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數碼解說客 排版丨數碼解說客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說起馬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為國內頂尖的富豪,馬雲創辦的阿里如今已經成為了國內網際網路產業的三大巨頭之一。
隨著阿里商業版圖的進一步發展,人們的衣食住行逐漸與姓馬的分不開關係。微信支付、支付寶的行動支付方式,更是成為了當下人們的主流消費渠道。
為了方便用戶的消費,現金貸、花唄、借唄等金融業務也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在馬雲的「造富」計劃被叫停之後,我們不妨看看劉強東,他的底牌同樣很懸!
螞蟻集團上市被叫停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但依舊能夠引起很多網友的關注。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螞蟻集團的背後的商業模式,根據著名專家黃奇帆對花唄、借唄的解讀:螞蟻集團拿出2塊錢的自由本金,通過金融槓桿的方式向銀行借出100元,然後借給消費者,收取18元的利息。
根據業內人士分析:花唄這一便捷的金融支付方式,其利率竟要高達16%。在螞蟻集團估值高達兩萬多億的背後,其實是其商業模式的成功。
與馬雲的花唄和借唄相同,京東方面也有類似的業務,那就是京東白條和金條服務。作為劉強東的底牌之一,京東數科的前身來自於京東金融。在京東獨立出來之後,外界對於這家公司的估值高達2000億。
即便京東金融在更名之後,極力隱藏自己從事金融業務的事實。但其手底下,最賺錢的業務,依舊是金融公司的運作模式。
根據2017年,京東數科發布的財報,這家公司僅前半年的營收為90.7億元。在2019年,這個數字便超過了182億元。
加上京東本身的產品銷售業務,就與金融公司有著密切的合作(運費險、保險類),京東數科預計有50%的業務與金融行業有關。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京東數科與螞蟻集團的運營模式也十分相似。
在螞蟻集團的上市被叫停之後,劉強東的這手底牌同樣也很懸。根據外界的爆料,京東發行過大量的ABS,在馬雲螞蟻集團的上市中斷之後。劉強東的京東數科想要繼續從事這項業務,就需要出資在30%以上。如果京東不願上市,就需要提升投資。
但想要上市,同樣也會面臨類似的難題,劉強東的底牌在如今看來依舊是很懸。
通過金融的槓桿,不斷提升和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這對於年輕人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同時,也加大了企業運營過程中的風險,馬化騰就曾表示「金融上應該是拼誰命長,而不是拼誰跑得更快。」
在超前消費觀念的不斷傳播之下,金融機構所面臨的風險也就越來越大。如果沒有相對應的監管手段,「爆雷」也僅僅是時間問題。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