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為何「蘇蘇鬥」? 唐湘龍:整個屏東發展落後

2020-12-12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蔡英文(右)與臺「立法院院長」蘇嘉全(左)(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nbsp&nbsp&nbsp&nbsp中國臺灣網10月23日訊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民進黨上周三中執會,因人數不足流會(指會議因人數不滿定數而停開),未能通過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據稱發動抵制的要角是臺「立法院院長」蘇嘉全,蘇因不滿其侄蘇震清可能無法被納入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對民進黨中央展開反擊。綠營「南蘇」「北蘇」角力浮出臺面,對此臺灣資深媒體人唐湘龍表示,「蘇蘇鬥」根本源因在於南部治理的很爛。

&nbsp&nbsp&nbsp&nbsp唐湘龍早上在電臺節目中指出,民進黨「蘇蘇鬥」蘇貞昌和蘇嘉全,「臺灣第一院」和「臺灣第二院院長」竟然為了不分區「立委」席次鬥起來。兩人殺成這個樣子,究其原因是因為屏東縣的「立委」少一席,本來有3席2020年之後剩2席。高雄「立委」也少一席,少的都是南部,增加的都在中北部。究其原因,南部人口越來越少,治理的很爛。人民用腳投票,屏東的往高雄,高雄的往北跑。

&nbsp&nbsp&nbsp&nbsp唐湘龍指出,高雄屏東「立委」各少一席是民進黨的恥辱。現在屏東人多紅,蔡英文號稱是屏東楓港人、臺當局「行政院院長」蘇貞昌曾任屏東縣長、臺「立法院院長」蘇嘉全當過屏東縣長,這3人全是屏東人。

&nbsp&nbsp&nbsp&nbsp可是大家別被這些給騙了,忘了屏東「立委」少一席的事實。為什麼南臺灣會變成這樣,因為雖然在地執政都很久,但人民既不能安居也不能樂業。「立委」席次少了所以引發民進黨內鬥,「蘇蘇鬥」的根源是整個屏東發展落後。(中國臺灣網 劉洪羊)

相關焦點

  • 民進黨為何「蘇蘇鬥」?唐湘龍:整個屏東發展落後
    蔡英文(右)與臺「立法院院長」蘇嘉全(左)(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10月23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民進黨上周三中執會,因人數不足流會(指會議因人數不滿定數而停開),未能通過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
  • 民進黨為何「蘇蘇鬥」? 他一語道破其中原由
    民進黨上周三的中執會,因人數不足流會,未能通過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據稱發動抵制的要角,是臺當局「立法院長」蘇嘉全,他因不滿其侄蘇震清可能無法被納入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對黨中央展開反擊。綠營「南蘇」、「北蘇」角力浮出臺面,臺資深媒體人唐湘龍說,蘇蘇鬥根本源因在於南部治理的很爛。
  • 中天被下架,唐湘龍:民進黨是亡命之黨!
    當然那一股浪潮讓深藍的人都大集結,變成中天是大家的一個「休息站」,這股氣勢讓民進黨很忌諱,認為我們一個媒體操作成這樣,它沒辦法接受。為什麼?對民進黨來講,我不要讓媒體可以變成一個政治的集中站,剛好借著換照,民進黨有非常多人他們認為,與其這樣的話,我們可以把它幹掉。
  • 賴清德一句話 洩露了民進黨在屏東的危機?
    民進黨25日舉行「護臺保臺助選團暨發言人公布」記者會,賴清德表示重點放在勢均力敵選區,民進黨規劃第一站便從輔選屏東縣「立委」鍾佳濱開始,與中國國民黨2020候選人韓國瑜10月16日從屏東縣啟動傾聽之旅雷同,是否代表韓流已鬆動了綠到出汁的屏東。
  • 民進黨會逐步失去南臺灣?唐湘龍:若8年前 韓國瑜幾乎可宣布當選
    對此,臺灣資深媒體人唐湘龍指出,一場大雨淹出誰是市長的格局,他說若非縣市合併(2010年),韓幾乎可宣布當選高雄市長,在前高雄縣部份,韓國瑜仍有努力空間。高雄近日淹水,淹出了民眾對於目前治水結果的不滿,許多民眾質疑花300億新臺幣治水,沒想到一個熱低壓就讓高雄整個泡在水中。
  • 臺「中選會」重罰唐湘龍50萬 羅智強:民進黨多會玩,直接當法院
    臺灣電臺主持人唐湘龍@唐湘龍在臺灣 遭「中選會」認定,「大選」投票前談民調,違反「選罷法」,開罰50萬,但他自認沒違法。對此,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羅智強@羅智強臺灣 直言,「『中選會』變成屠龍會,唐湘龍有那麼可怕嗎?」、「民進黨多會玩,直接當起法院」。
  • 簡太郎或披藍袍參選屏東縣長:屏東不是民進黨天下
    中國臺灣網1月24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可能獲國民黨徵召參選下屆屏東縣長的臺當局「行政院副秘書長」簡太郎,今晚在屏東參加國民黨尾牙時表示,屏東不是民進黨天下。  外界評估國民黨可能徵召簡太郎參選屏東縣長,簡太郎最近已開始在屏東參加大小活動,今天晚上參加國民黨屏東縣黨部尾牙時,首度針對參選屏東縣長接受媒體訪問。  簡太郎證實已獲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召見,要他接受徵召參選屏東縣長。簡太郎說,他拒絕多次,直到馬英九召見,他才答應參選。
  • 民進黨茶壺風暴衝擊屏東20年根基
    民進黨在屏東打下超過20年的穩固基礎,但可能因為一場選戰,讓政治版圖開始鬆動。(林和生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隨著臺當局「立法院長」蘇嘉全妻洪恆珠幾可確定參選,加上「立委」蘇震清揚言若未列不分區安全名單也要自己跳下來,彷佛壓力鍋掀開,問題接踵而來,直接衝擊的是民進黨「立委」鍾佳濱爭取連任;國民黨至今悄悄隔岸觀虎鬥,覬覦的不僅是屏東這席「立委」,更瞄準未來地方政治版圖。
  • 唐湘龍遭「中選會」重罰!羅智強批:唐湘龍有那麼可怕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唐湘龍因1月6日在廣播節目中提到「民調」,被檢舉違反「選罷法」,臺北市選委會建議不予裁罰,但到了臺灣「中選會」卻翻盤,最後重罰50萬元(新臺幣,下同)。對此,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羅智強痛批,民進黨直接當起法院,無視法律規定。
  • 潘孟安贏得民進黨屏東縣長初選(圖)
    (網絡圖)  中國臺灣網11月1日消息 臺灣民進黨1日公布,黨籍「立委」潘孟安贏得屏東縣長選舉的黨內民調初選,將代表民進黨參加2014年屏東縣長正式選舉。潘孟安表示,他感謝屏東鄉親的支持,未來將尋求黨內整合,守住屏東「綠色執政」的招牌。
  • 民進黨屏東市長初選結果出爐 李清聖出線
    華夏經緯網3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鄉鎮市長暨縣議員初選結果今天起展開計算,眾所注目的屏東市長初選結果,由民進黨屏東縣黨部主委李清聖勝出,在29日黨部公告提名結果後,他將代表民進黨參選屏東市長。
  • 民進黨正副候選人都是屏東人 藍陷苦戰、綠衝票
    據臺灣媒體報導,距離下屆選舉只剩約1個月時間,藍綠支持度始終呈拉鋸戰,與本屆的氛圍完全不同,使得綠軍士氣大振,由於民進黨的正副候選人蔡英文及蘇嘉全都是屏東人,綠軍能否在屏東縣一舉衝高選票,已成為觀察指標。
  • 蘇嘉全侄子涉貪被羈押,衝擊民進黨下屆屏東縣長選情
    蔡英文辦公室前秘書長蘇嘉全侄子、民進黨籍「立委」蘇震清因涉貪今被裁定羈押禁見,原打算問鼎下屆屏東縣長,如今形同出局,不少綠營人士擔心,此案效應恐影響民進黨在屏東縣的選情
  • 民進黨窩裡鬥 蘇嘉全家族為延續政治香火揚言造反
    外傳臺「立法院長」蘇嘉全為了力挺侄子、現任「立委」蘇震清進到不分區安全名單,導致民進黨中執會流會。臺媒分析指出,蘇震清是連任3屆的綠營資深「立委」,目標更瞄準2022屏東縣長寶座,若在此役失去政治舞臺,恐大大削弱蘇家在地方的政治實力。
  • 唐湘龍:2021年兩岸隨時會開打
    臺灣資深媒體人唐湘龍分析,儘管大陸官方仍不放棄和平統一,但「武統」聲浪越來越大。他很擔心2021年將成為兩岸武統和反武統對決元年,到時民進黨政府要如何因應?解放軍99A式主力戰車組成的隊伍正在進行閱兵儀式唐湘龍在臺灣政論節目上表示,雖然大陸官方還沒放棄和平統一,想用「九二共識」框架來訴求兩岸交流,但他從實務方面觀察,發覺大陸釋放的軍事鬥爭訊息越來越多,而且針對性越來越明顯,動作也越來越大。
  • 特殊行業確診病人引恐慌,唐湘龍:灰色地帶恐成防疫破口
    眾所周知,臺灣地區面臨的主要壓力來自境外輸出,在全球各國都開始出現確診病例時,臺灣地區的民進黨當局還是義無反顧的向歐美國家敞開了關口,直接導致臺灣地區的防疫壓力劇增。除了境外輸出,清明節時期群眾聚集、景區人滿為患也是臺灣地區的防疫難點。
  • 綠營批韓國瑜和高雄沒淵源 李來希點名民進黨「空降」一卡車
    中國臺灣網9月29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看到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韓國瑜支持度從落後對手陳其邁逾10個百分點以上,到最近2個百分點的五五波選情,綠營急眼了,批韓國瑜和高雄沒有淵源「純粹空降,要來吵架的」。
  • 綠了21年的蔡英文老家屏東,因為這個家族的大反撲,危險了!
    位於臺灣南部的屏東,是蔡英文的老家,更是民進黨執政了21年的「綠色聖地」。然而,就因為綠營內部的新潮流系和蘇系(下文簡稱新蘇系)「吃銅吃鐵」醜惡嘴臉愈加顯露,終於激出眾怒,惹來非新蘇系大反撲。其中一馬當先的,是蘇嘉全家族。
  • 唐湘龍談「兩岸關係」:未來的交流 臺灣居下風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日前有媒體公布了「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唐湘龍在媒體評論表示,雖然政治上「反中」氣氛濃烈,但多數時,政治反應不是反映民意,時間久了,政治激情被證實是一個趨勢的落後指標。臺灣已錯過大陸民眾「臺灣什麼都好」的時間點。兩岸交流,臺灣居下風,也越來越不利。
  • 唐湘龍:大陸如果不談「九二共識」,對臺灣來講絕對是一個災難!
    臺灣問題處理方式出現微調根據央視新聞5月25日的報導,臺灣地區資深媒體人唐湘龍針對大陸的政府工作報告作出分析,在他看來今年的報告涉及臺灣問題的部分比較簡短,甚至該部分還被放到了報告的最後。民進黨當局主政臺灣以來,對於原本兩岸共同堅守的「九二共識」棄如敝履,同時還通過各種拐彎抹角的方法推動「臺獨」在島內的發展進程。正因為民進黨當局的種種劣跡,這才導致兩岸關係急轉直下,各種商貿和文化往來都處於中斷的狀態。