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河源、惠州客家風情三日遊
遊玩地區:惠州市梅州市河源市 遊玩天數:3天
客家是嶺南漢族中較為特殊的民系。因入粵較晚,已被廣府人與潮汕人佔據平原,所以不得不與瑤族的少數民族混居在內陸山地,形成「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的情形。客家人是廣東人中最為固守傳統文化的。 客家的山水也別具風格,惠州的羅浮山、南昆景色宜人,惠州西湖堪比浙江西湖。
第1天: 大埔圍屋 - 雁南飛茶田景區 - 五指石
第2天: 林寨古村 - 巴伐利亞莊園 - 萬綠湖
第3天: 惠州西湖 - 羅浮山 - 南崑山生態旅遊區
行程詳情
01大埔圍屋 - 雁南飛茶田景區 - 五指石收起客家是嶺南漢族中較為特殊的民系。因入粵較晚,已被廣府人與潮汕人佔據平原,所以不得不與瑤族的少數民族混居在內陸山地,形成「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的情形。客家人是廣東人中最為固守傳統文化的。 客家的山水也別具風格,惠州的羅浮山、南昆景色宜人,惠州西湖堪比浙江西湖。大埔圍屋建議遊玩時間:1-2小時 來大埔,看圍屋。大埔的圍屋是世界民居建築的一大奇觀。 花萼樓和泰安樓是大埔圍屋的典型代表。花萼樓位於大埔縣大東鎮聯豐村,距縣城有45公裡,距今有近400年的歷史,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佔地面積23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86平方米,屬土木結構的圓形建築。相傳花萼樓是由林姓的第五代上祖援宇公經手興建的,當年,援宇公家境清貧,衣不蔽體,為避風遮雨而寄宿在獅頭山上的一個石洞裡,常年來往於福建、江西、饒平等地,靠擔鹽,挑石灰為生。援宇公忠厚老實,為人正氣豪爽,雖家境貧寒,仍時常接濟更加貧困之人,深得鄉鄰口碑。據說,有一天,援宇公擔石灰到饒平回家,感覺很困,尚未吃飯寬衣便昏昏沉沉睡了,睡夢中,仿佛看見觀音娘娘端坐蓮花座,駕著祥雲,領著三頭白馬向他走來,朝他笑了笑便不見了,醒來後,他覺得很奇怪,便到山洞四周尋找,結果發現了三大缸白銀,於是他便用此銀兩建造了這座土圍樓,並把村裡所有沒有房子住的鄉鄰都接到這裡來住,因為所建圓形樓形似花萼,又取兄弟鄰居相親相愛之意,所以取名為花萼樓。
花萼樓設計精巧、結構獨特,顯示了客家人圓滿、團結、平均、平等的生活理念,是目前廣東土圍樓中規模最大、設計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築,被評為「粵東最上鏡土樓」。而中央電視臺先後在花萼樓拍攝了《客家人》等電視劇。泰安樓與一般圓形的客家土樓不同,平時呈四方形,形成一種「樓中有屋、屋外有樓」的奇特景致。
雁南飛茶田景區建議遊玩時間:半天雁南飛茶田景區是粵東首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坐落於葉劍英元帥的故鄉——梅縣雁洋鎮。雁南飛似靈山秀水所孕育的一顆「明珠」,在青山環繞中向世人呈現一幅世外桃源的醉人畫卷……走進客家的「雁南飛」,不需要傳說的理由,因為,它是個真實的地方,它比傳說中更美麗、更豐富、更動人……置身雁南飛,你能深深感受到源遠流長的客家文化、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和生態優美的旅遊文化。在這裡有榮獲中國建築工程最高獎項——魯班獎的圍龍大酒店、圍龍食府,在這裡可欣賞原生態的客家歌舞表演,品嘗可口的客家美食,領略多情的客家山水。置身雁南飛,你可流連於數千畝青翠欲滴的生態茶田和龍那山生態谷的美麗風景,在精美的園林藝術和滿園鮮花中,欣賞清雅的茶藝表演,感悟茶文化的精髓。置身雁南飛,你將遠離城市的喧囂,放鬆浮躁的心情,盡情地呼吸充滿負離子的清新空氣,聽天籟般的蟲鳴和鳥叫,聞著花香,體驗純淨自然的清新雅靜,靜心享受慢生活。五指石建議遊玩時間:3-4小時省級風景名勝區五指石,位於粵、贛、閩三省交界的平遠縣差幹鎮內。匯聚了「丹霞地貌、森林生態、人文古蹟」三大景觀,具雄、險、奇、秀、幽、古的特色。遠看五指石,巖崖峻峭,形如伸展的五指,拔地而起,直刺雲天,故名「五指石」。五指最高峰海拔460多米。五指石擁有豐富獨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資源。景區內擁有「五奇」(奇石、奇縫、奇樹、奇洞)、「八景」(劍門、石林寺、聰明泉、混元塔、一線天、仙人床、隆武殿、青雲路)和淡靜居、蝴蝶谷、生態樂園等勝景60多處。五指石具有豐富的野生動物植物資源,高等植物70科200餘屬1000多種,野生動物30多種。五指石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春天不冷、夏天不熱、秋天不燥、冬天不寒,旅遊季節較長,奇山異景,林密泉清,故有「靈秀甲天下,差幹小桂林」之美喻。原國家文化部副部長呂志先暢遊五指石後,題詞贊曰:「五指美景人間仙境」,是南粵大地新興的旅遊佳境。02林寨古村 - 巴伐利亞莊園 - 萬綠湖收起林寨古村建議遊玩時間:全年 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林寨古村以中國最大的四角樓建築群著名,位於和平縣林寨鎮興井村內,是廣東省省首批27個古村落之一,和平縣政府計劃將其打造成4A級旅遊風景區。 擁有「全國最大四角樓古建築群」的古村落,現仍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24座,是典型客家風格的四角樓,其規模大、數量多、建築藝術精湛、文化底蘊深厚,在全省乃至全國實屬罕見。2012年獲得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稱號。
河源市林寨古村,村廓城牆環成船形,立有東、西、南、北四門,門前有五口池塘,兩邊有護城河,四周碧水繞環,這裡自古以來水上運輸較為發達,船艇可通東江,是東江上遊小有名氣的客家水鄉。 河源林寨古村地勢低洼,常遭水浸,為避水患和匪盜之擾,鄉間房屋多為木石建築。自明朝後期起,建有280多幢古民居,其中核心區就建有24幢較為出名四角樓,其規模之大、數量之多、藝術之精湛,文化底蘊之厚重,這在全國實屬罕見。
河源林寨古村蘊含神韻,人傑地靈,俊材輩出,曾孕育清嘉慶庚辰科狀元陳繼昌、清光緒兩廣巡撫陳瓊潤等多人,林寨鄉間有盛演粵劇、賽龍舟、舞龍舞獅、席床生日等習俗,這裡是典型的客家文化之鄉。巴伐利亞莊園 莊園位於中國河源市源城區,佔山地10平方公裡(水域近2平方公裡),由河源巴登新城投資有限公司斥資100億建設,是「幫扶河源造血,粵港兩地造園」的創新文旅示範項目。 我們以「健康養生、禪修養心、旅居養老」三養為理念,打造「網際網路+歡樂旅居+花海農場+體育教育+健康三養」的度假樂園。
莊園佔地10平方公裡,水域近2平方公裡,是林水相依,氣候宜人的天然大氧吧。我們按照「四山兩水一分田,三分旅居新莊園」的總體規劃思路,擬規劃了休閒旅遊度假、生態體驗農業、文化體育教育、生命基因檢測、健康醫療養老、旅居三養置業等六大產業的,產城融合的,現代城鎮化的,擬創建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擬規劃建設八大主題酒店、八大旅遊體驗樂園、六大主題旅居小鎮、七大醫養配套項目。 巴伐利亞莊園位於河源市源城區,埔前高速路口500米處,距香港、深圳、廣州僅2小時車程,周末開通深圳中心書城、南山書城直達項目的免費巴士。贛深高鐵、杭廣高鐵開通後,30分鐘通達廣深。
萬綠湖建議遊玩時間:3-4小時新豐江水庫又稱萬綠湖,它是1958年籌建新豐江水電站時,在距廣東省河源市僅6公裡的新豐江下遊的亞婆山峽谷修築攔河大壩蓄水而形成的。新豐江水庫是一個集灌溉、發電、防洪於一體的水利工程,水庫總面積達370平方公裡,庫容量達139.8億立方米,是廣東省最大的人工湖。
水好是萬綠湖的魅力所在,她有高原湖泊的秀麗,但沒有高原的交通艱難和氣候的寒冷,集「四美」於一湖。水域壯美 湖水面積達370平方公裡,其最大長度佔整條河流的84%,答140公裡,最寬處12公裡,最深處達80餘米,平均深度30米。親臨其境,猶如置身「山中海洋」。
水質純美 湖水來自青翠的山林,清澈、純淨、無汙染,達到國家Ⅰ類地表水標準,可直接飲用,並通過東深供水工程間接連接香港。,還因其水質好,生產的湖鮮如桂花魚、鯰魚、鱔魚都十分鮮嫩,用水做出的豆腐。釀酒,甚至泡出來的茶都格外清甜。水性恬美 一年四季湖水的水溫幾乎恆定的,在19℃~23℃之間,處於人體正常體溫的黃金分割點,十分適合人們水上遊玩,且全年水上活動時間可達六個月以上。此外,湖區基本不受颱風影響,湖面少有風浪,總是顯得那麼恬靜。、安分,偶爾使點性子掠過一陣微風,也只是吹皺一池春水,牽動人們的綿綿春意,把人們的思緒引向大自然的深邃。如果把洶湧澎湃的海比做奔放的西方女郎,而萬綠湖則是活脫脫一個恬靜少女。看了她,對「柔情似水」的意境會有更深刻的體會和領悟。
水色秀美湖水顏色碧色,由近到遠逐漸轉淡:墨綠、深綠、淺綠、淡綠……遠望湖心,仿佛置身在「綠色海洋」之中。更奇妙的是湖水每每還隨著太陽照射角度、光線的不同,在一天時間裡產生幾種不同顏色的景致:清晨,太陽初升,金黃色的陽光照耀在水面上,陽光跳躍在波浪之中,波浪在陽光裡起舞,陽光與波浪交相輝映,碧色的湖水一時燦爛的如同鋪上了一層黃金;中午,太陽直射,豔陽高照,風平浪靜,碧色的湖面越發碧的深沉,綠的凝重,登高望湖,湖面像一塊巨大的翡翠鑲嵌於群山之中;傍晚,色彩絢麗得如胭脂,太陽緩緩西沉,倒影斜斜地融入水中,慢慢的,天上有了個太陽,水中有一個太陽,兩日相對,相互道別,當天上的太陽在山頂一點點的隱沒時,水中的太陽也一點點拉長,最後變成一道在水裡熊熊燃燒的火焰,長達數理。日落後,晚霞映照湖面,湖面是一片胭脂樣的紅色,似一位盛裝的新娘;深夜,月光如華,靜謐的湖面被裝點成一片銀白,白晃晃,亮閃閃,像是綻放在春天裡的滿園梨花,潔白如雪,搖曳生輝,又像是照亮人們心靈的明鏡,純潔無瑕。人們把這幾種不同顏色的景致,清晨遍地黃金,象徵財富;中午,滿目翡翠,象徵富貴;傍晚,一抹胭脂,象徵著愛;月夜,一片銀光,象徵平安。面對這絢麗的水色,感悟至此,自然會覺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富有又最曬脫的人,難怪著名劇作家葉楠驚嘆:此乃瑤池水,緣何在河源?03惠州西湖 - 羅浮山 - 南崑山生態旅遊區收起惠州西湖建議遊玩時間:2~3小時惠州西湖的建設始於北宋時。州守陳偁最早經營西湖,他「引湖灌田,兼魚、藕、蒲、葦之利」,使西湖「施於民者豐」,被稱作豐湖。同時還在湖上築堤造橋,修建亭榭,使豐湖當時被譽為「廣東之勝」,北宋紹聖元年(公元1094年)大文學家蘇東坡被貶謫到惠州,他把豐湖稱為西湖,一來湖位於城西,二來也因惠州的這個湖泊的風景與他熟悉的杭州西湖一樣美麗。從蘇東坡以後,惠州西湖就叫開了。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地處廣東省東南部惠州市惠城中心區,由西湖景區和紅花湖景區組成,總面積20.91平方公裡,其中水域面積3.13平方公裡,是以素雅幽深的山水為特徵、以歷史文化為底蘊、以休閒和觀光為主要功能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其山川秀邃、幽勝曲折、浮洲四起、青山似黛,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隱現於樹木蔥蘢之中,景域妙在天成,有「薴蘿西子」之美譽,並有「大中國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並杭州」的史載。歷代以蘇東坡為代表的400多位文人墨客曾踏足惠州,為西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近代孫中山、周恩來等領導人在惠州從事過革命運動,在西湖留下了光輝的足跡。這些歷史古蹟和革命勝跡與西湖的青山秀水融為一體,相得益彰。位於西湖景區西南部的紅花湖景區,原為惠州西湖三大水源之一「水簾水」的源地,1991年築壩成湖,以湖區最高峰紅花嶂命名紅花湖。因其自然生態環境優異,被譽為惠州城市之肺,環湖18公裡綠道被譽為「綠廊花漾」。這裡山環水繞、重巒疊嶂,水簾飛瀑、峭壁流泉,掛榜題名、儒風浩蕩,臥龍香雪、林幽花豔,猶如一幅動靜相生的風光畫卷。其北面高榜山雄峻蔚然,勢若龍盤,地貌鍾靈毓秀,有「惠州白雲山」之譽,是市民登高攬勝、健身運動的最佳去處。羅浮山羅浮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它雄峙於嶺南中南部,坐臨南海大亞灣,毗鄰惠州西湖。漢代司馬遷曰:「羅浮漢佐命南嶽,天下十山之一」。被道教尊為天下第七大洞天、三十四福地,被佛教稱為羅浮第一禪林。羅浮山方圓214多平方公裡,共有大小山峰432座,飛瀑名泉多達980多處,洞天奇景18處,石室幽巖72個,以山勢雄偉壯觀,植被繁茂常綠,林木高大森古,神仙洞府超凡脫俗的特色吸引古今無數的名仙名人和遊客。歷代詩人陸賈、謝靈運、李白、杜甫、李賀、劉禹錫、韓愈、柳宗元、蘇軾、楊萬裡、湯顯祖、屈大鈞等都留下經典的文賦和詩詠。羅浮山的「師雄夢梅」、「東坡啖荔」、「安期天飲」、「稚川煉丹」、「仙凡路別」、「花手遊會」、「洞天藥市」、「天龍王夢」等不少的傳說,神奇幽勝,風流華夏。羅浮山素有百粵群山之祖、蓬萊仙境之稱,這塊難得的「風水寶地」是休閒度假、養生健體、消災納福、商務洽談、賞景會友的絕佳勝地。2013年12月,被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廣東博羅的羅浮山,是羅山與浮山的合體,在博羅縣西北境內東江之濱,距博羅縣城35公裡。西北分別與增城、龍門接壤,方圓260多平方公裡。向來稱為百粵群山之祖。《後漢書·地理志》劉昭註:「有浮山自會稽浮往傅羅山」。《太平御覽》引南朝宋懷遠《南越志》云:「此山本名蓬萊山,一峰在海中與羅山合而為一」。袁宏《山記》稱:「羅山自古有之。浮山本蓬萊之一峰,堯時洪水泛海浮來傅於羅山」。這些都是羅浮山得名的傳說。
羅浮山山區廣大,峻拔奇峭,是7000萬年前中生代侏羅紀和白堊紀時燕山運動形成的。大量花崗巖侵入,擠壓地殼使地層褶皺形成穹窿構造山地。主峰飛雲頂是花崗巖山體,屹立於珠江三角洲邊緣;南來的海風與北來的氣流在此交匯,常年雲霧繚繞。1408~1423年(明永樂年間)東莞陳璉所撰《羅浮山志》云:「晨起見煙雲在山下,眾山露峰尖如在大海中,雲氣往來,山若移動,天下奇觀也。」這種情景與《史記·封禪書》對蓬萊的描述:「三神山未至,望之如雲;及至,反居水下;臨之,風輒引去。」有相似之處,這或許是「蓬島浮來傅於羅山」的傳說之所本。羅浮山由不透水的花崗巖地層組成,山體切割程度大,大小432座山峰,峭壁危崖,980多道瀑布流泉,「山山瀑布,處處流泉」。尤以白石漓、白水門、黃龍洞3處瀑布為著。羅浮山地下水也很豐富,從巖層深處噴湧而出的礦泉水如長生井、卓錫泉,都是上乘的名泉,現已開發的出露於羅浮山斷裂帶北側的礦泉水,是含鋅的健康飲料。
羅浮山地處北回歸線,屬南亞熱帶氣候區。高溫、多雨、土層厚,形成南亞熱帶的天然植物園。常綠喬木與闊葉林和眾多的藤本、草本等植物,計有3000多種,其中中草藥即有1240種。山中盛產柑、橙、桔、柚、龍眼、荔枝。713~741年(唐開元間),山僧即以柑甜味美的柑子作為貢品,並被皇帝命名為御園柑。北宋蘇東坡被貶嶺南,滿腹惆悵傷感。但在安置惠州來遊羅浮之後,卻愛上了「四時春」的羅浮,在「蘆桔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的生活中,「不辭長作嶺南人」了。羅浮山的森林動物資源也很豐富。已知的有名貴的飛禽五色雀等40多種。有睡豬等走獸36種和爬行類、魚類15種,其中蚺(蟒)蛇曾是唐時貢品。還有昆蟲類70多種,被稱為「小鳳凰」、「渾身披五採,光散金芙蓉」的蝴蝶尤為珍貴。羅浮山為南藥基地。在宋代廣東有珠、香、花、藥四大市場。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載:「粵中有四市:一曰藥市,在羅浮山衝虛觀左,亦曰洞天藥市。」(其餘三市為廣州芳村花市、合浦廉州賣魚橋珍珠市和東莞寮步沉香集市)「羅浮生百草棵棵有奇效」的百草油,遠銷國內外。南崑山生態旅遊區南崑山地屬惠州市龍門縣,東距惠州129公裡,距香港不足300公裡,南距廣州97公裡,西距從化溫泉42公裡,鄰近增城、從化兩市。遊客主要來自惠州、廣州、增城、佛山、深圳、東莞及香港等地。南崑山旅遊旺季集中在5至10月份,高峰期在8月份,形成消暑特色。
南崑山生態系統完整,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其中植物2000多種,這裡集中了500多種以闊葉林為主的原始高等植物,除櫟樹、梧桐、栲樹、柯樹等經濟林木外,還有在地球瀕於絕跡的「冰川元老」穗花杉、「活化石」沙欏以及紅花荷、竹柏、銀杏、觀光木等國家重點保護珍稀植物20餘種,有野生獼猴桃、楊梅等野生水果40多種,中國蘭花10多種,名貴藥材50多種。這裡最突出的還是一片竹的海洋,漫山遍野生長著華南地區少有的6萬多畝連片的毛竹林。在那連綿起伏的山林中,還棲息著動物130多種其中珍稀。
南崑山主要的自然景觀有石河奇觀、川龍瀑布、九重遠眺、觀音潭、仙霞瀑布、蛇松、神鷹石等十幾處,主要以清幽山林、怪石、流泉飛瀑為特色 ,另外這裡的野味、觀音菜、山坑螺、山水豆腐更是山上飲食一絕。再加上這裡地勢高、有重山圍繞,冬暖夏涼,年平均溫度只有二十三度,是消閒度假、療養避暑的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