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帳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博物館正門
廣東省博物館位於華南地區最大的城市——廣州市,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和區域文物保護中心。廣東省博物館建築面積6.7萬平方米,建築創意為「綠色飄帶上盛滿珍寶的容器」,空間結構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象牙球。目前,廣東省博物館每年觀眾超過200萬人,是世界各地觀眾品味嶺南文化,了解中華文明的重要窗口。
自1957年籌建開放至今,廣東省博物館廣徵博納,藏品總數達18萬件/套,其中端硯、潮州木雕、外銷藝術品、出水文物、自然資源系列藏品是優勢館藏,尤其是館藏古代字畫和陶瓷兩類傳世文物的數量和質量在中國博物館中名列前茅,此外還收藏珍貴圖書資料11餘萬冊。
廣東省博物館展覽立足國內,面向世界,除了以廣東歷史、自然、藝術為主題的三大類型的固定陳列外,每年還以自主策劃、境內外交流等形式舉辦各類臨時展覽,其中《異趣同輝—館藏清代中國外銷藝術精品展》《牽星過洋—萬曆時代的海貿傳奇》《嶺南印記—粵港澳考古成果展》等多個展覽自2014-2019年連續6年在中國博物館界展覽評選最高獎項中獲獎。此外,廣東省博物館每年還推出大量教育、服務項目,以滿足觀眾的不同觀展需求。
廣東省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工作立足於瀕海的區位優勢和溼熱的地理特色,積極開展各類相關文物藏品的保護修復和科學研究,承擔了「南海Ι號」「南澳Ι號」等重大水下考古發掘的出水文物保護工作,水下文化遺產保護水平在國內博物館界處於領先地位。
博物館展廳
來源:新華號 絲綢之路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