,你叫什麼名字啊?你是藏族的嗎?你也是來轉山的嗎?」

它迎面朝我走來,不討飯吃、不嚎叫,對我的一連串發問也不予理睬,只是安安靜靜地陪著我們一起轉山。


神山的使者

想必它也是寂寞了,這個時節的阿里難見到人影,小朋友對我這種外來人的好奇或許正如我對阿里的好奇一樣。既然有緣碰到了,那就一起走一程吧。

當這條小朋友走到了一個滿是經幡的地方後,它就躺在經幡上不走了。而這時候奇蹟就出現了,剛被雲霧遮住的岡仁波齊又顯現出來。我恍然大悟,原來你是帶我來看山的啊!


旅行必須要自拍


作為一個旅行攝影愛好者,我感覺自己還是十分敬業的,每次都堅持帶上三腳架去最美的地方自拍。雖然每次總會有那麼幾個龜兒子說我的自拍很醜,但是我仍舊堅持自拍,並樂在其中。

在一個我認為很美的地方,我會自拍很多次,並且很仔細、嚴肅地調整自己的走位。


到此一遊

其實聽到別人說我的自拍醜是很鬱悶的,從內心來說,我極度渴望自己是一個男神。因為同神山和神湖合影,我總覺得必須要是一位女神或者男神,畫面才足夠美,才足夠配得上這裡的神聖。

在這個問題上,岡仁波齊點化了我:你雖然做不了男神,但你可以做一個神人啊,這完全足以匹配神山和神湖的神性


神人和神山

不過為了自拍,背著三腳架去翻5700米的埡口真的很球累。但和不累死在路上比起來,我還是覺得在海拔最高點拍各種高逼格得瑟照更重要,因為5700米興許是我這輩子能夠走到的海拔最高的地方了。

神山一側


偶遇,雪山女神


就在快走到行程的最高點卓瑪拉山口之前,我實在忍不住了,又累又困,每走10米都要停下來睡五分鐘。在一次閉目養神期間,我隱約聽到兩女神的討論聲,「這人怎麼在這裡睡著了?在這兒睡覺多危險啊。」其實我聽得一清二楚就是在討論我,並且我在她們眼裡就快化為冰山上一座永久的豐碑了,但我累得一點不想動彈。

「誒,快醒醒!高反啦?要不要吃點藥?喝點熱水?」

然後兩女神拿出了一大堆抗高反、高燒藥物,我也甦醒了,並且感激涕零地全部吞掉了。

翻越雪山

作為一個爬過峨眉山、穿過太行山、環過五臺山的野漢子,作為一個能在稻城亞丁奔跑、能在年寶玉則跳躍的人,要不是因為來阿里的路上一夜沒有睡覺,我至於被弄成現在這幅熊樣兒麼?

但我相信,這一定是神山的刻意安排,神山不想讓我的旅途太平淡,所以給我增加了一點難度,好讓這段旅途有故事可以發生。是的,在這裡遇到這樣的熱心人,對我來說就是一道風景,和岡仁波齊一樣的風景。我希望,兩上海來的女神有朝一日能看到這篇遊記。


5700米,此生到過的海拔最高處。翻過了最高的山口,就是下坡路了,我的復活模式也開啟了。隨即進入了一路旋轉、跳躍、奔跑,一路自拍的歡歌狀態。冰川上的嬉戲,落日下的犛牛,空曠、孤寂、壯美。青藏高原,你是如此之美。


冰川上的嬉戲


空曠的峽谷

小海子


舌型冰川


岡仁波齊,它實現了我未曾許下的願望


岡仁波齊是神山,轉神山就可以許願,據說十分靈驗。但是我仍舊未敢許下任何願望,許那些今生來世的願望,我擔心實現不了。如果一個願望連阿里神山都不能幫我實現,那請問人生還有何意義,所以還是糊塗過好,留存對神山的敬畏之心既是好。


落日下的犛牛

在這麼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季節,能繞著岡仁波齊走一圈,這已經是完成了人生的一大心願。有藍天、白雲、雪山作陪,有美麗風景、有機緣巧遇,我還有什麼好求的呢?

轉山最後的路

傍晚時分,兩天的轉山行程結束了,納木那尼雪峰的日落金山顯現了。這一幕想必是神峰在向我示意:你已經圓滿了!

我未曾許下任何願望,但我卻滿載而歸!


日落,納木那尼


岡仁波齊上方的雲


一個上班族的救贖


如果說以上這些就是我轉岡仁波齊的收穫,那說岡仁波齊靈就太小題大做了。岡仁波齊不僅僅洗滌了我的心靈,還幫我掃除了一段凡間的孽障。

話說吧,我在來西藏之前也是一個在異鄉漂泊的普通上班族,厭倦著惱人的工作、憧憬著迷惘的未來。從早上醒來就盼著晚上下班,從周一開始就盼著周五到來。雖然奮鬥很辛苦,但我也選擇努力、選擇堅持,渴望有一天能在這座城市立足,有自己的家。


曾經那座城

我被裁了!

但在一個看似寧靜的周五,我卻突然接到通知:「公司業務不景氣,你被裁了!」

我被裁了,我被裁了,我他媽被裁了,那一刻我懵住了。

你他媽裁我,你他媽裁我!

你他媽早不裁、晚不裁,偏偏選擇在最適合去西藏的10月份裁!

看來這一趟岡仁波齊是不得不去了!

於是,我來到了岡仁波齊。繁瑣的離職手續、再就業,統統被壓箱底、拋腦後。


為什麼要在最適合去西藏的10月份裁我?

神的旨意

轉完岡仁波齊的第二天,我和同伴在神山下邂逅了一位超級貴人,並在這位貴人帶領下徒步繞行了神湖瑪旁雍錯一圈,一路人品大爆發。

就在我轉完神湖之後不久,連續接到兩個電話通知,第一個是公司來電說離職手續已辦妥請安心玩耍,另一個電話通知我面試。。。

天吶,我突然覺得轉山、轉湖、轉寺廟,真的太靈了,凡間的事情我什麼都不用操心,僅僅是轉轉山、轉轉湖,事情就這樣辦妥了。

這哪是什麼裁員啊,這分明就是神的旨意!

這是神山、神湖的召喚!!!

(完)

相關焦點

  • 去西藏的岡仁波齊轉山有哪些要注意的?
    幾個月前寫過一篇關於岡仁波齊轉山的文章,因為一些其他的不可控因素被下架了,最近又有些朋友和讀者私下裡詢問一些轉山相關事項,因此再在這裡統一說一下神山岡仁波齊轉山的相關事項,有不足或者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轉山示意圖岡仁波齊1,關於岡仁波齊。
  • 去西藏「轉山」,不止有岡仁波齊
    編者按:對於沒去過西藏的人來說,那裡總顯得異常神秘。一場「轉山」卻讓作者更近距離接觸到那裡的風土人情,那一場「轉山」也讓作者思緒飛揚。「轉山」是一種盛行於西藏等地區的宗教活動,表示宗教虔誠的一種方式,「轉山」的人步行甚至一路磕頭,圍著聖山,轉一圈或多圈。
  • 轉山__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拉薩向西1870公裡。在古印度吠陀和其它典籍中都有提到,岡仁波齊是宇宙之軸心、世界的中心和通往天堂的階梯,它被認為提供了地球與天堂之間、物理世界與精神世界之間的聯繫。岡仁波齊是舉世公認的神山,被西藏苯教、藏傳佛教、印度教以及古耆那教共同認定為世界的中心,來自世界各地的轉山信徒常年不斷。 2011年8月3日,我與三位驢友加入了浩大的轉山隊伍。圍著岡仁波齊按順時針方向步行,全程53公裡。
  • 視覺|去西藏「轉山」,不止有岡仁波齊
    「轉山」是一種盛行於西藏等地區的宗教活動,表示宗教虔誠的一種方式,「轉山」的人步行甚至一路磕頭,圍著聖山,轉一圈或多圈。岡底斯山位於西藏中部,有著濃厚的宗教色彩,作者探訪的是最高峰——冷布崗日峰。轉山是辛苦的,顛簸的路總讓人提心弔膽。
  • 關於冬季岡仁波齊轉山的問題
    冬天能去岡仁波齊轉山嗎?這個問題就如同冬天能去西藏旅遊嗎一樣,是我們藏區旅行淡季時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其實這個問題同冬天能不能去西藏一樣也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的,不同的人可能會給出不一樣的答案,本文結合最新實際情況,來和大家談談冬季岡仁波齊能否轉山的問題,以及相關注意事項。
  • 「世界的中心」神山岡仁波齊轉山攻略(上),去西藏建議收藏
    岡仁波齊, 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巴嘎鄉北部,是世界公認的神山,被譽為神山之王。岡仁波齊峰,形狀非常有辨識度,你只要見過一眼,一定過目難忘,主峰四季冰雪覆蓋,形似圓冠金字塔,四壁非常對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雍仲本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
  • 去西藏的岡仁波齊轉山有哪些要注意的?
    幾個月前寫過一篇關於岡仁波齊轉山的文章,因為一些其他的不可控因素被下架了,最近又有些朋友和讀者私下裡詢問一些轉山相關事項,因此再在這裡統一說一下神山岡仁波齊轉山的相關事項,有不足或者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轉山示意圖岡仁波齊1,關於岡仁波齊。
  • 去西藏轉山,千萬別說走就走!岡仁波齊轉山攻略
    》讓許多人看到了西藏人民樸實無華又無比虔誠的真實轉山場景,這更加堅定了許多人「一生當中一定要去岡仁波齊轉山一次」的美好憧憬。但為何在岡仁波齊轉山?如何轉山呢?接下來就讓我帶你去「模擬轉山」一次吧!轉山為了靈魂的升華在西藏,一個佛教徒一生最大的心願莫過於去岡仁波齊朝聖。他們認為:圍繞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十圈可在500輪迴中免受地獄之苦;轉百圈者便可以升天成佛。
  • 海拔5600米的岡仁波齊的轉山攻略
    而小弟這次便去了岡仁波齊轉山,但出發前想看一些關於香港人去轉山的攻略卻寥寥可數,因此便希望寫下這篇攻略,造福後人。基本背景篇:Q1: 什麼是轉山?轉山是一種盛行於西藏等地區的宗教活動,是指對著有靈性的大山繞走一圈的儀式。而在眾多的山之中,最多人去轉的山就是岡仁波齊。Q2: 為什麼是岡仁波齊?岡仁波齊峰,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海拔6638米,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四壁分佈鮮明對稱,形似金字塔,又神似佛塔。
  • 12年的等待 岡仁波齊轉山
    原標題:等待12年的輪迴2014西藏岡仁波齊轉山攻略據說,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十圈者可在五百輪迴中免受地獄之苦,轉108圈可得道成佛。據說,佛祖釋迦牟尼生於馬年。在佛的本命年即馬年轉山,轉一圈相當於平時轉十三圈,能額外增加十二倍的功德。
  • 你知道去岡仁波齊轉山該怎麼走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全民信教的西藏以及尼泊爾和印度等區域,信眾平生中非常大的希望就是去岡仁波齊轉山朝聖,他們覺得,纏繞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可洗清平生罪孽,轉十二圈可免受地獄之苦,若在釋迦牟尼降生的馬年來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則可增長一輪十二倍的好事,相配於長年的十三圈。
  • 為什麼大多數人去岡仁波齊轉山?這是世界的中心,卻無人敢登頂
    西藏是世間最後的淨土,岡仁波齊是位於西藏的一座神奇的山脈,是雪山中的瑰寶。岡仁波齊與阿尼瑪卿山脈、梅裡雪山、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並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每年,總是有很多的朝聖者到岡仁波齊轉山。不歷經千辛萬苦,就不會有心靈的虔誠。朝聖對於信徒而言,是萬分神聖的。岡仁波齊是佛祖釋迦牟尼的道場,是佛教的須彌山,也是溼婆大神的殿堂。對岡仁波齊神山的崇拜,可以往上追溯到公元前1000年。岡仁波齊是座世界公認的神山,因此在岡仁波齊轉山的信徒非常多。
  • 馬年的岡仁波齊轉山
    14年去西藏阿里,去岡仁波齊轉過山,這是一次刻骨銘心的記憶……我們一行5人中駕駛員和一香港小夥子留守塔欽,其它3人(包括我)同行開啟轉山之路。塔欽鎮位於神山南面山腳下(海拔4560),是轉山的起點和終點,山下食宿都沒問題,晚上購買了水,麵包,榨菜等物品,後來覺得沒必要帶這麼多,應該儘量減輕負擔,沿途也有可以休息的兩個點。岡仁波齊,藏語意為「雪山之寶」,海拔6656米,是岡底斯山脈的珠峰。
  • 行走雪域|為什麼大多數人都選擇去岡仁波齊轉山?
    什麼是轉山?▲▲▲ ▲▲▲ 轉山起源萬物皆有靈   在藏民族的傳統觀念中,萬物皆有靈。在他們生活的地方,幾乎每一座高山、每一個湖泊、每一條河流,甚至是一花一草一木,都被賦予了生命以及與之相關的神話傳說。
  • 走近岡仁波齊,丟掉你的過去,去阿里去轉山
    我們在西藏,我們去阿里,去阿里轉山,穿越深沉的年輪,尋找那片流逝了的遇見。瑪旁雍措旁邊有個讓人心醉的絕色鬼湖——拉昂措,漫步湖邊,冷風迎面撲來,如雷貫耳的波濤聲動人心弦。下午抵達岡仁波齊神山腳下的塔欽,夕陽下的納木那尼峰與岡仁波齊神山遙相呼應,正是拍攝的好時機。
  • 今年,你去岡仁波齊轉山了嗎?
    攝影:微塵轉山首選——岡仁波齊雖然不能攀登,但可以用另一種虔誠的方式接近這座神山:轉山。即便不是信徒,到神山朝聖,無異於經歷一次特殊的人生陶冶和精神洗禮。攝影:微塵在西藏,一個佛教徒一生最大的心願莫過於去岡仁波齊朝聖。他們認為:圍繞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十圈可在 500輪迴中免受地獄之苦;轉百圈者便可以升天成佛。
  • 關於岡仁波齊轉山的一些旅行建議
    在之前的文章裡,我們多次為大家介紹過岡仁波齊轉山的一些旅行相關問題。不過近幾天依舊有讀者通過私信或者評論留言的方式,諮詢我們岡仁波齊轉山的一些問題,因此今天攻略君再把關於岡仁波齊轉山的常見問題做一個匯總分享給大家。
  • 徒步西藏阿里岡仁波齊,經歷3天2夜轉山的震撼,也留下了無盡遺憾
    這次岡仁波齊轉山之行,卻給了我不一樣的震撼。對於路上所遇到的那些善良與真誠,我更願意用最真實的文字,去書寫我自己與我那些萍水相逢卻觸動靈魂的經歷,或許這有些終將被湮沒在漫漫星河,不知名姓,可也一定有一些會被烙印在茫茫文海中,書裡相逢。
  • 一名德國遊客在西藏阿里岡仁波齊轉山時身亡
    新華網西藏阿里10月5日電(記者顏園園)記者從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公安處出入境管理科駐塔爾欽值勤點了解到,一名德國遊客4日零時58分在岡仁波齊山轉山時因高山反應不幸身亡,死者名為韋尼克·于爾根,今年62歲,遺體已於4日被運回塔爾欽。    據出入境管理科駐塔爾欽值勤點負責人貢嘎介紹,經過他們的檢查,確認死因是高山反應。
  • 去岡仁波齊轉山,不為朝聖,只為遇見自己
    一生的信仰,一條朝聖路--岡仁波齊轉山岡底斯山脈縱橫北部崑崙山脈和西部喜馬拉雅山脈之間,如一條巨龍臥在西藏西部阿里廣闊的高原上。它高高的揚起頭,如一座大金字塔,聳立在阿里的普蘭的高原上。它就是海拔6656米的岡仁波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